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乐的死(精装版)
  • 快乐的死(精装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快乐的死(精装版)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7.86 4.1折 6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法]阿尔贝·加缪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2180127

出版时间2022-0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31305447

上书时间2024-06-04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年11月7日-1960年1月4日),法国作家、哲学家,存在主义文学、“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局外人》、《鼠疫》等。
    加缪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一直被看作是存在主义者,尽管他自己多次否认。1951年加缪发表了哲学论文《反抗者》之后,引起一场与萨特等人长达一年之久的论战,很后与萨特决裂。

目录
第一部 自然的死
第二部 有意识的死

内容摘要
《快乐的死》为加缪的小说处女作,完成于他二十四岁那年,但直至他去世后才出版。
在一桩精心设计的谋杀案之后,梅尔索获得了人人羡慕的财富,过着财富与时间都有充分余裕的生活。然而,梅尔索仍然不幸福。
这部最早的小说里已有对荒诞主题的探究,主人公梅尔索觉得每天8小时的机械工作像是生命被截肢了一部分,我为什么要这么生活?贫穷、孤独、不幸、愤慨使梅尔索结束了这样的生活。但当他富有并自由了,却发现快乐并没有随之而来,梅尔索仍然不幸福。一个人如何才能快乐?为什么有了金钱,孤独却并不离开?梅尔索艰困的探索,预告了日后默尔索(《局外人》主人公)的方向。加缪终其一生都在思考的问题,可以在这里找到发端与答案。
作为处女作,《快乐的死》蕴含着日后加缪作品中的众多主题,其主人公亦与《局外人》的主人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抗孤独和虚无,珍视选择权力,求索存在的意义……,从追根溯源的角度来看,可以说加缪日后的其他作品都是对《快乐的死》某种程度上的完善和补充。这部作品是加缪创作上的第一步,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步。

主编推荐
加缪小说处女作,《局外人》姊妹篇。

加缪终其一生都在思考的问题,可以在《快乐的死》中找到发端与答案。

《快乐的死》是加缪创作上的步,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步。

在一桩精心设计的谋杀案之后,梅尔索获得了人人羡慕的财富,过着财富与时间都有充分余裕的生活。然而,梅尔索仍然不幸福。
一个人如何才能快乐?为什么有了金钱,孤独却并不离开?

