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青少年时代的故事/百读不厌的经典故事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6.96
2.5折
¥
28
全新
库存410件
作者周世钊 著 周彦瑜 吴美潮 王金昌 整理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70213825
出版时间2019-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8元
货号30806434
上书时间2024-06-0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目录
可爱的韶山1
牛筢子3
几本吸引着他的书6
他的心里不平静了11
自卫斗争的胜利13
少年时代的游泳池17
东台山下19
剪辫子23
当兵是最实际的行动27
读《御批历代通鉴辑览》30
看地图33
第一师范是个好学校39
杨昌济先生42
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47
不动笔墨不看书51
好学好问54
多想一想57
做了一次游学先生60
真是杂货担65
在阅报室里68
有力的讽刺71
冷水浴74
游泳在湘江77
与天奋斗82
爱晚亭畔85
爬得高,望得远88
六段运动91
体育之研究93
三不谈96
得票最多100
冬天用加法,夏天用减法102
三个校长105
何必这样骂人109
反对袁皇帝111
一身都是胆114
学友会的新气象118
内容摘要
《毛泽东青少年时代的故事》是周世钊根据回忆和资料收集创作的纪实作品。作品讲述了毛泽东从乡村私塾到湖南第一师范的求学经历,以及在湖南的早期革命活动,展现了少年毛泽东努力吸收中外先进思想,积极投身革命实践的艰辛路程,塑造出一个笃学善思、志存高远、意志坚强、心怀天下的人物形象。全书洋溢着昂扬的青春气息和慷慨的爱国热情,对当下青少年的成长有着很好的教育意义。回顾一代伟人的成长足迹,既能让读者重温历史,缅怀伟人,感恩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又能让青少年汲取面对现实的勇气和挑战未来的力量,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生活。
主编推荐
除了帮毛四阿婆收谷子,少年毛泽东乐于助人的故事你应该知道更多……除了爱游泳、冷水浴,少年毛泽东的生活状况和苦中作乐的精神你应该知道更多……除了不动笔墨不读书,少年毛泽东读书的方法和勤奋劲儿你需要学习更多……除了湖南第一师范,少年毛泽东曲折的求学经历和上过的学校你难道不想了解更多?这本《毛泽东青少年时代的故事》,告诉你更多毛泽东青少年时代生活、求学和革命的故事。他的天才出自勤奋,他的体能出自苦练,他的意志出自磨砺,毛泽东青少年时代的故事为当下青少年的成长树立了榜样。伟大并不遥远,伟大就在一点一滴的平凡之中!毛泽东诞辰125周年之际,出版此作,纪念伟人,向榜样致敬,向革命前辈致敬!
精彩内容
可爱的韶山没有到过湖南的人到了湖南,没有到过湘潭的人到了湘潭,谁都想到山清水秀、名满世界的韶山村去瞻仰毛主席的故居。凡去韶山村瞻仰毛主席故居的人,谁都对韶山村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感到格外清新美丽、格外亲切可爱,对它们流露出无限深情,流连忘返。
但是在长期遭受封建统治的日子里,这里的农民也和全国各地的农民一样,遭受着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度过了数不清的艰苦、悲酸的岁月。特别是到了清朝的末年,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王朝的双重掠夺压榨下,这里的农民,更深深地陷人了灾难的苦海中,在实在没有法子生活下去的情况下,素来无组织的农民也逐渐有了革命的觉悟和要求
,更希望有人出来领导他们走上自由解放的道路。
这时的韶山村,居住着六百多户人家,大多数都姓毛。除极少数地主富农之外,百分之二十是中农,百分之七十五是贫农。毛泽东同志的父亲毛顺生先生原来也是贫农,青年时代负债过多,出外当过兵。后来回家,在乡里做些小买卖,省吃俭用,积下了一点钱,就把家里已卖出去的十五亩田赎买回来,自己耕种。当毛泽东同志诞生时,父亲已成为中农了。
毛泽东同志幼年时期,家里只有五口人,先是祖父、
父亲、母亲、自己和弟弟泽民。后来祖父去世,又添了弟
弟泽覃,仍是五口人。父亲顺生先生为人精明强干,治家很严,母亲文氏,是一个善良慈惠而勤俭的劳动妇女,爱护儿子,无微不至。一家人平静地住在上屋场十多间房子中,自耕自食,在韶山村算是一年到头能够温饱的一家。
毛泽东同志就是在这样美丽而穷困的农村里,这样勤劳朴素的农民家庭中,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
牛筢子毛泽东同志从六七岁起就参加一些农业生产中的辅助性劳动。从八岁到十三岁,在附近南岸、桥头湾等地私塾读书,每天早上和下午放学回家,还要帮助家里放牛、挑水。十三岁时,因家中缺乏劳动力,便停了学,从这年到十六岁,完全参加了农业生产劳动。
幼年的毛泽东同志,热爱劳动,砍柴、种菜、犁田、
插秧等农家的劳动,他一学就会,而且做得比别人好。别人的田只踩两遍,他都踩三遍,并且见草就锄,所以他种的田禾苗长得好,收获也多一些。他放牛、养猪也很内行,常将牛栏猪栏打扫得很干净,并常用筢子将猪牛身上的虫子筢去,在他这样辛勤爱护之下的猪牛,都没有疾病,长得肥壮。
现今毛泽东同志的旧居,还保存着过去作过牛栏的房子。这间房子的墙壁上,挂着铁的牛筢子。旁边挂了一块说明牌,牌上是这样写的:“毛泽东同志从小就热爱劳动,七八岁时就常常砍柴、放牛。这就是他当时替牛梳虫子的铁牛筢子。一九二九年国民党反动派来这里抄家,牛筢子遗落在牛栏泥坑中,直到一九四九年后,整理这房屋时,才使它重见天日。”看了这段说明的人,都为这个牛筢子的重新发现而庆幸。
由于毛泽东同志从小就和一些贫苦农民生活在一起,深深了解和同情他们生产和生活上的困难和痛苦。他的母亲又是一个性情仁慈肯帮助穷人的妇女,每逢荒年旱月,常用米粮救助饥饿的人们,远近乡邻都称道她的贤德。毛泽东同志非常敬爱母亲,顺从母亲,也深受母亲这种乐于助人的德行感染。他少年时期帮助穷人的故事,至今仍流
传在韶山乡间。
秋天的一个晴朗日子,农民正忙于秋收、忙于晒谷的时候,忽然大风狂吹,乌云密布,大雨即将来到。毛泽东同志急忙跑到晒谷坪,望见邻家毛四阿婆正抢收谷子,他就帮她全部收好,才回头收自己家里的谷子。这时雨下大了,自家的谷子已被淋湿。父亲质问他,他说:“四阿婆家里穷,佃了别人的田,要缴别人的租,她的谷子损失一
点就不得了。我们是种自己的田,谷子淋湿一点还不那么要紧,所以我先收她的,后收家里的。”P1-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