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记少年版
  • 史记少年版
  • 史记少年版
  • 史记少年版
  • 史记少年版
  • 史记少年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史记少年版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7.9 2.2折 128 全新

库存6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昊 王建明 编著, 创美工厂出品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154190

出版时间2022-03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128元

货号31411804

上书时间2024-06-05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通史,主要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年间帝王将相、儒林游侠等各个时期重要人物的事迹,成书至今,广受赞誉。编者根据青少年的阅读特点,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甄选了若干名篇佳作,并广搜博采,参考各类文献和研究资料,对《史记》原文进行了注释、翻译、解读、补充,编著了这套《史记青少年版》,希望能为青少年读者读历史、学语文带来助益。



作者简介
王昊,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天津市历史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会理事,天津孙子兵法与古代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天津市口述史研究会会员。著有《张伯苓的大学理念》等书。

王建明,1976年生,湖南沅江人,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副研究员,兼任天津市历史学会监事、天津市张伯苓研究会理事。编著有《中国近代通史》等书。

目录
本纪·天子行事
01五帝本纪:轩辕称帝/001
02五帝本纪:尧舜禅让/008
03夏本纪第二:大禹治水/015
04殷本纪第三:成汤伐桀/021
05殷本纪第三:盘庚迁殷/028
06周本纪第四:文王施仁演《易》/035
07周本纪第四:武王伐纣/042
08周本纪第四:烽火戏诸侯/049
09秦本纪第五:秦晋之好/056
10秦始皇本纪第六:统一六国/063
11秦始皇本纪第六:宰治天下/070
12项羽本纪第七:少年英雄/077
13项羽本纪第七:鸿门宴/084
14项羽本纪第七:自刎乌江/092
15高祖本纪第八:楚汉之争/100
16高祖本纪第八:平定内乱/108
17吕太后本纪第九:吕后专权/115
18孝文本纪第十:广施仁政/122
19孝武本纪第十二:封禅泰山/130

世家一·王侯开国
01吴太伯世家:阖闾篡位/001
02齐太公世家第二:桓公称霸/009
03齐太公世家第二:景公无德/017
04鲁周公世家第三:周公辅政/025
05鲁周公世家第三:季友平乱/033
06燕召公世家第四:禅让乱国/039
07宋微子世家第八:殷之三仁/047
08晋世家第九:惠公背信弃义/054
09晋世家第九:重耳流亡/063
10楚世家第十:齐楚争霸/071
11楚世家第十:一鸣惊人/078
12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勾践灭吴/086
13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范蠡归隐/096
14郑世家第十二:郑伯克段/105
15郑世家第十二:贤相子产/112
16赵世家第十三:赵氏孤儿/119
17赵世家第十三:胡服骑射/127
18魏世家第十四:惠王功过参半/133

世家二·阀阅之泽
01韩世家第十五:宣惠王中计/001
02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威王励精图治/009
03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湣王惨败/016
04孔子世家第十七:早年经历/023
05孔子世家第十七:周游列国/031
06陈涉世家第十八:首举义旗/039
07陈涉世家第十八:其兴也勃其亡也忽/046
08外戚世家第十九:窦太后姐弟相认/053
09外戚世家第十九:卫子夫平步青云/061
10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萧何留守后方办补给/068
11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萧何治国安邦/076
12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萧规曹随/083
13留侯世家第二十五:张良运筹帷幄/091
14留侯世家第二十五:张良议储/099
15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陈平机智过人/107
16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国之干城周勃/116
17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周亚夫蒙冤/124
18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刘武恃宠而骄/122

列传一·贤智各殊
01伯夷列传:夷齐不食周粟/001
02管晏列传第二:管鲍之交/009
03管晏列传第二:大贤晏子/016
04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老庄之道/023
05老子韩非列传第三:韩非入秦/030
06孙子吴起列传第五:吴宫教战/038
07孙子吴起列传第五:孙庞斗智/045
08孙子吴起列传第五:通才吴起/052
09伍子胥列传第六:逃楚奔吴/061
10伍子胥列传第六:残楚复仇/068
11伍子胥列传第六:白公胜复仇记/075
12仲尼弟子列传第七:子路死不免冠/082
13仲尼弟子列传第七:子贡乱五国/089
14商君列传第八:三会秦孝公/098
15商君列传第八:变法强秦/105
16苏秦列传第九:刺股苦读/112
17苏秦列传第九:拜相六国/119
18张仪列传第十:连横戏诸侯/126
19张仪列传第十:计赚楚怀王/133 

