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辨识谎言:测谎办案的逻辑与方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辨识谎言:测谎办案的逻辑与方法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5.03 5.9折 59.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坤|责编:吕静云

出版社中国法制

ISBN9787521625455

出版时间2022-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9.8元

货号31430432

上书时间2024-06-06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硕士。毕业后进入北京检察机关工作至今,拥有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的心理测试(测谎)专业技术资格,从事测谎鉴定工作。

目录
第一章  析微察异:测谎之原则
  测谎技术的产生脱胎于心理学,测谎技术发展的营养同样汲取于心理学
  谎言识别:什么是好的测谎方法
  自比原则:测谎实践中的重要原则
  言语真实性评估:聚焦“变化”的“SCAN”
  记忆恢复:还是记忆歪曲
  记忆加工水平:折叠刀与烟灰缸
  印证测试:心理痕迹的整合
  特许谎言:模拟研究与真实情境
  自利性偏差:真假之间的“灰色地带”
  犯罪隐蔽情节测试:关注“假阳性错误”
第二章  立足实践:测谎之技巧
  一名优秀的测谎师,一定是在办理大量测谎案件的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
  实践经验:反常数字的背后
  单一主题询问:破解隐瞒式谎言
  麦克白效应:反常的清洗行为
  诚实假象:无法核实的情节
  犯罪记忆唤醒:测前谈话的技巧
  主观感受:谎言的“阿喀琉斯之踵”
  三点建议:内心预判与测谎结果
  破除假象:“神预测”的骗局
  承诺一致性原则:被测人承诺
第三章  精益求精:测谎之设计
  测谎在本质上是一个设计精巧的心理学实验。努力控制与消除所有可能存在的测试误差,正是测谎工作精益求精的体现
  测前谈话:几种常见的错误
  强奸创伤综合征:警惕假阳性错误
  被试敏感性:一枚鼠标的“学问”
  证言自信度:自杀?他杀?
  测谎万能论:拒绝“大包大揽”
  问题设计:结果导向与行为导向
  有效应对:假装未被污染的被测人
  测谎指导语:不受控制的思维
  老年被测人:个性化的身心特征
  发问形式:“言语”刺激的疏漏
第四章  兼收并蓄:测谎之方法
  鉴于谎言识别的复杂性,测谎师有必要树立“大测谎”的观念,对各种测谎方法保持兼收并蓄的态度,并在测谎实践中进行灵活的融合运用
  反应时测谎:两种主要的范式
  证言收集:认知访谈技术
  聚焦“讲述习惯”:足利案件的供述分析
  统筹兼顾:测谎的“共性”与“个性”
  角色差异:访谈者与观察者
  儿童询问:“看起来,她并不像是在胡编乱造。”
  人格特质:形形色色的被测人
  注意的选择性:远离“冲突中心”
  “四耳模型”:意图的错误理解
第五章  案件百态:测谎之见闻
  说谎与抓谎之间的关系,就像是一场“猫鼠游戏”
  双相情感障碍:坐在秋千上的人
  反常表述:“我刚才说的,是真话吗?”
  还原冲突过程:6份证言的偏差

内容摘要
 近年来,许多以测谎技术为主题的影视剧开始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其科学性尚且不论,它们的出现向大众逐渐揭开了测谎技术的神秘面纱。本书主要立足于司法领域中借助测谎仪进行的专业测谎展开论述。本书延续作者以往的写作思路,以具体测谎案例为依托,立足于心理学的视角,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测谎的专业思维路径进行阐释,对测谎实践中方法评价的全面性、印证测试的必要性、问题设计的行为导向性、单一主题询问的重要性、记忆恢复现象的反常性、被测人的共性与个性、犯罪记忆唤醒的有效性、被试的高度敏感性、自利性偏差的隐蔽性、司法心理学理论的应用性等主题进行探讨。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