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说金融史(货币金融与未来经济)
  • 趣说金融史(货币金融与未来经济)
  • 趣说金融史(货币金融与未来经济)
  • 趣说金融史(货币金融与未来经济)
  • 趣说金融史(货币金融与未来经济)
  • 趣说金融史(货币金融与未来经济)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趣说金融史(货币金融与未来经济)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4.75 5.9折 59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明星;李霁月;顾泽辉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21734560

出版时间2021-09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9元

货号31232016

上书时间2024-06-04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徐明星,有科技背景的连续创业者,区块链创业企业OKFintech创始人&CEO,前豆丁网CTO,中国区块链应用研究中心创始理事。徐明星先生以优选的区块链技术为依托,深耕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科技创新,创造性的改变经济与金融环境。OKFintech旗下产品OKCoin,OKLink及好有钱,以实现“人人金融”为己任,创新性的应用数字货币、LBS、移动支付等优选技术,为用户提供数字货币交易、借贷、众筹、消费金融等服务,是目前国内区块链技术应用领域的先驱。徐明星先生是区块链应用的布道者,出席并主持《保险业区块链技术及应用闭门研讨会》、《首届互联网金融领域峰会》等深具影响力的行业峰会,参与传播力广泛的TED演讲,接受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媒体采访数百次,就区块链的本质、应用方向以及发展创新等话题发表观点和建议。同时,徐明星还牵头出版《中国数字货币研究报告》,应邀为相关政府机构、金融企业提供顾问咨询,有力推动区块链技术在专业及公共领域的认知度和影响力。;.;财经作家,著有《图说区块链》《通证经济》。;.;商业与财经领域观察者,曾服务于百度、阿里巴巴等公司。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繁荣与沉沦
第一章 回到起点:苏美尔人的记账泥板 / 003
第二章 灵光一闪:北宋金融皇帝的新衣 / 019
第三章 圣殿骑士团:“圣杯”的力量 / 041
第四章 美第奇家族:诸王的债主 / 061

第二部分 光明与阴影
第五章 东印度公司:金融战争的影子 / 081
第六章 郁金香泡沫:永远的奥古斯都 / 099
第七章 南海公司:连环泡沫的终极崩溃 / 115
第八章 英格兰银行:中央银行的前世今生 / 133

第三部分 梦幻与泡沫
第九章 布雷顿森林体系:金融霸权的
昙花一现 / 151
第十章 索罗斯的危险游戏:不堪一击的
金融秩序 / 171
第十一章 次贷危机:连环金融海啸 / 189
第十二章 委内瑞拉:终极通货膨胀 / 207

第四部分 自由与枷锁
第十三章 竞争的货币:加密货币的构想与试验 / 227
第十四章 金融的轮回:中心化金融与
分布式金融 / 239

后记

内容摘要
北宋如何利用小小的盐引实现王朝的繁荣欧洲圣殿骑士团如何通过金融创新成为传奇美第奇家族如何从平民蜕变为诸王债主英格兰银行如何从民营银行一跃成为中央银行南海泡沫是金融力量的失控还是阴谋家的杰作东印度公司为何会变成不列颠的统治机器美国在二战后如何夺取了英国的“金融法杖理性的参与者加上理性的市场,为何会演变出金融灾难千年以来不断巩固的金融秩序,为什么会孕育出吞噬财富的野兽我们又将进入一个怎样的金融时代金融史能告诉你答案。《趣说金融史》穿越5000年的金融史,将金融史上的14个关键事件娓娓道来,配以109幅插图,生动有趣、轻松易懂地呈现了金融的起源、发展和未来。
从苏美尔的记账泥板到美第奇家族的金融帝国,帝国时代的金融体系交替陷入繁荣与沉沦;从东印度公司到中央银行的诞生,近代金融的光明与阴影相随;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失败到委内瑞拉的通货膨胀,现代金融不断陷于梦幻与泡沫的轮回之中;从比特币到区块链的设想,金融的未来还存在很多可能。
这本书将带你深入波澜壮阔的金融史,告诉你更多有趣、有意义的金融故事,并预测即将到来的新金融时代。

