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去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47.63
5.4折
¥
88
全新
库存344件
作者鲍鹏山
出版社中国青年
ISBN9787500685623
出版时间2023-1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31910278
上书时间2024-06-0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鲍鹏山文学博士、作家、学者。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团中央“国学之声”教育联盟副主席,2015、2016年曲阜祭孔大典中央电视台直播间特邀解说嘉宾,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海电视台《东方大讲坛》、上海教育电视台《世纪大讲坛》、山东卫视《新杏坛》等栏目主讲嘉宾。浦江学堂、花时间读书社创办人。出版有《风流去》《中国人的心灵》《孔子传》《寂寞圣哲》、“水浒系列”之《鲍鹏山品水浒》《鲍鹏山新批水浒传》《江湖不远》、“孔子三来”系列之《孔子如来》《孔子归来》《孔子原来》、“经典导读系列”之《论语导读》《大学中庸导读》《道德经导读》《孟子开讲》等著作三十多部。《光明日报》《中国周刊》《儒风大家》《美文》《寻根》《走进孔子》《中学生阅读》(高中版)等多家杂志的专栏作者,作品被选入多种文集及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2016年被评为“感动上海”年度十大人物。
目录
目录
001 代序:父亲的家国
005 第一部 天纵圣贤(纪元前 6—纪元前 3 世纪)
007 老子:颠倒的世界和扭曲的哲学
023 孔子:黑暗王国的残烛
042 墨子:向帝国挑战的剑侠
058 孟子:王者师与大丈夫
074 庄子(上):永恒的乡愁
084 庄子(下):人在江湖
090 荀子:养在深闺人未识
115 屈原(上):无路可走
121 屈原(下):面向风雨的歌者
133 仲尼弟子:昨夜星辰
149 第二部 彀中英雄(纪元前 4—纪元 1 世纪)
151 商鞅:斯人自杀
175 韩非:折断的双刃剑
194 李斯:斯人斯鼠
204 张良:绵软的剃刀
211 陈平:黑暗的囊
218 贾谊:没有席位的发言
235 晁错:多情却被无情恼
248 东方朔:谈何容易
263 司马相如:A Playboy
276 董仲舒:巫师与媒婆
291 司马迁:生存还是毁灭
306 朱买臣:我们为什么站在他这边
321 扬雄:从向隅而泣到向隅而笑
336 王充:文化清洁工
365 第三部 绝地生灵(纪元 2—纪元 5 世纪)
367 李固:头颅掷处血斑斑
379 梁冀:过把瘾就死
386 宦官:道德的唾液
392 桓帝与灵帝:笑骂由你
401 党锢群英(上):道德清洁工
412 党锢群英(下):婞直与残忍
419 建安烈士:不朽的大纛
437 魏晋名士:向死而生
446 诸葛亮:历史的雕塑
462 孔融与祢衡:文化的垢甲
483 曹丕:缺德的禅让
500 阮籍与嵇康:谁的去处好
509 元康之英:末日狂欢
519 陶渊明:南山种豆
535 谢灵运:生活在别处
内容摘要
《风流去》写作年代跨20世纪90年代到2001年,持续十多年,大部分是作者援教青海期间,高原之上幕天席地写就,结集了鲍鹏山用情最深、用思最精、用力最勤、用时最久,也最经典的文章。2006年首版,历经十余年时间与市场双重考验,靠优质内容与成书品质在读者中赢得了非常好的口碑。
《风流去》内分三章:天纵圣贤;彀中英雄;绝地生灵。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从圣贤到文臣、从君子到小人、从英雄到隐士,作者用精彩的文笔为读者展现了大时代下他们的际遇与命运,一层层打开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或高贵或痛苦的灵魂。需要特别指出的,作者每处下笔,亦持“不敢虚构一言,不敢浪语一句”之心,60万字浩浩汤汤,字里行间均有来源、出处,在学术研究基础之上,文飞扬,字如刀,深切历史,深切人性,充满诗性的力量、逻辑的力量,更充满思想的力量。全国重点中学语文历史教师推荐学生必读书。
