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是一连串事件
  • 改革是一连串事件
  • 改革是一连串事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改革是一连串事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6.84 5.4折 6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东京

出版社中国财经

ISBN9787522330068

出版时间2024-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2039870

上书时间2024-06-07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东京,经济学家、教授,曾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长期担任中央党校省部级、地厅级干部班、中青年干部班主讲教员,讲课风格独树一帜,深受学员欢迎。研究方向为中国宏观经济、金融体制与资本市场等。
2000年前后撰写的“与官员谈”系列丛书在领导干部和企业管理者中反响强烈。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财贸经济》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在《经济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学习时报》等报刊发表专栏文章近千篇;著有《经济学笔谭》《经济学反思》《经济学分析》《中国的难题》《中国的选择》《中国的前景》《王东京经济学讲义》《高质量发展的选择》《经济学底层逻辑》等专著20余部。

目录
序 言 1 
民生大于天
从供求看农业补贴 003 
保护粮价不如支持休耕 008 
粮食供应偏紧说 013 
今后谁来种地 018 
怎样守住耕地红线 023 
我不信房产升值的神话 028 
房价的“三个火枪手” 032 
政府可救楼市乎 036 
房价与地价:鸡与蛋的故事 040 
稳定房价才是上策 045 
让老百姓看得起病 050 
畅通国内循环
扩大消费与扩大投资 057 
消费、投资、出口是“一驾马车” 061 
供给过剩与需求不足 066 
谁主导调结构 071 
积极财政不是扩张财政 076 
我主张减税的理由 080 
论结构性减税 085 
收入怎样决定消费 090 
也说中国高储蓄 095 
高储蓄会抑制内需吗 099 
货币政策应守住底线 103 
央行放开利率是好事 107 
转换发展动力
老板未必是企业家 115 
技术雇佣资本假说 120 
产业升级的秘密 125 
创新动力从何而来 130 
推动创新的体制安排 134 
风险、不确定性与创新 139
数字经济的边际收益 144 
财政可以倒逼改革 149 
防风险于未然
警惕地方债闯祸 157 
债务风险的警戒线 162 
解开债务链的两个选择 167 
何以化解地方债 172 
货币并非多多益善 177 
谁是通胀的推手 182 
当心通胀卷土重来 186 
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 190 
存款保险不是杞人忧天 195 
资本会无序扩张吗 200 
反垄断到底反什么 205 
政府改革逻辑
政府的角色定位 219 
大部委制妙不在大 224 
事业单位何去何从 228 
顶层设计与地方试验 232 
政府的社会责任 236
公共品不能收费吗 241 
为哪些“失误”容错 246 
行政问责的“三个要件” 251 
防止“层层加码”只需一招 256 
不必担心独董辞职 261 
数据产权归谁 266 
让市场作主
缓解油荒应放开价格 273 
涨价未必就是通胀 277 
加息不能压缩流动性 282 
汽车限购能走多远 287 
商品房限购有利有弊 291 
工业文明的代价 296 
丽江空气该收费吗 300 
气候问题的经济分析 304 
绿水青山的盈利模式 309 
国企怎样去行政化 314 
公平自在民心
定义“公平”的困难 321 
以城带乡是大战略 325
幸福的参照 331 
基尼系数的经济含义 335 
勿误解“共同富裕” 339 
政府不必补贴富人 344 
延迟退休不必强行 348 
谁在制造性别歧视 352 
扶贫当从供给侧发力 356 
耕地占补应全国平衡 360 
追问企业社会责任 365 
推进开放共赢
政府为何鼓励出口 371 
稳住汇率是大局 375 
再说稳住汇率 379 
评人民币国际化 384 
倾销是个伪命题 388 
高关税的错觉 393 
假如发生美债危机 398 
美国为何发动贸易战 402 
西方不可能与中国脱钩 407

内容摘要
本书通过回溯新世纪中国改革攻坚历程,用经济学思维对一连串重大改革事件抽丝剥茧、条分缕析,揭示市场经济运行逻辑。书中立足中国国情,以问题为导向,将案例讨论与学理分析融为一炉,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所提出的改革建议审时度势、发人深省。适合党员领导干部、企业管理者和所有关注改革的读者阅读。

