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寄(白话插图本木府藏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31.94
4.7折
¥
68
全新
仅1件
作者(清)李渔|译者:李树林
出版社重庆
ISBN9787536694590
出版时间2008-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10925217
上书时间2024-06-0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前言
余怀序
凡例七则
四期二戒
一期点缀太平\一期崇尚俭朴\一期规正风俗\
一期警惕人心\一戒剽窃陈言\一戒网罗旧集\一戒支离补凑
词曲部
结构第一
戒讽刺\立主脑\脱窠臼\密针线\减头绪\戒荒唐\审虚实
词采第二
贵显浅\重机趣\戒浮泛\忌填塞
音律第三
恪守词韵\凛遵曲谱\鱼模当分\廉监宜避\
拗句难好\合韵易重\慎用上声\少填入韵\别解务头
宾曰第四
声务铿锵\语求肖似\词别繁减\字分南北\
文贵洁饵净\意取尖新\少用方言\时防漏孔
科诨第五
戒淫亵\忌俗恶\重关系\贵自然
格局第八
家门\冲场\出脚色\小收煞\太收煞\填词
余论
演习部
选翩第一
别古今\剂冷热
变调第二
缩长为短\变旧成新
授曲第三
解明曲意\调熟字音\字忌模糊\曲严分合\锣鼓忌杂\吹合宜低
教白第四
高低抑扬\缓急顿挫
脱套第五
衣冠恶习\衣冠恶习\声音恶习\科诨恶习
声容部
选姿第一
肌肤\眉眼\手足\态度
修容第二
盥栉\薰陶\点染
治服第三
首饰\衣衫\鞋袜
附妇人鞋袜辨
习技第四
文艺\丝竹\歌舞
居室部
房舍第一
向背\途径/高下\出檐深浅\置顶格\瓮地\洒扫\藏垢纳污
窗栏第二
制体宜坚\纵衡格\欹斜格\屈曲体一系栏一\
取景—仕借\湖舫式\便面窗外推板装花式\便面窗花卉式\
便面窗虫鸟式\山水图窗\尺幅窗图式\梅窗
墙壁第三
界墙\女墙\厅壁\书房壁
联匾第四
蕉叶联\此君联\碑文颈\手卷额\册页匾\
虚自匾\石光匾\秋叶匾
山石第五
大山\小山\石壁\石洞\零星小石
器玩部
制度第一
几案\椅机\暖椅式\床帐\橱柜\箱笼箧笥\
古董\炉瓶\屏轴\茶具\酒具\碗碟\灯烛\笺简
位置第二
忌排偶\贵活变
饮馔部
蔬食第一
笋\蕈\莼\菜\瓜、茄、瓠、芋、山药\葱、蒜、韭\萝卜\芥辣汁
谷食第二
饭粥\汤\糕饼\面\粉
肉食第三
猪\羊\牛、犬\鸡\鹅\鸭\野禽、野兽\
鱼\虾\鳖\蟹\零星水族\不载果食茶酒说
种植部
木本第一
牡丹\梅\桃\
李\杏\梨\海棠\玉兰\山茶\紫薇\绣球\紫荆\栀子\杜鹃、樱
桃\石榴\木槿\桂\合欢\木芙蓉\夹竹桃\瑞香\茉莉
藤本第二
蔷薇\木香\酴醵\月月红\姊妹花\玫瑰\素馨\凌霄\真珠兰
草本第三
芍\兰\蕙\水仙\芙蕖\罂粟\葵\鸡冠\玉簪\凤仙\金钱\蝴蝶花\菊\菜
众卉第四
芭蕉\翠云\虞美人\书带草\老少年\天竹\虎刺\苔\萍
竹木第五
竹\松柏\辐\槐、榆\柳\黄杨\棕榈\枫、桕\冬青
颐养部
行乐第一
贵人行乐之法\富人行乐之法\贫贱行乐之法\豪庭竹乐之法\
道途行乐之法\春季行乐之法\夏季行乐之法\秋季行乐之法\
冬季行乐之法\随时即景就事行朱之法\睡\坐\行\立\饮\
谈\沐浴\听琴观棋\看花听乌\蓄养禽鱼\浇灌竹木
止忧第二
止眼前可备之忧\止身外不测之忧
调饮啜第三
爱食者多食\怕者少食食\太饥勿饱\太饱勿饥\怒时哀时勿食\倦时闷时勿食
节色欲第四
节快乐过情之欲\节忧患伤情之欲\节饥饱方殷之欲\
