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原则的父母,才能教出有教养的孩子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1.7
3.1折
¥
38
全新
库存18件
作者宋洁
出版社天津科技
ISBN9787574209633
出版时间2023-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8元
货号1203005079
上书时间2024-06-0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第一章 言教不如身教,孩子的成长大多来自对父母的模仿
身教重于言教,因为身影重于声音
孩子的成长从模仿开始
小心,别让孩子在模仿中学坏
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模仿环境”,并且做他模仿的“好榜样”
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孩子的不良模仿
和孩子一起模仿——在模仿中进行良好亲子沟通
父母别做孩子的反面教材
父母一视同仁,孩子才不会势利眼
第二章 给孩子的爱可以没有条件,但不能没有边界
宠爱孩子有方法,要宠不能惯
爱是合理的给和合理的不给
与孩子保持适当距离,也是对孩子的爱
放纵型溺爱,最懒惰的爱
自我“牺牲”换不来孩子辉煌的未来
父母对孩子畸形的爱,成为孩子自私的源泉
不能迁就孩子的无理要求
寻找疼爱与规训之间的平衡
第三章 父母不吼不叫,孩子才会不吵不闹
用温和的态度来对待孩子
做孩子健康积极的情绪启蒙老师
孩子的良好情绪,来自父母稳定的情绪
允许孩子发发小脾气,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打是亲,骂是爱”是最大的谎言
不是孩子没主见,而是家长太强势
“等我冷静一下再说”——愤怒时最好闭嘴
如何应对和大人“对着干”的孩子
训斥应该避开众人,在私下里进行
第四章 决定孩子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人品教养
对不诚实的处理:一千克的预防胜过一吨的惩罚
“帮妈妈洗脚”不只是一个作业
不懂得分享是一种惩罚
从接待客人开始,培养孩子待人的文明礼仪
培养孩子的耐心是培养孩子节制品格的开始
不能用粗鲁的方式教育孩子懂礼貌
仁爱之心不可无,爱心教育必须有
正直,是永不过时的良好品格
和孩子一起感恩,在感恩中幸福生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不可或缺的好品质
第五章 培养孩子好习惯,是培养成功人士的第一步
所谓教养,就是培养好习惯
为孩子的未来选择好路径
不好的习惯是缠在身上的铁链,无形地限制着孩子的行为
培养好习惯,就是在寻找一种成功的方法
良好的习惯是可以透过教育来实现的
好习惯的养成需要父母和孩子双方面的努力
习惯的培养要靠恰当的教导和表扬
培养孩子的自制习惯,等于孕育孩子成功的未来
“马上去做”的习惯,是现代成功人士的做事理念
第六章 责任感是成长的“维生素”,彰显孩子良好的教养
“一人做事一人当”,不要替孩子的过失包揽责任
孩子学会道歉,是学会承担责任的一种表现
责任感不可以强加,只能从内心产生
把价值观纳入责任感教育中来
孩子的责任心要从小注意培养
帮孩子丢掉依赖,是培养孩子责任意识的开始
帮助孩子认识到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缺乏责任心的孩子没有未来
第七章 不拜金不仇富,树立孩子正确的财富观
给孩子金钱前,首先给予他驾驭金钱的能力
莫让孩子一哭闹,就能满足欲望
给孩子“金山”不如给他“点金术”
让孩子自己处理压岁钱,但是父母要当顾问
把节俭的美德留给孩子,而不是留下财富
孩子“摆阔”是恶习,父母千万要留意
穷不能成为孩子自卑的原因,而要成为孩子的财富
仇富的父母,预约了孩子贫穷的未来
内容摘要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其前提是父母要有自己的原则,更要以身作则,同时还要
掌握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父母教育子女,更重要的是懂得教法。教育孩子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它有其独特的运作的方式方法和技巧。教不得法,不但不能达到培养目标,还可能导致父母和子女之间无法沟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的努力成了无用功。本书立足于当代中国的教育文化背景,收集了大量可资中国父母借鉴的东西方家庭教育案例并做出深入分析,介绍了国内外先进的家庭教育思想和颇具成效的育儿方案,针对中国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误区,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解决办法。