列传二·群星闪耀
01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智囊”樗里子/001
02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甘茂受谗/009
03穰侯列传第十二:魏冉以权谋私/018
04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战神白起/026
05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王翦明哲保身/031
06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百家争鸣/043
07孟尝君列传第十五:广纳食客/050
08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招贤纳士/059
09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虞卿论割地赂秦/067
10魏公子列传第十七:窃符救赵/076
11春申君列传第十八:黄歇当断不断/085
12范雎蔡泽列传第十九:远交近攻/093
13范雎蔡泽列传第十九:范雎恩怨分明/101
14范雎蔡泽列传第十九:蔡泽劝退范雎/108
15乐毅列传第二十:功亏一篑/115
16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智勇双全蔺相如/123
17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良将廉颇/124

列传三·穷达以时
01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虎父犬子/001
02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李牧蒙冤/009
03田单列传第二十二:田单复齐/017
04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义不帝秦/026
05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邹阳善辩/034
06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屈原沉江/042
07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贾生不遇/051
08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巧取富贵/058
09刺客列传第二十六:专诸刺王僚/069
10刺客列传第二十六:豫让击衣/076
11刺客列传第二十六:聂政剑杀侠累/084
12刺客列传第二十六:易水悲歌/093
13刺客列传第二十六:荆轲刺秦/102
14李斯列传第二十七:上《谏逐客书》/111
15李斯列传第二十七:沙丘之变/119
16李斯列传第二十七:赵高弄权/129

列传四·显宦名医
01蒙恬列传第二十八:忠而被诛/001
02张耳陈馀列传第二十九:刎颈之交终反目/008
03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彭越功高,见疑被诛/016
04黥布列传第三十一:英武一世被诱杀/024
05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锋芒初露/032
06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大展拳脚/040
07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兔死狗烹/048 
08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自陷危境,势穷逃亡/055
09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陈叛汉/063
10田儋列传第三十四:田横五百士/071
11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樊哙功高险被杀/079
12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骨鲠之臣周昌/086
13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叔孙通曲学阿世/094
14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晁错削藩被杀/102
15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张释之秉公执法/110
16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冯唐一生不遇/ 119
17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扁鹊术高遭嫉/126
18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淳于意遭陷废肉刑/133

列传五·汉瓦良吏
01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七国之乱/001
02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李广难封/009
03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一代将星/018
04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少年将军/026
05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公孙弘八面玲珑遇良机/035
06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琴挑文君赋动汉武/043
07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留书劝封禅/051
08循吏列传第五十九:吏良则国治/059
09汲郑列传第六十:汲黯刚直得天子礼敬/067
10儒林列传第六十一:罢黜百家,表彰六经/077
11酷吏列传第六十二:张汤治狱严获武帝尊信/087
12大宛列传第六十三:张骞凿空西域/096
13游侠列传第六十四:郭解侠义终被诛灭/105
14滑稽列传第六十六:东方朔机智多才受信用/115
15滑稽列传第六十六:西门豹治邺泽被后世/124
16太史公自序第七十:司马迁忍辱负重著《史记》/132

内容摘要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通史,主要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年间帝王将相、儒林游侠等各个时期重要人物的事迹,成书至今,广受赞誉。编者根据青少年的阅读特点,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甄选了若干名篇佳作,并广搜博采,参考各类文献和研究资料,对《史记》原文进行了注释、翻译、解读、补充,编著了这套《史记青少年版》,希望能为青少年读者读历史、学语文带来助益。

主编推荐
1.少年读史记,国学早启蒙,增智成大器,一部更适合孩子阅读的《史记》。

2.文学、史学、哲学等国学经典荟于一编,根据《史记》原典本纪、世家、列传编排。

3.100多位历史人物归纳解读,覆盖文言文重点篇目,提高语文成绩,提升作文水平。

4.国学经典通识读本,集故事性、知识性、文学性、趣味性于一体。

5.实用性:经典原文·趣味故事·图文并茂·精编精校·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升华思维·提高素质

6.可靠性:历史学者、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王昊,历史学博士、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院王建明组织编写审定。

7.趣味性:趣味导语+原典注音+准确注释,识典故+探古迹+析词义+访名人+明地理+格古物+有所思

8.启发性:每章末尾精心设计问题一小问题,有举一反三之效,真正讲透《史记》奥秘!

