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宿命:擦去符号的印记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48.71
6.4折
¥
76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开寅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312087
出版时间2022-05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定价76元
货号31419344
上书时间2024-06-0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开寅,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艺术史系,获电影专业电影理论博士学位。曾任《戏剧电影报-环球综艺》编辑、记者、主笔。多年来为各大中文纸媒和电子媒体撰写了大量电影评论,内容涵盖不同国家和语种的电影文化和创作方法,审视角度跨越理论与实践、学术与批评的各个层面,在电影专业人士和影迷中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是当代华语世界重要的电影评论人之一。
目录
记忆等着我们
被虚度的时光
第一辑 专 论
空间、氛围与技巧:重访胡式客栈——胡金铨影片中的场面调度与动作设计
艺术与商业的“合流”——透视西方电影节系统的运作
工具理性与人类命运——解析《2001 太空漫游》
“真实”与“直接”:纪录片创作方法思辨——《杀戮演绎》和《疯爱》的个案分析
走出影像的宿命
纯情、成长与反叛——日本青春片的个性特征
第二辑 评 论
父权退场的无奈与自豪——评《秋刀鱼之味》
“蛆虫”的乌托邦——评《小偷家族》
将神秘性燃烧殆尽的意识形态火焰——评《燃烧》
将“越战”进行到底的太空女权主义打怪片——评《异形 2》
新瓶旧酒的陈年神话——评《地心引力》
平庸时代的告别之作——评《肖申克的救赎》
个体内在冲动的肖像——评《冷酷祭典》
那个不可理喻的对手——评《群鸟》
大侠有时也用枪——评《疾速备战》
徜徉游弋的时间姿态——评《花与爱丽丝》
欲望的虚晃一枪——评《地球最后的夜晚》
一头机械怪兽的嚣张肆虐——评《决斗》
不确定的任意空间——评《波长》
无因暴虐与邪典灌输——评《追击者》
飞鸟视角下的个人英雄主义——评《敦刻尔克》
另一个平行世界的童话——评《脸庞,村庄》
作为人类镜像的异形——评《异形:契约》
黑白对立的恐怖喜剧——评《逃出绝命镇》
永远无法解封的魔咒——评《情书》
负面人物的绝望徘徊——评《南方车站的聚会》
消逝的罗曼蒂克——评《罗曼蒂克消亡史》
同族与异类的寓言——评《狼灾记》
改写狼与小红帽的历史——评《人狼》
完美绽放的被动人生——评《瑞普?凡?温克尔的新娘》
好莱坞成功学的银幕读本——评《爱乐之城》
一场对人生共谋机制的悲鸣——评《神圣车行》
“反电影”的时间——评《德州见》
电影电视剧化的范例——评《托尼?厄德曼》
飞鸟的视角——评《利维坦》
女性缺失的《女性瘾者》——评《女性瘾者》
擦去符号的印记——评《湄公酒店》
触不到的宽容,完不成的拯救——评《通往仙境》
类型之光——评《亡命驾驶》
幻想嵌套的魅力——评《内陆帝国》
一场被闭锁的浪漫——评《花样年华》
西部片与“二战”片之间的排异反应——评《无耻混蛋》
失败者的“上镜头瞬间”——评《好莱坞往事》
电影实验文本的魔幻魅力——评《引见》
第三辑 杂 论
漫谈正反打与连续拍摄
岩井俊二:“被动异端”的赞美者
论电影人物的亮相
洪常秀:不确定性异动的创造者
非人之声:科幻电影中的音乐与声响
巴黎,电影文化之都养成记
后 记
内容摘要
本书囊括十余年来作者对一些重要的电影文化现象、电影作品和创作实践技巧的思考与评介,分为专论、评论和杂论三个部分。其中专论部分集合了近年来作者关于电影类型、导演思维和电影节等特定主题的学术思考;评论部分精选了作者近来发表于各大媒体上的电影评论,仔细拆解电影创作艺术背后的内在思路与情感脉络;杂论部分则聚焦于对电影技艺和相关人物的精妙解析,从不同角度阐述电影文化的塑造和养成。
