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夏勇军,于电子科技,获生物技术专业理学;于北京师范心理学院,获硕士。系禾思咨询联合创始人,一直专注于人才的评价和发展,曾为众多外知名企业及机构提供咨询服务,领导团队开发了一系列测评工具,及基于测评的领导力课程。
目录
PART?1
第一部分O成长的挑战
第1章?社会加速发展导致竞争加剧 // 2
1.1?各行业面临的挑战 // 4
1.2?需求的升级 // 12
1.3?作为工作者的挑战 // 15
第2章?生活改善带来以人为本 // 19
2.1?生活的改善 // 19
2.2?人文主义 // 21
2.3?人性理论的变化 // 24
第3章?追求职业幸福 // 28
3.1?幸福的两难 // 28
3.2?快乐和意义兼得 // 30
3.3?成长力觉醒 // 32
PART?2
第二部分O认识你自己
第4章?人是什么? // 38
4.1?职场人的三层模型 // 38
4.2?心理属性的冰山模型 // 44
4.3?性格决定命运 // 51
第5章?个性的基本理论 // 54
5.1?丰富多样性 // 54
5.2?发展分化性 // 57
5.3?环境适应性 // 59
5.4?整合复杂性 // 62
第6章?通过测评认识自己 // 65
6.1?全面个性自测 // 66
6.2?CPI测验说明 // 67
6.3?自我分析 // 70
PART?3
第三部分O角色的分析
第7章?不同岗位的角色要求 // 92
7.1?典型职业的角色要求 // 92
7.2?团队角色分析 // 95
第8章?分析岗位角色要求 // 99
8.1?岗位的独特性 // 99
8.2?找到岗位成功的基因 // 100
第9章?个人成长方向:寻找你的使命 // 105
9.1?成长的TOP模型 // 106
9.2?寻找个人使命 // 111
9.3?追求才能的发展 // 123
PART?4
第四部分O成长的方法
第10章?个人成长的根基:去自我中心 // 126
10.1?自我中心 // 126
10.2?去自我中心 // 132
10.3?始于自我认知 // 134
第11章?自我成长的策略:发挥你的优势 // 137
11.1?发挥你的优势 // 138
11.2?管理的致命短板 // 149
11.3?聚焦重点 // 153
11.4?依靠团队互补 // 155
第12章?成长发展的方法:系统地行动 // 163
12.1?立体地学习 // 163
12.2?学习的步骤 // 177
12.3?让改变发生 // 185
12.4?制订个人发展计划 // 193
12.5?自我实现的预言 // 196
后记O孩子的个性教育?//?199
附录O39项个性详细说明?//?211
禾思咨询简介?//?231
内容摘要
本书从个人对自我、对个人角色和使命,以及对如何成长发展三方面的认知,帮助实现个人成长力的觉醒。本书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我们当前所面临的挑战,从社会发展加速和生活改善两个方面,分析追求人生幸福所必要的成长力觉醒;第二部分结合心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CPI测评,帮助读者对人的心理特点形成全面认识,从39个方面充分探索自己的独特个性;第三部分分析了不同组织和岗位对人的要求,了解不同职业成功的关键,并引导思考自我的人生使命,这一终极的角色;第四部分是篇幅最大的部分,详细分析了关于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并提供了一些方法的支持。
精彩内容
如果你也会“捡钻石”,应该就能理解,为什么随着
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作总是越来越难千,钱也越来越难赚。这个现象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个人成长或商业竞争。
后人想要超越前人取得新的成就,在与他人的竞争中获得胜利,需要解决的问题难度必然要增加。
在科学研究领域,最古老的科学研究,叫“博物学”,也是对大自然的各种要素进行观察、描述、分类的研究。这种研究广泛存在于天文学、生物学、气象学、动物学、物理学等各个领域。
虽然博物学的研究奠定了后续其他更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但对事物进行观察、描述和分类,总是比提出理论来解释这些现象要简单。
例如《神农本草经》根据毒性强弱对365种药物进行了分类:“上药一百二十
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久服不伤人。…‘中药一
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
…‘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受限于人类肉眼视力(因为我们无法看到太小和太远的东西,如细菌和星系),博物学的研究存续了两千多年。然后在这些丰富观察的基础之上,对这些现象进行解释的各种理论和假设才被提出来,比如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等。相比较于观察和分类,解释事物背后的原因的确要
困难许多。因为从思维本身的难度差异上来讲,因果推理的思维要高于分类思考。
与这些科学家同时代的学者,如果还满足于做一个博物学者,很明显无助于推动科学继续进步,当然也就搞不出什么名堂。推动工作继续进步的那些后继者,不仅理解过去是为什么,更能预测未来会怎么样。比如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预测了空间弯曲对光线的弯曲,并在1919年出现日食现象时被两个研究小组分别证实。使用理论来预测未来(并且能够被证实),比解释过去更困难一些(因此“马后炮”的言论通常没有太大价值)。
预测未来之后就是改变未来:原子弹的爆炸、靶向治疗技术的发展,都是在掌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或改变条件,使事物按照预期
发生变化。从描述到解释,从预测到控制,科学的发展在不断地增加难度。当今各个科学领域,不管是分子生
物学、量子物理学,或者别的什么学科,想要取得一点像样的成绩,其难度越来越大,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资源也越来越多。牛顿的物理学研究只需要“一个苹果”,而欧洲物理学家使用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则花费了近百亿美元。
打一个比方,如果现在全部人类所掌握的智慧是一
个直径100米的大饼,那么一名博士研究发表的那几篇文章所蕴含的新知识,只是撒在大饼边缘的一粒芝麻。
我们感觉科学总是日新月异
,是因为在各个学科领域,有更多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加上不同社会、机构、个体之间的相互竞争,使得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进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
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不断推动商业竞争的加剧。虽然我们不都是科学家,但是所有人所面临的挑战是一致的。
科学技术的加速进步,推动了社会变迁的加速;而社会变迁则加快了我们的生
活步调;生活步调的加快,又会反过来要求科学技术的进步以提供更多的便利。。
比如高铁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200~800公里内的货物和人员的交流变得更加高效便捷。这可以让很多人早上出发去往另一个城市处理完事情且当天即可返回.而这在以前需要好几天才能完成。但人们不会满足于此,他们期望更快,并愿意为此支付更高的车票费,而这又促使相关机构继续投入研发更快的交通技术。
科学技术、社会变迁和生活步调三者的循环还在不断持续,但无论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变迁的加速,还是生活步调的加快,最终都会反映到对每个人的要求
上,因为人是组成这个社会的最小宴体。在大量不同行业的不同组织中,社会变迁
导致的竞争加剧随处可见,因此几乎没有人可以逃脱这种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这些组织应对竞争加剧所采取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总体来讲,工作越来越难做。P2-4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