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裂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2.83 3.0折 43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频

出版社北京联合

ISBN9787559626820

出版时间2018-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3元

货号30464696

上书时间2024-06-03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1.莫言阎连科韩少功苏童等赞赏推荐,力荐作品
2.6个极其令人着迷的故事,6种百转千回的阅读体验。
3.孙频是80一代中极少数的严肃写作者,她的写作充满力量,总是以勇敢的审视真实记录不值得原谅的一切,以暴戾的书写无情戳穿遮遮掩掩的心疾隐痛。?
4.《裂》虽然依旧锋利、冷静,但是不同于《疼》和《盐》里活生生的残酷,多了一道在绝境中猛然迸发的光芒,即便微弱,却也足以令人心生希望。
5.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目录
自由故
假面
九渡
不速之客
同体
掮客

内容摘要
《裂》,中篇小说集,这是一本6个中篇组成的小说集,继承了《疼》和《盐》的风格,但这一本《裂》拥有了一种新的东西:在绝望中迸发出名为希望的光芒,虽然依旧带着痛感,但这种新的疼痛,令人喜不自已。
如书上所说“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精彩内容
自由故“一种反抗。一种吞噬。一种再生。一种杀人见血。”一
这一日,博士楼里所有的目光倾巢而出围剿吕明月,她真是上了二十多年学都没有享受过如此殊荣。因为她决定退学。
刚才和导师拍桌子的英雄气概还如余烬一般炙烤着她,直烤得她浑身上下冒火。活了近三十年,头一次做了回自己的英雄,真是漂亮,她不能不高看自己。只恨楼道里空荡荡,寂静无声,连个给她喝彩的人都没有。她踩着自己的回声出了中文系古旧阴暗的楼门,一头扎进了外面的阳光里。阳光很好,在她头顶流光溢彩,她几乎忘了脚下的台阶,只如伟人塑像一般屹立在那里环视着这校园。从读硕士到读博士,在这校园里居然已经窝了六年,却从不曾真正看过它一眼。这校园对于她来说从来只有两条路:一条是通往图书馆的,一条是通往食堂的。如今,她却要与它们道别了。最重要的是,是她自己选择了戛然而止。她有些豪迈,还有些悲壮。她去意已决,导师再骂她三天三夜也没用。
当天晚上吕明月就被左邻右舍的女博士们围攻了。左边的邻居永远穿着睡衣蛰伏在宿舍里看书,她最骄傲的事情就是读博几年委实省下了不少衣服钱。她说:“你这是脑子进水了吗,博士都读了三年,再坚持个一年半载就毕业了,你现在退学了干什么去?”右边的邻居又瘦又小,永远留着可爱的童花头,表示她永远不会长大。这发型果然让很多人以为她还是本科生小妹妹,她当然得意。然而最让她得意的并不是她像长不大,而是她日益增长的学识与她不朽的外表所形成的鲜明对比,天山童姥似的。她口气也是童姥式的,像长辈一样教训着吕明月:“不要以为就你一个人累。谁不是在这脱皮掉肉地熬着,要不为什么叫我们‘博士狗’,总有像狗的地方吧?我知道你肯定是发愁毕业论文。没事,我也才写了几页,谁也没写多少,是不是?你说你退学多不划算。”