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类型学视角的明清汉语交互表达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33.34
3.7折
¥
89
全新
库存7件
作者刘云峰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092906
出版时间2023-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9元
货号1202879815
上书时间2024-06-0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刘云峰,男,汉族,江西省峡江县人,江西豫章师范学院古代汉语教师,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在《语言研究》、《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和《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版)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目录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研究对象、现状及选题来源(1)
1.2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12)
1.3结构安排及语料来源(15)
第2章交互的特征(18)
2.1交互的相互依存性(18)
2.2交互的判定标准(24)
2.3交互相关概念的辨析(27)
第3章明清交互标记(38)
3.1交互标记“互”(38)
3.2交互标记“相”(58)
第4章明清指代交互词语(75)
4.1交互代词“彼此”(75)
4.2交互短语“厮+Pred.”(88)
第5章明清言语交互词语(95)
5.1“商”类交互词语(96)
5.2“议”类交互词语(105)
5.3“谈”类交互词语(114)
第6章明清空间交互词语(上)(124)
6.1“分”类交互词语(125)
6.2“离”类交互词语(131)
6.3“挨”类交互词语(142)
6.4“连”类交互词语(147)
第7章明清空间交互词语(下)(164)
7.1“比”类交互词语(164)
7.2“並”类交互词语(178)
7.3“通”类交互词语(185)
7.4“联”类交互词语(194)
第8章明清行为交互词语(201)
8.1“交”类交互词语(201)
8.2“错”类交互词语(222)
8.3“换”类交互词语(226)
8.4“对”类交互词语(234)
第9章结语(257)
9.1明清交互表达的层级(257)
9.2构形核心义素与交互关系的表达(261)
参考文献(264)基于类型学视角的明清汉语交互表达研究目录
内容摘要
本文以明清汉语的交互词语为研究对象,在吸收国内国外语言交互现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考察语言表达交互范畴的各级语法结构,发现交互事件中参与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共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可操作性的判定标准,厘清一系列相关概念。上古时期汉语单音词占优势,交互关系的表达建立在单音词(字)的基础之上。明清汉语双音词占优势,表达交互义的词语大多以上古汉语单音交互词(字)为核心构成要素,并且将其交互义融入新词。有鉴于此,本文从明清汉语交互标记、指代交互、言语交互、空间交互和行为交互等几个方面着手,以核心交互表达要素为线索,探究显性和隐性交互义的来源,描写交互词语在明清时期的使用现状,阐述其认知机制,揭示相关词语交互义隐现的原则和制约因素。
主编推荐
本书可能是国内汉语史研究中第一部关于汉语交互表达的专题性著作,从一个较新的角度揭示了近代汉语的语言现象,比较全面地描写了明清时期汉语交互表达的诸多方面。
精彩内容
交互范畴是语言中一个重要的语法范畴,以往学界对该范畴的研究往往重在考察其形式标记的形式、功能等问题,研究方法大多采用类型学上的比较研究法,且研究大多为现代的共时研究。明清时期是汉语语法史研究的重要时期,目前尚未发现有学者对这一时期的交互表达进行研究。对于汉语来说,除了“相互”“互相”等交互标记外,还有许多没有标记的隐性交互词语,这些隐性交互词语的交互表达机制、交互义隐现的原则以及使用的句法语用环境等长期被人们忽视。
本书以单音节交互义表达要素(上古汉语单音交互词)为线索,将明清汉语交互表达的词和短语串接起来作为考察研究的对象,从汉语交互标记、指代交互、言语交互、空间交互和行为交互等几个方面出发,考察和描写显性交互和隐性交互要素交互义起源、交互词语的句法现状、交互认知的机制、交互义隐现的原则及制约因素等,力求从新的角度揭示明清交互词语的面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