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养育内心富足的孩子
  • 如何养育内心富足的孩子
  • 如何养育内心富足的孩子
  • 如何养育内心富足的孩子
  • 如何养育内心富足的孩子
  • 如何养育内心富足的孩子
  • 如何养育内心富足的孩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如何养育内心富足的孩子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2.78 3.9折 5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苏)苏霍姆林斯基

出版社开明出版社

ISBN9787513168298

出版时间2022-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31433182

上书时间2024-06-01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我们会把很多孩子定义为“问题孩子”,叛逆、逃学、拒绝沟通、脾气大……国际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醒你:你眼里的“问题孩子”其实是精神养育出了问题。

 

在本书中,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关注孩子的精神生活这一教育议题。他认为,在少年时期,人的精神生活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必须加强各方面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从智育、体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美育和劳动教育6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发掘孩子内心深处的财富,养育内心富足的孩子。本书是父母、教师的教育参考书。



作者简介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是在我国教育领域内享有极高威望的外国知名教育家之一。他一生著有大量教育专著和论文,共有专著41部、论文600多篇。著作被译成30多种文字在国内外出版。《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影响了中国几代教师。

目录
第一章  少年时期的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
  “仿佛有人激发了男孩子新的灵魂……”
  一切都取决于儿童时期的教育
  儿童时期和少年时期教育的两个源泉
第二章  纪律和自律,集体责任感与个人责任感
  学会通过别人的眼光看到自己
  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和儿童时期及少年时期的教育方法
第三章  少年时期的矛盾
第四章  少年的身体发育和心理素养,人好像重生了一样
  个性的形成
  男人的诞生和女人的诞生
  男孩和女孩——男人和女人
  体育
  饮食和作息制度
  我们在假期时的作息
  动作的灵活性、节奏感和优美性
  保护少年的神经系统
  心理素养
第五章  少年的智力教育和智力素养
  老师的教学观点和信念的统一性
  世界观和坚定的信念
  我们如何指导课堂上的智力劳动
  手与智力
  知识的源泉
  智力教育的两个大纲
  思想室
  自学
  精神财富的交流
  记忆、思维和学习能力
第六章  道德的形成 公民的诞生
  从物质世界到思想世界
  精神素养、道德与无神论
  基本的道德素养
  道德习惯
  思想成为信念
  个人和集体
  恋爱
  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的浪漫主义精神
  道德的坚定性
第七章  情感与审美教育
  道德与道德教育的统一
  感觉素养和知觉素养
  人的语言和情感素养
  对思想的认识
  少年精神生活中的情感动因
  对世界观和道德观念、原则和真理的情感敏感性
  情感和公民的尊严
  情感情境的一般特征
  最重要的情感情境
  审美情感的源泉

内容摘要
 我们会把很多孩子定义为“问题孩子”,叛逆、逃学、拒绝沟通、脾气大……国际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醒你:你眼里的“问题孩子”其实是精神养育出了问题。
在《如何养育内心富足的孩子》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关注孩子的精神生活这一教育议题。他认为,在少年时期,人的精神生
活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必须加强各方面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从智育、道德教育、
情感教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发掘孩子内心深处的财富,养育内心富足的孩子。本书是父母、教师的必备教育参考书。

主编推荐
"《如何养育内心富足的孩子》专治“问题孩子”问题多。
叛逆、厌学、冷漠不沟通、脾气大、性格乖张……你眼里的“问题孩子”其实是精神养育出了问题。
精神上富养的孩子内心世界充盈、富足,不会过分依赖外在的物质,也不攀比、也不炫富。精神富养的孩子才不会变坏!
让教育大家替你讲道理!让“问题孩子”没问题!
"

精彩内容
 “仿佛有人激发了男孩子新的灵魂……”“少年”,念出这个词时,母亲和老师是多么焦虑!
有多少书中描写了少年的神秘灵魂,图书馆的书架上放着多少有关少年时期的论文!我倾听了老师们的焦虑和担忧,仔细观察了我所认识的那些还是小孩子的少年,读遍了关于少年的书籍。随着时光的流逝,我的图书馆里已经积累了数十本本子和笔记。它们中的每一本都是某个小公民独特的人生编年史——从他上学的第一天到长大成人。通常一直记录到那个激动人心的日子:那个曾经的顽皮孩子、淘气大王领着他的儿子或女儿到学校里说:“请收下这个孩子吧,他(她)也许就是我的翻版……”人们最焦虑和担忧的是一个人在少年时期的精神生
活问题。对学生群体的生活和工作的多年观察使人们得出结论:在少年时期,人的精神生活发生了如此深刻的变化,以至于他的认知、脑力劳动、行为、与同伴们的相互关系、情感发展、审美发展和道德发展等诸多事实对教育者而言都是难以理解甚至神秘的。有经验的老师常常抱怨青少年工作太难做,因为他们身上正在发生着
神秘的、不可思议的事情。
男孩子在三年级或四年级的时候是再好不过的了——他安静、稳重、专注、礼
貌、敏锐,能够体会到这个年龄段的人所能理解的崇高的情感。而到了五年级,尤其是六、七年级,他仿佛变了一个人:任性、缺乏自制力,经常粗鲁无礼,近乎病态的强烈的自尊心,对待老
师的要求和同学的缺点时缺乏宽容;在评判周围的世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