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巡礼之年(全三册)
  • 巡礼之年(全三册)
  • 巡礼之年(全三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巡礼之年(全三册)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7.84 4.4折 10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志文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52040432

出版时间2023-02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108元

货号31684098

上书时间2024-06-06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从现在算,这套散文集是我较晚在大陆出版的书,从写作而言,却是比较早的,在台湾曾分别出版过,是我较早出版过的文字。

 

 但取名叫《巡礼之年》是新的,内容包括之前出版过的四本书,第一本叫《三个贝多芬》(1995),后来三本分别叫《冷热》(1997、2011)、《布拉格黄金》(2003)与《风从树林走过》(2007),除了第一本《三个贝多芬》是台湾九歌出版社出版的之外,后面三本都是台湾尔雅出版社出版的。

 

 

 

 我写作的时间算起来并不短,在中学任教的时代就开始写作了。大约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吧,我曾应邀在台湾的几个报纸写专栏,专栏通常是理性的,但登在副刊上的,可带点文艺气质,无须正经八百,出些怪论也无所谓。我曾热衷艺术,也写过一些不成熟的艺评,当时写作多用笔名。我对自己不善顾惜,知道自己的东西属于“敝帚”一类,没有“自珍”的理由,报纸看过就算了,事后没有收集,久了就找不到了。这习惯很好,因为那时候写的,现在要再看到,只有羞愧跳海的分。多年之后有两篇写我为主题的学位论文,作者亲访我时往往问我早年写作的经过,我搪塞说,你要是知道详情,就万万不会写我了。

 

 

 

 我记得我最早出版的书是一本小说集,书名是《日升之城》(1987,圆神),出版时用周东野的笔名,看起来像古人一样,里面的几篇短篇小说,大约是逃避自己写博士论文的压力而陆续写成的吧,大多刊登在当时的《中外文学》月刊上。《中外文学》是当时“比较文学学会”办的学术性刊物,由台大外文系主编,有趣的是除了硬邦邦的学术论文之外,每期都会刊登一两篇小说或现代诗。我投稿时,《中外文学》的执编是才气纵横的诗人杨泽,那时他还是外文系的助教,而我在中文系读博,在学校我们应是见过面的,但我投稿总用邮寄的方式,用的又是笔名,弄到很多年后他从普林斯顿拿到博士学位回来,才知道写小说的是我,也算有趣的事。

 

 

 

 除了《日升之城》外,之后我还出过一些时事评论集,就是《在我们的时代》(1990)、《瞬间》(1992)两书,由三民书店出版的。两书文章是我在报社任主笔时写的,文章发表时有些具名,有些不具名,具名要“文责自负”,不具名就代表报社意见,“文责”就由报社来负了。我任主笔的报纸是民办的,老板又是自由主义的信仰者,充分尊重主笔的意见,所以当时我很自由,可以选择自己想写的题目,文章也容许我发挥自己的看法。

 

 

 

 之后出的如上面所说四本书都是散文,不是小说与评论了。我对自己的事总不善经营,包括写作。对我而言,写作虽然严肃,但我在处理的时候总不免率性,难免自以为是,有时又“幽独”了些,出了书,只想藏起来,不会主动示人,我知道这是不讨人喜的。小说家水晶(杨沂)曾批评我,说我文章写得不错,可惜在文坛没有名气,曾说文学要互相帮衬,劝我多参加点文友的活动。他说我文章不错我不敢承认,但说我没名气倒是真的。每听他这样说,我总想起有“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的杜诗来,尽管杜的“千秋万岁名”指的是李白,一般人是担当不起的。但即使像李白一样有名了,身后不也一样寂寞萧条吗?那名声又有什么用呢?

 

 

 

 这都是闲话,都可以不说,只是得知道,有时不经意的事反而更“正经”些。现在转过头来谈这一套小书。

 

 .................................


【免费在线读】

商品简介

这是一套有关记忆与时间的散文集,写作的时间跨越十二载,所记大多是作者五十到六十这段人生岁月中的见闻与感悟。年逾八十的周先生回望这些文字,将它们集结出版,取名“巡礼之年”,既是他作为骨灰级乐迷对于李斯特的致敬,也是一位学人对于岁月的又一次朝圣。

 

 

 

在三册《巡礼之年》中,您既可以读到世纪之交台湾的市井风情和人生百态,亦可以读到作者访学行旅中的哲思感悟。从聆乐赏画时的纤敏体察,到世局转蓬下的深沉顾惜,从极其细小的日常见闻和身边琐事,到逐渐雄浑开阔的知性之美和庄严之思,周志文的笔大量触及生老病死、情感觉知、宗教艺术、行旅怀乡……一种“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幽人深情常常跃然纸上。毛尖老师在读到周先生的这些文字后写道:“周著《巡礼之年》,在生态的意义上,是对今天水泥社会的一次植树造林。而回到时间长河,《巡礼之年》则是对那些没有进入过文学史的人物的一次次回忆和拥抱。”

 

 

 

他的散文有些像一潭清泉,没有湍流、没有波涛,平平静静的,但一方面透明可析,一方面可以反映天光。而那些没有被说出来的时时刻刻,是潜入时间长河的魔法一场,也藉由周志文的笔,使我们的热泪在心中汇成河流。