听众中唯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博士热烈地支持她,她晚上愁论文,白天愁嫁人。她说:“真佩服你,其实我早就不想往下读了,现在我最想做的事情是生孩子,可惜没人和我生。”说到生孩子,她两眼放光,立刻把昏暗的宿舍照亮了。有人又问:“吕明月,你退学后打算去做什么?”吕明月被一群人围剿,表情却很淡定,只是微微笑着,并不多说话,有如闹市里的僧人入定,看上去略有些诡异。她自然已经想好了退学后去做什么,只是不能和她们说。她对这帮女人的了解绝不亚于对自己手指头的了解,她们和她都是一路货色。当年为什么读研,是因为找不到好的工作;后来为什么读博,是因为还是找不到好的工作。其实她们对做学问的兴趣远没有对看肥皂剧的兴趣大。长得略有姿色的,恨不能一见导师就撒娇。据说这系里那个最漂亮的女博士坐过导师的大腿,虽然后事不详,但她显然自以为有了导师的庇护,走在路上都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现在博士堆积如山,像她们这种院校毕业的中文系博士只能远销三四线小城市,更何况像吕明月这样的女博士。
她身材五短,满脸雀斑,五官中最为硕大醒目的是那副鼻孔。别人与她对视的时候最先看到的永远是那两只黑洞洞的鼻孔,在这副鼻孔的威压下,其他部位都不显眼。在她说话或笑的时候还会看到她长着两只很大的门牙,一笑就像只兔子。从上幼儿园到读博士将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她一直在扎扎实实地给他人做配角,谁都不会正眼看她一眼。所以她一直奇怪父母为什么给她起了一个如此皎洁璀璨的名字——明月,与她如影相随这么多年好像只是存心要嘲讽她。不过,只要一想哥哥的名字,她就释然了。她哥哥叫吕明亮,比她金碧辉煌。当农民的父母一心想让他们出人头地、光彩熠熠,才起了这样的名字以托重望。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兄妹二人与叫“张发财”“李进宝”的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她不过是个女版的张发财。
吕明月活了三十来岁就谈过一次短暂的恋爱,最后还是对方说喜欢上别人了,坚决要和她分手,并且补充说他发现他其实从未爱过她。好像她不过是他的一块实习基地,从她这里出发,他才得以投身于真正开始的恋爱事业。果然,此后她站在宿舍楼的窗口看到男友和他的新女友拉着手走过。她一边看着他们的背影,一边号啕大哭。在此后的很长时间里,她都默默地把自己划定为一个弃妇、一个一无是处的女人,然后忍辱负重,发奋考研再考博。她并不是什么读书天才,但一个人一旦觉得自己除了读书,什么都做不了时,那就谁也拦不住她了,她便一路飙车,读到了博士三年级。读博期间,隔壁倒是有个女博士要给她介绍男朋友。结果,那男人看上了介绍人,而她缩在那里只不过是一团不小心长成了人形的空气。
就是在这一年里,她忽然感到了哪里不对劲。这种感觉有点像刚进大一时的迷茫,好像把她从一只碗里倒进了一口锅里,她一时不知道该游向哪里。但是这种感觉比她读大一时更孤独、更强烈,好像苦心孤诣搭了很多年的积木,快搭到顶了,突然发现原来图纸就是错的。然而这积木的坍塌是需要最后一根羽毛压下来的。这根羽毛是由她的一篇论文引出来的。有一篇论文,她自认为下足了功夫,却四处投稿无果。让她付高额的版面费,她又不愿意,觉得这种行为与在地摊上卖处理的猪肉无异。