9.知识性:据青少年学习心理制作的阅读盛宴:讲解、注释、翻译字斟句酌,照顾青少年阅读喜好,知识点补充深入浅出,贴合青少年认知水平。

10.全面性:历史、语文、国学、哲学无所不包:一编在手,尽享多门类知识,学语文、增智慧、立大志、早成才,一步到位。

11.专业性:严谨、专业,拒绝误人子弟,参考多家研究成果,名家学者全程把关,全面提升文本质量,真正呈现《史记》原貌,带青少年亲近经典。

12.精美性:内容编排匠心独运,穷尽古籍善本严选100余幅插图,古色古香且多为被教科书采用的精品。

精彩内容
五帝本纪·轩辕称帝同学们知道我们为什么叫“炎黄子孙”吗?那是因为在很久以前,中国大地上分别有炎帝部落、黄帝部落和蚩尤部落,后来炎帝和黄帝打了起来,黄帝部落赢了,于是炎黄部落合并。再后来,炎黄部落合起伙来攻打蚩尤部落,把蚩尤打败,其子民又融入炎黄部落。于是,我们便以炎黄子孙自居。
黄帝是少典部族的子孙,姓公孙,名轩辕。他生下来就与众不同,才几个月就能说话,年幼时机敏过人,长大些又诚实勤奋,成年后见闻广博,看事透彻。
后来,神农氏后代的势力日渐衰落,诸侯间争战不断,而神农氏又没有实力去征讨。在这个时候,很多诸侯也不来朝贡,于是黄帝开始训练士兵,征讨不来朝贡的诸侯,打得诸侯们不得不臣服。有一个叫蚩尤的最为残忍暴戾,没人敢去征讨他。还有一个炎帝,他想进攻欺压诸侯,结果诸侯都归顺黄帝了。黄帝推行德政,整肃军队,并且认真研究节气变化,丈量土地,种植黍、稷、菽、麦、稻等农作物,使人们安居乐业。除此之外,黄帝还训练了一批熊罴(pí)、貔(pí)貅(xiū)、(chū)虎等猛兽。黄帝用这些猛兽与炎帝打仗。最终,黄帝打败了炎帝。后来,可恶的蚩尤不服从黄帝的管束,再次发动叛乱。于是,黄帝又调派四方诸侯的军队与蚩尤进行决战,这一次,黄帝放下了仁慈之心,擒获并杀死了蚩尤。从这之后,黄帝即轩辕正式取代了神农氏,诸侯们都顺服、尊崇他。天下有谁敢不归顺的,黄帝便去征讨谁。可以说,为了天下太平,黄帝从未有一刻放松过,他殚精竭虑,勤勤恳恳,只为民众能过得富足安定。经过多年的努力,黄帝终于统一了中原,组建了大部落联盟——华夏部落。
黄帝向东到过东海,登过丸山和泰山。向西到达空桐,登上了鸡头山。向南到达长江流域,登过熊山、湘山。向北驱逐过少数民族荤(xūn)粥(yù),在釜山召集诸侯,然后在涿鹿山下广阔的平原上建立了都邑。
黄帝带领军队四处迁徙,用云彩来命名官职,军队称为云师。他设置了左右大监,由他们监督各诸侯国。后来,黄帝获得了上天赐给的宝鼎,用蓍(shī)草推算历数,预测未来的节气。他任用风后、力牧、常先、大鸿来治理民众。黄帝还顺应天地四时的规律,推测阴阳五行的变化,讲解生死的道理,论述存与亡的原因,按照季节播种百谷草木,驯养鸟兽蚕虫,测定日月星辰以定历法,开采土石金玉以供民用,他劳心劳力,有节制地使用水、火、木等要素。他做天子有土这种属性的祥瑞征兆,因为土是黄色的,所以号称黄帝。
《五帝本纪》节选一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①,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②,以征不享③,诸侯咸来宾从④。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⑤,艺五种⑥,抚万民,度四方⑦,教熊罴貔貅貙虎⑧,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⑨,未尝宁居。
注释①暴虐:侵害,侵侮。百姓:指贵族、百官。百姓在战国以前是对贵族的总称,因为当时只有贵族才有姓。
②习:演习,操练。干戈:古代兵器。
③不享:指不来朝拜的诸侯。诸侯向天子进贡朝拜叫享。
④咸:都。宾从:归顺,归从。
⑤五气:五行之气。古代把五行和四时相配:春为木,夏为火,季夏(夏季的第三个月,即阴历六月)为土,秋为金,冬为水。“治五气”是指研究四时节气变化。
⑥:同“艺”,种植。五种:指黍、稷、稻、麦、菽等谷物。
⑦度四方:指丈量四方土地,加以规划。度:量长短。
⑧熊罴、貔貅、虎:都是猛兽名。
⑨披:开,打开。