作者简介
周志文,1942年生于湖南。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博士。曾任淡江大学教授,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捷克查理大学汉学讲座教授,荷兰莱顿大学访问学者等,以及《中国时报》《中时晚报》主笔,现已退休。
著有《日升之城》《三个贝多芬》《冷热》《布拉格黄金》《时光倒影》《同学少年》《记忆之塔》等书。

目录
壹  野姜花
  序  在我身上没有痛苦
    ——读《巡礼之年》 毛尖
  辑一  宁静
    沉默的人们
    咖啡厅内
    两天里发生的事
    已死者与未死者
    皮匠与理发师
    野姜花
    水晶
    停电
    聚会
    文法学家
    冥想的老者
    资优生的抉择
    女权分子
    诗句
    腹中诗书
  辑二  市声
    命相师
    吕阿菜
    黄顺安
    三个贝多芬
    交趾陶
    走过一个原叫书店街的地方
    老人
    金童玉女
    泡沫红茶
    邻居搬家了
    地下道
    永恒
    文明
    市声
    随想曲
  辑三  奥义
    经文
    票亭
    相思树
    法文教授
    房兆楹种的树
    张爱玲
    受难百香果
    奥义书
    默读一首济慈的诗
    爱岛屿的人
    像蝴蝶般飘散的故事
    我的尊严
贰  井旁边大门前面
  辑一  化石

内容摘要
这是一套有关记忆与时间的散文集,写作的时间跨越十二载,所记大多是作者五十到六十这段人生岁月中的见闻与感悟。年逾八十的周先生回望这些文字,将它们集结出版,取名“巡礼之年”,既是他作为骨灰级乐迷对于李斯特的致敬,也是一位学人对于岁月的又一
次朝圣。
在三册《巡礼之年》中,您既可以读到世纪之交台湾的市井风情和人生百态,亦可以读到作者访学行旅中的哲思感悟。从聆乐赏画时的纤敏体察,到世局转蓬下的深沉顾惜,从极其细小的日常见闻和身边琐事,到逐渐雄浑开阔的知性之美和庄严之思,周志文的笔大量触及生老病死、情感觉知、宗教艺术、行旅怀乡……一
种“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幽人深情常常跃然纸上。毛尖老师在读到周先生的这些文字后写道:“周著《巡礼之年》,在生态的意义上,是对今天水泥社会的一次植树造林。而回到时间长河,《巡礼之年》则是对那些没有进入过文学史的人物的一次次回忆和拥抱。”

主编推荐
1.这是一位长期浸润于中国古典文化的学人,也是一位兼擅不同领域的“文艺复兴人”。台湾《印刻文学生活杂志》总编辑称其散文为“十年来所见优选的”,毛尖老师为本书作序,盛赞周先生的散文是继周作人、废名之后,中文世界很好的清寂之作。

2.知识和信仰会影响我们观看事物的方式,周志文教授习于透过小人物的微琐命运来展现大时代的氛围,而无数的平凡构成了《巡礼之年》的盛大和特有的秩序,在浊流清涧中形成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景象。

3.他不用道德的标准去接近真实,他的散文,无论是写自己还是写他人,写生活还是写艺术,都让人亲近可感,充满艺术家的感情,是幽静时候可以捧在手心的酽茶,香远益清。

4.他的文字,时而冷静深邃,时而温暖平实,从不刻意拔高,却有一种繁华落尽见真醇的味道。他诗人般的纤敏和哲人般的深沉,冷的智慧与热的灵魂,常让人“泫然欲泣”后有“庄严”之思。

5.时代远扬而去,所有的吉光片羽,都在电光石火之间,散落成了连接。但对于周志文来说,世界的运行,有时不过是深山中的花开花落。动荡与承平,恰似生命的幽暗与光明,经得起低徊险巇,也迎得来高歌坦途。巡礼之年,悠长而平静,似乎是为了未来繁华的春的合唱,做着深沉的酝酿。

精彩内容
沉默的人们我去参加朋友父亲的丧礼。丧礼简单极了,并不是在殡仪馆里举行的,只是在一个普通家的客厅一
般的一个狭小空间里,寥落的亲友向逝者告别。黑色镜框里的照片,显然是朋友父亲还算年轻时的留影,是个有些英气的中年人呢。照片的布幔后面,就是亡者的棺木,棺木是没有上漆的白木,薄薄的,盖子早已钉上,是不准备让人瞻仰遗容的了。没有乐队,行礼完毕,他们就把棺木运到附近的火葬场。据说时间早已排好,遗体放进炉里,只要一个小时,就可以把骨灰装罐,然后送到灵骨塔里放置。
我的朋友跟我有一层同学的关系,那是童年时候的,但长大了所学不同,职业也没什么关联,所以就很少来往了。大约一个月前,我到天母附近的一
个小型画廊参观,出来的时候正好遇见我的朋友,他提着一袋衣物,说要到医院去看他住院的父亲。
我说伯父怎么了,是得了什么病吗?他说年纪大了,又得了中风的毛病,现在已不能行动,只得住到医院里。他说他父亲的病房就在附近,问我是否愿意随他一起去看看,我当然说好,于是我们一同走向医院。
我原来以为他说的医院是指荣民总医院,因为荣总距离这家画廊不远,而且他父亲以前是军人。但他带我走的巷道愈走愈窄,终于来到一个普通住家的门前。他推门进去,一
楼院子被搭盖起来,里面十分黑暗,他再推开一扇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