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举史话/制度名物与史事沿革系列/中国史话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科举史话/制度名物与史事沿革系列/中国史话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27 3.5折 15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尚英

出版社社科文献

ISBN9787509720387

出版时间2011-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5元

货号2013662

上书时间2024-06-03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科举史话》叙述了科举制度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过程,论述了科举制度的内容、特点,既分析了科举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所起的积极、进步作用,同时又指明了它所起的消极、落后作用。作者李尚英指出,流传1000余年的科举制度,不仅给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而且对世界人才选拔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作者简介
李尚英,男,1942年3月生,辽宁省锦县人。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清史专业研究生。1981年毕业后留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编辑部工作,历任编辑、副编审、编审,学报编辑部主任、副主编(主持工作),并被聘为该院教授。2002年退休。2004年被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聘为“中华文史网”主编。主要著作有《清代政治与民间宗教》、《清朝典制》(与人合著),另发表论文数十篇。

目录
引言
一  科举制度溯源
  1.汉代以前官吏的选拔制度
  2.汉代的察举和征辟制度
  3.魏晋九品中正制的确立
二  科举制度的肇始期
  1.隋炀帝始建进士科
  2.唐代的常举、制举和武举
三  科举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期
  1.宋代三级考试制的建立
  2.宋代的制举、词科和武举
  3.宋代的三舍考选制度
  4.辽、金、元的科举取士制度
四  科举制度的鼎盛期
  1.明代荐举、科举和学校并行的选官制
  2.明代的乡试、会试和殿试
  3.明代的武科取士制度
  4.科举弊端、文字狱与儒士的两种倾向
五  科举制度由盛转衰期
  1.清代的国学与府州县学
  2.清代的童试与生员考试
  3.清代的乡试
  4.清代的会试、殿试和朝考
  5.清代的制科取士制度
  6.清代的翻译科取士制度
  7.清代的武科取士制度
  8.八股文和试帖诗
  9.清代科场弊病与科场案、文字狱
六  科举制度的灭亡
七  科举制是非评说
科举考试程序简图
参考书目

内容摘要
 科举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特有的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制度。它的产生
,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发展的需要,对于维护封建统治起了重要的作用,也曾激起过人们读书的积极性,为统治阶级选拔才识之士充实自己的队伍提供了条件。尽管由于考试内容和方法失当,不少考生与考官通同作弊,使科举制度未能发挥其本来的作用,但它对封建社会这一漫长时期的政治、经济、教育制度以及知识分子的学风,都曾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作用实在不可低估。中国科举制度的渊源是什么?发展脉络怎样?它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应占据怎样的地位?其作用和影响又如何?这些都是《科举史话》这本小册子所要回答的问题。
《科举史话》由李尚英编著。

精彩内容
 正因为进士科考试难于明经科,故进士的名额少,录取率低。一般而言,进士的录取率为1%~2%,唐中期以后,录取数额维持在30名左右。明经的录取率较高,约占应考总人数的10%~20%,录取数额在120人左右。所以,当时社会上广泛流传着“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意思是说,30岁考上明经科的算是年龄大的,而考中进士科者,50岁就算是年轻的。唐代常举各科目中,进士科最为贵重,及第者常有“白衣公卿”、“一品美衫”的美称,所以士人均以中进士为荣。当时人也常说:“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为不美。”(《唐摭言》卷1)唐高宗时,宰相薛仁超曾对他的亲朋好友说,未能中进士是他一生
中最大的憾事。这充分反映了当时一般士人的心态和愿望。
安史之乱后,随着豪强地主、门阀士族的衰落,普通地主的经济、文化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一些人士看到这种形势,便着力按才学的标准培养自己的子弟,出现了父教子,兄教弟,刻苦攻读经书的场面。一大批怀有真才实学的经世治国之才,通过进士科被选拔出来,并迅速地进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统治机构,担任各种官职,小到县令,大到宰相。据唐史专家吴宗国先生统计,宪宗(806~820年)时的29名宰相中,进士出身的17人,占58.6%;懿宗(860~874年)时的21名宰相中,进士出身的17人,占80.9%。
这说明,唐朝科举制在隋朝迈出第一步的基础上,又向前迈出了第二步,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已牢固地确立起来了,而进士科则成为科举考试中的主要科目。
唐代前期,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是相辅而行的,故进士大多是国子监的太学生出身;中叶以后,国子学衰废,进士转由乡贡中产生。
乡贡应进士举,在京都长安由京兆府保送,但须先进行一次诗赋预试,前10名称为等第,然后再参加礼部考试,中举者往往十居七八。外府选送称为“拔解(音jie)”,唐中叶以前不经过预试,中叶以后则需
先经过诗赋预试。考试一般在京师长安(今陕西西安)举行,但也有例外。如肃宗时,国家正值安史之乱,京师内外一片混乱,无法举行考试,故分于几处举行。
各州所送举子赴京应举,称为“解”;解送的名单上第一名称作“解头”(即后世的“解元”)。考试和阅卷都在礼部下设的贡院举行,故考场称为“举场”,考官称“知贡举”,又注称“主司”、“主考”、“主文”、
“有司”等,通常由礼部侍郎担任。举子彼此称为“秀
才”。应试之前,举子纷纷奔走于有政治地位的达官显贵、名公巨卿之门,称为“关节”。他们为了取得高级官僚的信任及向主考官推荐,往往奉献自己的文学作品,称作“行卷”。由于唐代取士不仅要看成绩,还须有当权官僚和知名人士的推荐,故“行卷”十分重要,是给推荐者的第一个印象,但同时也给贿赂、请托等不正之风大开方便之门,使科举弊端丛生。许多士人为能“行卷”,整日提心吊胆地站立在公卿显贵门前,人欲进又不敢向前迈步,见到公卿想说话又不敢说,只能低声下气地哀求,显现出一副不知羞耻的奴才相。
盛唐时代著名诗人王维,不足20岁时诗文已负盛名,但他苦于奔走无门,只得乞求岐王荫庇。岐王给王维一件锦绣衣服,两人一同拜谒公主。进了公主府后,公主问岐王来者何人。岐王回答说此人精通音乐,且弹得一手好琵琶,随后即令王维演唱。王维奉命独奏新曲,声调哀切,满座为之动容,公主也颇为兴奋。
岐王见时机已到,便对公主说,此人不仅精通音律,就词学而言,现在读书士子中也无人能超过他。王维于是从怀中拿出自己的诗稿,双手捧交公主。公主览读后惊讶地说:这都是我以前读过的,原先以为是古人所作,想不到它们的作者却是你。这时岐王也说,如果今年考试王维能中状元的话,真是国家的大幸。
公主问王维:那你为什么不去应举呢?岐王代答说:他本想去应举,可惜无人推荐。公主听后答应举荐。
后来,王维果然一举登第。王维是有学问的人,举荐他倒也未给科举制抹黑。但是在当时贿赂、请托盛行的形势下,一些胸无点墨之庸懦奸巧之辈,以专事谄媚巴结登入仕途后,干尽种种坏事,使国家吏治日趋败坏。P17-19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