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楼里的南军:未结束的美国内战现场报道/公众史学译丛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77.04
7.1折
¥
10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美]托尼·霍维茨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224659
出版时间2023-1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08元
货号31886713
上书时间2024-06-0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托尼·霍维茨(TonyHorwitz,1958—2019),美国记者,畅销书作家。曾长期供职于《华尔街日报》,报道中东、非洲和巴尔干地区的战争与冲突事件,于1995年获普利策国内报道奖。在成为专职作家之前,亦为《纽约客》杂志撰稿。作品有《阁楼里的南军:未结束的内战现场报道》《蓝色航迹:追寻库克船长之旅》《险路漫漫:早期美洲征服史》等。
译者简介:宋思康,博士毕业于华盛顿州立大学,现任河南理工大学旅游系副教授,专长于全球环境史视野下的中美交流史研究。
主编简介:李娜,维也纳大学公众史学中心研究员,《公众史学》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公众史学、城市历史保护。著有KensingtonMarket:CollectiveMemory,PublicHistory,andToronto’sUrbanLandscape,UniversityofTorontoPress,2015;《集体记忆、公众历史与城市景观》,上海三联书店,2017年;《公众史学研究入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SeeingHistory:PublicHistoryinChina,DeGruyter,2023。研究成果刊登于TheOxfordHandbookofUrbanPlanning、ThePublicHistorian等出版物。
目录
《公众史学译丛》编委会
《公众史学译丛》总序
第一章 阁楼里的南军
第二章 北卡罗来纳:南军之猫
第三章 南卡罗来纳:在更美好的一半世界里
第四章 南卡罗来纳:灰的度数
第五章 肯塔基:为迪克西而死
第六章 弗吉尼亚:心的法布
第七章 田纳西:在富特大师的脚下
第八章 田纳西:夏洛的鬼之印记
第九章 密西西比:米尼弹头致孕
第十章 弗吉尼亚及周边:全面内战
第十一章 佐治亚:随窗而去
第十二章 佐治亚:仍是战俘
第十三章 亚拉巴马:唯一健在的南军遗孀讲些故事
第十四章 亚拉巴马:我曾有一个梦想
第十五章 收起帐篷
致谢
索引
内容摘要
当普利策奖获奖战地记者托尼·霍维茨离开波斯尼亚和中东的战场,来到蓝岭山脉一处安静的角落时,他认为他已经远离了战区。但是某天早晨,窗外的枪声吵醒了他,于是他开始记录发生在身边的一场战争。随着童年时代对内战的热情被唤醒,他开始探访仍旧保留内战鲜活记忆的南方各地。在弗吉尼亚,他加入了一支“硬核”内战重演者队伍;在肯塔基,他亲历了一场无法避免的种族冲突;在安德森维尔,他发现,曾经作为战犯被绞死的战俘营军官现在成了烈士和英雄。对于许多人来说,内战尚未结束,而作者的南方之旅也见证了美国足够多的分裂和不统一的迹象。
精彩内容
第十一章佐治亚:随窗而去像皮克特冲锋之后的“侦察部队”一样,我向南撤退到弗吉尼亚,将战役策划为穿过我至今为止绕过的内战的关键地带。葛底斯堡战役之后的一年,李把联邦军锁在了弗吉尼亚的血腥僵局之中,同时,“西边”的联邦军则一路打进了佐治亚州与亚拉巴马州的邦联腹地。“我开始把几千人的死伤看作一件小事,就好像早晨慌忙出门。”1864年7月,在佐治亚北部击退了敌人的一次血腥进攻之后,威廉·特库赛·谢尔曼在给他妻子的信中这样写道。五个星期之后,谢尔曼给他的上司们发了一封简要的电报:“亚特兰大是我们的了,大获全胜。”——这次胜利使得林肯免于在秋季的选举中落败,也决定了南方邦联失败的厄运。
现在去亚特兰大比谢尔曼的时代要容易得多。佐治亚州97美分一加仑的汽油和未强制执行的限速让我可以在一条州际公路上疾驶,这条路直接连着亚特兰大的主干道桃树大街。和谢尔曼不一样的是,我带着忐忑的心情去往亚特兰大。尽管我从未访问过这座城市,但在南方旅行,不可能不被亚特兰大触角颇深的飞机场困住过,也不可能没有被播放亚特兰大毫无特色的天际线、不懈的自我推销以及其冷酷高效的棒球队的电视画面闪电轰炸过。亚特兰大在我的想象中就像一个飞艇大小的笑脸表情。
我也从旅行中遇到的非亚特兰大人那里吸收了他们的偏见(诚然,他们大多是传统的人)。真正的迪克西子女们喜欢称呼自己为南部各州人,对他们来说,亚特兰大是反南方的:一个按照商会心中的形象建立起来的粗鲁的、自以为是的城市,被提包党、职场阶梯的攀爬者和参会者们所占据。“每次看亚特兰大,”南方最具智慧的观察家约翰·谢尔顿·里德(JohnSheltonReed)打趣说,“我都看到了25万南军士兵以死阻止出现的景象。”反亚特兰大人士甚至从科学的角度去解释该市对迪克西的不忠。作为职业社会学家,里德引用社会调查来展示亚特兰大的“生活节奏”——这些调查测量了步行速度、银行交易的时间长短、人均手表佩戴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更糟糕的是,亚特兰大人在对待陌生人的友好程度方面(例如,换零钱或帮助盲人过马路)也低于平均水平。“亚特兰大唯一令人瞩目的地方是,”里德指出,“桌上舞厅的数量与多样性。” 在黄昏时分抵达亚特兰大,我主要被其商场和商店的数量与平淡无奇所震撼。州际公路把我带到了巴克海特区,这是一个高档区,一个亚特兰大人曾向我推荐说,这里“五光十色”且“接近市中心”。在桃树大街上慢速行驶,我路过了雷诺克斯广场(美国第一个市郊商场),一家牌子上写着“自2月始成为巴克海特的一项传统”的餐厅,还有无数的“精洗美容院”,这是一种硬核的洗车行,里面的洗车工用镊子和棉签洗车。大概每十个街区,就有一家名叫米克餐馆的连锁餐厅;我在一家加油站买的地图上面标注了所有的米克餐馆,像里程碑一样遍布城中。
从巴克海特区到亚特兰大紧凑的市中心有几家米克餐馆远,也就是六英里。曾经在这里盛开的桃树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写字楼的森林,楼上写着大公司的名字:可口可乐、达美航空、佐治亚—太平洋、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爬出我的车,我游览了唯一可见的19世纪遗迹:地下亚特兰大(UndergroundAtlanta),这是一个商业区,现代都市在周围发展起来的同时,它却保持在了街面以下。地下亚特兰大最初是一个铁路边的集市,奴隶和其他“商品”在这里被卸下火车贩卖。现在,这里古朴的煤气灯照亮翻新的店面:维多利亚的秘密、山姆古迪商店、富乐客鞋店、胡特餐厅、盖普服装店。
像大多数读着《飘》长大的初次到访者一样,我认为谢尔曼和他挥舞着火把的士兵们应对亚特兰大枯燥乏味的现代性负主要责任。这种观念也根植于城市的自我形象之中。亚特兰大把凤凰作为自己的象征;城市的座右铭是“涅槃”。但第二天,在亚特兰大历史中心,我得知现代城市并不是从内战的灰烬中崛起的。“亚特兰大人铲平的亚特兰大地区要比谢尔曼铲平的多得多。”亚特兰大最杰出的历史学家富兰克林·加勒特(FranklinGarrett)说。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