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的艺术(为什么你这么问)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1.77
5.5折
¥
39.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于富荣//周婷
出版社中国法制
ISBN9787521603422
出版时间2019-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9.8元
货号30684100
上书时间2024-06-0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第一章 树立提问意识,打开提问大门
没有问题,是人生最大的不幸
树立主动意识,会问才有机会
积极提问,让思维充满活力
持续提问,激发内在动力
积累问题,就是积累经验
面对权威,也要敢于用提问去质疑
第二章 做好提问准备,精心设计问题
做好准备,才能问得到位
最好先问一问“关我什么事
带着目的提问,才不会问错问题
用废话提问,得到的必定也是废话
过于宽泛的问题会造成无效提问
厘清提问顺序,思路层层打开
找准对象,让提问的效率大幅上升
预想答案,让自己拥有更多主动权
营造氛围,问答效果更加理想
第三章 分清提问类型,问题有的放矢
直接式提问:开门见山提出问题,不拐弯抹角
间接式提问:不便直接开口的问题,用迂回的方式提问
封闭式提问:缩小讨论范围,获得特定信息
开放式提问:引发自由的思考,更好地展开话题
假设式提问:进行合理的假设,引发积极思维
反诘式提问:针对错误提出诘问,激发进一步思考
追问式提问:追根究底,探索最为核心的问题
自答式提问:明知故问,强调的意味更加鲜明
第四章 锤炼提问语言,寻求完美答复
尽量用简洁的语言把问题讲清楚
在提问中使用礼貌用语,让对方更乐意交流
语带歧义,会让提问对象受到误导
提问语言不可过于深奥、卖弄学识
提问不是审问,尽量避免生硬的语气
幽默的语言会让对方回答起来更轻松
提问时要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
第五章 运用提问技巧,达成沟通目的
提问时带上名字,破除沟通障碍
用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对方自我说服
突然提问,让对方在仓促间吐露真相
把答案藏在问题里,暗示对方做出回答
用对方的话来反问,扔回“烫手山芋
施展“提问激将法”,达到说服目的
提问后沉默,将压力抛给对手
面带微笑,提问更加动人
拐弯抹角,借他人之口提问
第六章 做好提问互动,引导主动参与
嘘寒问暖,拉近与对方的心理距离
用提问式开场白抓住对方的注意力
询问对方感兴趣的事情,打开对方的话匣子
提请教式的问题,刺激对方表达自我的欲望
用提问激发好奇心,让对方欲罢不能
内容摘要
本书分别从树立提问意识、做好提问准备、分清提问类型、锤炼提问语言、运用提问技巧、做好提问互动、掌握提问分寸、进行提问实践八个方面介绍了提问的技巧与方法,旨在提升读者的提问能力。
本书是一本系统性地教授提问知识与提问技巧的总集。书中的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从而使读者设身处地地锻炼自己的提问能力,进而可以用提问去挖掘信息、赢得机会。
精彩内容
没有问题,是人生最大的不幸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假如只给我1个小时的时间拯救世界,我会先花55分钟去发现问题,然后再用余下的5分钟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在爱因斯坦看来,发现问题要比解决问题重要得多。因为只有在问题出现的时候,才能引发人们解决问题的积极行动,才能促使认知不断深入、能力不断提升、思想不断进步。
遗憾的是,越来越多的人会发现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正在不断减弱。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似乎再也不会像孩童时那么容易好奇,那么喜欢问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了。我们掌握的知识日渐丰富,遇到的问题却似乎越来越少。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在一家日本汽车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有一条生产线上的机器经常停转。工人检查后发现是保险丝烧断才引起机器故障,于是工人马上更换了保险丝,使机器能够重新运转起来。可是还没过一星期,同样的问题又出现了。工人们只能一遍一遍地重复着停工检查一换保险丝一启动机器的过程,每次检修都要花费大半天的时间,既影响了这条生产线的运作效率,又增加了不少生产成本。
后来,该公司的一位副社长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他感
到很不可思议,不明白为什么工人们不去思考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却总是用些治标不治本的笨办法来解决麻烦。
于是,他把该车间的工人都召集到一起,对他们提问道:“这台机器为什么总是停转?”工人们回答道:“是因为电路超过负荷,导致保险丝被烧断。”副社长又问:“那电路为什么会超负荷?”工人们不禁面面相觑,心中都在想:对啊,我们之前怎么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呢?有位经验丰富的老工人思考了一番,回答道:“大概是因为轴承润滑不够。”副社长继续追问道:“为什么会出现润滑不够的问题?”老工人回答:“那肯定是因为油泵轴出现了磨损、松动。”副社长仍不满意,再一次提问道:“那引发磨损的原
因是什么?”老工人恍然大悟道:“对啊,原来是这样!我们没有安装过滤器,导致铁屑混进了油泵轴,致使油泵轴磨损越来越严重,才会引发这一系列问题。副社长,感谢您的指教,我们知道应该怎样修理这台机器了。”工人对副社长的“指教”感谢万分,可事实上,副社长并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真正的解决办法,而是通过一问一
答的过程促使他们自己去思考,去找到真正的问题,并挖掘出问题背后的原因。其实这些问题本该由工人自己去发现,可就因为他们缺乏问题意识,缺少追根溯源的动力,才会忽略了问题的存在。
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很多时候问题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可惜我们已经像这些工人一样习惯了熟
视无睹,不愿意花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深入的探究,所以才会把一些事情当成理所应当,却不会主动去思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