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明园防渗之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圆明园防渗之争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2.24 6.5折 79.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永新著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ISBN9787520720342

出版时间2021-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9.8元

货号31293536

上书时间2024-06-04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目录
序言一   以史为鉴,建设美丽中国
序言二   一部教科书级别的采访笔记
一  前缘今世
引言
一封普通的电子邮件
不欢而散的对话会
要不要采访
二  一进圆明园
初见张正春
自掘坟墓
狐狸尾巴
夕阳残照远瀛观
三  定心丸
内耻外愚
善待圆明园遗址
情况比我想象的还严重
四  采访当事人
内参恐怕不赶趟
大鼻子先生
初见李景奇
防渗是无奈之举
荷花开了会更漂亮
五  一石激起千层浪
争取发独家
反响
六  拆还是不拆
拆除防渗膜不现实?
网友的眼睛
似乎谁也没有把圆明园当作文物
六字方针
耳朵机灵着点儿
环保总局叫停
三进圆明园
海淀区叫停
七  听证会前夕
不能就事论事
反思为时过早?
听证会揭开面纱
平静中的不平静
八  史无前例的听证会
会未开场已热
是非利弊之辩
如何处置防渗膜
“过激”的代表
被劝下场的代表
圆明园之外
最后的陈述
两个花絮
听证会只是听证会
九  西区发生了什么
东、西区之分
初识西区真面目
如此“三光”
阳奉阴违
给市领导的信
西区的野餐
一意孤行
孰丑孰美
没有结果的调查
严防死守
十  专家力挺
半路杀出七个专家
一位网友的评论
要义无反顾
十一  再进西区
一直和专家对着干
西区受阻
柏木钉
圆明园遗址是指哪一部分
泽兰堂
沉默
同人的呐喊
再进西区
宁要“资本主义的草”
旧貌换新颜
归途遇蛇
十二  三老说园
圆明园不是摇钱树
圆明园学会
“爱国主义”不能只讲国耻
北海团城的启示
十三  烫手山芋
最后通牒
先接后辞
清华出山
十四  波澜再起
湖心岛出租
长春园建别墅
北大专家的呼吁
十五 虚惊一场
紧急磋商
准备灌水
八进圆明园
十六 报告出炉
掀起你的盖头来
环评报告公布
报告的主要结论
专家打分
十七 最后裁决
全面整改
 “维旧”与“维新”
十八 诡秘整改
复工无望?
众说纷纭
放心不下
密封中的整改
十九 整改之后
现场见闻
开始注水
十进圆明园
二十 圆明园,你向何处去
不易回答的历史大课题
三位专家的建议
雪中回访
附录:《说园》
后记

内容摘要
2005年春,圆明园防渗事件被媒体曝光。这件事前后历时大半年,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反响,极大地推动了《环保法》,特别是《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贯彻实施,堪称我国环保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圆明园湖底铺防渗膜,到底是环保,还是破坏环境?圆明园到底是要建成遗址公园,还是建成一个现代公园?本书全面、生动再现了圆明园防渗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人们常说“历史是一面镜子”,时隔十六年之后,当我们回望圆明园防渗这面镜子时,又能从中看到什么,得到怎样的启示?

精彩内容
 一封普通的电子邮件3月24日是周四,初春的北京阳光明媚。这天,在家中的笔记本电脑上处理完一
篇稿件,已近中午。我习惯性地打开电子信箱,想看看有无要紧的邮件处理,然后去报社食堂吃饭。
不经意间,一封邮件引起了我的注意。
邮件是我所尊敬的李皓博士发来的。李皓是全国妇联原副主席黄启璪的女儿,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生
物系生物化学专业。1986年,她由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派往德国,在著名的Fraunhofer研究院汉诺威毒理研究所从事免疫生物学研究,并于1994年获汉诺威
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995年,回国后的她到北京医科大学免疫系做博士后,研究中草药成分的免疫调节作用。
如果照此下去,她有望成为一位中草药专家。没承想,李皓半路改行了。出于对中国环境状况的深切忧虑,她在回国后的第二年辞职,转向环境科普。她以国际环境影视公益机构TVE中国项目协调员的身份,引进国际上的环境教育影视资料,向国内公众宣传普及先进的环保理念和做法。
2001年,李皓申请创办了一家民间环保机构——北京地球纵观教育研究中心(后更名为环境科普研究中心)。
早在2000年冬,我曾就京密引水渠硬化的问题(此事后面还会提及)电话采访过她。李皓博士严谨细致的作风、容易激动的个性,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后,我们之所以能够
长期交往,还应当归功于“不打不成交”。2002年春季的一天,我赶到她在翠微大厦的办公室拜访,结果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在“中国有无保护环境的文化传统”这一问题上,我俩意见
不一,发生了激烈争执,以至于两人都面红耳赤、大动肝火,结局可想而知。
事后,我对自己的冲动很是后悔,一直想找个机会向她道歉。说来也巧,时隔不久,在这年4月22日举行的第六届地球奖颁奖会上,有幸获奖的我与应邀出席的她不期而遇。见面之后,我俩都抢着向对方道歉,遂化干戈为玉帛。
确切地说,李皓是我的环保老师。在此后的交往中,她以自己超前的环保理念,给我上了许多启蒙课,纠正了我此前许多似是而非的错误观点。她一丝不苟、绝不盲从、敢于直言的洽学态
度,让我领教了一位专业环保人士的风采。此后,我遇到环保难题时经常向她请教,她总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从没有不懂装懂。她发现一些地方环保工作中的错误做法,经常向我“报料”,我也“利用职务之便”,尽可能地进行报道,以期矫错纠偏。
虽然是老朋友,但只要
我在引述她的观点或编发她的文章时稍有差池,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她都不放过,一经发现就打电话给我,郑重其事地要求纠正,直到我“照改”后才转怒为喜。
也正因为如此,我对李皓博士更加“敬而近之”。
这封邮件是她昨天晚上发给我的。“这次李老师又有什么新发现呢?”这样想着,我随手打开了邮件——兰州大学的张正春老师今天向我反映,说圆明园正在大规模铺设防渗膜。他认为这样做会引发严重的生态
后果,应当尽快制止。他向多家媒体反映,但都没有引起重视。你能否前去采访一
下,张老师还在北京,手机是XXXXXXXXXX。
我这两天就去圆明园看一下,有情况再和你联系。
不欢而散的对话会看完这封邮件,我像触了电一样,脑海里闪过一件不爽的往事。
2000年10月,时为海淀
区人大代表的北京空军指挥学院教师李小溪女士,向我反映了一个情况:北京市的水利部门正在对京密引水渠昆玉段(昆明湖-密云水库段)衬砌硬化。施工人员砍掉了岸边生长的白杨等树木,铲除茂密的灌草植被,砌上水泥“保护”堤岸;把原来的泥沙河底碾平压实后,在上面浇筑水泥、硬化河床。
李小溪认为,这项打着“防渗节水”旗号、给河流装上“铜帮铁底”的“环境保护工程”,不仅破坏了京密引水渠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会导致水质恶化,实际上是不折不扣的“环境破坏”工程。 P3-5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