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占九鼎(宋朝开国奇谋)/谋定天下系列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5.11
4.6折
¥
33
全新
仅1件
作者姜若木
出版社台海
ISBN9787516802212
出版时间2013-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3元
货号2711110
上书时间2024-06-0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姜若木编著的《谋占九鼎(宋朝开国奇谋)》将宋朝开国之初所发生的那些重大事件以及开国皇帝们的开国奇谋都做了详细的描述,包括史学家的评论及重要的文献论证。本书主要写了赵匡胤如何从一个不起眼的士兵最终手握重兵,而后又如何上演了一幕“黄袍加身”的精彩奇谋;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是如何用“兄终弟及”之说篡得皇位的。本书语言通俗易懂、故事生动有趣,将历史如电影般的重现在读者面前。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希望你能从书中受益匪浅。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生于乱世,英武豪侠
武将世家,真龙出世
乱世顽童,厌文爱武
搬迁汴州,英武豪侠
第二章 历经磨难,浪迹天涯
成亲背井,落魄江湖
阴霾重重,得遇高人
应征人伍,跟对英主
第三章 崭露头角,疆场逞威
高平大战,一战成名
滁州大捷,英勇善战
征淮战役,威望日隆
助君北伐,柴荣病死
第四章 广结死党,羽翼渐卓
背靠大树,平步青云
野心膨胀,结交死党
联盟用兵,义社兄弟
赵普加盟,如虎添翼
第五章 抉兵自重,借神造势
神秘木牌,一箭双雕
主幼国疑,挟兵自重
第六章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柴荣苦心,百密一疏
真假情报,兵变在即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兵不血刃,和平夺权
唯一血光,韩通丧命
第七章 恩威并施,慑服众臣
建立大宋,安抚人心
严惩新贵,毫不留情
恩威并举,亲征李筠
分而治之,重进自焚
第八章 加强集权,崇文尊儒
杯酒释兵,加强集权
削弱藩镇,消除隐患
崇文尊儒,以文治国
第九章 南征北战,平定天下
南下荆州,平定荆湖
征讨后蜀,收获颇丰
一征北汉,无功而返
出兵南汉,势如破竹
宋灭南唐,李煜败降
第十章 太宗继位,基本统一
金匮之盟,太宗登基
吴越归降,免遭战祸
二征北汉,大获全胜
北伐幽燕,失败告终
继捧降宋,继迁叛宋
内容摘要
姜若木编著的《谋占九鼎(宋朝开国奇谋)》内容介绍:五代十国后,宋太祖赵匡胤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赵匡胤登上皇帝宝座后,励精图治,加强集权,南征北战,平定天下。他死后,其弟赵光义即位。赵光义即位后,继续完成其兄的统一大业。除了北方仍然留存的契丹所建辽朝、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势力外,基本完成了统一大业。由于兄弟二人都非常注重文治,从而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光耀千秋。
《谋占九鼎(宋朝开国奇谋)》是一本通俗读物类书籍。
精彩内容
据传,赵氏的始祖造父为周穆王的驾车大夫,因在平定徐偃王的叛乱中立下大功,被赐封于赵城(今山西洪洞北),其后裔遂以封邑为氏,是为赵姓之始。
由于历史上赵姓望族主要居住在天水郡(约今甘肃省天水市及陇西以东地区),天水即成为赵姓的郡望。所以宋朝及以后朝代,往往亦以“天水”或“天水朝”来代指赵宋王朝。相传宋初南唐境内流行穿湖蓝色的衣衫,称之为“天水碧”,果然不久宋军便兵临城下,“天水碧”便被当作南唐为宋朝所灭的谶言
