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十而述(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八十而述(精)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1.6 2.6折 45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褚清源

出版社山东文艺

ISBN9787532954308

出版时间2019-01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30457529

上书时间2024-06-06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褚清源中国教师报《现代课堂周刊》主编,出版有《问道课堂:高效课堂理念与方法的26个追问》《中国民办教育观察》等。

目录
引子
刘文魁是谁
第一章  成长年代
  童年的精神回望
  少年的觉悟
  怀揣着梦想进城
  那个年代的爱情
  追随华罗庚先生
  女儿们眼中的父亲
  刘文魁自述
第二章  非常生存
  新加坡之行
  创大学
  走进南阳路38号
  移师马寨
  与困难谈一场“恋爱”
  刘文魁的管理经
  刘文魁自述
第三章  向上的痛
  河南民办高校变局
  转折2001
  以爱育爱
  有温度的党建
  有一种教育叫“春雨计划”
  大学生的荣辱观
  警惕民办高校的“大规模病”
  不忘“助考”那段历史
  刘文魁自述
第四章  华丽转身
  20年,正青春
  打通就业的最后一公里
  图书馆里的风景
  讲好毕业生的“最后一课”
  升本之后的战咯转型
  一方文化的栖息地
  与九三学社的渊源
  刘文魁自述
第五章  借势转型
  课程:逆向设计,正向施工
  教师强则学校兴
  牵手郑州大学
  擦亮工科品牌
  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赋能
  新工科机会
  和世界站在一起
  刘文魁自述
第六章  三十而励
  郑科院的精神谱系
  创始人精神
  走向百年明校

内容摘要
 褚清源著的《八十而述(精)》这本书的主人公是郑州科技学院创始人刘文魁——一位80岁的老人。他是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拓荒者,他一生只为一件事而来,那就是创办一所值得信赖的大学。他出生于老子故里,读过私塾,13岁上小学,20岁做教师,33岁跟
随华罗庚住全国推广“优选法”和“统筹法”,49岁
第一次走出国门,50岁开始创业,66岁入党,70岁时他所创办的大学升格为本科院校,80岁时这所大学进入“而立之年”,这一年他开始首度面对记者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和教育心得。

精彩内容
 刘文魁是谁
“年少读书、年轻教书、天命办学,我一辈子就没离开过学校。”——刘文魁
在美国,有一位传奇的创业者,14岁辍学,66岁时还拿着几百美元的社会福利金,开着一辆破汽车向餐厅出售自己研制的“炸鸡配方”,88岁时才创业成功,开创了“肯德基快餐连锁”业务,在世界各地拥有超过15000家餐厅——这个人是肯德基的创始人哈兰·山德士上校。
在中国,也有一位传奇的创业人物,74岁那年,与妻子开始包山种橙,十年后他种的橙子从云南走向全国,被称为“中国最励志的橙子”。从昔日的“烟王”到今天的“橙王”,他创造了新的传奇。他的创业故事激励了中国无数的创业者——这个人是已经90岁高龄的褚时健。
在中国教育界,同样有一位创业者,13岁上学,50岁
开始创业,66岁入党,70岁时他所创办的大学升为本科院校,80岁依然激情不减,一心只为办一所值得学生信赖的大学,致力于做应用型本科大学的探路者——这个人是郑州科技学院创始人刘文魁。
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诞生了一大批财富榜样。刘文魁就是在中原大地成长起来的其中一位。但他贡献的财富并非物质的,而是很难用数字精确计算的精神财富。
一个人应该怎样活着,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到底如何阐释?这位80岁的老人,默默耕耘在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第一线,用他朴实的教育人生给出了一个完美的回答。从童年求学到毕业工作,从跟随华罗庚先生推广“双法”(统筹法和优选法)到加入九三学社,从第一次走出国门到归国后创办大学……刘文魁的每一个足迹都闪耀着不甘平庸的光芒。在他身上,人们深刻体会到了中国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和担当精神。
虽然现在刘文魁创办的郑州科技学院已经实施本科学历教育,他本人也是数控专家,曾跟随华罗庚先生七年,是全国九三学社十大楷模之一,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民办教育创业家,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小时候因为家穷读不起书,差点儿成了文盲。
刘文魁的人生攒满了回忆。
童年时期,他是在逆境中度过的,但他却能在逆境中找到向上的动力。读过不到一年的私塾,诵经典,习书法,这样的学习生涯给他积淀了什么样的国学功底?
少年时期,艰难求学,家庭贫困的他因为无钱读书常在学堂外旁听,幸运的是,他遇见了一位好心的校长,给了他免费上学的机会。这样的求学经历对他后来的办学之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青年时期,凭借自己的努力,最终理想照进现实,成为一名工科教师;工作期间,曾跟随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一
起到全国各地推广“双法”。这样的经历又对他的治学态
度打下了怎样的根基?
中年时期,以借来的10万元为启动资金创办大学;因为是租房办学,曾在三年内七易校址;因为没钱交房租,曾被房东锁在屋里不让出门;在征地建校过程中更是遭遇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