精彩内容
老子——颠倒的世界和扭曲的哲学一
老子是一位令人望而生敬的人,因为我们不知道他硕大的头颅内究竟包含着多少人生的智慧;他还是一位令人望而生畏的人,他额际密密的皱纹中不知隐藏着多少阴谋与陷阱;当然,他还是一位令人望而迷惘的人——他神奇地出现在我们民族的孩童时代,大约是失望,或另有使命,又神奇地消逝他方。
在夕阳的余晖中,他晃动着远去的身影,弃我们如弃敝屣。他对我们竟没有一毫留恋之意,让我们世世代代为此难堪自惭。是的,老子出关而去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件,它表明,我们已经不配受哲学的引导;而我们自己由于迷醉与迷失于物质世界,也可耻地抛弃了哲学。一位绝顶的哲人,不屑与他的同胞为伍,甚至不愿埋骨乡梓,这难道不使他的同胞自信与自尊受挫吗?我们怎么了?真的是堕落得万劫不复了吗?真的是不配这样一位哲人来教导吗?老子的行踪可以用这样一个词:神出鬼没。有人说他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在云端里半隐半显。不过就算他是飞鸿,偶然经过我们的时空,也还是留下了雪泥鸿爪,还是给我们留下了怜悯和慈悲。司马迁不知有何依据,断言他是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苦县原属陈,陈又为楚所灭,所以又属楚了。当时南方北方的民风与学风已有较大不同,楚国也就以道家学派及由此而生成的文化传统与齐鲁大地的儒家、三晋大地的法家比肩而立鼎足而三。
老子的著作叫《道德经》。何谓德?一物之所以为一物谓之“德”,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特殊属性;何为道?万物运行之规律谓之“道”。所以,老子研究的、感兴趣的,是较为纯粹的哲学问题,是对客观具象事物的抽象。
他也是一位深谙历史的学者,司马迁说他是周守藏室之史,就是周王朝政府档案馆的馆长。那时的政府档案馆中所保存的文献,不外乎是史官们记事记言的历史罢了。他整天关在阴冷的屋子里读这些东西,能不“一篇读罢头飞雪”?难怪他“生而发白”。他生在那么多既有的历史之后,如历史的一个晦气重重的遗腹子般。是的,对于有些人来说,人类集体的经历和创痛不外乎就是他最个性的感性体验,而老子正是这类超常人中的一个。面对着“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毛泽东语)的历史血河,他怎能不由美少年变为鸡皮“老子”,并在他额头上深深浅浅密布的皱纹中,埋下与阴谋、与冷酷甚至与残忍难分难解的智慧?班固说,道家出于史官,是有感而发吧。
看多了罪恶,不是与世同浊,心肠随之冷酷,便是脱胎换骨,超凡入化,蜕化出一颗大慈大悲的心灵。综观老子的遗著,好像他这两者兼而有之,犹之乾坤始奠之前的混沌宇宙。不过我相信,当老子带着满头风霜,一脸慈悲,走出守藏室时,他已洞穿人生的厚壁。在阳光下他眯眼看人间,人间混乱而无道,正如一塌糊涂的历史。他心如止水。一切把戏他都已了如指掌,各色人物他也都似曾相识,周朝大厦将倾,山河将崩,九州幅裂,小小的守藏室亦将面临一场浩劫,“金玉满堂,莫之能守”,那些厚重的典籍守不住也藏不住了。他抬头看看西天的晚云,去意满怀。是的,该走了。
不过,我们还算幸运。据司马迁记载以及后来神仙家的推衍,当老子骑着青牛要出关而去时,被关令尹喜挡住了。这位尹喜对老子说“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在您抛弃我们之前,能否劳神一下,为我们留下您的思想?多年以前,我揣摩老子此时的心情,假托老子口吻,写过一篇《老子出关》:我已经没有什么故事告诉你们了。
我曾预言过劫数的到来。我曾以薄薄的柳笛吹起晚岚。然而那时你们甜寐于未朴的岁月之梦,白白地错过了时光。
召唤已经传来,我将离去。在另一国度的土地上播撒幻梦之粒。在我走进血红的夕阳之前,我留下这五千言的零乱箴言 ,在世纪的废墟中如泼散的弹子。愿你们仔细地收捡,当一切都已堕落,一切都已不可为,你们就去玩弹子。