节穷苦初停之欲\节新婚乍御之欲\节隆冬盛暑之欲
却病第五
病未至而防之\病将至而止之\病已至而退之
疗病第六
本性酷好之药\其人急需之药\一心钟爱之药\
一生未见之药\平时契慕之药\素常乐为之药\生平痛恶之药
内容摘要
《闲情偶寄》是清代李渔的名著。位列“中国名士八大奇著”之首。
全书8部,前3部是戏曲理论,后5部写丝竹歌舞、房舍园林、家具古玩、饮馔调治等生活情趣,被誉为古代生活艺术大全,对后世文人影响很大。李渔将戏曲与之合写,不作专著,足见他认为艺术附丽于生活中。作者常年携家庭戏班辗转各地演戏,舞台实践使他体会到连金圣叹评的《西厢记》,也只是文人的案头游戏。他立足于“填词之设,专为登场”,提出“结构第一”、曲文贵显浅、重机趣、戒浮泛、忌填塞,宾白求肖似。题材贵创新,以脱窠臼为第一使命的一系列主张,还建立了一套“立头脑”、“减头绪”、“密针线”的具体创作方法。
李渔的理论成为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巅峰之作,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独特的地位。今天,只要我们认真研读,仍可汲取到丰富的营养。
主编推荐
最闲适、品质的中国情趣记录,从万物的细微处滋养美感,在生活的点滴中寻找乐趣。
与《遵生八笺》、《长物志》、《随园食单》构成明清生活艺术的灿烂景观。
精彩内容
密针线【原文】编戏有如缝衣,其初则以完全者剪碎,其后又以剪碎者凑成。剪碎易,凑成难,凑成之工,全在针线紧密。一节偶疏,全篇之破绽出矣。每编一折,必须前顾数折,后顾数折。顾前者,欲其照映,顾后者,便于埋伏。照映埋伏,不止照映一人、埋伏一事。凡是此剧中有名之人、关涉之事,与前此后此所说之话,节节俱要想到,宁使想到而不用,勿使有用而忽之。
吾观今日之传奇,事事皆逊元人,独于埋伏照映处,胜彼一筹。非今人之太工,以元人所长全不在此也。
若以针线论,元曲之最疏者,莫过于《琵琶》。无论大关节目背谬甚多,如子中状元三载,而家人不知;身赘相府,享尽荣华,不能自遣一仆,而附家报于路人;赵五娘千里寻夫,只身无伴,未审果能全节与否,其谁证之?诸如此类,皆背理妨伦之甚者。再取小节论之,如五娘之剪发,乃作者自为之,当日必无其事。以有疏财仗义之张大公在,受人之托,必能终人之事,未有坐视不顾,而致其剪发者也。然不剪发,不足以见五娘之孝。以我作《琵琶》,《剪发》一折亦必不能少,但须回护张大公,使之自留地步。吾读《剪发》之曲,并无一字照管大公,且若有心讥刺者。
据五娘云:“前日婆婆没了,亏大公周济。如今公公又死,无钱资送,不好再去求他,只得剪发”云云。若是,则剪发一事乃自愿为之,非时势迫之使然也,奈何曲中云,“非奴苦要孝名传,只为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此二语虽屙叵言,人人可道,独不宜出五娘之口。彼自不肯告人,何以言其难也?观此二语,不似怼怨大公之词乎?然此犹属背后私言,或可免于照顾。迨其哭倒在地,大公见之,许送钱米相资,以备衣衾棺椁,则感之颂之,当有不啻口出者矣,奈何曲中又云:“只恐奴身死也,兀自没人埋,谁还你恩债?”试问公死而埋者何人?姑死而埋者何人?对埋殓公姑之人而自言暴露,将置大公于何地乎?且大公之相资,尚义也,非图利也,“谁还恩债”一语,不几抹倒大公,将一片热肠付之冷水乎?此等词曲,幸而出自元人,若出我辈,则群口讪之,不识置身何地矣。
予非敢于仇古,既为词曲立言,必使人知取法,若扭于世俗之见,谓事事当法元人,吾恐未得其瑜,先有其瑕。人或非之,即举元人借口,乌知圣人千虑,必有一失;圣人之事,犹有不可尽法者,况其他乎?
