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悲鸿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徐悲鸿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3.72 3.3折 72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先让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05218

出版时间2018-01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72元

货号30077242

上书时间2024-06-06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杨先让,1930年生于山东牟平养马岛,1939年随家人迁居朝鲜,1944年回国求学,195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曾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和创作员,文化部研究室研究员,文化部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间美术学会副会长,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主任、教授。
曾获美国休斯敦大学亚洲艺术部文化奖、全美华人教育基金会终身艺术成就奖、中国文联第11届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等国内外大奖,并被英国大英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机构和个人收藏。曾出版著作《黄河十四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黄河流域民间艺术田野考察报告》《徐悲鸿:艺术历程与情感世界》《中国乡土艺术》《与木刻刀结缘50年:我的木刻版画创作历程》《海外漫纪》《艺苑随笔》等。

目录
缘起
第一章  成功道路上的四个关键
  一、随父习文学艺(1901—1915)
  二、从上海滩到北京(1915—1919)
  三、欧洲留学八年(1919—1927)
  四、献身美术事业(1927—1953)
第二章  感恩报国
  一、教学与国画革新
  二、戴德图报
  三、一生爱才
  四、创作报国
  五、收藏与交流
第三章  独持卓见
第四章  情感世界
  一、蒋碧微
  二、孙多慈
  三、廖静文
第五章  孤鸿既去  静文留声
  一、无私捐献  重拾学业
  二、设馆纪念  著书立传
  三、亲力推广  后继有人
  四、夜夜幽梦  踽踽还乡
徐悲鸿年表
后记
再版后记
重版后记
附录  杨先让艺术简历

内容摘要
众人皆知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可面对一个简单的追问“徐悲鸿是谁?”恐怕脑海里的骏马已经脱缰而走,徒留一片空白。而在徐悲鸿的学生杨先让心中,徐悲鸿是永远也说不完的。杨先让1948年考入国立北平艺专(也就是现在的中央美术学院),成为徐悲鸿的学生,在徐悲鸿生命最后的五年(1948—1953)得到他的教导。在本书中,杨先让以学生的视角讲述了徐悲鸿的一生:从徐悲鸿年少时随父习文学艺,独闯上海滩、北京,留学欧洲八年,回国后献身美术事业,到徐悲鸿的美术创作理念、美术教育思想,丰富而曲折的情感经历,他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追求与选择……学生记忆里老校长的音容笑貌,来自徐悲鸿亲友学生的口述材料,大量的绘画作品与历史照片,展现了徐悲鸿在艺术家、丈夫、父亲、教师、校长等多重身份下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人生选择,还原
了一个真实客观、丰富立体、有血有肉的徐悲鸿。读完此书,没人会比你更懂徐悲鸿!

精彩内容
 到上海前,徐悲鸿就有去欧洲学习绘画的打算。
为此他跑图书馆,想办法入震旦大学补习法文。
1915年2月,徐悲鸿为了学业,为了生存发展,也为了见世面,孤身勇敢地踏上了上海。这又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当时的上海,是经济、政治及文化艺术等最活跃的城市。他知道这里藏龙卧虎,海派画家任氏三杰、虚谷、吴昌硕,岭南画派高剑父、高奇峰兄弟,以及黄宾虹等名家,都曾生活在这块宝地上。
当徐悲鸿下了去上海半工半读寻求出路的决心时,得到宜兴女子学校同事张祖芬先生的鼓励与支持。
张祖芬送他一部《韩昌黎全集》并庄重赠言:“人不可无傲骨,但不可有傲气。”这句话成了徐悲鸿的座右铭。他称张祖芬为平生第一知心人。
上海像一座大熔炉,冶炼着这位年轻人。
繁华的大上海,漂浮着孤苦伶仃的徐悲鸿,进一
步饱尝了世态炎凉的他处于谋生无门的苦难之中。
这时,同乡徐子明(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曾在北京大学任教)替徐悲鸿在复旦公学谋了一职,校长却嫌他像个孩童而拒之门外。接着徐子明又介绍他到商务印书馆,又因编辑排挤而作罢。徐悲鸿徘徊在黄浦江边,深感山穷水尽,真可谓“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他曾企图了此一生,但又想起父亲的“不做懦夫”的遗言。
正当徐悲鸿走投无路之时,前后有两位黄姓人士及时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一是商务印书馆的职员黄警顽先生,另一位是吴兴富商黄震之先生。徐悲鸿曾以“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感恩思想,一度取名为“黄扶”。
人生的机遇看似偶然,实则存在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比如黄震之先生之助,确实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一日黄在旅店中看到一幅徐悲鸿画的雪景山水条幅,极其欣赏,并确信作者是可造就的人才,进而引见,且尽力协助。这里,徐悲鸿才情出众的主观条件,遇上了黄震之先生通达惜才,且又是位书画鉴赏家和收藏家的客观因素,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之中了。
徐悲鸿另外的一次重要机遇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上海犹太人巨富哈同,在私家花园“爱俪园”内创办了一所仓圣明智大学,请了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王国维、陈散原(三立)、沈美叔、冯恕等社会名流讲学。当时征集古圣仓颉的画像作品,徐悲鸿之作被选中,接着徐悲鸿又被聘为该大学的美术指导
。从此,徐悲鸿进入了一个高层次的文化圈子。这对他开阔眼界、求知习艺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一个理想的环境。
此时,徐悲鸿一面在震旦大学学习法文,一面在仓圣明智大学兼职。徐悲鸿可能由于那非凡的气质,获得了康有为的厚爱与毫无保留的指导,甚至于后来住进了康有为在新闸路十六号辛家花园的家。在以后的日子里,康有为护送徐悲鸿去日本、推荐他去北京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