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大城市带综合交通体系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国际大城市带综合交通体系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3.87 6.0折 56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雪明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

ISBN9787112154302

出版时间2013-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6元

货号2557911

上书时间2024-06-03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国际大城市带综合交通体系研究》编著者陈雪明。
本书对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北美五大湖大城市带、日本东海道大城市带、伦敦大城市带和欧洲西北部大城市带的综合交通体系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它的资料比较全面和新颖。除了介绍各大城市带的区位条件与政治经济历史背景、空间尺度、人口规模与城镇集聚分布特征以及产业水平与结构演变特征以外,本书还集中研究了它们的中心城市交通和城际交通。涉及的交通工具包括公路交通(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等)、轨道交通(城市铁路、高速铁路和通勤铁路等)、巴士交通、航空、货运和水运。由于资料来源和数据收集难度的不同,各章节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本书还分析对比了以上五个大城市带综合交通体系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本书总结研究成果并对建立和完善中国大城市带的综合交通体系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作者简介
陈雪明,男,1982年和1985年相继获得中国南京大学地理系城市与区域规划学学士学位和该系硕士学位,1991年获得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博士学位。
作者曾经在尔湾加州大学和北岭加州州立大学任兼职教授14年,在洛杉矶从事交通规划实践17年。曾经担任国际华人交通运输协会南加州分会会长,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系大学部主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交通研究署交通经济委员会、交通和经济发展委员会委员。作者现为2011—2013年度国际中国规划学会主席,弗吉尼亚联邦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助理。终身教职,博士生导师;任美国国家科学院交通研究署公共交通优先项目评委,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和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客座研究员;同时为专业注册规划师,多家学术刊物的评委。
作者长期从事城市交通规划、城市交通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专业领域的研究,发表各类学术论文约100篇,译著1本,并曾经三次被评为北岭加州州立大学杰出教授。

目录
第1章 国际大城市带的基本含义   
  1.1 都市圈  
  1.1.1 美国的都市区(Metmpolitan Area)和大城市带(Megalopolis)  
  1.1.2 日本的都市圈  
  1.1.3 欧洲的都市区  
  1.1.4 中国的都市区和都市圈  
  1.2 国际大城市带的基本特点  
  1.2.1 拥有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  
  1.2.2 大尺度  
  1.2.3 连绵成片  
  1.2.4 跨界发展  
  1.2.5 圈层结构  
  1.2.6 分工合作  
  1.3 国际大城市带的区位条件  
  1.3.1 区位条件之一:位于平原地区  
  1.3.2 区位条件之二:靠近河流和出海口  
  1.3.3 区位条件之三:气候条件良好,处于温带地区   
  1.4 国际大城市带交通体系研究对中国的意义  
第2章 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  
  2.1 地域范围  
  2.2 区位条件与政治经济历史背景  
  2.3 空间尺度  
  2.4 城市带空间结构演变的历史沿革  
  2.5 人口规模与城镇集聚分布特征
  2.6 产业水平与结构演变特征  
  2.6.1 纽约  
  2.6.2 波士顿  
  2.6.3 费城  
  2.6.4 巴尔的摩  
  2.6.5 华盛顿  
  2.7 中心城市交通  
  2.7.1 纽约  
  2.7.2 波士顿  
  2.7.3 费城  
  2.7.4 巴尔的摩  
  2.8 城际交通  
  2.8.1 城际交通需求调查  
  2.8.2 城际交通供给  
  2.9 交通与城镇空间布局关系  
  2.10 存在的交通问题  
  2.10.1 交通拥挤  
  2.10.2 海运能力停滞不前  
  2.10.3 铁路网络的缺陷  
  2.10.4 航空的拥挤  
  2.10.5 未来交通规划  
  2.11 规划决策过程和手段  
第3章 北美五大湖大城市带
第4章 日本东海道大城市带
第5章 伦敦大城市带
第6章 欧洲西北部大城市带
第7章 分析对比
第8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