就在这时候,有个编辑给她回信了,说是异常欣赏她的才学,并要帮她送审至一个学术评奖机构。这封电子邮件,她不厌其烦地读了一遍又一遍,像抚摩恋人的手一样怎么摸都摸不够。她开始时是一边读一边兴奋,到后来是一边读一边流泪。她流泪并不是因为能发表一篇论文,而是这么多年里终于有一个人肯把她当金子一样从沙堆里拣出来。他居然不吝笔墨,用了“异常欣赏”四个字,其中每个字对她来说都是电闪雷鸣,把她荒废了近三十年的人生全照成白昼了。要是那个编辑现在就站在她面前,她一定会涕泪交流地为他鞍前马后,像个真正的仆人一样。这个形象是她后来想出来的,当时她感激涕零,根本无法看清自己的嘴脸。
虽然只被一个人欣赏,但她觉得像得了什么大赦一般扬眉吐气,恨不得能奔走相告。好似她忽然便站到了地球的中心,再给她一根杠杆,她就把地球撬起来了。此后她便按他的说法,静候佳音。她每天要翻看邮箱无数次,就是为了看看那人给她回信了没。没有,一直没有。她只好不停地往下翻邮箱。这样几个月后,还是杳无音讯,她却患上了强迫症,只要往电脑前一坐,第一个动作就是开邮箱。晚上睡觉前的最后一个动作还是开邮箱。没有,邮箱是空的。她再一次咣的一声关上了邮箱,都能听见在这宿舍里激起的巨大回响,好像她正寄居在一只空罐头瓶里一样。躺在床上她义正义正辞言地告诫自己,明天绝不再翻看邮箱了,他爱回不回,她凭什么让自己像只随时准备着讨好人的狗……可不,真是像狗。但是她绝望地发现,第二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又是习惯性地翻开邮箱,好像这邮箱已经变成她的呼吸和血液了。她像受刑一样每日被荒芜空旷的邮箱伤害十次,睡一觉之后接着上刑,再来下一轮十次。她停不下来,好像在湍急的河水中被冲着一路向前狂奔。四个月里,对方再没给她回过一个字,她却无时不刻不想着对方和对方即将施舍给她的恩典。这情形如同一场无边无际的暗恋。受虐四个月后,她终于身心疲惫,无力再应付,便鼓起勇气觍着脸给那编辑去了一封邮件询问下文。结果,此信发出便如泥牛入海。她不甘心,更何况已经厚了一次脸皮,再厚一点也无所谓。她便又写了一封信问询,结果这次收到了自动回复——“该邮箱已停止使用”,彻底废弃了。
她浑身一哆嗦,忽然明白过来,对方大约就是为了躲避像她这样的人的纠缠才换邮箱的吧,就像一个人为了躲避追杀而不得不乔装或整容。她居然逼着人家不得不更换了邮箱?这和逼着一个人亡命天涯有什么本质区别?她居然有这么大的能量,简直是核武器般的威力。
她急急忙忙离开宿舍,只想离那台电脑远一点,唯恐与它再打正面,唯恐再被它羞辱。她跌跌撞撞地开始下楼梯。她漫无目的地绕着楼梯往下走,一圈又一圈,蜘蛛吐丝布网似的。她走得气喘吁吁,颠三倒四,有时候一步就跨了两个台阶,却是一步也不敢停留,只觉得那可怕的邮箱还跟在她后面,一路追过来,一定要再把她捉回去。她只能更快地逃走。
这楼梯居然也有走完的时候?她突然发现自己已经站在外面的阳光里了。明晃晃的阳光打在她身上让她产生一种双重的羞耻感,好似她没穿衣服就跑了出来,站在阳光下面丢人现眼。宿舍楼下人来人往,有人忽然扭头看了她一眼。她心里一惊,立刻便觉得自己被人认出来了,好像她刚刚杀过人,刚从犯罪现场逃出来。她惊恐得那么逼真,几乎连自己都要相信了。她赶紧跑到宿舍楼后面。楼后面是一块狭窄的空地,除了鸟儿和虫子,鲜有人至。因为是楼的背影处,阴凉安静,倒像一座小禅院。她一个人在那里坐了整整一下午,像一枚果实被镶嵌在了那道缝隙里。