那时,我正在翻捡老子的五千言《道德经》,我的感觉就如同下午阳光下马路边上玩弹子的顽童。所不同者,玩弹子的顽童兴致勃勃,而玩老子五千言汉字“弹子”的我,则有些百无聊赖。那时我的处境不妙,并很灰心。灰心的人看老子,也算是一种精神寄托吧。渐渐地,除了我不大感兴趣的什么宇宙生成构成外,我把老子的五千言理出两条思路:一曰治国;二曰处世。下面我就分别来谈谈。
二老子治国的方法,也就是班固所说的“君人南面之术”了。老子大约是看多了历史上君主种种行为所带来的灾难,他知道,那些在冠冕堂皇的文告中被打扮得正义非凡的行为,不过是统治者本人嗜欲的间歇性发作而已。为此,他对症下药地开出一剂药方:“无为。”“无为”?让他们不修筑生前的宫殿和死后的陵墓了?不发动开边的战争去抢夺土地、子女与玉帛了?所以这剂药是统治者万难下咽的。不过真要是“无为”了,那确实就简单了,所以他宣称“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国之简单易行就如同烧一碟小鱼而已!为什么这么简单?因为照他的说法,治国的关键不在于殚精竭虑地去做什么,只要把现在正干的事停下来,什么也不干就是了:不崇尚贤才,从而使百姓不争夺;不看重难得的财货,从而使百姓不做盗贼;不让百姓看见能引起占有欲的东西,从而使百姓的人心不乱。所以,圣人治理天下,是让人民心灵空虚而肠胃充满,志向卑弱而筋骨强健。让人民经于无知识无欲望的状态,从而让那些智者不敢有什么作为。实行了无为,就是无所不为了。
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为。(三章)一口气说出八个“不”字,四个“无”字,听起来就是摇头如拨浪鼓似口里一连串的“不不不……”和“别别别……”,冷眼看世界乱哄哄、热闹闹,终于看破其机关,于是来个全盘否定。这里有些句子我们分析一下。“贤”是什么?贤是人的智力、能力和德行的总和,是对一个人的综合评价。“贤”的坏处在于它是“有为”的工具,人越贤,闹的动作也会越大,潜在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而一切可能性都是现存世界秩序的潜在杀手与颠覆者。被历史与现实的无穷变幻与无数鬼脸弄得心惊肉跳神经兮兮的老子渴望宁静,那种远古的无争无夺的、无知无识的、无是无非的宁静。所以老子要“不尚贤”。“货”是什么?是人人都欲得的物质享受。“货”的坏处在于它刺激了人的欲望。这“货”与“贤”相辅相成。据段玉裁的意思,“货”乃辗转易手之财,“贤”则是由“多财”引申而出的人之多能。故而,“货”是所争的目的,“贤”则是争夺的手段。越贤,争夺就越激烈,阴谋就越周密,用心就越机巧。所以老子说“圣人之治”应该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个“虚心”是指“无欲”之心,这个“志”也是“欲望”的同义语。这当然是“愚民政策”,而且是很阴险的愚民政策。不过,就我的观察,中国历代的统治者却连这点也做不到。何以故?因为他们虽则想尽办法虚人民之心,弱人民之志,或者进行奴化教育——钱锺书先生就说过,古代的愚民政策是让人民不受教育,现代的愚民政策是让人民只受一种教育——但他们是决不能忍受让人民“实其腹”“强其骨”的。中国穷,黄河流域尤其穷,所以必须以大部分人吃不饱来保证一小撮吃得好。这一点,倒是档案馆中读死书的老子不能明察的了,或者,在这里,他比“率兽食人”(孟子语)的统治者当权要仁慈得多了。
“使夫智者不敢为”,这一句也该提出来特别说一说。鲁迅曾迷惘地问道:一间铁屋子里一群人昏睡以待死,而有一两个人醒来了,这一两个人是喊叫好还是也一同昏睡好?英国著《论自由》的穆勒也谈过类似的问题,他说,在专制社会里出现过并且还会出现伟大的思想家,但决不会出现思想活跃的大众。所以,思想家天才的思想火花只能在小范围内悄悄地传播,并自生自灭,而永不能以其光辉照亮社会的一般生活。这是穆勒对世界史中已有现实的描述,而老子,则是在该状态未出现之前对此进行设想。他真不简单呢。试想,智者面对这样一群胃里充实头脑空虚,筋骨强健心志卑弱的大众,他还敢为么?愚昧的大众往往以集体的暴力成为暴政的同伙啊。
作为“为”的产物,“仁”“义”“礼”等等,老子当然大加反对。他认定一切都在堕落:“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所以他预言 :所以道丢失了,然后才出现德;德丢失了,才出现仁;仁丢失了,才出现义;义丢失了,又出现了礼。这个礼,它就是忠信的消亡,混乱的开始。