精彩内容
今后谁来种地二〇一二年二月九日祖祖辈辈都种地,我出身农民不可能不关心农业。当下的困难是,政府需要粮食安全,城里人却希望粮价低一些,而种地的农民则指望粮食能卖个好价钱。这三方目标皆有理,但统一不起来,令人头痛。问题就摆在这里,解决得好,大家皆大欢喜;否则三方都会输,而且会输得惨。何去何从?看来政府得审慎考量。
我一贯的观点:中国不应该缺粮食。18亿亩耕地,人均1亩多地的粮食怎会不够吃?今天粮食所以短缺,一是耕地撂荒严重;二是农民广种薄收。而这一切,归根到底又是粮价低。想想吧,1亩地种粮的收入,不计人工,除去成本仅500元左右。背朝日头面向土,10亩地收入才换1部手机,农民怎可能精耕细作呢?我老家是鱼米之乡,过去粮食一年种两季,可如今却改种一季。
是的,从经济学角度看,中国的粮食安全,背后其实是粮价问题。只要粮价够高,农民靠种粮能致富,中国粮食绝无短缺之忧。可粗略算,若粮食亩产能达700斤,有6.3亿吨粮食,中国人自给绰绰有余。要是再不够,粮价涨到5元1斤,不要说外国粮食会如潮水般涌来,农民的房前屋后都会种粮。所以政府要保粮食安全,别无他法,关键是要维持高粮价。粮食多了补贴休耕,让粮食紧供应;而粮食少时则放开价格。
我曾到豫东平原做过实地调查,那里的农民说,政府给种粮补贴,意图好,但农民不容易得到实惠。这边国家发补贴,而那边农药、化肥就涨价,此补彼涨,两相抵消农民往往得不偿失。
3年前,我在云南曾与农民座谈,会上有人算账:目前国家给的种粮补贴,直补加综合补贴,满打满算每亩不过百多元,而当地粮食亩产千斤,若政府不管价格,1斤粮食涨5毛,一亩地则可增收500元。这是说,农民并不希望补贴而更乐意政府放开价格。
这当然是从农民的立场看。若换个角度,要是政府放任不管,粮价涨了城里低收入者怎么办?何况学界这几年一直有人说国内通胀是农产品涨价所推动。这说法绝对是错的,先不管它(已另文分析,见《谁是通胀的推手》,已收入本书)。但如何让城里低收入者买得起米倒是个难题。不过想深一层,此事说不难也不难,现在国家一年给农民种粮补贴有近800亿元,若政府放开粮价,用这800亿元去补贴城里人买米,每人1年补贴800元,可补1亿人,城里哪有1亿人买不起米呢? 由此看,放开粮价不仅农民可增收,国家有粮食安全,而购粮补贴也让城里低收入者利益无损。一举三得,是多赢,何乐而不为? 若再从长远看,也是本文要说的重点。这些年,由于种地收益低,农村青壮劳力纷纷进城务工,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孩子。长此以往,中国农业会不会后继无人?并非杞人忧天。去农村看看吧,今天的年轻人还有多少在家务农?难怪前几天农业部总经济师陈萌山先生也发感慨:中国未来“谁来种地、谁来养猪”?!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于是有专家出主意说,解决此问题有三法:一是要从娃娃抓起,在中小学植入农业内容,引导学生对农业的兴趣;二是要对青年农民进行职业培训,培育更多的种田能手;三是要用优惠措施吸引部分进城人员返乡。这三条不能说不对,但隔靴搔痒,不过是治标而已。我们这一代人,中小学差不多都应该学过农吧,可长大后谁不想跳“龙门”?而当下的年轻人不务农,也并非缺乏职业培训那样简单,若种地的收入低,即使有培训又怎样?农学院不是也有很多毕业生改行吗? 至于吸引进城人员返乡,思路大体对。但我认为返乡民工未必能成为未来农业的主力,他们的年龄会越来越大,而且也不懂现代农业。将来农业的主力,恐怕只能是城里那些有资本、懂技术、会管理的人。现在需要研究的,是怎样才能把这些人吸引到农村去。不知别人怎么想,有一点我肯定,若无利益驱动,单靠政府号召将于事无补。不仅城里人不会去,就是农民工也不会回去。你想想,搞农业若不如搞工业赚钱,跑去种地岂不是发神经! 别误会,我这样讲并不是要国家拿钱去补贴投资农业。其实,投资农业的收益并不必然比投资工业低。若改做现代农业,种地照样是可以大赚的。何谓现代农业?简单地说,一是现代农业科技,二是现代生产方式。显然,农业要现代化,起码的一点就是土地要规模经营。像目前这种状况,人均一亩多地,赚钱当然不会多;若是让一人种500亩、1000亩,收益就未见得低于投资工业了。
算不上深奥的理论。事实上,规模经营早已是人们的共识。而接下来的问题是土地如何集中。前些年,土地集中难度大,那时政府总担心农民失地。想来也对,土地乃农民立命之本,没有地靠什么生存?然而今非昔比,今天真正的“农民”(以种地为职业)已不多,10年后会更少,若土地承包再不改,日后耕地撂荒会比现在更严重。
未雨绸缪,推动土地集中在我看来已经刻不容缓。政府眼下要做的,就是赋予农民耕地产权。这样不仅有利于土地集中,农民也可用“地”入股取得收益。两全其美,岂非善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