她坐在那里专心致志看着自己的手指,好像在数自己究竟有几个指头。数了又数,她忽然无声地冷笑,冷气从她硕大的鼻孔里喷了出来。她开始解冻,开始渐渐苏醒。他为什么要给她希望,给她一点可怜的希望把她钓起来再抛出去,然后看着她在岸上挣扎,是觉得这样好玩吗?她情愿他根本就没有理睬过她,就让她在那黑暗的地方一直待着,她会更感激他。
也就是在这个下午,她幡然醒悟,其实真正该恨的是她自己。她从来不过是个软体动物,别人赐给她一句赞美,她就像得了一根崭新的脊椎。这么多年里,那些深埋在她躯体的地窖里的幽灵忽然全部复活了,突然之间她如此渴望那些从来不曾存在的自己,她渴望自己能从头来过,她想在三十岁的时候从头活一次。这三十年里她平庸、顺从、卑微,渴望认可而从不被认可,想谄媚而没有机会,想坐男人的大腿而不得。原来,她心里已经不下一百次地幻想过坐到导师的大腿上……可事实上,她和导师的关系很差,她几乎得了妄想症加被迫害症,总觉得导师不会让她毕业。难怪她要仇视那个有姿色的女博士,因为她只能望梅止渴。
更重要的是,这只是个开头,一眼望过去,未来简直是一种无期徒刑。总要毕业吧,总要找工作吧,一切她向往的东西都将拒绝她、羞辱她,根本不会眷顾她。就像那封邮件,飞过来也不过是为了更好地羞辱她。她插翅难逃。也就是在那一瞬间,她忽然做出了一个决定:退学。她不想再和她们一起头破血流地往一个方向挤了,她要与她们背道而驰。她们继续读她们的博士,进她们的高校,削尖脑袋过她们的体面生活去。而她……回头是岸,她要去过一种最自由自在的生活,此后再不需要惧怕导师不让她毕业,再不需要为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而忧心忡忡,夜不能寐。
这时候夕阳西斜,她忽然看到一个高大、节烈、崭新的自己站在金色的光线里,如庙宇里的佛陀一般慈悲地俯视着这校园里的众生。她慢慢向宿舍走去,在昏暗下来的光线里,夹着书本的女博士们匆匆地与她擦肩而过,她们正忙着去图书馆或实验室。她们热火朝天地与每一分钟搏击着,谁都不会留意一个逃兵即将出现。她继续慢慢地、慢慢地往前走,像影子一样从她们身边飘过,好像她已经是不存在的了。这种感觉让她打了个寒战,就好像她和她们已经阴阳两隔了。
这个晚上,坐在万分熟悉的宿舍里,她却不知道该怎么处置这个全新的自我。她自然还在留恋那个曾经的自己,那个人多年里虽然卑微渺小但勤奋刻苦,堪称被社会机器批量拓出来的五好青年。可是现在,这个新生的自己,多少带着点邪气的自己,正胁迫着那个曾经的自己,让她没有容身之地,要把她赶出这间宿舍。折腾到半夜都睡不着,她开始偷偷哭泣,为自己丢失的身份。她第一次感觉到隐藏在自己身体里的其他自己,一个又一个自己装在透明的瓶子里,标本似的全都陈列在她面前。她们让她觉得自己面目全非。
她们陪着她,一宿无眠。
自由故“一种反抗。一种吞噬。一种再生。一种杀人见血。”一
这一日,博士楼里所有的目光倾巢而出围剿吕明月,她真是上了二十多年学都没有享受过如此殊荣。因为她决定退学。
刚才和导师拍桌子的英雄气概还如余烬一般炙烤着她,直烤得她浑身上下冒火。活了近三十年,头一次做了回自己的英雄,真是漂亮,她不能不高看自己。只恨楼道里空荡荡,寂静无声,连个给她喝彩的人都没有。她踩着自己的回声出了中文系古旧阴暗的楼门,一头扎进了外面的阳光里。阳光很好,在她头顶流光溢彩,她几乎忘了脚下的台阶,只如伟人塑像一般屹立在那里环视着这校园。从读硕士到读博士,在这校园里居然已经窝了六年,却从不曾真正看过它一眼。这校园对于她来说从来只有两条路:一条是通往图书馆的,一条是通往食堂的。如今,她却要与它们道别了。最重要的是,是她自己选择了戛然而止。她有些豪迈,还有些悲壮。她去意已决,导师再骂她三天三夜也没用。