原文: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三十八章)我们只要看看周公之德,孔子之仁,孟子之义,荀子之礼,就可知他对历史的惊人预见。大约到荀子的“礼”,再往下便无法收拾了,只好再用韩非的“法”,于是出现暴秦,真正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通过这段话,我们也可见老子对历史的悲观,对人类文化史的基本评价。在他看来,人类道德是一个逐渐堕落的过程,人类历史是一个衰退的过程而不是发展的过程,而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创造”,只不过是对堕落人性的被动适应,甚至是对其取媚。所以,他认为,人类历史应该反过来,逆向行走——去追溯本源的“道”。也就是说,只有“逆历史潮流而动”,才能不屈服于人性的堕落,制止人性的堕落。这个过程,就是他所说的“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朴”,复归于“无”的过程,也就是复归人类本质的过程。他以为,这是人类唯一的自赎之路。你看他如此“逻辑”推论——根除了圣明和智慧,对老百姓而言,是百倍有利的事;根除了仁与义,人民就会孝顺和慈爱;根除了机巧与利用,盗贼也就消失了。
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去义,民复孝慈;绝巧去利,盗贼无有。(十九章)把这一章和上引三十八章对照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类已有的历史是人性的退化史,而逆向行走,才是人性的进化史——这真是世界历史上最令人惊诧的“进化论”!
思想家往往是不与时代同步的。他们或超前于时代,提出未来之蓝图,如柏拉图、马克思,中国的荀子也算一个;或落后于时代,留恋过去之生活,如老子、孔子。后者对逝去的一切嗟叹不已,为之洒泪哭泣,如已死时代的守墓人。他们往往太纯洁、太敏感、太钟情、太理想主义,他们甚至还太崇高,崇高到不计一切功利地为已逝的文化传统讴歌甚至殉身。是否可以这样说,和时代拉开一定距离往往是产生真正思想家的前提之一,与时并进的往往是机会主义者。思想家毕竟不是机会主义者,思想亦不是机会。前者发现现世之所缺,后者发现现世之所失。他们共同发现时代之缺失、之不完美,并从而对之进行批判。唯其批判,才是文化。文化的本质使命即是批判。比如马克思主义学说,除了提出人类最伟大的理想,在设计未来方面显示天才,显示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外,还有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对现存资本主义的批判。没有这种对现存社会的文化批判、道德批判与政治批判,马克思主义学说不就黯淡无光了么?
无为而治,是否定形式的“治”。如果我们不怕大胆推论的话,我们可以这样发问,既然“无为”了,还要统治者干什么呢?还要社会组织干什么呢?实际上,老子对此已预先做了回答:国小民少,使得既有的各种机巧之器弃而不用,使得人民看重生死而不远徙他乡。即使有了船和车,也没必要乘坐;即使有了盔甲和兵器,也没有仗可打。使得人民再用起结绳记事的老办法。以其所食为甘甜,以其所穿为美丽,以其居住为安恬,以其风俗为快乐。邻国可以互相望见,鸡犬之声可以互相听闻,而人民从小到老死,也不相往来。
原文: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阵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八十章)国小,民少,这是老子对他理想国家所定的规模。这是出于管理上的需要,可以省去很多管理机构,也是为了限制统治者的欲望,甚至也是为了消除战争。另外,小国林立,可能也使小百姓有更多可能的选择吧,要“偷渡”不就容易些么?抬起腿就可以“适彼乐土”。还是“绝圣去智”的需要,何以故?“有什佰之器而不用”“有舟舆,无所乘之”,车船什佰之器等机巧之械没有用场了,自然就会绝迹。机巧之械绝迹,根据后来的庄周先生的观察,是可以杜绝人的“机巧之心”的。技术的世界,往往影响人的心灵世界,太重智慧,可能损害德性,这是中国古代各派思想家几乎一致的观点。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还可以明显地看到老子对文化与文明的恐惧。文化、文明的进步,往往伴随着对传统道德的亵渎,往往是以传统的崩溃至少是痛苦变革为代价的。老子无法心平气和地面对这些,所以,他在他的理想国中扬弃了文化与文明,在“结绳而治”的古朴中圆一个道德之梦。为了人性的纯洁,他已什么都不顾惜了。
