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铁风暴
  • 钢铁风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钢铁风暴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4.56 6.6折 6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德)恩斯特·容格尔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66862

出版时间2022-0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31045348

上书时间2024-06-05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恩斯特·容格尔,(Ernst Junger,1895—1998),德国作家。在跨越百年的人生中.先后以军人身份参加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语文坛拥有争议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钢铁风暴》《在大理石悬崖上》等。曾获歌德奖、洪堡协会金奖、巴伐利亚马克西米利安科学与艺术勋章等奖项。

目录
目次
在香槟省的白垩土堑壕里
从巴赞库尔到阿通沙泰勒
莱塞帕尔热 
杜希和蒙希
日常的阵地战
索姆河会战序幕
吉耶蒙
在圣皮埃尔瓦斯特森林
索姆河大撤退
弗雷努瓦村
与印度人作战
朗格马克
雷涅维勒
重返佛兰德
康布雷的两场战役
在科热勒河
大决战
英国人的进攻
我的最后一次冲锋 
杀出一条生路

内容摘要
《钢铁风暴》是世界战争文学经典。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容格尔亲历索姆河、凡尔登等战役,身负重伤。本书以战地日记为基础写成,以冷峻笔触描述了现代战争的残酷,士兵的巨大牺牲,民众遭受的痛苦。
恩斯特·容格尔作为职业军人亲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战地日记为基础,他以冷峻的笔触,再现那段血雨腥风的岁月

精彩内容
译者序德国作家恩斯特·容格尔(ErnstJünger)1895年出生于德国海德堡(Heidelberg),1998年逝世于维尔福林根(Wilflingen)。终其一生,容格尔不仅有幸两次观察了哈雷彗星(1910年和1986年),参与了两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从德意志帝国到统一后形态各异的德国,而且笔耕不辍。作为践行者与思想者,容格尔是德国社会和知识界颇为关注的人物,既与哲人海德格尔保持了长期而深入的交流,也每每引发公众意见的分歧。不过,容格尔作为作家的生涯和声誉,则是滥觞于这部战争小说《钢铁风暴》(InStahlgewittern)。

容格尔在1914年8月1日自愿入伍,甚至早于德意志帝国正式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年岁末,容格尔前往法国香槟省(Champagne)前线,1915年被授少尉衔,1917年任连长,至1918年8月在康巴雷(Cambrai)受重伤撤出战斗,共参加大小战役八次,获得德意志帝国最高军功勋章。容格尔在战争期间一直坚持日记写作,战争结束后以此为基础创作了《钢铁风暴》。容格尔在书中冷峻而不加修饰地记录了自己在大战期间的战斗、负伤、堑壕生活和后方休假的经历,尤其是对于惊心动魄的战斗情景和战争的残酷面目近乎自然主义的描写令人印象深刻。
1920年,容格尔自费印刷出版了两千册《钢铁风暴》,副标题是“一位突击队长的日记选辑”,作者信息不同寻常地详细:“恩斯特·容格尔,自愿入伍,后任普鲁士阿尔布莱希特亲王燧发枪团(汉诺威七十三团)少尉和连长。”也就是说,《钢铁风暴》最初并不是作为文学作品问世的,而属于战争文献类作品,这也是《钢铁风暴》在1922年转由德国传统的军事文献出版社米特勒父子公司(E.S.Mittler&Sohn)出版的原因。德国国防部推荐把《钢铁风暴》作为“部队图书室读物和体育竞赛奖品”,军事理论界视之为必读文献。
不难想象,最初被视为“军事专业文献”的《钢铁风暴》,其读者群和影响力只可能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事实上,《钢铁风暴》在1929年之前的年发行量始终在三千册左右。随后发行量的猛增,也并不是因为更大范围的文学读者突然发现了《钢铁风暴》这本书,而是因为当时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文学作品成为潮流,最为著名的例子就是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ErichMariaRemarque)的反战小说《西线无战事》(ImWestennichtsNeues),1929年1月出版后十一周内就发行了四十五万册,《钢铁风暴》的成功可谓搭上了这股潮流的便车。尽管如此,《钢铁风暴》从发行和传播的角度来看,并不能说是一部十分突出的作品。按照《钢铁风暴》校勘本的统计,这部作品直至2012年第四十八次印刷的总发行量也不会超过三十三万册,再加上最大限度估算的外语译本,总发行量当在四十万册上下。虽然容格尔的这部作品经常被人与《西线无战事》相提并论,但是与后者约一千五百万至两千万册的全世界发行量相比而言,容格尔的这部作品所获得的读者认可显然有限。《钢铁风暴》在容格尔战争对手的国度赢得了大量的读者——在英国1929年至1930年即已受到广泛阅读,在2004年的新译本导读中被称为“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伟大作品之一,如果不是最伟大的作品的话”,在法国甚至跻身文学经典行列。但是《钢铁风暴》为什么应该在问世百年之际被译介到中文世界?