当天晚上吕明月就被左邻右舍的女博士们围攻了。左边的邻居永远穿着睡衣蛰伏在宿舍里看书,她最骄傲的事情就是读博几年委实省下了不少衣服钱。她说:“你这是脑子进水了吗,博士都读了三年,再坚持个一年半载就毕业了,你现在退学了干什么去?”右边的邻居又瘦又小,永远留着可爱的童花头,表示她永远不会长大。这发型果然让很多人以为她还是本科生小妹妹,她当然得意。然而最让她得意的并不是她像长不大,而是她日益增长的学识与她不朽的外表所形成的鲜明对比,天山童姥似的。她口气也是童姥式的,像长辈一样教训着吕明月:“不要以为就你一个人累。谁不是在这脱皮掉肉地熬着,要不为什么叫我们‘博士狗’,总有像狗的地方吧?我知道你肯定是发愁毕业论文。没事,我也才写了几页,谁也没写多少,是不是?你说你退学多不划算。”听众中唯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博士热烈地支持她,她晚上愁论文,白天愁嫁人。她说:“真佩服你,其实我早就不想往下读了,现在我最想做的事情是生孩子,可惜没人和我生。”说到生孩子,她两眼放光,立刻把昏暗的宿舍照亮了。有人又问:“吕明月,你退学后打算去做什么?”吕明月被一群人围剿,表情却很淡定,只是微微笑着,并不多说话,有如闹市里的僧人入定,看上去略有些诡异。她自然已经想好了退学后去做什么,只是不能和她们说。她对这帮女人的了解绝不亚于对自己手指头的了解,她们和她都是一路货色。当年为什么读研,是因为找不到好的工作;后来为什么读博,是因为还是找不到好的工作。其实她们对做学问的兴趣远没有对看肥皂剧的兴趣大。长得略有姿色的,恨不能一见导师就撒娇。据说这系里那个最漂亮的女博士坐过导师的大腿,虽然后事不详,但她显然自以为有了导师的庇护,走在路上都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现在博士堆积如山,像她们这种院校毕业的中文系博士只能远销三四线小城市,更何况像吕明月这样的女博士。
她身材五短,满脸雀斑,五官中最为硕大醒目的是那副鼻孔。别人与她对视的时候最先看到的永远是那两只黑洞洞的鼻孔,在这副鼻孔的威压下,其他部位都不显眼。在她说话或笑的时候还会看到她长着两只很大的门牙,一笑就像只兔子。从上幼儿园到读博士将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她一直在扎扎实实地给他人做配角,谁都不会正眼看她一眼。所以她一直奇怪父母为什么给她起了一个如此皎洁璀璨的名字——明月,与她如影相随这么多年好像只是存心要嘲讽她。不过,只要一想哥哥的名字,她就释然了。她哥哥叫吕明亮,比她金碧辉煌。当农民的父母一心想让他们出人头地、光彩熠熠,才起了这样的名字以托重望。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兄妹二人与叫“张发财”“李进宝”的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她不过是个女版的张发财。
吕明月活了三十来岁就谈过一次短暂的恋爱,最后还是对方说喜欢上别人了,坚决要和她分手,并且补充说他发现他其实从未爱过她。好像她不过是他的一块实习基地,从她这里出发,他才得以投身于真正开始的恋爱事业。果然,此后她站在宿舍楼的窗口看到男友和他的新女友拉着手走过。她一边看着他们的背影,一边号啕大哭。在此后的很长时间里,她都默默地把自己划定为一个弃妇、一个一无是处的女人,然后忍辱负重,发奋考研再考博。她并不是什么读书天才,但一个人一旦觉得自己除了读书,什么都做不了时,那就谁也拦不住她了,她便一路飙车,读到了博士三年级。读博期间,隔壁倒是有个女博士要给她介绍男朋友。结果,那男人看上了介绍人,而她缩在那里只不过是一团不小心长成了人形的空气。