与此相应地,老子当然反对人与人之间文化上的、社会组织上的联系。他要斩断这种人与人的文化纽带,让人回到自然的血缘纽带中去,回到家族中去,从而人与人的关系不是有序社会组织中的协作关系、分工关系、阶级关系,而是原始的自然关系,如同一头鹿之与另一头鹿的那种若有若无的关系,甚至一头鹿与树上一只斑鸠的关系,彼此心无牵挂,却又和平共处。看来老子对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评价极低,悲观的态度。所以他要人不远徙,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可见国之小),鸡犬之声都可以互相感发,但人却必须“老死不相往来”。不相往来,是“无为”的结果,既然“无为”,哪有往来?又何必往来?也是“无为”的手段,既然不相往来了,怎么去“有为”?可见他的小国寡民的设想实际上是解散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社会制度,他认为这种制度是“有为”的结果,是人类退化的标志。显然他对现存社会秩序评价更低,近于一笔抹杀。作为国家档案馆的馆长,竟然著文否定现存社会制度,否定周文、周武以及天才政治家和伟大道德家周公建立的这一已延续数百年的社会政治制度与文化制度,必欲瓦解之而后快,这是什么行为?他的这套理论欲置周天子于何地?当初周之始祖古公亶父从岐山六十里发迹,进而霸有天下,难道错了吗?他想让周天子再去当一个小小的、连邻国鸡犬之声都可以骚扰他的春梦的原始部落的一个小酋长吗——好荒谬的建议!好悖忤的言论!但,好大的胆子!好伟大的批判勇气!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中说:“老子之言亦不纯一,戒多言而时有愤辞,尚无为而仍欲治天下。其无为者,以欲无不为也。”真正是洞若观火,把几千年前扑朔迷离的老子看得透彻敞亮:老子的很多话,不过是发泄不满的愤激之辞罢了!
三《道德经》中引人注目的第二方面便是他的处世哲学。治世是“外王”,处世即“内圣”。由于在治世上老子既已倡导“无为”,可说的话就不多,所以,老子把更多的关注放在处世上。这一方面最能显示老子思想的特点,也最能体现道家哲学中人生哲学的特点。在中国古代,在漫长的封建专制社会中,人们喜欢他的哲学往往是喜欢他哲学中的这一部分,人们说他充满人生的大智慧。可另一方面,他受人诟病,被人骂作“阴险”,也是因为这一点。
何谓“阴险”?因为“阴”所以“险”。“阴”与“阳”相对,“阴谋”与“阳谋”相对,大权在握者搞阳谋,而实力无法与之抗衡的一方就只能搞阴谋。世上若只有“阳谋”,而没有“阴谋”与之抗争,至少是削弱阳谋的威严,那处于弱势的一方岂不就万劫不复了?我以前看过黎子耀先生的一本谈老子的书,书名我忘了,那书中认定《老子》一书乃是写奴隶起义,连老子的“李”姓,也拆成“木子”,象征箭;“周守藏室”被解成月亮,象征弓。那可真是被压迫的“阴”在反抗主宰的“阳”了。这种说法太玄乎,我不相信,但老子哲学最推崇“阴”却是事实。我情感上愿意理解为他是在帮无告的人、无实力的人说话。“阳”也是君,“阴”即是臣,他是帮臣民说话的。这与他的后学韩非子尊君抑臣,帮君主出主意来算计可怜的臣子百姓,是大异其趣了——趣者,趋向也,目的也。
与此对应,他提出了“柔弱胜刚强”的观点。汉语由于缺少时态虚拟等表达,有些句子搞不清是客观已成之事实的描述,还是仅表达一种愿望。像这“柔弱胜刚强”五个字,是对一种客观必然规律之描述呢,还是仅表达一种可能性呢?是对柔弱者的鼓舞与安慰呢,还是仅表达被压迫的弱者的阿Q式愿望呢?从他整体的论述看,好像是第一种,但也不排斥后几种可能。总之这五个字可以说是老子人生哲学之纲。
我们看他很自信地宣言:我有三种为人处世的法宝,我谨持不放:第一种叫“慈”,第二种叫“俭”,第三种叫“不敢为天下先”。
