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编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 新编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 新编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编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8.29 6.1折 79 全新

库存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秦翠丽|责编:邵桂林

出版社化学工业

ISBN9787122428936

出版时间2023-05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79元

货号1202872043

上书时间2024-06-07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是微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方法独特、实践性强、应用面广、技术综合等,已渗透到现代生命科学的相关领域并推动其发展。加强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对培养同学们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并可为日后从事微生物学相关的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打下扎实基础。 
本书2008年第1版名称是《微生物学实验技术》,2014年进行修订并更名为《新编微生物学实验技术》,2020年列为河南省“十四五”规划教材。《新编微生物实验技术》是在总结生物工程、生物制药、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乳品工程专业多年实验教学经验基础上,结合往届毕业生就业去向,参考兄弟院校的实验教材及相关资料编写而成。本书对微生物学的各类实验技术和操作技能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一方面,着重加强同学们对微生物学基本实验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另一方面,着重加深同学们对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应用重要性的认识。全书内容总体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的实验:主要包括无菌操作技术、细菌染色与镜检技术、培养基制备与灭菌技术、微生物接种与分离纯化技术、菌种鉴定与保藏技术等。 
二、加深理论知识理解的实验:主要包括各类微生物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生长曲线测定、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微生物菌种选育及常用免疫学技术等。 
三、生产实践中常用到的实验:主要包括生产实践中常用微生物分离与性能鉴定技术,以及动物实验技术、食品微生物指标检测技术等内容。 
本次修订在保留2014年版主要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新增加了18个实验:培养基的制备2个、现代分子微生物实验7个、病毒常用实验技术3个、常用免疫学实验技术6个;参照最新国标对食品微生物指标检测技术一章的5个实验进行了更新完善,力求使教材内容更加全面,更好与社会发展接轨,更好适应新时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 
本书的具体编写情况为:秦翠丽编写第一章、第二章、第十三章,牛明福编写第十一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尤晓颜编写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侯颖编写第十二章、附录,宫强编写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 
本书的编写和出版得到了河南科技大学教务处、化学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洛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院、洛阳师范学院食品与药品学院、普莱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华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了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康怀彬、古绍彬教授,河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汪洋教授,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郝有武博士,洛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陈万光教授、食品与药品学院贾礼博士,普莱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田克恭研究员,华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王伟洁助理研究员等的大力帮助和热心支持,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龚明贵、张勇法、李市场、孙晓菲、张红梅、赵君峰等博士为本书的资料整理和编写工作付出了很多辛勤劳动,在此向他们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编写人员均为教龄在10年以上的教学与科研一线骨干教师,他们在长期的微生物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本书是他们集体智慧的结晶,但由于学识水平所限,教材中的疏漏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2年12月12日  



 
 
 
 

商品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介绍了微生物学基本实验技术及其在微生物相关领域的生产实践与食品卫生检测方面的应用。全书包括十五章九十八个实验,内容涵盖显微镜使用技术,微生物染色技术,培养基制备技术,消毒、灭菌与除菌技术,微生物的接种与分离培养技术,微生物的生长与环境条件,微生物的生理生化试验,分子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微生物菌种选育技术,菌种保藏技术,病毒常用实验技术,常用免疫学实验技术,动物实验技术,生产实践中常用微生物分离与性能鉴定技术,食品微生物指标检测技术等;附录部分,列出了微生物学实验常用染色液、指示剂、试剂、溶液、缓冲液、培养基配制方法,以及微生物学实验中一些常用数据表。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注重实验内容的系统性、应用性与科学性,可作为从事生物与食品等相关工作人员的工具书和参考书。



作者简介


目录
实验须知  001

第一章  显微镜使用技术  003
实验一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003
实验二 暗视野显微镜的使用  009
实验三 相差显微镜的使用  011
实验四 荧光显微镜的使用  012
实验五 电子显微镜的使用  017 

第二章  微生物染色技术  023
实验一 单染色法  023
实验二 复染色法  025
实验三 特殊染色法  027
实验四 负染色法  031
实验五 微生物细胞内贮藏物质的染色  032
实验六 霉菌菌丝染色  034

第三章  培养基制备技术  035
实验一 细菌常用培养基的配制  036
实验二 真菌常用培养基的配制  037
实验三 选择性培养基的配制  038
实验四 鉴别性培养基的配制  040

第四章  消毒、灭菌与除菌技术  043
实验一 加热及紫外线消毒与灭菌  043
实验二 过滤除菌  047
实验三 化学药物消毒与灭菌  049
实验四 玻璃器皿的洗涤、包扎与灭菌  051

第五章  微生物的接种与分离培养技术  054
实验一 微生物的接种  054
实验二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方法  059
实验三 微生物的培养方法  063
实验四 微生物的培养特征观察  067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与环境条件  071
实验一 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测量  071
实验二 微生物数量的测定—血细胞计数板法  073
实验三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075
实验四 酵母菌死活细胞的鉴别  076
实验五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077 

