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大曾(遗落与重拾一个纪录片导演的再寻之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方大曾(遗落与重拾一个纪录片导演的再寻之旅)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9.49 4.3折 68 全新

库存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冯雪松

出版社新世界

ISBN9787510457043

出版时间2017-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0085931

上书时间2024-06-03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冯雪松著的《方大曾(遗落与重拾一个纪录片导演的再寻之旅)》沿用《方大曾:消失与重现》确立的纸上纪录片的表达方式,集合最新研究成果,以史料发掘和实地调查为基础,融用多种视角,呈现寻找过程中的新线索,梳理出了方大曾的师友圈、社交圈及鲜为人知的特殊经历,进一步丰富了他的个人世界。

作者简介
冯雪松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纪录频道副总监,南开大学硕士。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客座教授,河北大学兼职教授,范长江新闻学院兼职教授,温州医科大学客座教授,新华通讯社穆青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曾任中央电视台办公室综合处长及澳门记者站首席记者。
1999年底开启寻找战地记者方大曾之旅,拍摄纪录片《寻找方大曾》,18年来,曾多次前往保定、石家庄、太原、大同、蠡县寻访,查询大量史料,采访百余人,数易其稿,完成了首部反映七七事变现场报道第一人的专著《方大曾:消失与重现》,填补了中国新闻史和摄影史的空白。
代表作品:纪录片《寻找方大曾》《二十世纪中国女性史》等,专著《方大曾:消失与重现》《方大曾:遗落与重拾》《解读方大曾》等。倡建方大曾纪念室,发起“方大曾校园行”公益计划,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被媒体称为引发“方大曾现象”的人。
2015年5月中国记协组织召开“冯雪松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座谈会”,号召全国广大新闻工作者“缅怀方大曾,学习冯雪松”。
曾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特等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中国新闻奖、全国人大好新闻奖、中国电视星光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学国家学会奖”组委会特别奖等奖项。

目录
一  方澄敏的遗物
二  少年小方的成长
三  大学时光
四  光明行
五  在天津
六  行走的记录者
七  绥远之远
八  保定南北
九  故事里的故事
十  岁月拾遗
后记  找到自己
方大曾生平及研究年表

精彩内容
 哥哥方大曾的事情遥不可期,协和胡同老宅的修缮问题和拆迁的消息日益临近。当时,小方在保定前线失踪了已经五十年,他在院子里搭建的用以冲洗照片的小木屋,已经朽了、烂了、没了。对于方澄敏来说,随着时间的流逝,身边可供回忆的事物和可谈往
事的人物愈来愈少,当时七十二岁的她自感到身心乏力,如果老宅也不在了,哥哥和方家五辈居此的气息和根咏也就没有了。
方大曾离家时留下的底片在方澄敏和母亲的心里视同于他的存在。“舅舅从战地再也没有回来,他在北京协和胡同家中留下了两小木箱底片。外婆说,小木箱是舅舅在院子里盖灰色小木星时请木匠一并做的,有一尺多长,半尺多宽,半尺来高,外面漆上土漆,专门用来装底片。”张在璇回忆道,“日本投降后,外婆就把小木箱放在了她卧室的平柜上。这箱底片是家人对舅舅的一个念想,看见它就好像舅舅还在,觉得总有一天他会回家来拿这箱底片。但谁都没有想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家人却很无奈地失去了它。”1966年夏,“红卫兵运动”迅猛发展,最初是在社会上破除“四旧”(即所谓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随后发展为抄家、打人、砸物。舅舅的那两箱底片让家里人很紧张,因为他拍摄的绥远抗战的照片都是抗战初期布防在绥远前线的傅作义部队
,官兵们服装、帽徽以及旗帜都有国民党青天白日的标识,在那个年代收藏这些是犯忌的;舅舅在通讯《冀东一瞥》中,揭露冀东伪政府统治区十分猖獗的娼
、赌、烟、毒、走私等社会丑恶现象的照片,那时也
都是有口难辩的“四旧”。万一这些底片让红卫兵看到,不用说底片,家里的人都将会遭受到灭顶之灾。
在银行工作的姨妈就来和母亲商量怎么办,姨妈说她打算瞒着外婆把舅舅的那箱底片交到她工作单位的“红卫兵办公室”,告诉他们这是家里亲人留下的纪念物,看他们如何处置。母亲是一名家庭妇女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无奈地说,也只能这样了,但是你一定要
注意自己的安全。姨妈在工作单位的人缘很好,说明情况后,“红卫兵办公室”负责人看她态度诚恳就没有为难她,只淡淡地说了一句“那你就放这儿吧”。
失落的姨妈回到家里,母亲告诉她外婆已经知道了送
底片的事。母亲说,那天外婆问她小木箱怎么不见了?没想到知道真相后,外婆的表现异常平静,沉默了一会儿,像自言自语似的说了五个字:“听天由命吧。”(张在璇《舅舅的底片》)在写给张在璇的信中,方澄敏告诉他,北平沦陷后,为了这些底片,外公怕日军来搜查烧掉一部分,白天烧有烟,晚上烧有火光,也就停止了,留下的这部分藏来藏去。“也许是由于咱家是老住户,也就避开了日军的搜查。这些是小方心血的结晶,有绥远抗战的第一手材料,如果抄走就无处可寻了。1975年我退休了,一日,我到工会办公室(前红卫兵办公室)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