就是在这一年里,她忽然感到了哪里不对劲。这种感觉有点像刚进大一时的迷茫,好像把她从一只碗里倒进了一口锅里,她一时不知道该游向哪里。但是这种感觉比她读大一时更孤独、更强烈,好像苦心孤诣搭了很多年的积木,快搭到顶了,突然发现原来图纸就是错的。然而这积木的坍塌是需要最后一根羽毛压下来的。这根羽毛是由她的一篇论文引出来的。有一篇论文,她自认为下足了功夫,却四处投稿无果。让她付高额的版面费,她又不愿意,觉得这种行为与在地摊上卖处理的猪肉无异。就在这时候,有个编辑给她回信了,说是异常欣赏她的才学,并要帮她送审至一个学术评奖机构。这封电子邮件,她不厌其烦地读了一遍又一遍,像抚摩恋人的手一样怎么摸都摸不够。她开始时是一边读一边兴奋,到后来是一边读一边流泪。她流泪并不是因为能发表一篇论文,而是这么多年里终于有一个人肯把她当金子一样从沙堆里拣出来。他居然不吝笔墨,用了“异常欣赏”四个字,其中每个字对她来说都是电闪雷鸣,把她荒废了近三十年的人生全照成白昼了。要是那个编辑现在就站在她面前,她一定会涕泪交流地为他鞍前马后,像个真正的仆人一样。这个形象是她后来想出来的,当时她感激涕零,根本无法看清自己的嘴脸。
虽然只被一个人欣赏,但她觉得像得了什么大赦一般扬眉吐气,恨不得能奔走相告。好似她忽然便站到了地球的中心,再给她一根杠杆,她就把地球撬起来了。此后她便按他的说法,静候佳音。她每天要翻看邮箱无数次,就是为了看看那人给她回信了没。没有,一直没有。她只好不停地往下翻邮箱。这样几个月后,还是杳无音讯,她却患上了强迫症,只要往电脑前一坐,第一个动作就是开邮箱。晚上睡觉前的最后一个动作还是开邮箱。没有,邮箱是空的。她再一次咣的一声关上了邮箱,都能听见在这宿舍里激起的巨大回响,好像她正寄居在一只空罐头瓶里一样。躺在床上她义正义正辞言地告诫自己,明天绝不再翻看邮箱了,他爱回不回,她凭什么让自己像只随时准备着讨好人的狗……可不,真是像狗。但是她绝望地发现,第二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又是习惯性地翻开邮箱,好像这邮箱已经变成她的呼和血液了。她像受刑一样每日被荒芜空旷的邮箱伤害十次,睡一觉之后接着上刑,再来下一轮十次。她停不下来,好像在湍急的河水中被冲着一路向前狂奔。四个月里,对方再没给她回过一个字,她却无时不刻不想着对方和对方即将施舍给她的恩典。这情形如同一场无边无际的暗恋。受虐四个月后,她终于身心疲惫,无力再应付,便鼓起勇气觍着脸给那编辑去了一封邮件询问下文。结果,此信发出便如泥牛入海。她不甘心,更何况已经厚了一次脸皮,再厚一点也无所谓。她便又写了一封信问询,结果这次收到了自动回复——“该邮箱已停止使用”,彻底废弃了。
她浑身一哆嗦,忽然明白过来,对方大约就是为了躲避像她这样的人的纠缠才换邮箱的吧,就像一个人为了躲避追杀而不得不乔装或整容。她居然逼着人家不得不更换了邮箱?这和逼着一个人亡命天涯有什么本质区别?她居然有这么大的能量,简直是核武器般的威力。
她急急忙忙离开宿舍,只想离那台电脑远一点,唯恐与它再打正面,唯恐再被它羞辱。她跌跌撞撞地开始下楼梯。她漫无目的地绕着楼梯往下走,一圈又一圈,蜘蛛吐丝布网似的。她走得气喘吁吁,颠三倒四,有时候一步就跨了两个台阶,却是一步也不敢停留,只觉得那可怕的邮箱还跟在她后面,一路追过来,一定要再把她捉回去。她只能更快地逃走。