主编推荐
★ 读金融史有什么用?我们几乎每天都会和钱打交道,但很少知道钱背后的逻辑,更不知道金融系统是怎样运作的。这本书能够让你看到,古代人是怎么用金融思维来赚钱,又是怎么陷入一个又一个的金钱陷阱里出不来的。读了金融史,你能更聪明地生活,更聪明地赚钱。
★ 金融史那么复杂,我能看懂吗?这本书从5000年的金融发展历史中,找到14个关键的金融故事:北宋的盐引制度、圣殿骑士团的传奇、中央银行的诞生、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兴衰、美国次贷危机……没有晦涩高深的术语,在跌宕起伏的好玩故事里,让你学到金融世界的运作逻辑。
★ 金融的逻辑那么抽象,我能记住吗?专业插画团队用109张生动有趣的插图,让抽象的金融逻辑变得具体,让你“秒懂”金融史!
★ 这本书的内容专业吗?本书作者是专业的金融领域从业者和研究者,更有联合国靠前电信联盟法定数字货币焦点组前主席文武、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工信部电子五所区块链创新团队负责人相里朋、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樊晓娟联袂推荐。

精彩内容
我可以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却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这是一句经常出现在金融文献里的引言,据说它的作者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爵士。据传,牛顿爵士在投资南海公司的股票后亏损了2万英镑(相当于他10年的薪水),之后留下了这句无奈的警世之言。当然,现在已经无从考证2万英镑这个数字是否真实,但我们至少知道了一件事:能够窥探宇宙终极奥秘的智者,在金融泡沫面前也会如此无力。
南海泡沫在金融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已经成为经济学中的一个专有名词,泛指带来恐怖后果的暴涨与暴跌。而真正感受到南海泡沫带来的切肤之痛的,当属同时代的投资者。南海公司的股票牵扯甚广,在南海计划实施初期,南海公司的股票被用作贿赂礼,赠予相关机构与政客。有了官方背书后,贵族与身份显赫者争相认购南海公司的股权。这种趋势直接影响了其他投资者,南海公司的股票备受追捧,几乎一票难求,有人不惜抵押房产也要参与这场看起来稳赚不赔的金融游戏。这种不加节制的投资豪赌直接导致泡沫破裂后,很多原本家境殷实的贵族流落街头,无家可归。政府因为与南海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无法推卸责任,在政府信用破产后,推动南海计划的执政团队和权威人士接连下台,英国的政治格局也因此而改变。
一场金融风暴改变了一个国家的走向,这场终极崩溃究竟是阴谋家的杰作还是金融力量失控的结果?要搞清楚这一切,我们必须回到灾难的起点。
18世纪初,在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取得非凡的贸易成就后,投资者们对于新世界有了种种不切实际的美好幻想。看到有人投资不列颠东印度公司股票实现了财富梦想,错过了这波超级价值红利的人们都在翘首以盼下一个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诞生。他们坚信,满载财富的商船会让这个国家遍地黄金,只要手握公司股票,就可以在这场财富革命中成为胜利者。
这样的机会很快出现了。此时正值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时期,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国王卡洛斯二世死后没有留下子嗣,根据他的遗嘱,王位将由其侄孙安茹公爵腓力五世继承。此人还有另一重身份,即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孙子。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下,这意味着路易十四将成为西班牙的实际统治者。对于欧洲其他国家来说,如果任由局势发展下去,相当于让法国成为欧洲的超级霸主,甚至会威胁到自身的生存空间。很快,欧洲各国就组成了新的战略同盟,遏制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操纵西班牙王室。
