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之行(1914-1949)(精)/企鹅欧洲史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51.78
5.8折
¥
89
全新
库存15件
作者(英)伊恩·克肖|译者:林华
出版社中信
ISBN9787508683003
出版时间2018-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89元
货号30310603
上书时间2024-06-0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导读
序
导言 欧洲自我毁灭的时代
第一章 悬崖边缘
黄金时代?
滑向战争?
第二章 巨大灾难
悲剧展开
亲历战争
重压之下的国家
第三章 和平乱局
“ 适合英雄”的土地?
反革命者
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
大分割
脆弱的民主
法西斯主义的胜利
民主在德国幸存
第四章 火山之舞
经济繁荣
另一种模式
文化之镜
光明前景?
摇摇欲坠的民主体制
第五章 阴霾四合
衰退
最坏的结果
经济复苏之路
政治急速右转
第六章 危险地带
国际秩序的坍塌
独裁
苏、意、德之比较
第七章 走向深渊
左派的失败
军备竞赛
鹰派与鸽派
和平的丧钟
第八章 人间地狱
燃烧的欧洲
人性泯灭的无底深渊
人间地狱的众多意义
持久的意义
第九章 暗夜渐变
经济与社会:变化之势
基督教会:挑战与延续
知识分子与欧洲的危机
“ 演出开始”:大众娱乐产业
第十章 劫灰涅槃
(一定的)发泄与解脱
政治再觉醒:分裂与不确定
铁幕降下
致谢
部分参考书目
内容摘要
20世纪初,欧洲欣欣向荣、歌舞升平。突然,享受着这一切的欧洲人被拖进大战,历经极深的苦难、哀痛和惊惧。拿破仑战争之后,欧洲曾雄踞文明之巅近百年,如今却骤然落入野蛮的深渊。在文明的讴歌声中开启的20世纪,沦为战争的世纪。
从1914年到1949年,欧洲接连经历两场惨烈的大战,似乎铁了心要自我毁灭。那是大混乱的时代。族群仇恨、领土之争、阶级冲突、经济危机毒化了政治,在战争的阴霾下,人性之恶借着机器和技术彰显。那也是大变革的时代。两次大战之后,在地狱行了一遭的欧洲试图在人性和文明的废墟上重生,新欧洲的轮廓逐渐清晰。
20世纪上半叶,欧洲走向地狱,又历劫重生。在这段令人战栗的历史之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正带着它的烙印前行。
精彩内容
滑向战争?
英国政治家戴维·劳合·乔治(DavidLlogdGeorge)后来有一句名言,说1914年欧洲各国“没有丝毫担忧和不安地滑过锅缘,落人战争的沸腾油锅”。这句一针见血的话准确描述了1914年7月最后一周里,事态不可遏止地向着战争发展的情形,也
捕捉到了形势完全失控的那种感觉。但是,此言暗示当时的人普遍漫不经心、无忧无虑,却是错误的。这话的意思也不应理解为,战争的爆发乃偶然的事故,由一系列可悲的错误造成,它的发生无人乐见,无人料到,且无法预料。事实正好相反。虽然大多数决策者都真心希望避免战火燃起,虽然有人茫然无措,有人犹豫彷徨,有人断言大祸将至,有人临阵动摇退缩,但当战争来到眼前时,战争的意志还是压倒了和平的愿望。对于可能爆发战争的前景,欧洲领导人看得非常清楚。
劳合·乔治的名言还有一层含意,那就是,“一战”没有明显的驱动力,那场灾难并非由某个国家挑起,而是各方都有责任。的确,欧洲各国领导
人和外交家当时的所作所为如同一群走向悬崖的旅鼠。确实有误会发生,也存在着普遍的互不信任(造成互不信任的一个原因是关键决策人的个性),这些都在把欧洲大国推落悬崖的过程中加了一把力。这确实与一代人之后的情形不同,没有明显的迹象显示哪个具体的国家是战争的主要推手。所有大国的确都对战争的发生负有一定的责任。在危机急剧发酵之时,法国怂恿了俄国,令其更为好战。英国发出的信号暧昧不明,它没有力挽狂澜,而是随波逐流,沿着危险的道路一步步走向战争。尽管如
此,对于最终导致战火席卷全欧的灾难性事态发展,还是不能说所有欧洲国家都负有同等责任。
有些国家各有自己的利益和野心,彼此互不相容,极易导致全欧大战;这样的国家是引发大战的主要责任方,它们在危机中敢于外交行险,归根结底是因为它们不惜动武。1914年7月,事态到达爆发点的时候,德国、奥匈帝国和俄国是危机中的决定性力量,其中又以德国的作用最为关键。
德国雄心勃勃,企图称霸欧洲,同时又对俄国可能会兴起为霸权怀有日渐强烈、近乎偏执的恐惧。为实现前者,防止后者,德国不惜冒引发欧洲大战的风险。1914年7月6日,德国保证无条件支持奥匈帝国(即通常所谓“空白支票”),因为德国假设,奥方很快会对塞尔维亚采取有限的军事行动,以报复奥地利王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和索菲王妃的遇刺。他们两位是在对萨拉热窝进行访问期间于6月28日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分子刺杀的。但这仅仅是臆测。德国提供了无条件支持的保证,而且没有规定哪些报复措施是奥地利不能采取的,尽管冲突
扩大的危险和欧洲列强介入的可能都显而易见。在德国的怂恿下,奥地利于7月23日向塞尔维亚发出了最后通牒,其内容故意写得让塞尔维亚无法接受。
德国的煽风点火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把这个原本地方性的问题变成了全欧洲的危机。最后通牒要求塞方对与暗杀阴谋有关的塞尔维亚官员和军人采取行动,逮捕奥方指名的两个军官,并压制反奥地利的宣传。一项构成对塞尔维亚主权极大侵犯的要求是,让奥匈帝国的代表协助对暗杀阴谋的调查,并参
与对塞尔维亚国内反抗运动的镇压。
当时,塞尔维亚的力量在增强,这威胁到了奥匈帝国对巴尔干的控制;多民族的奥匈帝国还面临着日益加剧的解体危险。为了一己之利,奥匈帝国不惜把欧洲拉人战争,但它必须有德国做后援。奥地利明明知道俄国会给塞尔维亚撑腰,但它向塞尔维亚(“黑手社”恐怖组织就是从塞尔维亚向萨拉热窝的刺客提供武器的)发出的最后通牒仍然故意提出对方不可能接受的条件,这大大增加了引发全欧战争的可能性。俄国一心要防止奥匈帝国主导巴尔干(因为那将使俄国实现自己野心的企图受阻),不出意料地做出了强烈反应。俄国立即表示支持
塞尔维亚,尽管它非常清楚,那意味着不仅要和奥匈帝国打仗,还要与德国开战,而德国一旦参战,法国就必然出手(因为谁都知道德国的作战计划要
打击的不仅是俄国,还有法国),英国也很可能加入。
P24-2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