这楼梯居然也有走完的时候?她突然发现自己已经站在外面的阳光里了。明晃晃的阳光打在她身上让她产生一种双重的羞耻感,好似她没穿衣服就跑了出来,站在阳光下面丢人现眼。宿舍楼下人来人往,有人忽然扭头看了她一眼。她心里一惊,立刻便觉得自己被人认出来了,好像她刚刚杀过人,刚从犯罪现场逃出来。她惊恐得那么逼真,几乎连自己都要相信了。她赶紧跑到宿舍楼后面。楼后面是一块狭窄的空地,除了鸟儿和虫子,鲜有人至。因为是楼的背影处,阴凉安静,倒像一座小禅院。她一个人在那里坐了整整一下午,像一枚果实被镶嵌在了那道缝隙里。
她坐在那里专心致志看着自己的手指,好像在数自己究竟有几个指头。数了又数,她忽然无声地冷笑,冷气从她硕大的鼻孔里喷了出来。她开始解冻,开始渐渐苏醒。他为什么要给她希望,给她一点可怜的希望把她钓起来再抛出去,然后看着她在岸上挣扎,是觉得这样好玩吗?她情愿他根本就没有理睬过她,就让她在那黑暗的地方一直待着,她会更感激他。
也就是在这个下午,她幡然醒悟,其实真正该恨的是她自己。她从来不过是个软体动物,别人赐给她一句赞美,她就像得了一根崭新的脊椎。这么多年里,那些深埋在她躯体的地窖里的幽灵忽然全部复活了,突然之间她如此渴望那些从来不曾存在的自己,她渴望自己能从头来过,她想在三十岁的时候从头活一次。这三十年里她平庸、顺从、卑微,渴望认可而从不被认可,想谄媚而没有机会,想坐男人的大腿而不得。原来,她心里已经不下一百次地幻想过坐到导师的大腿上……可事实上,她和导师的关系很差,她几乎得了妄想症加被迫害症,总觉得导师不会让她毕业。难怪她要仇视那个有姿色的女博士,因为她只能望梅止渴。
更重要的是,这只是个开头,一眼望过去,未来简直是一种无期徒刑。总要毕业吧,总要找工作吧,一切她向往的东西都将拒绝她、羞辱她,根本不会眷顾她。就像那封邮件,飞过来也不过是为了更好地羞辱她。她插翅难逃。也就是在那一瞬间,她忽然做出了一个决定:退学。她不想再和她们一起头破血流地往一个方向挤了,她要与她们背道而驰。她们继续读她们的博士,进她们的高校,削尖脑袋过她们的体面生活去。而她……回头是岸,她要去过一种最自由自在的生活,此后再不需要惧怕导师不让她毕业,再不需要为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而忧心忡忡,夜不能寐。
这时候夕阳西斜,她忽然看到一个高大、节烈、崭新的自己站在金色的光线里,如庙宇里的佛陀一般慈悲地俯视着这校园里的众生。她慢慢向宿舍走去,在昏暗下来的光线里,夹着书本的女博士们匆匆地与她擦肩而过,她们正忙着去图书馆或实验室。她们热火朝天地与每一分钟搏击着,谁都不会留意一个逃兵即将出现。她继续慢慢地、慢慢地往前走,像影子一样从她们身边飘过,好像她已经是不存在的了。这种感觉让她打了个寒战,就好像她和她们已经阴阳两隔了。
这个晚上,坐在万分熟悉的宿舍里,她却不知道该怎么处置这个全新的自我。她自然还在留恋那个曾经的自己,那个人多年里虽然卑微渺小但勤奋刻苦,堪称被社会机器批量拓出来的五好青年。可是现在,这个新生的自己,多少带着点邪气的自己,正胁迫着那个曾经的自己,让她没有容身之地,要把她赶出这间宿舍。折腾到半夜都睡不着,她开始偷偷哭泣,为自己丢失的身份。她第一次感觉到隐藏在自己身体里的其他自己,一个又一个自己装在透明的瓶子里,标本似的全都陈列在她面前。她们让她觉得自己面目全非。
她们陪着她,一宿无眠。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