石英人性文化随笔选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9.99
3.6折
¥
55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石英
出版社山东教育
ISBN9787532888047
出版时间2015-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5元
货号3219498
上书时间2024-06-0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石英人性文化随笔选》包括《史眸独观》《人物背影》《人性探索》《哲思憬语》《心迹履踪》《山川今昔》《艺文诗书》《地理偶记》《生态万象》九组七十余篇随笔作品。作品从各种知识性经验入手,涉及史、地、艺、文等方面,或隐或显地围绕人性探索这个核心命题展开,体现出作者对人之本性尤其是善恶问题的思考。
作者简介
石英,山东省黄县(今龙口市)人,少年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军内做机要密码电报工作。后考入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一直从事文学编辑工作。先后任百花文艺出版社副总编、《散文》月刊主编、天津作家协会副主席、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等职。现为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
石英创作甚丰,且题材广泛,素有“多栖作家”之称。在大学中即有中篇小说《文明地狱》、文学传记《吉鸿昌》等问世;至今创作长盏不衰,可谓著作等身,许多媒体称之为“文学常青树”。
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火漫银滩》、《同在蓝天下》、《离乱之秋》、《密码》、《公开潜伏》、《人性伏击》、《人性磁场》、《真伪人生》、 《追不回来的岁月》等;短篇小说《石英精短小说选》等;散文集《秋水波》、《母爱》、《石英散文选》、《石英美文选》、《当代散文大家丛书石英卷》、《老兵大家丛书石英卷》、《石英军事散文选》、《石英京剧艺术散文》等;诗集《故乡的星星》、《当代正气歌》、《石英精短诗选》、《走向天安门》、《石英红诗选》等;文化艺术随笔有《文史与人生》、《古往今来》、《石英杂文随笔选》、《石英人性文化随笔》等;文艺评论集有《怎样写好散文》、《散文写作的成功之路》、《文心的合鸣》等;各种门类作品七十部,一千五百万字。
目录
史眸独观
与历史上“农民起义”相纠结的几个问题
又逢“甲申”
崖海涛声感慨多
古代“士”的感恩情结
历史的重合与基因的弱化
中国古代思想家是寂寞的
“清皇朝情结”与奴性
说来说去历史观
假如帝王也有鉴定表
华清池·兵马俑
状元卷引发的思考
肖杨氏坊和李氏碑析
感觉中的垓下
看电视有感二题
关于长城
人物背影
青出于蓝的权谋表演
古代杰出的南下乡贤(四章)
谓诸葛“事必躬亲”辩
两颗文星的命运——关于王士稹与蒲松龄
倩影远逝几多秋——想起古今中外的几个女性
经意的科场不经意的词家——柳永的不幸与幸运
从于成龙想到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坏皇帝”的另一面——从秦、隋两朝短命说到炀帝杨广
在鹰犬与勇烈之间——从周遇吉说起
从石驸马大街到“瓶庐”——翁同龢故居观后
人世沧桑敝园秋——江西分宜严嵩故里手记
人性探索
初悟人之本性
再谈人之善恶本性
“感觉”的新意
“仁者寿”析
“报应”解读
小河沟也翻船
观球心理倾向说
哲思憬语
梦(三章)
畜禽小品(四则)
静夜冥思(四题)
心砧的火花(四题)
亳州二题
成才路上(二题)
感念(三题)
心迹履踪
史地遗痕
秋风瑟瑟觅故踪
自不量力的旅行
清气·雄风——记两赴江阴的感受
登山之奥秘
山川今昔
历下寻珍随感
非纯游记
中原遗址几处寻(三题)
诗仙与济宁太白楼轶事
感受南漳水镜庄
奔女石(外一篇)
涿鹿之优
艺文诗书
关于一部书的新春感想
史实与虚构之间的“度”
关于国粹京剧的别思——兼与年轻朋友一起看戏所感
观古代清官电视剧所想到的
感念当年的“书友”
歪打正着与顺理成章——忆当年的两段读书经历
少时的“画”
在《新港》,为纪念雷锋写诗
地理偶记
中国地名趣谈
两本旧地图册
一个未尽了然的地理现象
旅中偶拾
名人遗址漫议
龙山大米、小米与皇帝
生态万象
生存空间变奏曲(三章)
千年疫疠反思篇
感受环保纵横谈
心情乃养生之魂
“弱势群体”的时尚
关于“强女人”的话题
从我的河南朋友想及其他
质疑专家的一个定式
拐与被拐面面观
面对不洁不熟之物
我的“饮酒史”
内容摘要
《石英人性文化随笔选》为著名作家石英近几年来写作并发表的七十多篇随笔的结集。文字风格优美而严谨,感性中凸显理性,分析和沉思中充满情致和意境,表现出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这些作品是作者今年来思考、感悟、提炼的结果,是作者散文创作的一个新阶段。