在十余年的连续战争中,法国出现了较大的财政窟窿,必须想方设法为这场战争找到体面的收尾方式。与敌对联盟的主要参与者进行一对一谈判,成为一种可行的方式。时任英国财政大臣的罗伯特·哈利受命开始与法国使者秘密谈判,并把缔结和约的条件锁定在南美洲地区的贸易许可问题上。罗伯特最终如愿为英国争取到了这一实质性利益,南海公司也依托于这一全新的贸易权利成立。
最初的南海公司并没有因其独特的胜利者光环而在贸易方面大获全胜,相反,它还因为西班牙国王苛刻的贸易限制陷入了经营困局。踌躇满志的南海公司管理层不得不寻找新的业务破局。
因为与政府的特殊关系,他们发现了一个新契机:英国正面临严峻的国债问题,在长期对外战争中,英国通过国债从民间筹集了大量资本,而这些有息国债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压力。在相同时期,法国也面临相同的问题,“太阳王”路易十四刚刚去世,他所主导的奢靡风气还在宫廷延续,法国几乎无力偿还那些因为战争、奢侈品消费遗留下的巨额负债。
此时,一个臭名昭著的英国人约翰·劳,正在为他独特的经济学观点游说欧洲诸王。这个侥幸活下来的酗酒者和杀人犯有着异于常人的天赋,他非常擅长数学运算,并通过一套自己的算牌方式在赌场积累了巨额财富。对于法国的财政问题,他提出了一套以发行纸币为基础的计划,目的是为法国消化掉25亿利弗尔的巨额债务。当时的法国摄政王奥尔良公爵认可了他的计划,于是约翰·劳在法国建立了通用银行,并获得了纸币的发行权。但是此时的法国缺少发行纸币的最关键因子——以金银为代表的准备金。负债累累的法国,根本拿不出与纸币发行计划数量相符的金银。
这没有难倒天赋异禀的赌场作弊者约翰·劳,他又以开发密西西比为幌子,把密西西比说成一个遍地黄金的地方,建立了密西西比公司。随后他发行了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并把一系列诱人的设想装入了这家公司。他的泡沫机器很快运转起来:银行无节制地发行纸币,以此向国债债权人支付利息。在他的大肆鼓吹下,纸币又流向了他操纵的密西西比公司,推高了公司股价。紧接着,他提出用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兑换债权人手中的国债,这样一来,那些即将到期的债务就转变成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法国政府无须再为这些债务负责,债权人心甘情愿成了自负盈亏的密西西比公司的股东。
约翰·劳和他这个“伟大”设想的结局我们暂且搁置。约翰·劳的国债偿还策略很快传回英国,南海公司首席理事布朗特大受启发。他认为,南海公司完全可以复制密西西比公司的辉煌,前提是南海公司可以拿到处理英国国债的权利。在此之前,英国国债完全交由英格兰银行处理,英格兰银行没有理由把这块业务拱手送人。论资质,主营业务为海洋贸易的南海公司完全插不上手。退一步说,即使英国政府允许贸易公司接手国债,优先获得该业务的也是资质和背景更为雄厚的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无论如何也轮不到南海公司。
对于毫无业绩可言的南海公司来说,拿下国债业务将成为其重要的转折点,管理层断然不会被眼下的困难所吓退。他们必须向英国政府提出一个更诱人的条件,以此从英格兰银行手中夺走国债处理权。为了达成目标,向政府官员行贿是在所难免的。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是,南海公司没有像不列颠东印度公司那样通过海洋贸易形成财富积累,没有可以随时使用的现金储备。南海公司的管理层再次发挥了想象力,他们从约翰·劳身上“偷师”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1720年1月,南海公司向英国财政部提交了一份国债解决方案:如果政府把国债交给南海公司运作,公司会为政府提供至少每年5%的股息,同时公司愿意把未来在贸易方面的利润注入政府,预计规模为每年15万英镑。这相当于用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条件,买下了部分国债的处理权。按照南海公司的承诺,英国政府的债务压力会大大减少,这是一笔没有理由拒绝的好买卖。
