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上中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东方(上中下)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81.73 5.5折 14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魏巍

出版社人民文学

ISBN9787020176922

出版时间2023-05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148元

货号31736018

上书时间2024-06-02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魏巍(1920-2008)河南郑州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当代诗人,著名散文作家、小说家。毕业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魏巍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底,奔赴朝鲜前线,和志愿军一起生活、战斗。回国后发表了一批文艺通讯,其中《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影响。从此,“最可爱的人”成了志愿军的代名词。1978年,创作完成了抗美援朝题材长篇小说《东方》,于1983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目录
第一部 山雨

第一章 故乡

第二章 柳笛

第三章 母亲

第四章 大妈

第五章 金丝

第六章 村长

第七章 地主

第八章 消息

第九章 惊梦

第十章 分别

第十一章 路上

第十二章 征鞍

第十三章 营长

第十四章 争论

第十五章 政委

第十六章 江边

第二部 火光

第一章 开进

第二章 木屋

第三章 侦察

第四章 山前

第五章 胜利声中

第六章 青坪里

第七章 团党委会

第八章 幽谷

第九章 军中便宴

第十章 小试

第十一章 小鬼班

第十二章 苹果园

第十三章 溪畔

第三部 风雪

第一章 寂寞

第二章 取经

第三章 待月儿圆时(一)

第四章 待月儿圆时(二)

第五章 待月儿圆时(三)

第六章 大炮与手榴弹

第七章 课本

第八章 闸门(一)

第九章 闸门(二)

第十章 闸门(三)

第十一章 追击

第十二章 会师

第十三章 另一个“围歼”

第十四章 在亲人心里

第十五章 琴声

第十六章 雪夜

第十七章 狂欢声中

……

内容摘要
解放军某部连长郭祥回家探望母亲,得知美帝在仁川登陆的消息,与战友杨雪一同提前归队。他俩是童年的伙伴,他暗中爱着杨雪,可是营长陆希荣骗取了杨雪的感情,还准备很快结婚。杨雪一心想上前线,陆希荣则认为是郭祥从中作祟。这时连里出了逃兵,原来是有名的“调皮骡子”王大发觉得革命已经完成,家乡又分了地,不能再让娘讨饭。郭祥关了他的禁闭。
  党中央决定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纷纷报名,王大发在团政委教育下也决心怀打败美帝不回家”,团长邓军提前出医院归队。全团急驰龟城,决心打好出国**仗,可是陆希荣却命令部队向公路两侧散开,破坏了战斗部署。接着敌机来炸,郭祥忍不住用冲锋枪打,许多战士效法,打得敌机逃窜,陆希荣却要处分郭祥,团长邓军肯定了郭祥和战士们的“积极防空”。经过**战役,我志愿军终于稳定了朝鲜战局。
  在后方形势也很严峻,地主富农造谣破坏,村支书消极怠工,许多贫雇衣又穷得卖掉了分来的土地,农村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上级及时号召试办农业社。前线战事加紧,麦克阿瑟吹嘘“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倾全部兵力开展总攻势,我军节节抵抗并部署了第二战役,邓军的团全歼了李伪第七师,又奉命急行军140里阻止美军三个师向平壤溃逃,都胜利地完成了任务,造成了美军“黑暗的十二月”,结束了第二战役。
  陆希荣到朝鲜后一贯表现不好,多次造成战斗损失,团党委决定给予留党察看处分。杨雪认清陆希荣的面目很是痛苦。陆希荣更伪造现场,自伤腿部,被清除出部队遣返回国。郭祥在战斗中英勇负伤,文工团女提琴手徐芳献血救活了他,伤愈后他又多次在战斗中立功。杨雪不幸在战场上被美国飞机夺去了生命。直到1953年7月郭祥的右腿被打断,被送回沈阳截肢,才离开了朝鲜战场。省委任命他担任家乡的县委书记,邓军团长带给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和“志愿军一级成斗英雄”的勋章,女友徐芳也赶来看他,他激动地迎上前去。

精彩内容
 离开明月店,走了三十
几里,前面就是梅花渡。
那个姑娘和媳妇兴奋地说:“可到家了!”马车赶过堤坡,就看见了大清河。太阳已经平西,那一湾满荡荡的绿水,抹上了一层红色。对岸那棵老柳树上,系着一只木船。旁边有一
个纸烟摊子,散坐着几个人。卖纸烟的正在晚风里收卷起他那白色布篷。
大伙下了车。赶车的摆着手喊:“老波哥!快摆过来吧!”只听对面说:“老亨!你捎来好东西没有?”“我可养活不起你们这帮大肚小子。”赶车的和对岸那几个人笑骂着。
说笑间,船撑过来了。
撑船的和人们亲热地打着
招呼,花轱辘马车上了摆渡,小青骡子单另由赶车的牵着,人们坐好,船就开动了。
过了河,大家随意付了渡钱,船家也不争执,只是对赶车的说:“老亨!你这人是光吃不拉,小心撑破了肚子。”赶车的打着哈哈。原来他来往过路熟了,也不拿渡钱,只在逢年过节带来一瓶半瓶酒,算作报酬。
进了梅花渡大街不远,姑娘和媳妇就嚷:“停下吧!到了。”嘎子用眼一扫,这一带都是一色青砖瓦房,占了小半道街。嘎子问:“这不是许家大院吗?”“是呀,”来凤下了车回答说,“现在我们就在这儿住呢,是土改时候分的。”“怎么院墙不见了?”“你说的是花垛口大高墙呀,早就拆了。几十家进出一个大梢门,真别扭,咱们又不防穷人,也不要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