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的美丽/梁衡文存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7.3
3.5折
¥
49
全新
仅1件
作者梁衡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ISBN9787515340029
出版时间2016-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元
货号30608881
上书时间2024-06-0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梁衡,1946年生,山西霍州人。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曾任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全国记协特邀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总顾问。著有新闻三部曲:《记者札记》《评委笔记》《总编手记》及《梁衡新闻作品导读》。散文集《觅渡》《洗尘》《栏杆拍遍》《千秋人物》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写作研究集《为文之道》。政论集《文风四谈》《干部修养谈》等。出版有《梁衡文集》九卷。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提名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全国好新闻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代表作有《觅渡,觅渡,渡何处》《大无大有周恩来》等。先后有《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夏感》《青山不老》等60多篇次的文章人选大、中、小学课本。
目录
梁晓声-静夜时分的梁衡
季羡林-追求一个境界
壹
觅渡,觅渡,渡何处
大有大无周恩来
跨越百年的美丽
文章大家毛泽东
把栏杆拍遍
贰
这思考的窑洞
假如毛泽东去骑马
毛泽东翻脸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记
周恩来的普世价值
周恩来让座
周恩来为什么不翻脸
一个伟人的生命价值
叁
二死其身的彭德怀
一个尘封垢埋却愈见光辉的灵魂
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
邓小平的坚持
邓小平认错
朱镕基不修传
朱镕基改稿
李瑞环的文风
肆
乱世中的美神
青州说寿:一个永恒的范仲淹
心中的桃花源
读韩愈
读柳永
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
伍
百年明镜季羡老
与朴老缘结钓鱼台
追寻那遥远的美丽
忽又重听走西口
你怎么就是得不到爱
百年革命,三封家书
你不能没有家
梁思成落户大同
宋子文怒辞外长
陆
青山不老
一个没有被荣誉宠坏的人
以后这样的人不多了
看见绿色就想起了你
事业便是你的宗教
白杨树下的身影
热炕
桑氏老人
柒
人格在上
说经典
文章五诀
提倡写大事、大情、大理
书与人的随想
背书是写作的捷径
用文学来诠释政治
我写《觅渡》
一片历史的青花
梁衡-跋 永恒璀璨的人性之光
内容摘要
本书收录了作者梁衡新作及经典人物传记50余篇,堪称迄今为止反映梁衡先生人物传记创作的文本。
全书共分七部分,包括品评历史文化名人、重新解读人物、述说温情暖人故事、人生随笔和创作的感悟等,其中一些篇目脍炙人口,如《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大无大有周恩来》等。
精彩内容
觅渡,觅渡,渡何处常州城里那座不大的瞿秋白的纪念馆我已经去过三次。从第一次看到那个黑旧的房合,我就想写篇文章,但是六个年头过去了,还是没有写出。瞿秋白实在是一个谜,他太博大深邃,让你看不清摸不透,无从写起但又放不下笔。去年(1995年,编者注)我第三次访秋白故居时正值
他牺牲60周年,地方上和北京都在筹备关于他的讨论会。
他就义时才36岁,可人们已经纪念了他60年,而且还会永远纪念下去。是因为他当过党的领袖?是因为他的文学成就?是因为他的才气?是,又不全是。他短短的一生就像一幅永远读不完的名画。
我第一次到纪念馆是1990年。纪念馆本是一间瞿家的旧祠堂,祠堂前原有一条河,河上有桥,叫觅渡桥。一听这名字我就心中一惊,觅渡,觅渡,渡在何处?瞿秋白是以职业革命家自许的,但从这个渡口出发并没有让他走出一条路。“八七会议”他受命于白色恐怖之中,以一副柔弱的书生之肩,挑起了统率全党的重担,发出武装斗争的吼声。但是他随即被自己的人一巴掌打倒,永不重用。后来在长征时又借口他有病,不带他北上。而比他年纪大身体弱的徐特立、谢觉哉等都安然到达陕北,活到了建国。
他其实不是被国民党杀的,是为“左”倾路线所杀,是自己的人按住了他的脖子,好让敌人的屠刀来砍。而他先是仔细地独白,然后就去从容就义。
如果秋白是一个李逵式的人物,大喊一声:“你朝爷爷砍吧,2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也许人们早已把他忘掉。他是一个书生啊,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你看他的照片,一副多么秀气但又有几分苍白的面容。他一开始就不是舞枪弄刀的人。他在黄埔军校讲课,在上海大学讲课,他的才华熠熠闪光,听课的人挤满礼堂,爬上窗台,甚至连学校的老师也挤进来听。后来成为大作家的丁玲,这时也在台下瞪着一双稚气的大眼睛。瞿秋白的文才曾折服了一代人。后来成为文化史专家、新中国文化部副部长的郑振铎,当时准备结婚,想求秋白刻一对印,秋白开的润格是50元。郑付不起转而求茅盾。婚礼那天,秋白手提一
手绢小包,说来送金50,郑不胜惶恐,打开一看却是两方石印,可想他当时的治印水平。秋白被排挤离开党的领导
岗位之后,转而为文,短短几年他的著译竟有500万字。鲁
迅与他之间的敬重和友谊,就像马克思与恩格斯一样的完美。秋白夫妇到上海住鲁迅家中,鲁迅和许广平睡地板,而将床铺让给他们。秋白被捕后鲁迅立即组织营救,他就义后鲁迅又亲自为他编文集,装帧和用料在当时都是第一
流的。秋白与鲁迅、茅盾、郑振铎这些近代文化史上的高峰,也是齐肩至顶的啊,他应该知道自己身躯内所含的文化价值,应该到书斋里去实现这个价值。但是他没有,他目睹人民沉浮于水火,目睹党濒于灭顶,他振臂一呼,跃向黑暗。只要能为社会的前进照亮一步之路,他就毅然举全身而自燃。他的俄文水平在当时的中国是数一数二了,他曾发宏愿,要将俄国文学名著介绍到中国来,他牺牲后鲁迅感叹说,本来《死魂灵》由秋白来译是最合适的。这使我想起另一件事。和秋白同时代的有一个人叫梁实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