《琵琶》之可法者原多,请举所长以盖短。如《中秋赏月》一折,同一月也,出于牛氏之口者,言言欢晚;出于伯喈之口者,字字凄凉。一座两情,两情一事,此其针线之最密者。瑕不掩瑜,何妨并举其略。
然传奇一事也,其中义理分为三项:曲也,白也,穿插联络之关目也
。元人所长者止居其一,曲是也,白与关目皆其所短。吾于元人,但守其词中绳墨而已矣。
【译文】编戏就像缝衣,开始时将一块完整的布料剪成碎块,然后又把碎块缝合成整衣。剪碎容易,缝合起来就难。缝合的技巧,全在针线的紧密。一
个地方偶尔疏漏了,全篇的破绽就露出来了。每编一折戏,必须顾及前面几折戏。又顾及后面几折戏,顾前面的戏,是要照应;顾后面的戏,是便于打埋伏。照应埋伏,不只是照应一个人、埋伏一件事。凡是这出戏中有姓名的人、有关联的事,以及在这之前之后所说的话,每一个地方都要想到;宁让想到的不用,也不让有用的被忽略掉。
我看当今的戏曲作品,样样都不如元人的戏剧,唯独在埋伏、照应的地方,要比元人稍胜一筹。这不是因为当今的作者精通这方面,而是因为元人所擅长的,全不在这方面。
如果用针线来说,元曲中针线最粗的,莫过于《琵琶记》了。这出戏,不要说大的情节有悖情理的很多,比如:儿子中状元三年,家人却不知,入赘相府当女婿,享尽荣华富贵,竟不能自派一个仆人送家书,却托付路人;赵五娘千里寻夫,只身一人,没有陪伴,也不清楚是否果真能够保全贞洁,又有谁能够作证?诸如此类,都是非常有悖情理和不合伦理的。
再拿小的情节来说,比如:赵五娘剪发,就是作者自己杜撰的,当时一定没有这事。因为有疏财仗义的张大公在,受人托付,他一定会帮人帮到底,不可能坐视不管,而让赵五娘剪头发去卖。然而不剪掉头发,就不能显示出赵五娘的孝顺。如果让我写《琵琶记》,“剪头”这折戏也一定不能少,只是必须维护张大公,让他留有回旋的余地。我读“剪发”这折戏,并没有发现有一个字是照顾张大公的,况且还像有心讽刺他似的。据赵五娘说:“前天婆婆死了,幸亏大公周济。如今公公又死了,没有钱发送,不好再去求他,只得剪发。”如此等等。如果是这样,那么剪发这一事就是她自愿去做的,不是形势所逼迫她,让她这样去做的,如何曲中又唱道:“非奴苦要孝名传,只为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这两句虽是平常话,人人可说,唯独不适宜出自赵五娘的口。是她自己不肯求人,凭什么说她难呢?看这两句话,还不像是怨恨张大公的话吗?然而这两句话还可算是非功过背后的自言自语,或许可以免于照应;可是等到她哭倒在地,张大公遇见她,答应送钱米来资助她,为她公公准备寿衣、棺材,那么她感激张大公颂扬张大公的感情,应当是仅有语言远远不能表达的了,可是如何曲中又唱道:“只恐奴身死也,兀自没人理,谁还你恩债?”试问公公死了是谁出钱埋的?婆婆死了又是谁出钱埋的?对帮助殓埋自己公公婆婆的恩人却哭诉自己死了将暴尸野外,这把张大公置于何地呢?况且张大公出资相助是出于道义,不是为了图利,“谁还你恩债”这句话,不是抹掉了张大公的恩德,把他的一片热心肠抛到冷水里了吗?这等戏曲幸亏是出自元人的手,如果出自现在我们这些人的手,就会被众人讽刺得无地自容了。
我不是要苛求古人,既要为戏曲著书立说,就一定要让人懂得创作的方法。如果拘泥于世俗的偏见,认为事事都应当效法元代戏曲家,我只怕人们还没有学到他们的优点,却先把他们的缺点学到了。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就举出元人来做借口,哪里知道“圣人千虑,必有一失”?圣人做的事,还有不可以完全效法的,更何况其他的人呢?
《琵琶记》可以效法的地方本来很多,请让我来举出它的长处来掩盖它的短处,比如“中秋赏月”一折戏中,同对一个月亮,从牛氏口里说出来,句句欢悦;从蔡伯喈嘴里说出来,却句句凄凉。同坐一席,两种心情,两种心情又是同系一事,这是《琵琶记》针线最紧密的地方。瑕不掩瑜,这里不妨举了瑕瑜两方面的简单例子。
然而,戏曲剧本只是为了写一件事,其中的内容可分为三项:曲词、
宾白、穿插串联情节的关目。元人擅长的只是其中的一项,那就是曲词。
宾白与关目,都是他们的短处。我们学习元人,只是遵守他们创作曲词的规矩罢了。
P27-30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