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基因的真相与误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转基因的真相与误区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9.23 5.3折 36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沈立荣

出版社轻工

ISBN9787518422333

出版时间2018-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6元

货号30446879

上书时间2024-06-07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沈立荣编著的《转基因的真相与误区》提供了比较全面的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科普知识,具体内容包括: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常识;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种类及其安全性;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谣言与误区;未来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发展趋势等。希望它有助于社会公众对转基因技术有比较客观而全面的了解,消除对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误解和恐慌。

作者简介
沈立荣,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美国农业部塔福茨大学人类老年化营养研究中心博士后,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医学院高级访问学者。现任亚洲素食联盟执行委员、亚太临床营养学会会员,杭州市食品营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主要从事食品营养与安全教学和科研。主编《食品安全导论》《关注身边的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科普读本》。

目录
第1部分  绪论
  基因的本质和功能
  转基因古已有之
  人类为什么要通过转基因技术来改造农作物?
  转基因对人类的意义
  我国实施转基因技术的必要性
第2部分  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常识
  什么是转基因技术?什么是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的起源
  红薯是天然转基因作物
  本质上,转基因和杂交是同一回事
  转基因技术——定向高效改良生物基因
  通过编辑基因组改变蘑菇易褐变的特性
  让转基因技术更安全的新技术
  我们为什么种植转基因作物?
  为何种植转基因作物更环保?
  转基因技术——应对粮食危机的有效途径
  我国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正稳步推进
  转基因食品产业化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
  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20年约增百倍
  2016年美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再创新高
  转基因作物商业化20年为人类带来的巨大效益
第3部分  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种类及其安全性
  国内外市场上转基因作物的类别
  美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发展历程
  转基因产品如何在美国合法上市?
  转基因玉米和转基因大豆在美国食品中的分布
  不用喷洒农药的表达Bt蛋白植物
  “不怕”农药的抗草甘膦作物
  国外流行的转基因食品
  我国的进口大豆基本上都是转基因品种
  中国是首个商业化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
  中国农业科学院力抗孟山都转基因棉花,保住中国棉花市场不陷落
  网传“中国商业化转基因食品名单”的真假
  我国期待上市的几种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有什么区别?
  客观认识转基因食品
  如何理解转基因生物(食品)的安全性?
  中国应该如何理性对待转基因?
  国际组织和各国转基因生物管理规范
  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管理规范
  美国非转基因标识
  我国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标识管理
  如何看转基因食品标识?
  欧盟、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和相关要求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转基因是科学和法制问题
  农业部详解我国转基因安全评价机制,明确回应其安全性
  为何杜邦CRISPR玉米得到监管豁免?
  为何转基因食品不做人体试验?
  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主任委员吴孔明院士:人体试验解决不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

内容摘要
 转基因是一项新技术,也是一个新产业,在抗病虫、抗逆、改善食品营养和品质等方面可造福农业、
造福人类。但近年来,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及相关问题在中国乃至世界备受关注。有关转基因生物的争论不仅涉及科学,还涉及社会、经济、伦理、文化、传统在内的一系列问题。
沈立荣编著的《转基因的真相与误区》以“科学大众化”的理念系统介绍了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
的常识、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种类与安全性、
不引入外源基因的基因组编辑育种新技术等内容,尤其针对公众容易被误导的关于转基因话题的谣言和认识误区,结合案例分析,运用科学证据作了浅显易懂
的解读、引导和分析。
希望本书能提供比较全面的转基因科普知识,帮助公众客观而全面地了解转基因技术,消除对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误解和恐慌。

精彩内容
 10年后,在地球另一端的德国,一家面粉加工厂的老
板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一般来说,面粉在储存的过程中,免不了会被一些以此为食的昆虫损害。一种称作地中海粉螟的鳞翅目昆虫,就是让面粉厂最为头痛的害虫之一
。不过这一次情况发生了变化,当地中海粉螟的幼虫吃了面粉之后,出现了大规模死亡现象。样品被寄到了德国科学家恩斯特·贝尔林纳的实验室。经过仔细地研究,贝尔林纳像石渡繁胤一样成功地分离出了病原体杆菌。不过他并不知道石渡繁胤的发现,所以根据发现地将其命名为苏云金芽孢杆菌(Bt)。有意思的是,贝尔林纳不久之后就把培养Bf的培养基弄丢了。在当时,人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Bf的使用价值,也许人类差点就要和这种日后对其造成巨大影响的微生物失之交臂了,不过幸运的是,Mattes在1927年重新从地中海粉螟中分离出了Bt。
很快,科学家就发现一个重要事实,Mattes分离出的Bt有极强的特异性,它能杀死鳞翅目昆虫,对其他动物却没有什么影响。于是,Bt被用来控制有害生物。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政府试着用Bt控制森林害虫舞毒蛾,结果效果不错。欧洲也做了类似的尝试。法国在1938年成功地研制出第一个商业化的Bt杀虫剂,这种杀虫剂称作Sporine,其原理很简单,就是把Bt溶解到水中。到了20世纪50年代,Bt作为绿色有机农药,在美国开始被大规模地应用。
一个原因是当时美国的有机氯杀虫剂滴滴涕(DDT)被发现很难降解。滴滴涕对哺乳动物毒性极低,但是特异性不强,不仅能杀死节肢动物,还能在鸟类的身体中蓄积。所以更有针对性的Bt开始被大量用在森林和农业害虫的防治上。
Bt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其作为生物农药的缺陷也很明显。首先,它的价格很贵。其次,它在自然环境中很不稳定。作为喷洒剂,Bt农药很容易被雨水冲走,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也很快被分解。这就意味着农民需要多次喷洒Bt杀虫剂,不仅麻烦,而且进一步提高了成本。随着更加便宜的化学合成杀虫剂的出现,Bt农药在市场上的份额大幅度下降,只有那些坚持用有机绿色方式种植作物的农民才会使用它。不过合成杀虫剂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而且还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健康。所以如何改进环保的生物农药,让它们变得更加便宜、稳定,成了一个棘手且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得益于现代生物技术的诞生。20世纪50年代中期,科学家发现Bt蛋白对鳞翅目动物的毒性来自孢子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晶体蛋白质。1981年,美国科学家史涅夫和怀特利成功地提纯了这种蛋白质,并将其命名为cry。随后他们克隆出了cry的基因。几年以后,美国科学家把Bt蛋白的基因转入玉米和棉花中,让它在植物中持续地表达出来。这样,就不需要人工喷洒Bt蛋白了。
转基因技术和传统的杂交育种技术并无本质的区别,但是它的可控性更好。打个比方,如果说传统的杂交育种是盲目地将大量基因像一团乱麻一样塞入新品种的话,那么转基因技术更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能够精准地切割我们需要的基因,然后把它接入新作物中。这样,培育新品
种作物的不确定性就大大降低了。Bt转基因作物的出现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