英国政府自然懂得权衡利弊,但保守派依然质疑南海公司兑现其承诺的能力。另一方面,英格兰银行也针对国债处理权亮出了自己的筹码。南海公司和英格兰银行不断提高出价,好在南海公司已经贿赂了大量官员,在众多议员的推波助澜下,南海公司成了最后的赢家。
没有现金储备、没有营业收入、更没有约翰·劳的纸币发行,南海公司该如何兑现自己的空头支票呢?狡猾的管理层已经有了一整套计划,他们开始向市场发行一定规模的公司股票,并且在上市前进行了一轮大规模的内部炒作。发行价100英镑的南海公司股票,股价很快达到了300英镑。通过对媒体的巧妙运用,有关南海公司的内幕消息到处都在传播:接管了某个储藏量惊人的金山,即将前往新地区发起殖民活动,拥有价值连城的稀缺商品……总之,南海公司的股票已经和这个世界最有赚头的事业联系在一起。
果不其然,南海公司的股价继续攀升。南海公司也顺利通过这种推销方式,让国债所有者们满心欢喜地拿出国债换取南海公司的股票。也就是说,投资者在用300英镑的足额国债换取发行价仅为100英镑、但股价已经达到300英镑的股票。在南海公司的一系列舆论运作下,股票的市场价格一路高涨。
此时,举国上下都沉浸在一片欢腾雀跃当中,自然也包括收取了南海公司贿赂的政府官员。当初南海公司许诺给他们的股票股价不断翻番,南海公司又以市价回购了这些股票。看着不断创造新高的股价,很多套现后获得高额收益的官员选择继续从市场上购入南海公司的股票,甚至有人开始抵押地产,利用各种融资手段大肆买入股票。
南海公司的管理团队深知,这是一场开始就不能停下的游戏。股价下跌会发生什么事,他们大概连想都不敢想。“盛世”之下,南海公司选择闭眼狂奔。
南海公司又向市场推出了一项服务,任何南海公司的股东都可以获得贷款额度,用来继续购买南海公司的股票。英国国王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也持有南海公司的股票,这被投资者们视为史诗级利好。在单边上涨的行情中,国王们通过高抛低吸收益颇丰,他们也乐得为南海公司站台。英国国王亲自参与公司运营,这点燃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投资热情。贵族、政客、艺术家、银行家、中产阶级乃至平民,都把身家押宝在这家公司之上。
南海公司的股票好像一台永动机,为这个国家创造着惊人的纸面财富。那些贷款买入股票的投资者,很快就通过股票增值对冲掉了贷款压力。约翰·劳在法国创造的奇迹,被南海公司用更加简易的方式送上了新的巅峰。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债完成债转股,英国政府也变得乐观起来。
南海公司的股价一骑绝尘,巅峰时达到1000英镑每股,是发行价的10倍。即便如此,仍没有人觉得南海公司的股价被大大高估了。相反,街头巷尾层出不穷的新传言,为投资者们进行了新一轮的信仰充值。他们坚信,满载奇异宝石和黄金白银的商船即将抵达港口,南美洲源源不断的宝藏会填满南海公司的仓库。
南海公司扶摇直上的股价影响了整个市场,不列颠东印度公司、英格兰银行等公司的股价也在同时期开始跃升。在资本市场欣欣向荣的背景下,各种新技术、新创意也借助交易所出现在投资者面前。这些毫无实质产品的技术被包装成炼金术一样的神迹,成功地从投资者们的钱袋中捞到了钱。这并不意外,毕竟有南海公司这个“榜样”,它可以在主营业务毫无实质性进展的同时让股价提升10倍。