。
赵氏家族的祖籍在涿州(今河北涿州),因为涿州隶属于幽州的节度使管辖,赵匡胤有时也自称幽州人。赵匡胤的祖上,按照宋朝最权威的官修史书《宋会要》的说法,可以上溯到西汉宣帝时的著名清官赵广汉。但赵匡胤做了皇帝以后,在京城开封建立的宗庙内,却仅奉祀着自高祖以下四位祖先的牌位,即高祖父赵朓、曾祖父赵埏、祖父赵敬和父亲赵弘殷。这是因为赵匡胤的家世,只有从他的高祖父以下才有信实的记载的缘故。宋朝建立之后,宋太祖分别追尊赵朓为僖祖,赵埏为顺祖,赵敬为翼祖,赵弘殷为宣祖。
赵匡胤的高祖父赵朓“以儒学显”,在唐朝当过幽州下辖的永清、文安和幽都三个县的县令,晚唐五代时的社会风气是崇尚暴力、蔑视文化,在幽州一代,尚武薄文的观念非常浓厚。赵家却反其道而行之,家族人大多爱读书。赵珽是晚唐时期一名忠诚的文官,在河北一藩镇内做一个名叫从事的小官,此后累官兼御史中丞。他怀揣着儒家思想所传承的“以文韬而治天下”的忠君报国思想,祈求李唐江山能够中兴。
然而,地方割据势力争夺地盘,皇帝昏庸无能,不能对割据势力用兵,百姓在战争中流离失所,他深感失望。文治的思想不能救国,只有用武功了。
唐朝安史之乱后,幽州人深受北方善骑射的游牧民族的影响,崇尚武力,君臣尊卑观念十分淡薄。据载,幽州一百五十多年间,竟然换了二十九位节度使。除去极少数朝廷召回、自请致仕和卒于任上者之外,大多为军乱所废黜或诛杀。晚唐名相李德裕曾教训幽州人:“旬月之内,移易三人,不可谓师有纪律矣;不俟朝旨,专自树置,不可谓人怀义心矣。”这样的地方,崇尚文治的赵氏家族,什么时候才会有出头之日?因此,赵埏就把年岁已及弱冠的儿子赵敬送到军队,希望他练成一身好武艺,能遇到一位中兴之主,好驰骋疆场,报效祖国。
赵敬没有辜负父亲的希望,勤练武艺,少时就胸怀大志。在唐末和后梁时代,他曾历任营州、蓟州和涿州刺史。但到了赵弘殷这一代,赵家就完全败落了,下降到了一个完全依靠骑马射箭来博取功名的河朔武人之家了。
关于赵弘殷,史书上记载不多。只知道他子承父业,勇武过人。在父亲赵敬死后,赵家没落,赵弘殷开始寻找出路。《宋史·太祖本纪》中记载,赵弘殷早年投靠赵王王镕,在后唐、后汉、后周都有任职。
在石敬瑭的后晋时期,赵弘殷在做什么,史书上毫无记载。
赵弘殷投奔到赵王王镕的麾下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王镕为人聪悟,但仁而不武,性格优柔寡断,处处讲究排场,还任用宦官管理政事。不过,赵弘殷的英勇善战,还是引起了王镕的注意,并受到重用。
在晋王李存勖、后梁太祖朱全忠之间的一战——柏乡之战中,王铬派遣赵弘殷率领五百骑驰援李存勖。赵弘殷立下战功,还得到李存勖的赏识。《东都事略》中记载:“庄宗嘉其勇敢,因留之命掌禁军,为飞捷指挥使。”柏乡一战,成了赵弘殷事业上的重大转折点。朱全忠曾赞叹李存勖“生子当如李亚子”,跟着
这样的英雄,赵弘殷信心十足,相信自己一定能闯出一片新天地。
赵弘殷成为新兴的后唐王朝的开国功臣,并驻军都城洛阳。按照五代军制,禁军无论六军、侍卫亲军或殿前军,都由若干支部队组成。每支部队人数多寡不一,但都分为左、右厢,每厢下辖若干军,军下辖若干指挥,指挥下辖都,都下辖将,将(队)下辖伍。赵弘殷这个指挥使管辖下的“指挥”,隶属于侍卫亲军马军系统的“护圣军”,这是一支精锐的马军部队。赵弘殷的部队由五个都(每都一百人)组成,是最基本的一级军事编制。在五代史中,举凡提到兵力多寡,都以多少“指挥”为数目。据此,赵弘殷的职务基本相当于今天一位中校营长。职位并不是很低,也不是很高。但是,从后唐明宗同光年间到后晋开运末年,二十多年间,赵弘殷的职位没有变过。这二十
多年间,他并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上蹿下跳、结党营私等,一直恪尽职守,没有惹什么祸端。所以,赵家还算平安顺利。
赵匡胤就出生于此时他父亲的军营。P2-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