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象(苏州河作家联盟作品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印象(苏州河作家联盟作品集)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65.74 6.6折 100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杨扬

出版社上海书店

ISBN9787545818291

出版时间2019-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00元

货号30695508

上书时间2024-06-07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为苏州河作家联盟的第一次“作品雅聚”,以散文、诗歌两种体裁,以小见大,以苏州河边亲历、亲见、亲闻之事,从城市变迁、出行之便、乔迁之喜、丰衣足食、文娱生活、创业之路等各方面,用文字叙说个人、家庭、社区、城市在改革开放40年间的可喜变化,传承城市历史。苏州河十八湾,见证了城市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在上海历史上留下了珍贵的一笔。

目录
序言  杨扬
散文
  曹杨新村:前身“二万户”  丰丰
  万籁敛声水岸新  王雅军
  三居苏州河畔  元  三
  花溪路的梧桐  卢红霞
  苏州河,曾被黑过的河  史国新
  爱  白杨
  见证与奇迹  师心舟
  手稿馆,一道人文风景  朱铁武
  苏州河水向东  孙小琪
  走近大师  李雨宣
  在水一方  杨小青
  路边书店  杨扬
  渡口桃花锦绣纹  杨忠明
  纬度  杨绣丽
  我和我的火车站  何雅君
  探访苏州河两岸的纪念地  坚榕
  嗨了,我们家门口的地铁号线  肖建民
  十八湾  沙柳
  小弄春秋  沈裕慎
  迟暮的“美人”  宋颖
  铜川路兴衰之思  张雯卿
  夜游  陈  炜
  一条流淌在我家门口的河  周云海
  风雨之河  钟鸣
  苏州河工业文物收藏记  钟经纬
  苏河缘·普陀情  费平
  元代石闸见证繁华普陀  钱汉东
  苏州河中的三个花瓣  钱幼树
  我挚爱的美好家园  凌寒
  万年青  涧鸣
  四季苏州河  容子
  苏州河岸的普陀往事  黄振炳
  “王者”的足迹  章慧敏
  上海的故事,从苏州河开始  蒋露霞
  “钢铁工人”去哪儿了  楼乘震
  换颜  翟笃钧
诗歌
  时代之河  王亚岗
  寻找你,长征  王晓云
  夜色中的河  韦泱
  苏州河的微笑(组诗)  成雅明
  枕边苏州河  朱吉林
  一条灵性的圣河  李天靖
  彩虹之桥  杨绣丽
  一束光,亮在古老的河道(外四首)  肖建民
  神望之河  余志成
  我的新娘  沙柳
  城市的伴侣  张健桐

内容摘要
 本书共收录了“苏州河作家联盟”成员近期专题创作的作品近六十篇,分为散文和诗歌两个版块。这些作品或是叙写、或是抒怀,都是苏州河畔作家心境的流淌。

精彩内容
 曹杨新村:前身“二万户”丰丰自己都没想到,怎么跟着一群外国人走进曹杨新村了?
那是一个酷热的下午,我去兰溪路附近的东方有线营业厅办理业务,出门时看见有领队带了这些外国人走进曹杨一村。“做一天上海人”,我的脑海里立刻跳出了这句话,于是,阴差阳错地我也跟进了村。
其实,说“阴差阳错”不准确,我是很希望旧地重游曹杨新村的,只是少了契机。早些年我采访过住在曹杨一
村的老劳模——八十七岁高龄的王洪禄老人。他是当时第一批入住的居民,他有资格入住曹杨新村是因为劳模的身份。从棚户区搬进了曹杨一村,老人连说了几个“天上人间”,不知改善了他一家人多少居住环境和条件。
上海的居住条件一直不乐观,旧上海就有“房荒”之称。1950年市区人均居住面积是3.9平方米,这个平均数还掩盖着严重的贫富不均的悬殊现象。整个城市一边是建筑豪华的高楼大厦,一边是道路泥泞、房屋简陋的贫民窟。
当时最典型的是棚户区的“滚地龙”住户。无自来水,无下水道,无道路,草顶木板墙或泥墙,开个洞就算门窗。
曹杨新村是中国工人新村中的长子,它的兴建是在陈毅市长亲自过问下才得以实施的。当年,陈毅市长明确提出生产建设和生活设施两者必须兼顾,将居民住宅建设问题首先列入了市政府的议事日程,并以曹杨棚户区为试点。
1951年,上海市政府征用真如镇东庙前村土地225亩开工兴建工人新村。1952年5月,首期工程完工,共建成楼
房48幢。因这个建房基地靠近曹杨路,这才定名为“曹杨新村”。首期完工的住宅就叫做“曹杨一村”。
根据当时的住宅分配标准,新建住宅总共可安排1002户居民,所以也称“1002户工程”。这在上海和全国都是第一个。等到1002户居民搬迁进新房后,陈毅同志曾多次去新村看望这些工人家庭,还亲自布置续建工程。
接下来,曹杨新村又开始动工建造,虽然还是比较简
陋的工房,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二万户”,曹杨新村从1951年到1977年,这期间经过了26年,完成了曹杨一村到曹杨九村的大工程。它的面积特别大、特别广,东起曹杨路,西到杨柳青路,北至南石路,南到中山北路、金沙江
路,占地有1.80平方公里。如果要走遍9个曹杨新村,公交车开开有好多站头呢。
当时,我印象很深刻的是王洪禄老人说的那份邻里之间浓浓的人文情怀。他们平时上班都是不关门的,就像一
家人一样互相照应着,碰到下雨,邻居就会帮着把晾晒的衣物收回来。做晚饭时,几户人家在公用灶间里有说有笑,谁家炒菜炒到一半房间里电话铃声响了,邻居会帮着继续炒,真是情同手足啊……老人说这番话时的自豪与幸福感恍若眼前。
那天采访结束后,陪同前往的“美眉”还带我在新村的小道上走了一圈。我记得当时也是个酷热的盛夏,但苏州河的一条一条支流环绕着新村曲曲弯弯地流淌,静谧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