译文在那个时代,神农氏后代的势力日渐衰落,各诸侯间战乱不断,但是神农氏没有能力征讨他们。在这种情况下,黄帝操练士兵,去征讨不来朝贡的诸侯,把诸侯们打得都来称臣归服。其中有一个叫蚩尤的最为残暴,没有人能去征讨他。炎帝想进攻欺压诸侯,结果诸侯都跑去归顺轩辕了。于是轩辕推行德政,整肃军旅,研究四时五方的节气变化,种植黍、稷、菽、麦、稻等农作物,抚慰千千万万的民众,丈量四方的土地,使人们安居乐业。轩辕还训练了一批如熊罴、貔貅、虎般勇猛的士兵,用来和炎帝在阪泉的郊野打仗。经过几番交战,黄帝获得了胜利,实现了征服炎帝的心愿。蚩尤发动变乱,不服从黄帝的命令。于是,黄帝就征调四方诸侯的军队,和蚩尤在涿鹿的郊野进行决战,最后擒获并杀死了蚩尤。这样,四方诸侯都尊崇轩辕为天子,取代了神农氏,这就是黄帝。天下有不归顺的,黄帝便去征讨他们,平定了以后就离开那个地方,他一路上披荆斩棘,开山通道,从来都没有在哪儿踏踏实实地居住过。
明地理涿鹿:涿鹿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处华北平原,桑干河流经此地,气候四季分明,适宜农作物生长,蓄养牲畜。因此从远古时期开始,古代先民就在此地繁衍生息。约5000年前,炎、黄两帝在涿鹿大战蚩尤,合符釜山,开启了中华文明的先河。
析词义炎黄子孙:在中国古代传说中,炎帝和皇帝是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炎帝的部落曾经发生战争,最终以黄帝获胜告终,两个部落也渐渐融合在一起。炎黄及其臣子、后代开创了农耕、医疗等重要技术,所以炎黄时代也被视为华夏文化和技术的源头。历朝历代,统治者及人民都视黄帝为“祖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有所思《史记》何以略过三皇,直接从五帝讲起?
五帝本纪·尧舜禅让相信大家都读过《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吧。孔融很小的时候就懂得谦让,把大的梨让给他人。那我们是否知道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上,有些人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争得头破血流,而有些人心甘情愿让出统治权给更有能力的人。这些人的心胸是宽广阔达的,而下面我们要讲的尧和舜就是这样的人。
由黄帝开启华夏一统时代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华夏联盟的实力越发强大。黄帝的曾孙帝喾(kù)驾崩后,国家被继位的帝挚治理得不好,便由放勋继承了帝位。他的另一个名字大家非常熟悉——尧。
帝尧宅心仁厚,聪慧机敏,待人温暖亲切。他富有却不骄狂,尊贵却不傲慢。他能够尊老爱幼,使九族亲密无间,然后再明确地划分百官的职责,最后使各地诸侯之间也能和睦共处。
这些事做完后,帝尧就命令羲氏、和氏,遵循上天的意旨,根据日月的出没、星辰的位次,制定历法,慎重地教民众利用节令进行耕种生产。帝尧一再告诫百官各守其职,终于把各种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尧寻找继承人的时候,诸侯纷纷辞让,不敢接受帝位。这时有人提议立尧的儿子丹朱做继承人,还有人提到共工,都被他否决了。
有人推荐了虞舜。为了考察他,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通过这两个女儿来观察他的德行。舜让她们放下架子,住在妫(guī)水边的家中去,遵守妇道。尧认为舜做得很好,就让舜担任司徒的职务,谨慎地推行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间的五种伦理道德,人们都能遵从;尧就又让舜广泛地参与处理百官事务,舜也能把各种事务处理得当;尧最后让舜在四门主持迎接宾客的事务,四门的人对宾客非常亲切和睦,诸侯及远方宾客都对舜肃然起敬。尧认为舜非常了不起,把他叫来说:“三年来,你谋划事务非常周密,说过的事都能够做到。你来继承我的帝位吧。”舜认为自己的德行还不够,不愿接受帝位,几番推辞之后,最终还是在众人的坚持下于正月初一在文祖庙接受了尧禅让的帝位。
尧知道自己的儿子丹朱不成器,不能把天下传授给他,所以才把帝位禅让给舜。尧让位二十八年后去世,百姓都像自己的父母去世一样悲痛。三年之内,全国各地都不演奏喜庆的音乐,用这样的方式表示对尧的怀念。