原文: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六十七章)当然,《道德经》毕竟是帝王南面之术,比如这地方的“我”乃是代言体,代表侯王说话。但不能否定这番话的普遍性意义,王公大人的政治哲学往往演变为普通人的人生哲学。后来我们就真的把“不敢为天下先”算作人生三法宝之一了。但敢为天下先,才能有足够的自信和创新精神。这种勇气与精神既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动力,也是个人进步的关键。但老子不要了。这当然与他反对文明进步有关,但最主要的、最真实的想法可能还是怕为天下先要倒霉吧。不敢为天下先,是从险恶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中滋生出来的充满毒素的智慧呢。我们要注意,这地方是“不敢”而不是“不愿”。这就提示我们问题症结之所在。“不敢”是老子的法宝,是他的经验,这种经验,肯定来自我们民族从“敢”到“不敢”的过程。为什么要“不敢”呢?因为:勇于敢为的人就被杀,勇于退缩不为的人则能活下来。
原文: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七十三章)“勇敢”这个对一种品性的褒奖词,可能最早即出现于此。但老子的原意恰恰是否定这个“勇敢”的,他好像在推崇“勇于不敢”。“不敢”是懦弱,是畏缩,为什么还要“勇于”才行?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不敢”并不就如“不敢走夜路”“不敢喝凉水”那么简单单纯,而是要在这“不敢”以及随之而来的退缩中失去一些东西,甚至很宝贵的东西。比如“不敢”讲真话;“不敢”在关键时刻坚持自我;“不敢”在邪恶猖獗时挺身制止等。在这种时候,“不敢”就需要一种特殊的“勇气”——当懦夫的勇气,昧着良心的勇气,贬低自己的勇气。当小偷当着你的面偷窃别人的钱包,你能不能勇于承受小偷藐视你人格的勇气?如果不能,你就“勇于敢”地制止他;如果能,你就“勇于不敢”地让小偷偷去别人的钱包,也偷去你的尊严,从此以后,你将失去道德上的自我肯定,你的道德自我肯定的资格也被偷走了。这种损失你可以看得很小,但也可以看得很大。如果看得很大,你以后可能不能毫无羞耻地面对自己。想想这种后果,你不需要勇气吗?当然,老子也警告过你另一种后果了:勇于敢,可能要被“杀”;“勇于不敢”,你可以很安全地“活”着。
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用逻辑学家墨子的话来说明。《墨经》上说:勇,志之所以敢也。以其敢于是也命之,不以其不敢于彼也害之。——勇是人内心中敢于做,由于某人敢于做这件事就可以称之为勇,并不因为他不敢于做另一件事而妨害称之为勇。墨子真是善于辨析,他这里就说得好极了。我们至少可以这么理解:勇敢与不勇敢,相互依存。恰是因为某一方面勇敢,才在另一方面不勇敢。比如一个人敢于承担,则必羞于退缩。反之亦然:正是因为某一方面不勇敢,才在另一方面特勇敢。比如不敢面对邪恶,才特勇于做懦夫与孱头,勇于放弃自尊;不敢“断送老头皮”(东坡语),才特勇于不要老脸皮。
没有道德感的人是没有道德痛苦的,没有良好文化熏陶的人往往也就没有文化负担(当然,受过文化熏陶的人中也有不少人更没有文化负担)。这“痛苦”,这“负担”,是人生枷锁。但若没有了这种枷锁,那不就成了如孟子所说的“放僻邪侈,无不为已”的恶棍了么?这也可以解释,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为什么有得志者往往是小人,成功者往往是庸人这种反常却又普遍的现象呢?这生下来就头发花白的老子,到底要教我们什么?就教我们如此下贱如此卑鄙地活着么? 很多人都在这种层面上大骂老子,否定老子。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不可以像老子所说的那样生活,那样社就太卑污了,我们自身也太肮脏了。我们不能像老子所说的那样自渎清白。但我在这里要为老子辩护几句,我在上文已经为他的治世哲学做过辩护,此处我还要为他的处世哲学做辩护。这也是我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之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