精彩内容
“梅尔索呀,对于一个出身良好的人而言,快乐从来不是件复杂的事。只需要把一切的命运重拾在握,凭的不是放弃的意志,一如很多假伟人那样,而要凭追求快乐的意志。只不过,达到快乐,需要时间。需要很多时间。快乐本身也是一种漫长的耐心。在几乎各种情况下,我们耗尽一生去赚钱,但明明该用钱来赚取时间。这个呢,就是向来唯一让我感兴趣的问题。它很明确,很具体。”他看得很清晰。女人的爱,他期盼已久。他却不适合爱。这辈子以来,从港口的办公室、他的房间和睡梦、他的餐馆和情人,他一直苦苦寻觅一种幸福,而在内心深处,他其实认定这种幸福是不可能的,就像世上所有人一样。他只是假装自己想要快乐,从来不曾有意识地刻意如此要求。从来不曾如此,直到那一天……而从那一刻起,只因为一个清楚思量计算过的举动,他的一生改变了,于是幸福似乎变得可能了。他想必是在痛苦中创造出崭新的人。可是比起他之前演的那出卑劣荒唐戏码,这又算得了什么?譬如他就看得出来,他先前之所以对马莎有依恋,与其说是爱情,更该说是虚荣。乃至于她献给他的那对奇迹般的嘴唇,也只是一股力量惊奇愉快地苏醒,并展开探索。这整段感情,事实上只是把起初的惊奇换成确信,把谦卑换成虚荣。他喜欢和她一起去戏院的那些夜晚,喜欢众人目光被她所吸引,喜欢他把她呈现在世界面前的那一刻。他透过她、她的魅力和她的生命力而爱着自己。连他的欲望、对这个肉体的迷恋,或许也来自起初的惊奇,惊奇于竟能拥有一个特别美丽的胴体,能凌驾它,并能羞辱它。现在,他知道自己不适合这份爱,而是适合他如今侍奉的暗黑之神的天真而可怕的爱。
以前,尽管贫穷,有母亲伴随,自有一种温馨感。晚间,他们聚在一起,在煤油灯旁静静地吃东西,这种简约和静谧,有一种隐而不宣的幸福感。四周的巷弄安静无声。梅尔索望着母亲无奈的嘴,他笑了。她也笑了。他继续吃饭。灯有点冒烟。母亲以相同的疲惫手势调整灯,即仅伸长右手,身体往后仰。“你不饿了。”稍后她说。“不饿了。”他或抽烟或阅读。前者情形时,母亲会说:“又抽烟!”后者情形则说:“把灯拉近一点,不然眼睛要坏了。”如今,孤独一人的贫穷,却是一种悲惨的不幸。每当梅尔索哀伤地想起逝去的母亲,其实他是在可怜自己。他大可另找更舒适的住所,但他割舍不下这栋公寓和它贫穷的气味。在这里,至少他还能回到昔日的记忆,而在他刻意低调隐匿自己的人生中,这种沉重而漫长的对照,让他得以在悲伤和懊悔的时刻继续存活。 我们这个年纪,没有相爱这回事,只有互相顺眼而已。要到后来,又老又无力了,才可能相爱。在我们这个年纪,我们只是自以为相爱,仅此而已吧。
“我确信,”他侃侃而谈,“人没有钱不可能快乐。就是这样。我不喜欢方便行事,也不喜欢多愁善感。我喜欢把事情看得清清楚楚。所以呢,我发现某些精英分子,他们精神上自命清高,以为金钱不是快乐所必要的。那很蠢,不是真的,而且某种程度上是懦弱的。 路的中段有一片像是平台的地方,平台有一面灰色的墙,墙上满是淫秽图画和政治标语,读了能让爬累的旅人恢复力气。
梅尔索也在此时注意到露希妍的沉默和脸上拘谨的神情。他心想她大概不聪明,因而暗自欢喜。欠缺知性之美,它有一种神圣性,而梅尔索比任何人都更珍惜这一点。 “相信我,没有所谓的痛彻心扉,没有千古悔恨,没有深刻回忆。凡事都会被遗忘,哪怕是伟大的爱情。这是人生中既令人难过又兴奋的部分。只有一种看待事情的方式,它偶尔会浮现。所以人生中若曾有过伟大的爱情,有过心痛的一往情深,仍是好事一桩。在我们被没来由的绝望给压得喘不过气时,这至少能充当一种慰藉。”他对她太不公平了。他的想象力和虚荣赋予她过高的价值,他的骄傲却未给予她充足的价值。他觉得这真是个残酷的矛盾,对于我们所爱的人,我们总是有着双重的误会,先是对他们有利的误会,尔后是对他们不利的误会。

媒体评论
他作为一个艺术家和道德家,通过一个存在主义者对世界荒诞性的透视,形象地体现了现代人的道德良知,戏剧性地表现了自由、正义和死亡等有关人类存在的很基本的问题。
——瑞典文学院授予加缪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辞

他有着一颗不停地探求和思索的灵魂。他的小说总是在严密和严格的叙述背后,有着广大的哲学追问和优选价值的寻求。
——福克纳

同样描绘自杀、冷漠、罪咎、保证的恐怖这些现代文学主题,但加缪却带着一种如此理智、适度、自如、和蔼而不失冷静的气质,使他与其他人迥然有别。
——苏珊•桑塔格

在一个把现实主义当作金牛膜拜的时代里,他肯定了精神世界的存在。
—— 萨特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