理论研究的背景使作者的论述更注重对于电影思想方式和创作方法的探究,以及对于电影艺术本身蕴含的本质意义的深入思考。同时本书又以敏感的触觉去体味每一部作品中浸透的动人情绪和细腻变化,去感受电影记忆带来的宝贵感官体验,形成了兼具学术研究和个人情感思索,将宏观视角和微观体验共熔一炉,以创造性的挑战意识颠覆常规认知并以犀利观点进行批判的独特文风,从中我们得以窥见一条延伸至外部世界的的电影思维之路。
主编推荐
当代华语世界重要的电影评论人、法国巴黎大学电影理论博士开寅,讲述电影思想与艺术的多元脉络。
精彩内容
被虚度的时光大学毕业那年的冬天,我在北京的家里闲待着。有一天在街上买了份《戏剧电影报》,翻到最后一版时在边栏看到一则招聘启事。
那时刚刚成立没几天的《环球综艺》编辑部在百万庄《解放军报》大院招待所里租了几间房。面试就是把我上大学时看过的日本和法国电影拎出来回忆了一遍。对方也是年轻人,比我还小一岁,和我一样也是法语专业的差等生。我们聊得挺投机。
笔试题是写一篇奥利弗?斯通的评述。我连在电脑上打字都还不怎么会,花了几个晚上慢腾腾地敲了五千字发过去,第二天接到电话说我可以过去上班了。
在报社上班的时光无忧无虑。整天看外国电影杂志,闲聊天,和同事就某个片子的好坏像幼儿园小朋友一样激烈地拌嘴,边大声放流行歌边一个人写一整版评论。
报纸卖得不错,每期都印十多万份,那是那个年代中国很少见的一份关于外国电影的纸媒,看它的人大都是十几岁的学生。
在午后洒进招待所房间的阳光下我读了好多激情洋溢的读者来信,充满着对电影的梦想和憧憬。这一段拿着工资评论电影的经历,让我从简单地“看电影”变成习惯性地“想电影”。我给不同的平媒和网媒写了许多关于电影的文字,成了第一代民间电影写手中的一个。由完全不知道ABC在键盘的什么位置,变成一晚上可以对着电脑打出密密麻麻几个屏幕关于大卫?林奇、塔可夫斯基和王家卫的小字,直到头昏脑涨眼冒金星为止。
这样过了几年,我辞职去了法国。
巴黎有一万个让人厌恶的理由,但它却是一个电影宝库。
六七年间我好像只做了一件事:整日流连于拉丁区的几家小电影院和法国电影资料馆的放映厅,一天看三部、四部、五部电影甚至更多,从巴斯特?基顿到雅克?塔蒂,从马塞尔?莱尔比埃到埃托尔?斯科拉,从霍华德?霍克斯到尼古拉斯?雷,从吉田喜重到增村保造,从杜琪峰到侯孝贤。
我曾经一次不落地去让?杜谢主持的电影俱乐部听他讲那些被人们遗忘的法国电影;曾经在MK2Beaubourg电影院排队入场时一转头瞥见戈达尔拿着一本书等在我身后;曾经在慵懒的夏末黄昏于老旧而锈迹斑斑的里昂车站前饶有兴致地看一大群忙碌的场工布景夜拍《绅士大盗》,然后发现身材娇小、柔和美丽的玛丽?吉莲就站在我身旁;也曾经在LaPagode电影院的前厅与一位年逾七旬依然庄重典雅的日本女性擦肩而过,定睛一看才发现是心中永远的女神冈田茉莉子。
那时有人笑我:“你是不是只要去影院坐着就能成为一名专业人士?”答案其实是不能。
但很多年后,在地球另一端加拿大蒙特利尔的一家电影院里,当贝特朗?塔维涅的纪录片《我的法国电影之旅》将那些熟悉的黑白影像重现在我眼前,当我听到让?迦本铿锵中饱含情感的台词,看到西蒙?西涅莱柔光中爽朗动人的笑容时,一瞬间眼眶有点湿润。那些黑暗中坐在银幕前的日子并没有完全被浪费,它们化作浸透着时光的回忆。
电影看得越多,能写的却越少。有时偶尔读先前的文字,觉得似乎是未成年的自己写过的作文。直到十年前注册了一个豆瓣账号,在标记看过影片的过程中,才重新有冲动把一些想法记下来,再次汇成完整的文章。
刚到法国的时候我只想着做一个方鸿渐式的游学生,没料到最终离开时拿走了一张博士证书。为了写完这篇五百页的法语论文,我艰难地读了很多书,一部分电影的,一部分历史的,还有很多哲学的,由此了解了一些吉尔?德勒兹的想法并被他所影响。
不坐在电影院里的时候,我不再一厢情愿地去想象银幕上的吉光片羽,也不再绞尽脑汁地追索每个画面和声响的意义,而是期待发现它们所表达的情感与世界之间的联系,不仅仅是内容上的,更是符号褪去后逐渐浮现出的真相。也许这是一种属于电影的宿命。
所有的印记都能在这些收集起来的文章里隐约找到:方法论式的、情感价值的、拆解意义的、德勒兹的,以及与周遭世界而不是仅仅与电影相关的。
对我来说,它们也薛定谔式地改变着时间的价值:焦虑时觉得看电影是人生被虚度的时光,而理性思考和感性释放又让它变得充满诱人的乐趣。
也许没有那么纠结复杂。只需倒退回学生时代漫长悠闲的夏日,朋友手插裤兜站在我家门口:“闲着呢吧,走,看电影去。”我点头。我们在院门口买两毛钱的红果冰棍吸溜着,迎着傍晚和煦的微风走在去虚度时光的路上。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