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方维规,1957年上海。上海外国语德语系留校任教,北京外国语德语系中德联合培养。1986年至2006年在德国学习和工作, 获哲学博士和德国教授,先后在特里尔、哥廷根、埃尔兰根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2006年至今为北京师范文学院特聘教授,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2012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中西比较诗学、比较文学、概念史、文学社会学、海外汉学研究。德文专著五部,中文专著六部,英文专著、编著各一部,中文编著五种,译作四部(中译德,德译中),百余篇。
目录
序
第一编
理论的必要性
历史语义学与概念史——关于定义和方法以及相关问题的若干思考
“鞍型期”与概念史——兼论东亚转型期概念研究
概念史八论:一门显学的理论与实践及其争议与影响
第二编
东西洋考“自主之理”——“议会”“民主”“共和”“自由”等西方概念在19世纪的汉译、嬗变和使用
“Intellectual”的中国版本
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概念究原
“跨文化”述解
“杂合”概念释要
何谓“世界文学”?
西方“文学”概念考略及订误
本雅明“光晕”概念再疏证
欧洲“沙龙”小史
论“羡憎情结”
第三编
一个有悖史实的生造“衍指符号”——就《帝国的话语政治》中“夷/barbarian”的解读与刘禾商榷
臆断生造的剑桥学派“概念史”
关键词方法的意涵和局限——雷蒙·威廉斯《关键词》重估
黄兴涛著《“她”字的文化史》序言
一个概念一本书——评冯天瑜先生新作《“封建”考论》
历史沉淀于特定概念——评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
内容摘要
当今研究知识形态和知识变化,概念史已经不可或缺;同样确定无疑的是,单凭概念史亦无法让知识的历史动力一览无遗。本书取名《历史的概念向量》,意在昭示概念的认识论之维和可能潜力,这也是借用数学名词“向量”的缘由;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很能在隐喻的意义上表示概念的视域、
走向及其变化。概念的这种动态特性和能量,亦可用物理学中的“向量”(“矢量”)来形容:力,位移,速度,加速度,让人看到概念对于历史发展的推动力,或经验世界的加速发展和时代化,也是语言加速变迁的时期。
此外还有概念对历史经验的阐释力,以及表现事实、改变事实的能量。
主编推荐
本书是方维规教授的关于概念史的文集。书名意在昭示概念的认识论之维和可能潜力,这也是借用数学名词“向量”的缘由;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很能在隐喻的意义上表示概念的视域、走向及其变化。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