二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对《钢铁风暴》的内容和接受史进行基本的梳理,其中内容又涉及一个独特的版本问题。
按照美国外交家和历史学家乔治·F.凯南(GeorgeF.Kennan)的说法,第一次世界大战可谓“二十世纪的根本性灾难”。随着德意志帝国战败,帝制解体,德国的现代化进程走上了不同于西欧国家的“特殊道路”,随后纳粹党的崛起、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历史事件都可以溯源至第一次世界大战胡春春:《德国历史与历史观的延续性与维新——一个基于德国一战反思的考察》,《欧洲研究》2015年第5期,第131-143页。胡春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记忆文化、责任与认同——1914年德国文化索隐》,载郑春荣、伍慧萍主编《德国发展报告(201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143—164页。。而容格尔的《钢铁风暴》则被认为是“德国作家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可怕的真实经历的最重要、最全面、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描述”。雷马克在创作《西线无战事》的时候可能也阅读过容格尔的《钢铁风暴》,1928年6月曾经为容格尔的战争作品写了一篇书评,称后者表现了“有益的写实主义,准确,严肃,有力而强大,不断上升,直至战争的坚硬面目,物资战的残酷,生命力和内心之中巨大、能够克服一切的力量真正得以显现”。“钢铁风暴”这个表述中浓缩了德国社会的时代性体验,甚至不胫而走,不仅成为德语中对于现代战争的隐喻,还具有了成语的性质。但是,容格尔写作《钢铁风暴》并不是志在记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西线战事,其作品中的具体战斗地点多数甚至没有出现在战争史著作中,战斗和战役的前因后果也没有交代和分析,这部作品仅关涉个人视角的战争观察和体验,具有记忆文学作品的特点。
根据日耳曼学学者沃耶西奇·库尼奇(WojciechKunicki)的分析,这部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作品情节围绕着主人公所在部队的活动和战斗展开,符合典型的“紧张——紧张释放”戏剧结构。全书的二十个章节可以划分为以下九个部分:一准备阶段:a.从动员令到奥兰维尔(在香槟省的白垩土堑壕里)“从动员令到奥兰维尔”是《钢铁风暴》第一版第一章的标题,第四版改为“在香槟省的白垩土堑壕里”。
b.从巴赞库尔到阿通沙泰勒二第一个高潮:a.莱塞帕尔热三紧张释放:a.杜希和蒙希b.日常的阵地战四第二个高潮:a.索姆河会战序幕b.吉耶蒙c.在圣皮埃尔瓦斯特森林d.索姆河大撤退
五紧张的插曲:a.弗雷努瓦村b.与印度人作战六第三个高潮:a.朗格马克b.雷涅维勒c.重返佛兰德七第四个高潮:a.康布雷的两场战役b.幕间曲:在科热勒河八高潮的顶峰:a.大决战;九历史性的紧张逐渐释放、个人性的紧张渐进高潮:a.英国人的进攻b.我的最后一次冲锋c.杀出一条生路在情节的安排上,作者也贯彻了节奏对比的原则:前线的战斗与相对平静甚至无聊的战地日常生活的对比;阵地战与激烈的攻防战的对比。同时,从香槟省的白垩土堑壕到大决战,情节的紧张和战争的惨烈逐步升级,士兵的心态也从最初的兴奋走向麻木。《钢铁风暴》在文学史上被称为“英雄现实主义”“士兵民族主义”的代表,传达了现代战争、现代文明也是现代人生存的真实图景,以及二十世纪初叶年轻一代对于市民规范文化的抗拒。总体说来,阅读《钢铁风暴》就是以现代战争为背景,展开对相关主题的思索:惊怖美学;技术,物资战神话;生命力与求死欲;大规模屠杀与死亡的美学化;自我阐释与心理分析;战士、领袖与主宰人种;敌人的形象;战争的意义等。