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理生化试验  082
实验一 细菌的生理生化试验  082
实验二 酵母菌的生理生化试验  088
实验三 霉菌的生理生化试验  093

第八章 分子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096
实验一 细菌质粒的提取与检测  097
实验二 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099
实验三 细菌DNA中(G+C)mol%含量的测定  101
实验四 利用16S rRNA序列鉴定微生物  104
实验五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微生物  106
实验六 利用ITS序列鉴定真菌  108
实验七 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分析  110

第九章 微生物菌种选育技术  114
实验一 诱变育种的基本程序及操作要点  114
实验二 紫外线诱变最适剂量的测定  121
实验三 高产蛋白酶曲霉的选育  124
实验四 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筛选  126
实验五 抗噬菌体菌株的选育  128
实验六 酵母菌细胞原生质体融合  130
实验七 电诱导酵母菌与短梗霉属间的融合  133

第十章 菌种保藏技术  136
实验一 常用简易保藏法  136
实验二 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法  139
实验三 液氮超低温冷冻保藏法  141
实验四 厌氧性细菌保藏法  143
实验五 噬菌体保藏法  144
实验六 食用菌菌种保藏法  145
实验七 蒸馏水或其他溶液保藏法  148

第十一章 病毒常用实验技术  150
实验一 病毒形态观察与大小测定  150
实验二 病毒包涵体的观察  151
实验三 噬菌体的分离与纯化  153
实验四 噬菌体效价的测定  155
实验五 病毒的鸡胚接种  157
实验六 病毒的细胞分离培养法  160
实验七 病毒的半数细胞感染量(CCID50)测定  164
实验八 病毒蚀斑分析实验  167

第十二章 常用免疫学实验技术  171
实验一 抗原的制备  171
实验二 免疫血清的制备  173
实验三 凝集反应  176
实验四 沉淀反应  178
实验五 补体结合反应  180
实验六 血凝试验与血凝抑制试验  184
实验七 免疫酶测定法  186
实验八 中和试验  189
实验九 细菌内毒素测定实验(鲎试剂凝胶法)  191
实验十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与观察  195
实验十一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实验  196
实验十二 人体结核菌素试验  198

第十三章 动物实验技术  200
实验一 实验动物保定法  201
实验二 实验动物接种法  203
实验三 实验动物采血法  207
实验四 感染动物观察  209 

第十四章 生产实践中常用微生物分离与性能鉴定技术  212
实验一 乳酸菌的分离与性能鉴定  212
实验二 醋酸菌的分离与性能鉴定  215
实验三 谷氨酸产生菌的分离与性能鉴定  216
实验四 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及初筛  218
实验五 酒曲中酵母菌的分离  219
实验六 啤酒酵母的分离  220
实验七 根霉的分离  221
实验八 柠檬酸产生菌的分离  222
实验九 黑曲霉糖化酶菌株的分离  223
实验十 米曲霉的分离  224
实验十一 土壤中自生固氮菌的分离  225
实验十二 豆科植物根瘤中根瘤菌的分离  226
实验十三 土壤中苏云金杆菌的分离  227
实验十四 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及其抑菌活性的测定  228
实验十五 光合细菌的分离  230
实验十六 产甲烷细菌的富集与分离  232
实验十七 香菇纯种的分离  234 

第十五章 食品微生物指标检测技术  237
实验一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  237
实验二 食品中大肠菌群MPN的测定  241
实验三 食品中沙门菌的检验  243
实验四 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性检验  251
实验五 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验  254 

附录  260 
附录一  常用染色液、指示剂及试剂的配制  260
附录二 溶液与缓冲液的配制  265
附录三 常用培养基配制  272
附录四 微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数据表  290
附录五 最可能数检索表  292
附录六 常见沙门氏菌抗原表  292

参考文献  298

内容摘要
本书全面系统介绍了微生物学基本实验技术及其在微生物相关领域的生产实践与食品卫生检测方面的应用。全书包括十五章九十八个实验,内容涵盖显微镜使用技术,微生物染色技术,培养基制备技术,消毒、灭菌与除菌技术,微生物的接种与分离培养技术,微生物的生长与环境条件,微生物的生理生化试验,分子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微生物菌种选育技术,菌种保藏技术,病毒常用实验技术,常用免疫学实验技术,动物实验技术,生产实践中常用微生物分离与性能鉴定技术,食品微生物指标检测技术等;附录部分,列出了微生物学实验常用染色液、指示剂、试剂、溶液、缓冲液、培养基配制方法,以及微生物学实验中一些常用数据表。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注重实验内容的系统性、应用性与科学性,可作为从事生物与食品等相关工作人员的工具书和参考书。

主编推荐
1.数量多,含有80个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基本涵盖了微生物实验的方方面面;2.内容新,介绍了微生物指标新的国标检测方法与技术手段;3.讲解清楚,步骤详细,技术实用,非常方便读者理解和掌握。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