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绝响与回声(精)/开卷书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绝响与回声(精)/开卷书坊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6.84 3.5折 4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罗银胜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ISBN9787549628827

出版时间2019-08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30768646

上书时间2024-06-04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各种机缘巧合下,作者相继接触了贾植芳先生、王元化先生、何满子先生、杨绛先生、吴敬琏先生、潘序伦先生、章含之先生等名家,许是受到他们无私的提携与教诲,又或是听他们讲述的陈年往事。本文集中收录了作者创作的多部人物传记、在报纸杂志上发表的大量人物掌故以及读书书话类散文随笔中,有关这些文化大师的传记文章,以及采访之余的读书札记。
正文由三部分组成,辑一题为“那些人”,以特定人物为主线,从思想大师王元化,传奇作家聂绀弩与萧红,写到文坛巨匠杨绛先生,“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再到复旦大学教授、著名文史学者赵景深、刘季高先生等;辑二题为“那些事”,这一部分主要是以有关人物事件为出发点,记述了作者与不同名家交往或相处过程中的点滴细节;辑三题为“那些书”,则是以人物所著的书籍为线索,介绍了这些名家的著作,如王元化与他《文艺漫谈》,聂绀弩的《聂绀弩著作书目》,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杨绛的《洗澡之后》,这一部分着重展现了他们的独特精神世界。正文分为三部分,正是作者从三个维度出发,为我们展现不同名家背后的独特故事。

目录
辑一  那些人
  王元化与巴金
  两位传奇作家的交往:聂绀弩与萧红
  杨绛先生生活侧影
  头发上的文化革命
  低调杨绛:自称是钱锺书的拦路狗
    ——《辽沈晚报》采访录
  杨绛百岁
  傅雷与杨绛
  我眼中的杨绛
  潘序伦:中国现代会计之父
  潘序伦逸事
  潘序伦与他的知交们
  亲人师友眼中的赵景深
  听刘季高教授上课
  丽娃河畔访钱老
  书癖郑振铎
  难忘贾植芳
  重读梅林
  “一统楼”人去楼空
  一怀念何满子先生
  冯定:真诚坦荡的胸襟
  浦江清日记中的施蛰存先生
  文史淹博蒋星煜
  王蒙先生琐记
  富于文化创意的萧关鸿
辑二  那些事
  呼唤法治的市场经济
    ——吴敬琏谈话录
  王元化先生教我做学问
  杨绛先生的书香世界
  “军人死于战场,教师终于讲席”
    ——治学不辍的朱东润先生
  施蛰存大手笔写小文章
  孙冶方“管闲事”
  《夏济安日记》中的同事情缘
  听黄宗英老人谈往事
  曾有一家韬奋出版社
  文化名人在一九四九年
  冯亦代致信翻译家金近推新人
辑三  那些书
  王元化和他的首部著作
  “泪和笑只隔了一张纸”
    ——试说杨绛的戏剧创作
  人性的美感
    ——读杨绛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
  《洗澡之后》
    ——杨绛给了个“敲钉转角”的结局
  寻觅唐弢书话
  漫说唐弢的杂文集《识小录》

内容摘要
 “开卷书坊”文丛是以传播书香文韵为宗旨的“书文化随笔丛书”,丛书作者中既有知名度较高的学者、作家,更有中青年实力派的作家或学术界、出版界、读书界的名人。本书是“开卷书坊”第八辑之一
,从20世纪80年代起,作者相继接触了贾植芳先生、
王元化先生、钱谷融先生、何满子先生、杨绛先生……,受到了他们无私的提携与教诲,听他们讲过去的经历与故事,有时爱恨交集,有时如坐春风……围绕这些文化老人,并为其中的十余位先生立传,立传之余,写下了本书中的这些随笔文字,这些文字表达了作者深受他们的人格、道德文章的召唤,出于对文化的敬畏,出于对文化大师的崇敬,作者想通过这些文字来推广传播他们的事迹。

精彩内容
 王元化与巴金鲁迅的讽刺和巴金的热情,在文学风格上存在多少差殊,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都有着分明的是非和强烈的爱憎。
——王元化今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是巴金先生诞辰一百零五周年纪念日,王元化先生也离开人世一年多了。
王元化与巴金,一位是思想大师,一位是文坛泰斗。
他们都是上海城市文明、城市精神的象征,是上海乃至中国思想文化界标杆性人物。一九九六年,元化先生与巴金老人还一起被授予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虽然他们两人已经去世,但是基于他们的杰出贡献,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感念“文化窗口”巴金长王元化十六岁,王元化早年深受巴金等人的文学熏陶,并一直视巴金为自己可敬可畏的师长。王元化曾经说过:“我十五岁时开始接触文艺,巴金创办的‘文化生活社’对我来说,虽然不是唯一的,却是最大的文化窗口。我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文学水平稍有些提高,都跟这个窗口很有关系。”(王元化:《他具有国际影响》,《新民晚报》二oo五年十月十八日)“文化窗口”的影响和作用是巨大的,它不仅滋润着王元化这一代人,并且造福于后人。据此,王元化认为,巴金这位世纪老人,不仅是上海的、中国的,而且也是具有国际影响的。一方面,巴金先生发现、鼓励年轻作家,把他们带到文学的道路上来。他创设的文化生活出版社主办的文学丛书,刊登了很多年轻作家的精彩作品,如曹禺、靳以、唐弢等。另一方面,他向中国读者介绍了大量外国的文学作品,特别是俄国作家的,如果戈理、屠格涅夫等。如果不是他将鲁迅先生翻译的《死魂灵》介绍过来,当时的中国读者恐怕还不会知道俄国有如此伟大的作家和作品,他本人的作品也经过翻译后流传到其他国家,曾经在法国得了奖。所以说,他为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交流做出很大贡献。
提倡“讲真话”一九七八年,巴金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应该将心里的话说出来,也许对社会更有用。于是,他拿起笔,写下自己“随时随地的感想”。当《随想录》合订本出版时,巴金在《新记》中写道:“我在写作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逐渐认识自己……不怕痛,狠狠地挖出自己的心。”一九八六年八月,巴金以他正直的灵魂和真挚的感情,抒写了一万字的长文《怀念胡风》之后,结束了全部《随想录》的写作。
《随想录》问世后,引起社会很大反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它的认识,更为清晰、深沉。许多人认为《随想录》是一部完整的著作。一部无论在思想上、艺术上都是十年文学中的具有文献价值、思想价值、艺术价值的重要著作。王元化认为这部作品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对作者自己思想历程的真诚解剖,都感人至深。“不论鲁迅的讽刺和巴金的激情在文学的风格上存在着多少悬殊,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都有着分明的是非和强烈的爱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