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芙蓉镇/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芙蓉镇/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0.44 3.6折 29 全新

库存8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古华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39897

出版时间2019-03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9元

货号30475414

上书时间2024-06-04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芙蓉镇》是古华1981年创作的小说,作者把自己二十几年来所熟悉的南方乡村里的人和事,囊括、浓缩进该书里,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力求写出南国乡村的生活色彩和生活情调。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中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
《芙蓉镇》不仅因一个时代的忠实记录而具有极高的认识价值,也因出色的艺术品格跻入当代长篇小说的经典之列。

作者简介
古华,原名罗鸿玉,1942年出生于湖南嘉禾县二象村一个旧职员家庭。童年丧父,青少年时期备受艰苦生活磨炼,三次求学三次失学。曾在湘南山区农场当农工十四年,坚持自学并业余写作。1962年开始发表小说。“文革”之初曾为“黑鬼”,后获改正。1975年入郴州歌舞剧团任编剧。1980年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学习。1982年入湖南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1987年受邀参加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交流学习。1988年2月受邀出席在加拿大卡枝里举行的第十五届国际奥林匹克冬季运动会艺术节作家周,后留居加国。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芙蓉镇》、《浮屠岭》、《贞女》、《儒林园》等十几部,中短篇集《爬满青藤的木屋》、《礼俗》、《古华中短篇小说集》、《姐姐寨》、《雾界山传奇》、《潜逃》、《色审》等十余种,散文集《在地球的那一边》、《鲜花之国纪行》、《我的联邦德国之行》、《泰山唱月》等十余种,诗集《望秦楼新乐府集》等。迄今,已发表、出版作品逾一千一百万字。部分作品已有英、法、德、俄、意、日、韩、西班牙、荷兰等十余种译本。《芙蓉镇》曾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爬满青藤的木屋》曾获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目录
第一章  山镇风俗画
  一  一览风物
  二  女经理
  三  满庚哥和芙蓉女
  四  吊脚楼主
  五  “精神会餐”和《喜歌堂》
  六  “秦癫子”
  七  “北方大兵”
第二章  山镇人啊
  一  第四建筑
  二  吊脚楼啊
  三  女人的账
  四  鸡和猴
  五  满庚支书
  六  老谷主任
  七  年纪轻轻的寡妇
第三章  街巷深处
  一  新风恶俗
  二  “传经佳话”
  三  醉眼看世情
  四  凤和鸡
  五  扫街人秘闻
  六  “你是聪明的姐”
  七  人和鬼
第四章  今春民情
  一  芙蓉河啊玉叶溪
  二  李国吞转移
  三  王镇长
  四  义父谷燕山
  五  吊脚楼塌了
  六  “郎心挂在妹心头”
  七  一个时代的尾音
后记
话说《芙蓉镇》

内容摘要
 《芙蓉镇》是古华的代表作。作者从生活的春雨秋霜、峡谷沟壑中走来,为我们献上一幅寓政治风云于世态民情的风俗画、一曲哀婉而又严酷的山乡民歌。《芙蓉镇》以“芙蓉姐”胡玉音的悲欢遭际为主线,表现了特定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升迁沉浮,揭露了“左”倾思潮的谬误危害。作品内涵丰富,囊括了作者二三十年对社会、对人生的观察、思考与认识,浓缩进作者对乡里乡亲乡镇乡土浓厚的爱恋情怀。作者几乎调动了自己全部的生活积累,在短短十五六万字的篇幅中,向我们展示了从1963年至1979年间四个不同时代的社会变迁。

精彩内容
 第一章山镇风俗画(一九六三年)一 一览风物芙蓉镇坐落在湘、粤、桂三省交界的峡谷平坝里,古来为商旅歇宿、豪杰聚义、兵家必争的关隘要地。有一溪一河两条水路绕着镇子流过,流出镇口里把路远就汇合了,因而三面环水,是个狭长半岛似的地形。从镇里出发,往南过渡口,可下广东;往西去,过石拱桥,是一条通向广西的大路。不晓得是哪朝哪代,镇守这里的山官大人施行仁政,或者说是附庸风雅图个县志州史留名,命人傍着
绿豆色的一溪一河,栽下了几长溜花枝招展、绿荫拂岸的木芙蓉,成为一镇的风水;又派民夫把后山脚下的大片沼
泽开掘成方方湖塘,遍种水芙蓉,养鱼,采莲,产藕,作为山官衙门的“官产”。每当湖塘水芙蓉竞开,或是河岸上木芙蓉斗艳的季节,这五岭山脉腹地的平坝,便颇是个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了。木芙蓉根、茎、花、皮,均可入药。水芙蓉则上结莲子,下产莲藕,就连它翠绿色的铜锣一样圆圆盖满湖面的肥大叶片,也可让蜻蜓立足,青蛙翘首,露珠儿滴溜;采摘下来,还可给远行的脚夫包中伙饭菜,做荷叶麦子粑子,盖小商贩的生意担子,遮赶圩女人的竹篮筐,被放牛娃儿当草帽挡日头……一物百用,各各不同。小河、小溪、小镇,因此得名“芙蓉河”、“玉叶溪”、“芙蓉镇”。
芙蓉镇街面不大。十几家铺子、几十户住家紧紧夹着
一条青石板街。铺子和铺子是那样的挤密,以至一家煮狗肉,满街闻香气;以至谁家娃儿跌跤碰脱牙、打了碗,街坊邻里心中都有数;以至妹娃家的私房话,年轻夫妇的打情骂俏,都常常被隔壁邻居听了去,传为一镇的秘闻趣事、笑料谈资。偶尔某户人家弟兄内讧,夫妻斗殴,整条街道便会骚动起来,人们往来奔走,相告相劝,如同一河受惊的鸭群,半天不得平息。不是逢圩的日子,街两边的住户还会从各自的阁楼上朝街对面的阁楼搭长竹竿,晾晒一
应布物:衣衫裤子,裙子被子。山风吹过,但见通街上空“万国旗”纷纷扬扬,红红绿绿,五花八门。再加上悬挂
在各家瓦檐下的串串红辣椒,束束金黄色的苞谷种,个个白里泛青的葫芦瓜,形成两条颜色富丽的夹街彩带……人在下边过,鸡在下边啼,猫狗在下边梭窜,别有一种风情,另成一番景象。
一年四时八节,镇上居民讲人缘,有互赠吃食的习惯。农历三月三做清明花粑子,四月八蒸莳田米粉肉,五月端午包糯米粽子、喝雄黄艾叶酒,六月六谁家院里的梨瓜、菜瓜熟得早,七月七早禾尝新,八月中秋家做土月饼,九月重阳柿果下树,金秋十月娶亲嫁女,腊月初八制“腊八豆”,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王爷上天……构成家家户户吃食果品的原料虽然大同小异,但一经巧媳妇们配上各种作料做将出来,样式家家不同,味道各各有别,最乐意街坊邻居品尝之后夸赞几句,就像在暗中做着民间副食品展览、色香味品比一般。便是平常日子,谁家吃个有眼珠子、脚爪子的荤腥,也一定不忘夹给隔壁娃儿三块两块,由着娃儿高高兴兴地回家去向父母亲炫耀自己碗里的收获。
饭后,做娘的必得牵了娃儿过来坐坐,嘴里尽管拉扯说笑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