除了属于最为知名的战争文学题材作品之外,《钢铁风暴》之所以成为文学研究的焦点,也与这部作品的版本引发不同阐释有关。从1920年问世以来,《钢铁风暴》始终处于变动和改写之中,一共以七个版本的面目传世,即1920年第一版、1922年第二版、1924年第三版、1934年第四版、1935年第五版、1961年第六版和1978年第七版。每一个新版本都是对上一个版本的“再创作”,变更不仅涉及语言表达,也涉及思想内容,第四版和第六版的改动尤其之大,分别达到了一千七百处和二千一百一十处。这种由作者对自己创作的文本进行频繁的改写在德语文学史上堪称独一无二,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不多见。容格尔不断再创作《钢铁风暴》的动机显然是多重的,无论是追求文笔的完美,还是出于实用和投机的心理(比如在1923年德国陷入多重危机的背景下,1924年第三版加入了大量民族主义的表达。而在1934年第四版中,这些表述随着容格尔对于民族主义政治立场的疏离又被删除),或者为了突出重点(尤其是在1934年至1959年间的修改),以及加入人道主义的战争思考(尤其是1962年第六版),都使得《钢铁风暴》由版本问题成为文学研究的经典案例,“版本诗学”已经成为容格尔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
在魏玛共和国时期,对于《钢铁风暴》的接受和评判首先是以其意识形态价值作为标准,保守阵营认为容格尔的早期战争文学作品能够正面叙述战争失败、重建民族信心和化解社会危机,左翼知识分子则因为容格尔对于战争的态度而否定其作品,尤其容格尔在早期战争文学作品中对于战争不进行价值评判,以对待自然现象的“单纯”态度描述骇人听闻的残酷场面(“不时刻意展现的对于伦理的冷漠”),以及后来在《总动员》(DietotaleMobilmachung,1930)和《工人》(DerArbeiter,1932)等理论性著作中对于未来的战争、极权性现代社会的构想,使得“有争议的作家”标签始终伴随着容格尔。这一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容格尔接受中也没有根本改变。
近年来,随着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魏玛共和国作为政治、社会和文化现象研究的回归,容格尔也再度成为国际研究界与读者关注的热点。与容格尔同行,即是体验二十世纪德意志的深渊性,对于探讨现代性的未来也不乏启示。2020年适逢《钢铁风暴》问世一百周年,中文版的问世有助于这场阅读和思考扩大到更为广阔的文化范围。
三中文译本根据1978年作为《容格尔全集》(S?mtlicheWerke)第一卷印行的《钢铁风暴》第七版译出,同时参考了米歇尔·霍夫曼(MichaelHofmann)2004年的英文译本。这个版本既是容格尔希望展现给世人的“最终版本”,也是普通读者最容易获得的版本。译者尽可能忠于容格尔原著写实、青涩、间或文体混杂的笔风,毕竟容格尔在开始战地日记写作的时候只是一位勉强完成中学学业的十九岁青年,《钢铁风暴》的文本虽然经过多次改写,但是仍旧没有失去其语言表达的底色。在翻译和研究的过程中,译者受到了国际容格尔研究和魏玛时期文学研究的权威、海德堡大学赫尔穆特·基泽尔(HelmuthKiesel)教授的指导,承蒙北京大学法语系周莽先生提供文中有关法语翻译的帮助,与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历史系库尔特·莫泽尔(KurtM?ser)教授、日耳曼学系安德烈亚斯·伯恩(AndreasB?hn)教授的交流也使译者受益匪浅。在此谨向以上诸位先生致以谢意。
胡春春2020年早春于沪上               在香槟省的白垩土堑壕里列车停在巴赞库尔,这是香槟省的一座小城。我们下了车。我们心怀难以置信的敬畏,倾听着前线的战争机器缓慢碾压的节拍,我们将会在漫长的年月中习惯这种音调。远方,一枚榴霰弹的白球消逝在十二月灰色的天空。战斗的呼吸飘将过来,让我们奇异地战栗。我们能够预料到我们所有人都将在远处的闷响成为无尽滚雷的日子里被吞噬吗——只不过有人早一点,有人迟一点?
我们此前离开了大学的教室、中学的课桌和车间的工作台,经过短短几周的训练,熔为一个庞大而热血沸腾的群体。我们成长于一个安全的时代,却都渴望非同寻常的经历,渴望体会巨大的危险。于是,战争令我们痴狂。我们顶着如雨的鲜花出征,玫瑰和鲜血的气氛令人沉醉。战争肯定会满足我们的渴望,那些崇高的、无法抗拒的和庄严的体验。我们把它想象成一种男性的行为,一种在鲜花盛开、挂满鲜血露水的草坪上欢快进行的交火。“世上没有更美好的死亡……”嗨,只要不待在家中,只要能够亲身经历!