精彩内容
身教重于言教,因为身影重于声音。
“你怎么把邻居家的娃娃拿回来了?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可是他又没有看见。”“没有看见就更不应该了,那就是小偷了!”妈妈说着就赶紧把娃娃送回去了。
孩子低着头,嘀咕着:“可是妈妈还拿人家的梨呢。”原来,妈妈带孩子去买水果,趁卖主未看见,拿了几个梨放在自己提兜里,孩子看到了这一切。
孩子是站在父母的肩膀
上的,父母有多高,孩子才能有多高;父母能走多远,孩子才能走多远。父母对于孩子具有天生的权威性,同时又是最亲近、最热爱的人,他们的所作所为容易被孩子认为是自然合理的;并且,孩子由于知识经验贫乏,辨别是非能力差,对父母的言行会不加选择地模仿。因此,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例如,他们不仅模仿父母的动作,而且模仿感情的控制和观点,就连发脾气的方式、样子也像他的父母。父母长期和孩子在一起,怎样为人处世,孩子都会记在心上。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父母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不要以为只有在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是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
你们怎么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讲话,怎么样谈论别人,怎么样欢乐或发愁,怎么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么样笑,怎么样读报,这一切对儿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就充分说明了父母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例如,要求孩子孝敬长辈,自己首先要敬老;要求孩子讲文明,懂礼貌,自己就要谈吐文雅,不讲粗话。
儿童教育家孙敬修也说过:“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孩子的耳朵是录音机,孩子的头脑是电子计算机。母亲个人的范例,对于未成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
”这就需要父母以良好的形象发挥其独特的榜样作用。
所以,父母应该多从孩子的特点出发来检点自己的言谈举止。
很多人都知道,身教胜于言教,巴金说:“父母们的榜样力量非常大。在我小时候,父母的脾气都好,父母从未打骂过孩子。想来想去,我想不出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坏的东西。今天有些年轻的父母高兴时把孩子当作‘小皇帝’‘小公主’,动了气就打骂不休。不多久,他们的坏脾气全让孩子学到了,孩子们只会学长辈们做出来的行动,不会学他们嘴里讲的道理和心里想的理想。”但身教为何重于言教呢?因为对孩子来说,身影重于声音。尤其是对于人生刚开始的孩子,可以说只有身教,没有言教,妈妈的身影便是最好的教材。孩子这个时候需要的是身影,而不是声音,因为孩子这个时候还不懂得声音的意思,但是却懂得父母的行动对他的直接影响。在人生最初的几年,父母对孩子来说意义极为重大,父母的照顾不仅让孩子更健康,同时这种照顾本身也是最好的教育。父母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父母的存在就是孩子教育环境的一个部分。
身教重于言教,这是古训,是我国传统家教的重要
经验,很值得我们发扬光大。可是,有不少父母忽视身教,有的甚至只重视言教,这会产生负面效应。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有些父母常抱怨孩子不听话,其实他们对孩子所要求的往往
连自己都做不到。父母不能总是以命令的口气让孩子干这干那,自己做不到的,就不要勉强孩子去做,否则便会失去威信,自然无法得到孩子的尊重。
在要求孩子做到诚实、
可靠的时候,家长却不诚实、不可靠,这不是说话不算数吗?大人说过的话,一定要兑现,这样才能让孩子相信你、服从你。否则,孩子养成了说谎的习惯,也对父母产生了不信任。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信任,那他怎么能信任别人呢?这样的人势必是多疑、心思敏感的人,总是缺乏安全感,很难和别人友好地相处下去。
父母是孩子的老师、朋友、知心人,这么重要的角色怎么能敷衍对待呢?
P2-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