依靠讲故事发行股票的策略被证明是有效的,直到越来越匪夷所思的项目在市场上亮相,就连最愚钝的投资者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一时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落袋为安,各大公司的股票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抛售。南海公司的股价从最高点的1000英镑降至700英镑,又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内跌至190英镑。如此惨烈的波动洗劫了公司的所有股东,加了杠杆的投资者负债累累,直接出局。那些在南海计划初期大赚一笔的政客们大多也把财富还给了市场,甚至附带上自己的毕生积蓄。再没有任何动力支撑起南海公司股票,进行哪怕一小波反弹。
一个月前还守着南海公司股票窃喜的人们,只得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没有负债的投资者不得不主动降低生活质量,寻找新工作,艰难地生存下去。阔太太们变卖珠宝首饰,过上粗茶淡饭的普通生活。原本在家中养尊处优的退役军人不得不冒险前往海外殖民地,过回刀尖舔血的生活。相比于那些背负巨额负债的赌徒,这些人的结局还算是好的。因为无法偿债,大量杠杆投资者选择自杀。
南海泡沫最终演变成了全国性的金融灾难,大量官员遭到审查,并被证实参与了南海计划和南海公司股票的炒作。至于南海计划的“老师”约翰·劳,我们也可以聊聊他的结局了:他的印钞计划最终酿成了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吞噬了无数人的财富,法国也进入了经济萧条时期,混乱的金融市场在几年后才逐渐改善,而约翰·劳本人恐被问责开始了逃亡,孤独地死在了威尼斯的某个贫民窟中。
即使是在这两场负和博弈中,也一定有嗅觉灵敏者借助制度漏洞实现了财富创收。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这样的巨大泡沫狠狠打击了秩序稳定性,甚至不免让人开始怀疑金融本身究竟是造福人类的发明,还是包藏祸心的糖衣炮弹。
金融泡沫案例的相似点是,它们好像都是在某些非常明显的原则问题上犯下了致命错误。但事实并非如此,真正让这些大胆的想法变为现实并引发灾难的,往往是一些国家发展过程中沉淀出的“慢性病”。南海公司能够挑战英格兰银行对国债的处理权,原因就在于英国在长期战争中堆积了大量债务问题,依靠惯性的贸易增长不足以化解。眼看债务增长就要把英国推向悬崖,不得不采取“非常之道”。
在商业环境下,采取“非常之道”力挽狂澜的例子不胜枚举。苹果公司的发展陷入瓶颈时,乔布斯选择利用iPod(苹果音乐播放器)切入一个大公司非常不屑的小众赛道,用这款伟大的产品拯救了苹果的颓势。英特尔公司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处理器制造商,在主营业务受到日系竞争对手的威胁后地位一落千丈,关键时刻,临危受命的首席执行官安迪·格鲁夫力排众议,决定放弃处理器市场,带领英特尔在全新的芯片赛道浴火重生。
由此可知,放弃固有思维对于打破僵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开拓思维并不是一劳永逸之举,甚至有可能酿成新的灾祸。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是,创新者是否对自己渴望达成的目标有一个理性的认知。动机是否健康,决定了创新的纯度。
在本书的很多案例中,金融创新往往伴随着高尚的设想。无论是苏美尔的记账泥板、北宋的纸币,还是美第奇银行的内部激励制度,出发点都是好的。而南海公司是少有的,几乎是把全部心思放在如何投机的负面创新案例。即使南海公司拥有了令人嫉妒的南美洲贸易特许权,管理层也从未思考过如何通过贸易手段让公司走上正轨,反而迷上了约翰·劳开发的危险游戏。自始至终,南海公司从未想过如何开发南美洲贸易,却顶着贸易光环开启了市场融资。通过反复自我炒作,把这个想象中的故事推销给整个英国。用一个谎言去掩盖另一个谎言,其结果就是陷入一个偏离正轨的循环。
愿世人铭记南海公司的悲剧,记住那场让牛顿爵士都无能为力的金融大崩溃。
密西西比泡沫和南海泡沫都证明了凭空印钞和发行股票是没有办法创造价值的。试图通过人为创造通货膨胀消化债务问题,最终只能自食其果。然而在此之后,依然有权威人士相信印钞是一切经济问题的解决之道。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