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澜湄国家金融发展与合作报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澜湄国家金融发展与合作报告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3.39 4.3折 7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方|

出版社中国经济

ISBN9787513675932

出版时间2023-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8元

货号1203247146

上书时间2024-06-07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方,男,贵州毕节人。中共党员,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2022年入选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专项。长期从事货币金融学、公司金融和国际金融的教学工作。在《审计与经济研究》《商业研究》《国际商务》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要从事银行与金融科技、国际金融研究。

目录
目录
第一章金融机构
一、中国金融机构
(一)发展历程
(二)总体概览
(三)案例介绍:中国银行
二、老挝金融机构
(一)发展历程
(二)总体概览
(三)案例介绍:老中银行
三、缅甸金融机构
(一)发展历程
(二)总体概览
(三)案例介绍:缅甸KBZ(甘波萨)银行
四、越南金融机构
(一)发展历程
(二)总体概览
(三)案例介绍:越南外贸股份商业银行
五、泰国金融机构
(一)发展历程
(二)总体概览
(三)案例介绍:资本账户过快开放的教训
六、柬埔寨金融机构
(一)发展历程
(二)总体概览
(三)案例介绍:柬埔寨加华银行
第二章金融市场
一、中国金融市场
(一)发展历程
(二)总体概览
(三)案例介绍:中国债券市场
二、老挝金融市场
(一)发展历程
(二)总体概览
(三)案例介绍:老挝证券市场
三、缅甸金融市场
(一)发展历程与概况
(二)案例介绍:缅甸普惠信贷市场
四、越南金融市场
(一)发展历程
(二)总体概览
(三)案例介绍:胡志明市证券交易所
五、泰国金融市场
(一)发展历程
(二)总体概览
(三)案例介绍:泰国证券市场
六、柬埔寨金融市场 
(一)发展历程
(二)总体概览
(三)案例介绍:西哈努克自治港(PAS)
第三章金融合作
一、中国与湄公河国家金融合作状况
(一)中国与湄公河国家合作历程
(二)中国与湄公河国家金融合作现状
二、中国与湄公河国家金融合作特征
三、新时代云南对外开放与合作角色
(一)近代云南对外开放的历程
(二)云南跨境金融合作的现状
(三)云南在对外金融合作中扮演的角色
四、新时代云南对外开放与合作路径
(一)云南对外开放的路径
(二)云南跨境金融合作未来路径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索引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为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科普项目研究成果,分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合作3大篇,从历史视角、现状概览与案例剖析等维度,系统梳理了中国、老挝、缅甸、越南、泰国和柬埔寨6国金融发展及中国(云南)与其他5国开展金融合作的情况,展现了澜湄流域国家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状况,并辅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金融发展指数进行了综合比较,提出了新时代云南金融对外开放与合作的具体路径,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澜湄国家金融发展与金融合作的基本情况,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精彩内容
研究“澜湄金融发展与合作报告(1990—2020)”的初衷是探寻云南周边国家金融体系发育不足之深层次原因,形成系统专报,但鉴于科普项目的“科”与“普”的特性,加之收集各国金融资料存在一定难度,最终转换为介绍中国与湄公河国家金融体系发展状况和中国(云南)与之开展的金融合作情况。在谋篇布局上,摒弃了以往学术专著所必须包含的导论、文献综述、研究结论等常规性框架结构,直接从发展历史、整体状况和案例剖析等方面展开叙述。在研究内容上,由于金融发展内涵丰富,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最终选择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两大主题,分别阐述中国、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和柬埔寨6个国家的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发展情况,以及中国与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和柬埔寨的金融合作情况。
一、金融机构发展从发展历程来看,中国与湄公河各国金融机构均发端于各国独立开始的阶段,大约在20世纪50年代,而且由于发展基础薄弱,金融机构种类少,中央银行承担了部分商业银行职能,开始发行本国货币,而缅甸、柬埔寨受社会动荡的影响,中央银行的发展曾陷入停滞,银行业和保险业则发展缓慢。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各国经济革新的开启,中央银行职能恢复,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村金融机构、私营银行、外资银行、证券保险机构等纷纷成立,金融机构种类呈现多元化。从规模实力看,泰国与中国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实力较强,其次是越南的商业银行,柬埔寨、老挝和缅甸的商业银行实力较弱。
二、金融市场发展从发展历程来看,泰国金融市场发展虽起步早,但却几经波折;缅甸、越南、老挝和柬埔寨金融市场发展则起步晚,规模小。中国金融市场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股票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等发展迅速。
以证券市场发展为例,自上海、深圳股票交易所成立以来,中国证券市场发展速度惊人,市值逐年攀升。相比之下,缅甸仰光证券交易所成立于2016年,只有4家上市公司;老挝证券市场成立于2010年,共有11家上市公司;柬埔寨证券交易所成立于2010年,截至2019年8月,共有6家上市公司;越南则有胡志明市证券交易所和河内证券交易所,先后成立于2000年、2005年,发展速度快,上市公司已超过450家。
从发展优先性和程度看,各国的股票市场优先发展,债券市场、外汇市场、货币市场等后续发展,发展不协调、不充分情况明显。缅甸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低,泰国、中国和越南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较高,老挝和柬埔寨金融市场发展处于中等水平。
三、澜湄金融合作从金融合作形式来看,既有官方层面开展的金融合作,也有民间开展的金融合作。官方金融合作层面主要是货币合作、金融基础设施合作、金融市场合作和金融监管合作。其中,货币合作最为频繁,中国与泰国签订(含续签)双边本币货币互换协议5次,与柬埔寨、老挝签订1次双边本币合作协议、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民间金融合作层面主要是金融机构合作,由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等分别与越南、柬埔寨、老挝和泰国的有关银行签订协议。
从金融合作特征来看,货币合作主要与较为发达国家(如泰国)之间开展,金融机构合作逐渐增多,合作趋于多元化;金融基础设施、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等方面的合作仅限于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2012年以来并未开展相关领域的实质性金融合作,各领域金融合作不协调、合作停滞情况明显,严重制约了中国与湄公河国家的金融交往。
回顾中国与湄公河国家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发展,再到中国与湄公河国家之间的金融合作,不难发现各国金融发展差异大,金融合作形式与内容亦有不同。在构建中老、中缅命运共同体,甚至澜湄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金融合作是重要一环,也是打造澜湄命运共同体的主要抓手。
澜湄各国以金融发展为己任,大力协同促进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发展,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弥合金融发展差距,打破金融交往与合作的制度掣肘,建立官方为主、民间为辅的长久而有效的金融合作机制与平台,共画同心圆,共绘澜湄金融合作愿景,携手推进澜湄命运共同体建设。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