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思想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6.29
4.5折
¥
58
全新
库存46件
作者[日]上野千鹤子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228435
出版时间2022-10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1202735216
上书时间2024-06-0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上野千鹤子
1948年生于富山县。日本有名社会学家,日本女性学/性别研究的代表人物。现任东京大学名誉教授,NPO组织“女性行动网络”(Women’s Action Network)理事长。其著作有《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女性的思想》《一个人最后的旅程》《厌女》《国家主义与社会性别》《不惑的女性主义》等重要作品,在世界范围内有着重要影响力。
目录
第1部分 重读“女性之书”
003 第一章 生产的思想与男性一代主义:
森崎和江《第三性:遥远的爱欲》
004 自出生起就失去故乡的人
006 踏上言语之旅
007 共鸣的爱欲之声
011 追求“对幻想”
012 “我”这一自我
017 为未来编织的话语
023 第二章 引人共鸣的灵魂文学:
石牟礼道子《苦海净土:我们的水俣病》
024 这并非纪实文学作品
025 “道子体”的发明
030 凭依的文体
031 失去的世界
034 与男性思想的诀别
036 “女性”的思想
045 第三章 女性解放运动的第一声啼哭:
田中美津《致鲜活的女性:纠葛挣扎的女性解放运动》
046 一张传单——《从厕所中解放》
050 从校园斗争到女性解放运动
054 关于“堕胎自由”
055 “我们希望创建一个人们能够,并且愿意生孩子的社会”
058 所有女性都是永田洋子
060 被记忆和忘却的历史
065 第四章 单独个体的虚无主义:富冈多惠子《藤衣麻衾》
066 女性解放运动的助跑者
068 单独个体的虚无主义
072 女性是和平主义者吗?
074 “非自然”的性行为
077 激进的评论家
080 人生就是消磨时光
085 第五章 用女性主义批评的方法解读日本近代男性文学:
水田宗子《叙事和反叙事的风景:文学与女性的想象力》
086 从美国文学出发
089 从“女主人公”到“主人公”
090 以坚韧的知性为支撑
092 日本近代文学中的男性形象
095 对《男流文学论》的批判
100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未来
第二部分 以“性别”的视角重审世界
105 第六章 性既非自然也非本能:
米歇尔·福柯《性史(第一卷):认知意志》
106 性研究的范式转换
107 《认知意志》
108 私密性让“性”特权化
111 性(sexuality)的近代装置
113 坦白制度
116 忏悔与日本人
123 第七章 东方是西方人的臆想:
爱德华·沃第尔·萨义德《东方主义》
124 范式的转换
127 东方人的历史作用
128 性别化的东方主义
132 东方和西方之间的权力平衡
132 性别与“反向东方主义”
135 父权制下的反抗模式
141 第八章 恐同与厌女:伊芙·科索夫斯基·塞吉维克《男人之间》
142 酷儿批评的登场
143 何谓异性恋秩序
147 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与男性同性恋
149 出柜与隐私
150 同性恋者的诞生
152 日本的厌女
159 第九章 社会性别论——换个视角看世界:
琼·瓦拉赫·斯科特的《社会性别与历史学》
160 社会性别(gender)的定义
162 从“女性史”到“性别史”
167 “女性有文艺复兴吗?”
169 日本近代文学的“叙事谱系”
170 “男性市民”
175 第十章 服从即抵抗,抵抗即服从:
佳亚特里·查克拉瓦蒂·斯皮瓦克《底层人能发声吗?》
176 出生于原殖民地国家的英国文学教授
178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182 被认可的自杀——萨蒂(sati)
184 戴头巾的问题
186 日本的“服从”与“抵抗”
187 言语和行为
193 第十一章 颠覆边界:
朱迪斯·巴特勒《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
194 巴特勒的登场
195 解构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的二元论
196 “女性”的主体性何在?
199 变革是否可能?
201 巴特勒与竹村和子
206 后 记
210 文库版追记
212 解 说
内容摘要
本书是《父权制与资本主义》作者上野千鹤子的经典代表作。她通过对十一位著名思想家的十一部名著中的女性思想进行了深度剖析,从而对20世纪女性思想作了一个总结性回顾。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迎来了黎明期,正在思想形成期的上野千鹤子也受其深刻影响。她通过对那些开创女性思想的先驱们的概括回顾,将他们的足迹传递给后来的女性。本书主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题为《再读女性之书》,解读了日本女性作家及评论家诸如森崎和江、田中美津、富冈多惠子及水田宗子的作品;第二部分题为《以性别视角重审世界》,深刻剖析了米歇尔?福柯的、爱德华·萨义德的、伊芙?科索夫斯基?塞吉维克、琼?瓦拉赫?斯科特以及朱迪斯?巴特勒等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学者的女性思想。
在今天,女性主义已经进入社会主流视野,本书对我们正确看待女性、女性主义以及女性的思想有着非常中肯和权威的判断,一经出版,立刻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成为理解女性和女性思想、掌握上野千鹤子思想脉络不得不读的经典作品。
主编推荐
现代女性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十一位名家,十一部旷世名著,十一种女性的思想
女性的沉默,到此结束!
精彩内容
酷儿批评的登场阅读《男人之间》(1985年)时,我终于解开了心中多年的谜团。原来如此。原来我一直以来憎恶的,并非男性同性恋,而是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指的是“克制了性欲望的男性之间的联结”,而男性同性恋指的是“男性之间的爱恋”,两者似是而非。赋予这两种不同现象以不同概念,从而将其区分开来的,是一位研究英国文学的美国人——伊芙·科索夫斯基·塞吉维克。她是一位不太为人所知的女性主义研究者。
塞吉维克认为,如果性(sexuality)是由社会建构的话,那么它就应该有相应的历史。于是,塞吉维克从19世纪的英国文学文本入手,探究性的历史,因为19世纪正是以异性恋为基础的近代家庭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男人之间》一书的副标题为“英国文学与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涉及的作品有莎士比亚(WilliamShakespeare,1564—1616)、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Dickens,1812—1870)、奥斯卡·王尔德(OscarWilde,1854—1900)等人撰写的英国文学经典著作。美国女性主义批评家伊莱恩·肖沃尔特(ElaineShowalter)将女性主义批评分为两大类,即狭义的女性主义批评(用性别的视角重新审视男性作家的经典名著)和以女性作品为研究对象的女性主义批评(重新评价未能受到重视的女性文学),塞吉维克的尝试属于前者。
塞吉维克同时也是一位酷儿批评家。酷儿批评从女性主义批评中发展而来,女性主义批评把gender(社会、文化上的性别差异)作为分析对象,而酷儿批评则在种种言说中探讨不能被归在性别二元论(男性与女性的二分)里的非异性恋的性,即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变性者的存在方式。
酷儿(queer)一词在日语中是“变态”之意。正如男同性恋者反过来利用歧视性的目光自称“okama”(男同性恋)那样,性少数群体也将他人投射在自己身上的“倒错”(perversion)、“异常”(abnormality)的目光为己所用,自称“变态”,可谓一种扰乱视听的话语战术。而这一战术,与男同性恋者中的“变装皇后”通过大量的女装表演,恶搞性别二元论秩序的做法不乏相似之处。“怎么样,这样看起来就像女性了吧?”变装皇后们通过恶搞,揭露出性别终归只是一场角色扮演罢了。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何酷儿批评是从女性主义批评中诞生的,而在塞吉维克之后担起酷儿批评重任的又为何主要是女同性恋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