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高宗的真相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唐高宗的真相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4.63 3.6折 69 全新

库存3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孟宪实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3101977

出版时间2021-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9元

货号31272487

上书时间2024-06-05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历史应该表现得更具客观性,历史学则允许有主观立场存在。问题是,历史并非纯粹客观史料,在《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这样的史学著作中,历史与历史学并存,历史叙述依据史料,也会贯彻史家的历史观。古代史家同样会用自己的历史观驾驭史料,在看上去很客观的叙事中,他们的历史观已经无声无息地占据所有空间。
唐高宗的历史问题,因此变得错综复杂。
本书通过具体历史事实,拨开了唐朝以后历代史家,特别是宋朝史家在唐高宗身上造成的迷雾,使得一个真实的唐高宗重见青天。对于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关系,本书也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书中对他们之间相知相爱的描述,也还给人们一个更加真实的武则天。

作者简介
孟宪实,1962年出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专业方向为隋唐历史、敦煌吐鲁番学。曾在新疆工作多年。著有《汉唐文化与高昌历史》(2004年)、《敦煌民间结社研究》(2009年)等专著,与荣新江、李肖共同主编《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2008年)。在《历史研究》、《北京大学学报》等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一百二十余篇。

目录
引子  拨开迷雾,告诉你一个真高宗
第一讲  殿下的早年生活
第二讲  从殿下到陛下
第三讲  舅舅当家
第四讲  房遗爱谋反案
第五讲  长孙的巅峰时刻
第六讲  高宗突围
第七讲  公主之死
第八讲  甥舅战役
第九讲  高端决战
第十讲  反对派的结局
第十一讲  悲剧渊源
第十二讲  唐高宗的功臣们
第十三讲  帝后一家
第十四讲  高宗的孩子们
第十五讲  亲密战友
第十六讲  升平皇帝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唐高宗大事年记
附录二  唐高宗世系表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讲述的唐代一位长期被忽视的帝王唐高宗的故事。唐高宗外圆内方、胆大心细,敢想敢为。没有高宗时代的发展、巩固、铺垫,贞观之治就只是短暂的高潮,开元盛世将成为无源之水。无论用“君主无为”的传统政治思想还是实际达成的事功来衡量,他都是个成功的皇帝。然而,传世史书却多把他描绘成“软弱无能”的人。这是因为他培养的武则天用“武周”取代了“李唐”,因为后来的史家要为防止出现女皇专政的局面提供可借鉴的史实,他们宁愿弱智化唐高宗而牺牲历史的真实。作者在爬梳、甄别大量事实的基础上,大胆为唐高宗翻案,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不一样的唐高宗。

主编推荐
历史应该表现得更具客观性,历史学则允许有主观立场存在。问题是,历史并非纯粹客观史料,在《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这样的史学著作中,历史与历史学并存,历史叙述依据史料,也会贯彻史家的历史观。古代史家同样会用自己的历史观驾驭史料,在看上去很客观的叙事中,他们的历史观已经无声无息地占据所有空间。
唐高宗的历史问题,因此变得错综复杂。

精彩内容
 第一讲殿下的早年生活不想当太子的皇子不是好皇子。用不想当太子的姿态,李治当上了太子,绝非偶然。他把李唐家族信奉的老子教条,发挥到了极
致。
唐高宗李治,贞观二年(628)六月十三日出生;贞观五年,被册封为晋王(4岁),贞观十七年四月七日,被册封为太子(16岁),贞观二十三年六月一日,即位,年龄22岁。公元683年,唐高宗去世,享年56岁

唐高宗是唐太宗的第九个儿子,字为善,小名雉奴。他是长孙皇后生的第三个儿子。他有两个亲哥哥,大哥原太子李承乾比他大9岁
,二哥李泰比他大7岁。
李治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从人们对他的称呼看,第一个阶段是殿下时期,第二个阶段是陛下时期
。唐太宗在世的时候,李治是殿下;唐太宗去世,李治即位,开始了陛下时代。
李治在贞观五年(631)被册封为晋王,当时4岁。
从此以后,他开府设官,被尊称为“殿下”。贞观十七年,在他16岁的时候被册封为太子,从此他居住在东宫,地位有了提高,但是称呼还是殿下。
我们先给大家介绍的是殿下时期的李治。
殿下时期,李治的生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贞观十
七年(643)以前的殿下生
活,是风平浪静的。贞观十
七年(643),是惊涛骇浪的。确立了太子地位以后,暗流涌动。
早在李治出生之前,他的大哥李承乾已经被确立为皇帝的继承人。所以,李治从小开始,就是一个无忧无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