三年的丧期结束,舜把帝位让给丹朱,迁居到了南河的南岸。然而诸侯到晋见天子时,都不去朝见丹朱,反而去舜那里,有诉讼纠纷的人都去找舜评断,歌功颂德的人都称颂舜。舜见到诸侯和百姓都来找他,就说:“这是上天的意旨啊!”于是才回到京都登上了天子之位,这就是帝舜。
《五帝本纪》节选二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用命①,践朕位?”岳应曰:“鄙德忝帝位②。”尧曰:“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众皆言于尧曰:“有矜鳏在民间③,曰虞舜。”尧曰:“然,朕闻之。其何如?”岳曰:“盲者子。父顽,母嚚④,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⑤,不至奸。”尧曰:“吾其试哉。”于是尧妻之二女⑥,观其德于二女。舜饬下二女于妫汭,如妇礼。尧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⑦,五典能从。乃遍入百官,百官时是序⑧。宾于四门,四门穆穆,诸侯远方宾皆敬。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尧以为圣,召舜曰:“女汝谋事至而言可绩⑨,三年矣。女汝登帝位。”舜让于德不怿。正月上日,舜受终于文祖。文祖者,尧大祖也。
注释①庸命:指顺应天命。庸:同“用”。
②鄙德:德忝(tiǎn):辱,玷污。
③矜(guān):通“鳏”,无妻的成年男子。
④(yín):愚顽。
⑤:形容孝德厚美的样子。
⑥妻之二女:把两个女儿嫁给他。尧之二女即娥皇和女英。
⑦五典:即五常之教,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⑧时:通“是”,这里是因此、就的意思。序:有秩序。
⑨女(rǔ):同“汝”,你。至:周到。绩:成,这里指做到。
译文尧说:“啊! 四方诸侯,我在位已经七十年了,你们中有谁能够顺应天命,接替我的帝位呢?”诸侯们回答说:“我们缺乏应有的德行,不敢玷污帝位。”尧说:“那么,你们都来推举吧,哪怕是你们的亲戚或者是隐居的人才。”大家都对尧说:“在民间有一个单身汉,名叫虞舜。”尧说:“是的,我也听说了,他这个人怎么样?”诸侯们说:“他是一个盲人的儿子。他父亲顽劣,母亲愚笨,弟弟傲慢,而舜却能用孝道来感化他们,使他们渐渐向好处发展,不再干坏事了。”尧说:“那我就来试试他吧!”于是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通过这两个女儿来观察他的德行。舜让她们放下架子,住在妫水边的家中去,遵守妇道。尧认为舜做得很好,就让舜担任司徒的职务,谨慎地推行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间的五种伦理道德,人们都能遵从;尧又让舜普遍参与处理百官事务,百官们因此很有秩序;尧最后让舜在四门主持迎接宾客的事务,四门的人对宾客非常亲切和睦,诸侯及远方宾客都对舜肃然起敬。尧派遣舜进入山林川泽,遇到暴风雷雨,舜也没有迷路误事。尧认为舜非常了不起,把他叫来说:“三年来,你谋划事务非常周密,说过的事都能够做到。你来继承我的帝位吧。”舜认为自己的德行还不够,不愿接受帝位。正月初一,舜在文祖庙接受了尧禅让的帝位。文祖也就是尧的太祖。
探古迹文祖庙:文祖庙坐落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文祖镇。相传远古时代,在这里有两个部落为争夺地盘大打出手,以至元气大伤,面临被其他部落吞并的危险。舜受命调停,重新划定两部落的边界,并在界碑上刻下“尧文德之祖界”几个大字。此碑后不知所踪,永乐年间被村民挖出,虽已断为数截,但前四字依旧清晰,而后两字只剩半截。后经人指点,知道这里是尧帝祖庙,因此人们在这里重新修庙立碑。碑上的字也改为“尧文德之祖庙”。再后来,庙所在的村子便被称为“文祖村”。
识典故尧天舜日:意思是尧、舜在位的时期。在古时候用来称颂帝王治国有方,也比喻天下太平的时候。典出南朝·梁·沈约的《四时白纻歌》。该词可用作宾语、定语。
有所思有关尧舜禹禅让,有没有别的说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