“列队集合!”在香槟省泥泞的土地上行军,热血沸腾的想象逐渐平息下来。背包、弹药和枪支逐渐如铅般沉重。“原地解散!不许走远!”我们终于抵达了奥兰维尔村,第七十三燧发枪步兵团的驻地,这个村子是当地的一处穷窝,由五十座砖头或白垩石盖的房子组成,一座绿地环绕的地主大宅子坐落在村子中央。
村中道路上的场景让那些习惯了城市秩序的眼睛觉得陌生。能见到的平民不多,且都躲躲闪闪,衣衫褴褛;身着破旧军装的士兵无处不在,他们满脸风霜,胡子拉碴,或步履缓慢地游来荡去,或三五成群地站在房门前,用玩笑的喊声招呼着我们这些新兵。
一处门洞里的行军灶散发出豌豆粥沸腾的香味,围满了取食的士兵,饭盒叮当作响。看起来,这里的生活似乎稍微沉闷和缓慢一些,而村庄开始破败的景象更是加深了这一印象。
我们在一处巨大的草料房里度过了第一夜,然后在团副布里克森中尉的院子里——他住在大宅子里——接受分配。我被分去了九连。
我们经历的战争第一天不给我们留下决定性的印象是不会结束的。当时我们正在指派给我们的驻地——也是一所学校——坐着吃早餐,突然近处传来一系列沉闷的震动,所有的士兵都冲出房屋,奔向村头。我们也跟着做,虽然并不清楚为什么。头顶再一次响起一种独特的、从来没有听过的呼啸声,终结为物体破碎的巨响。我吃惊地发现,周围的人都在弓着身子跑,仿佛受到了可怕的威胁。这一切让我觉得有些可笑,大概类似于看到别人做着自己不太明白的事情时的反应。
接下来,村中空无一人的道路上出现了一群群黑乎乎的身影,或者用帆布,或者双手交叉拖着一团团黑色的东西。我用一种奇怪而恐惧的非真实感看着一个浑身是血的人,他的一条腿断得很奇怪,松散地从身上垂下,不停地用嘶哑的嗓子喊着“救命”,仿佛离死亡只差一口气。这个人被抬进了一座门口垂着红十字旗帜的屋子。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战争露出了狰狞的真面目,抛下了温柔的面具。这是如此令人不解,如此不近人情。而我们甚至还没有想到敌人,那些隐身在某处的神秘而阴险的家伙。所发生的事情彻底超出了我们经验的范围,从而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我们花费了很大精力才能理解事件的关联。这就好比午间阳光下的魅影。
一枚炮弹在中尉宅子的门头上爆炸,砖石、弹片轰然砸落在过道上,而屋内的人刚刚被起初的枪声惊醒,正从门道中蜂拥而出。十三人被砸死,其中包括乐师盖尔哈德,我从汉诺威露天音乐会所熟悉的一个人。一匹拴着缰绳的马比人更能预感到危险的来临,趁爆炸前几秒钟挣脱了束缚,奔进了院子,一点儿也没有受伤。
虽说随时都会再受到射击,我还是忍不住强烈的好奇,来到了事故发生处。就在炮弹击中的地方旁边,有一个小牌子荡来荡去,不知道哪个喜欢开玩笑的家伙写上了“炮弹角”几个字。大家看来知道这处宅子很危险。路面被一摊难的鲜血染成红色,被弹片洞穿的钢盔和武装带四处散落。沉重的大铁门被炸成碎片,又被碎弹片打成筛子,门角的防撞石上溅满了血点。我的眼神仿佛被磁石吸在了所看见的场景之上,同时,内心发生了一种深刻的变化。
在与战友的交谈中,我发现这个意外事故已经严重打击了一些人的战争热情。我也深受这次事故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多次出现幻觉:每当车辆经过时,车轮的滚动声都会在我的耳中幻化成那枚带来不幸的炮弹致命的呼啸声。
还有,我们每次听到突然而意外的响声都会猛地一激灵,这种反应将在战争中自始至终伴随着我们。无论是列车飞驰而过,还是书册落地,或者夜间的喊叫——我们的心脏每次都会因为感觉到巨大而未知的危险而骤停片刻。这意味着,我们四年里始终处于清晰的死亡阴影之下。这种经历在意识背后不可知的领域影响深远,只要有任何不同寻常的情况,死神作为发出警示的看门人就跳进门来,如同每到整点就手执沙漏和镰刀在钟面上现身一般。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