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狱中的独行者--解析莎士比亚悲剧与歌德的浮士德(精)/大家读经典文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地狱中的独行者--解析莎士比亚悲剧与歌德的浮士德(精)/大家读经典文丛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8.21 3.8折 48 全新

库存3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残雪

出版社作家

ISBN9787506396202

出版时间2019-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30463301

上书时间2024-06-07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地狱中的独行者--解析莎士比亚悲剧与歌德的浮士德(精)》中残雪解读了《浮士德》和莎士比亚的十部悲剧。单看书名似乎很难看出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书,然而在进入残雪的文字之后,看见反复出现的这样一些字眼:“生命与死亡”、“肉体与灵魂”、“人性与世俗世界”、“黑暗与光明”,看见残雪惯有的那种肃杀的文风,便觉得“地狱中的独行者”与这本书如此地和谐。

作者简介
残雪,本名邓小华。1953年生于长沙。残雪由外婆带大,外婆在她七岁时因饥饿而死。
残雪小学毕业(即“文革”开始)即失学,做过铣工、装配工、赤脚医生、代课教师等等与文学无关的工作,历时十年,后又自学缝纫,和丈夫一起成为个体裁缝。1985年1月残雪一次发表小說,至今已有600多万字作品,被美国和日本文学界认为是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文学很具创造性的作家之一。
残雪是作品在国外被翻译出版最多的中国作家之一(共30本翻译成各种语言)。她的小说成为美国哈佛、康乃尔、哥伦比亚等大学及日本东京中央大学、日本大学、日本国学院的文学教材。2008年,残雪多篇作品被收入日本大型丛书系列《世界文学全集》出版,是入选的中国作家。

目录
解读莎士比亚的悲剧
  先王幽灵之谜
    ——《哈姆雷特》分析之一
  险恶的新生之路
    ——《哈姆雷特》分析之二
  两种重建
    ——《哈姆雷特》分析之三
  罗马的境界
    ——读《裘利斯·凯撒》之一
  心理层次
    ——读《裘利斯·凯撒》之二
  阴郁的承担
  ——读《麦克白》
  超越国界的理想人格之追求
    ——读《科利奥兰纳斯》
  爱情与死亡
    ——读《罗密欧与朱丽叶》
  崇高的理念与食人的实践
    ——读《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
  永恒的梦幻
  ——读《奥瑟罗》
  迷人的野性与苍白的文明
    ——读《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诗人的悲哀
    ——读《雅典的泰门》
  李尔王的性格
    ——读《李尔王》
解读《浮士德》
  梅菲斯特为什么要打那两个赌?
  演出前的内心斗争
  宗教和艺术的境界
  反省的意境
  学生
  生活就是创造
  两极转换的魔术
  梅菲斯特导演的圣战
  荷蒙库路斯
  浮士德从何处获得精神力量
  灵界的深处
  海伦的模式
  诗性精神
  欲望的火焰
  灵魂结构
  升华
  什么促使作者写下了《浮士德》?
  艺术中的历史(代跋)  沙水
附录
  关于残雪

内容摘要
《地狱中的独行者——解析莎士比亚悲剧与歌德的<浮士德>》是残雪创作的关于歌德的《浮士德》和莎士比亚的悲剧等经典名著的评论集。《浮士德》是歌德一生艺术实践的结晶,莎士比亚的悲剧与其一同被誉为“名著中的名著”,他们都是欧洲与世界文学史上最具价值和最富影响的作品。阅读他们对残雪来说,是一种艺术重构,也是一种生命体验。残雪独特的艺术眼光,使她通过操练挣脱传统的束缚,抵达艺术的核心。书中,残雪兵分两路:先以13篇作品论,对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各个击破地进行犀利而深刻的剖析;继而对歌德的《浮士德》则以17个刁钻的角度对《浮士德》的作品进行了剥丝抽茧般的解析。其凛冽,其深邃,其独到,其精辟,其曲幽,令人精神一振,回味再三。

精彩内容
 先王幽灵之谜——《哈姆雷特》分析之一
当人沉入那无边的冥府之际,就会有如先王的幽灵这样的鬼魂来同他相遇,这令人恐怖的幽灵,自身却处在深重的痛苦之中,地狱之火煎熬着他,未尽的尘缘仍在作反叛的妄想。他看上去信念坚定,目的明确,内面却包含着
隐隐的无所适从。幽灵失去了肉体,他必须借助人的肉体来实现他的事业,幽灵要做的,就是对人的启蒙。然而人与幽灵相遇的可怕场面,现在是发生在大白天,发生在阴沉的丹麦城堡的平台之上了。追求人格完美的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一个特殊的时刻,当他的精神支柱濒临崩溃之际,走到了他的命运的转折点上,这就是所谓的灵魂出窍。先王的幽灵给这位忧郁的王子指出的那条路,是报仇雪耻,让正义战胜邪恶,可是这桩事业却有着深不可测的底蕴。那是一条危机四伏、陷阱遍布的路,一条人走不下去,只能凭蛮力拼死突破的绝路。先王的幽灵究竟是谁?他对哈姆雷特的启蒙又是如何完成的?这就要追溯哈姆雷特精神成长的历史了。
毫无疑问,哈姆雷特具有一种异常严厉的性格,他容忍不了自己和他人的丝毫虚伪。他从小给自己树立的典范便是他那高贵的父亲——一位地上的天神。当人在青年时代崇拜某位偶像般的个人时,他已经在按照偶像的模式塑造自身的灵魂。王子凭着青春的热血与冲动越追求,便越会感到那种模式高不可攀,而自己罪恶的肉体,简直就是在日日亵渎自己要达到的模式。那样一位独一无二的天神般的父亲,显然只能存在于哈姆雷特的精神世界里,他是哈姆雷特自身人格的对象化,是人要作为真正的“人”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不懈的努力之象征。然而哈姆雷特人格的发展终于遇到了致命的矛盾:当他用理想中的标准来看待自己、看待他的同胞时,他发现他已无法在这个世界存身,也失去了存身的理由。黑暗的丹麦王国是一个灵魂的大监狱,他早已被浸泡在淫欲的污泥浊水之中,洁身自好的梦已化为泡影,所有青年时代的努力与奋斗都像尘埃一样毫无意义。可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先王的幽灵却要他去做那做不到的事,即活下去,报仇雪耻,伸张正义。现在已很明显,先王的幽灵正是王子那颗出窍的灵魂,王子用彻底的理想主义塑造了多年的最高理念的化身。幽灵来到人间,为的是提醒人不要忘记理想依然存在,也为告诉人,险恶的前途是人的命运,因为今后的生涯只能在分裂的人格中度过,“发疯”是活下去的唯一的方式。幽灵没有将这些潜台词说出来,只是用咄咄逼人的气势逼迫王子去亲身体验将要到来的一切。启蒙从王子一生下来便开始了,也就是说王子的精神世界一开始就在幽灵的笼罩之下,此次的现身或相遇则是启蒙的最后完成,人和幽灵从此分隔在两个世界,遥遥相望,却不可分割。这样的境界是一般人承受不了的。所以王子的好友说:想想看/无论谁到了这种惊险的地方/看千仞底下那一片海水的汹涌/听海水在底下咆哮,都会无端的/起种种极端的怪念哪。
王子迈出了第一步,从此便只能走下去了,这腐烂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