精彩内容
崖海涛声感慨多距今七百三十多年前,在广东新会南面潭江、西江出海的崖门口史称崖海的地方,发生了一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大规模海战。此役以南宋军全军覆没、张弘范率领的元军全胜而告终,它标志着南宋朝从此彻底败亡。
我当年在故乡胶东上高小时就听教历史课的李老
师讲过这段故事,去年赴广东时又专程去崖门实地感
受了一番。其实我心里早想为此写篇东西,及至去过后这种愿望就更加强烈。
故事的主角表面上是南宋小朝廷的幼主益王赵昰和广王赵昺,事件发展的历程好像是君臣人等的海上大逃亡。实质上却是在南宋“正宗”皇帝恭宗赵显在谢太后带领下向蒙元当局投降后,由礼部侍郎(后为左丞相)陆秀夫和保康军节度使(后为佥书枢密院事)张世杰等人护送幼王赵昰和赵昰南下福州,并在福州拥立益王赵昰为帝,鲜明地打出了拒降坚持抗元的旗帜。在福建,他们又联合陈吊眼、许夫人等畲族队
伍及福建等地的勤王军民,共与南侵的元军作战。兵败后率大军十七万,民兵三十万余与二王进入广东。
公元1278年,赵星病死,他们又拥立赵昺为帝,改景炎三年为祥兴元年。这时高州、雷州、琼州一带均被元军占领,他们所据的硇州岛(在今湛江市)已成无援孤岛,于是又迁至新会崖山,建立行朝,继续抗击元军。
辗转数千里,陆秀夫和张世杰他们没有一点犹疑,一丝动摇,带着幼主和一线生机,几乎是夜夜席不暇暖,任风浪打湿最后的征程。作为半生鏖战勇烈过人的武将张世杰,他很懂得避其锋锐、击其疲师的道理;必要时坚壁固守、整军操练,以用兵一时。张世杰之后半个世纪有个秀才冒元朝当局迫害之险写诗赞他“曾拥貔貅奏凯歌”“寨列千艘保海阿”。作为以弱对强的一方,从战略上和战术上考核都是无可挑剔的。作为主要决策人物的陆秀夫,本是江北盐城的一
介书生,文天祥的同科进士,在京城临安时虽然官做到“副部长”一级,却绝少见识耀眼的雪花银,倒是饱看了都城沧陷、逆风中的血腥,临危衔命,艰痛状况可知,正气之士乘上乱世末班车,注定是一路颠簸与泥泞。同样是稍后有人诗赞陆公日:“赤县已无行在所,丹心犹数中兴年。”“板荡纯臣有如此,流芳千古更无前。”既然还存在不屈者,骁敌就决不会放过。公元1279年初,元将张弘范与李恒分水陆两路追至崖山,并堵住海门。张世杰集战船千余艘,于海门中列阵,誓师御敌。正激战中,张弘范遣张世杰外甥前来劝降,被世杰痛拒;张弘范又监押文天祥来崖门,逼迫他写招降书,自然遭到严词拒绝。有关这一节,文天祥亦有诗证之:“一朝天昏风雨恶,炮火雷飞箭星范。
”“我欲借剑斩佞臣,黄金横带为何人?”当元军在张世杰的坚船固栅面前连连失利后,便以船载淋油茅草,乘风势火攻。而张世杰则命宋军在舰船上涂泥浆,以长木缚于舰前,火不济事,元军又未得逞。这时,元军采用断绝崖山与周围通道的灭绝之法,逼使宋军旬日只能嚼干粮饮海水坚持战斗,尽管呕吐不止,疲惫不堪,然斗志未减。直到二月六日李恒趁早潮退
海,自北面突袭,张弘范利用午间潮涨夹攻于南面。
宋军腹背受敌,自平明血战至黄昏,伤亡过半。此时,陆秀夫自知大势已去,便背负幼帝赵罱及自家亲眷投海殉国。与此同时,行朝军民及后宫人等也纷纷投海,呈现出“流尸漂血海水浑”的惨烈局面。张世杰乘夜雾率少数舰船突围出海。为复国计,他率残兵欲往占城(今越南),然天也势利,当世杰途经今海陵岛时,遇飓风,船倾溺水而殁。至此,宋军人等尽皆死难,无一拱手降敌者。
在这个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幼主和太后(杨太后)固然结局惨烈,而决策主战大臣陆秀夫、张世杰乃至早些时候被元军俘获的文天祥则更惨烈。从某种意义上说,事件的真正主角不是皇帝赵昺,而是陆秀
夫和张世杰。由正直刚烈之士主宰的事件,其结局自然绝无卑琐龌龊之气,必定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魂魄!
崖门的霍霍涛声可以作证。同是末朝残局,由不同的人导演,气味就不会相同。设想,假如由南宋末的贾似道或南明朝的马士英、阮大铖这类佞媚邪恶之辈来导演,今日也就不可能有崖山忠烈祠的重修工程。也
许,有人将陆秀夫、张世杰的行为简单地归结为忠君思想使之然,这是我们多少年来的习惯结论定式。其实,将一个复杂、深层的事物加以简单化是最容易的,道德、是非乃至人性上的泾渭却不是一个“忠君”或“不忠君”简单的概念所能囊括的。陆秀夫、张世杰与他们同时代的文天祥一样,在国难家仇、山河飘摇中,思想中的支撑点早已超越了一般的忠君意识,而凝结成一种人间正气的坚守。正如文天祥的《正气歌》,开篇即首肯“天地有正气”。当然,不能没有“君”,不能不立“君”,说是他们的“局限性”也
罢,说是“正统观念”也罢,反正是必须有一个名正言顺的象征,一面用来号召的旗号,却就是不能将他们与一般愚忠者一样视为“君”之被动的工具。不然,陆秀夫也就不可能有那份胆量携帝跳海。所以,我总不认为他背负的只是一个弱小的皇帝,分量很轻;其实他背负的分明是一个残破的江山,期望在大海里整合。当然残破的王朝不可能复原,却成就了一个不死的生命。
这个不死的生命,也许就是久已不常说的气节。
而陆秀夫、张世杰,更典型的是文天祥,都是“气节
”之义的诠释者。
P27-30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