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后记2010年8月,承蒙我社会学博士后指导老师南京大学风笑天教授的厚爱和关照,将我撰写的《人口社会学》教材列为他主编的“新编大学社会学教材”中的一册,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该教材出版后,曾先后获得华侨大学校级教材立项资助,获华侨大学2012年教材一等奖,获第七届高等教育华侨大学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3年),获保定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1年);同时也被一些高校确定为本科、研究生教材和社会学专业考研辅助资料。《人口社会学》自2010年8月出版后至今已10年有余。其间,世界、中国的人口社会情势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0年以前,实行计划生育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口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人口总量增长势头明显减弱,劳动年龄人口和育龄妇女开始减少,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群众生育观念发生重大转变,少生优生已成为社会生育观念的主流;家庭规模趋向小型化,养老抚幼功能弱化。”这些变化给人口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由此,为了适应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在“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的重大决策;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在“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2021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强调,要“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人口社会情势发生的巨大变化,势必对人口思想、人口理论、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人口发展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由此对《人口社会学》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等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如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人口学、宗教学、心理学等,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基于理论与现实的要求,本次修订版《人口社会学》遵循新的人口情势对于学科的新要求,力图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学科内容等方面,体现10余年来人口社会学最新的研究成果。本次修订的主要部分和内容有:(1)将全书体系分为概论、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人口发展等四个部分;(2)从15章压缩为14章,增加第12章“人口受教育与就业结构”,将2010版第14章“人口政策”、第十五章“我国计划生育人口政策”合为一章“人口政策”;(3)特别地,本次修订版较为全面地引用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以及最新的人口统计、人口调查数据,作为对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人口发展等问题探讨的佐证资料。本次修订版在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钱坤老师、张馨芳老师和余晓亮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最诚挚的感谢!由于本人才疏学浅,疏漏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得到各位前辈和同行的批评指正。汤兆云2022年11月
商品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介绍人口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力图用社会学的方法和理论分析人口过程(生育、死亡、分布和迁移、人口再生产)、人口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婚姻家庭结构)中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和趋势,以及人口变化与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社会诸因素与人口诸因素方面的互动关系;比较不同社会状态下的人口特征与人口问题。科学地认识人口社会现象,揭示人口社会的发展规律、人口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探索人口社会发展的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发现人口社会问题、分析人口社会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协调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促进社会的进步。
作者简介
汤兆云,男,1971年生,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学基金、福建省社科基金、河北省社科基金等多个研究项目。出版《新中国农村人口政策及演变》《城乡统筹发展中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研究》等多部专著以及《人口社会学》高等学校社会学教材。在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及重要报纸理论版发表160多篇文章,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以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转引;科研成果获得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奖、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国家计生委优秀成果奖等奖项。
目录
目录
第一编概论
第一章导论— 002
第一节人口社会学的研究范畴— 002
第二节人口社会学的学科地位与研究意义— 010
第二章人口思想与人口理论— 019
第一节西方人口思想与人口理论— 019
第二节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026
第三节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口理论— 029
第四节中国人口思想— 034
第三章人口资料收集及研究方法— 039
第一节人口资料收集方法— 039
第二节我国人口调查— 042
第三节人口社会学研究过程— 048
第四节人口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050
第二编人口过程
第四章人口生育— 056
第一节生育及其测量— 056
第二节我国人口出生率及生育率情况— 064
第三节人口生育率的影响因素— 068
第四节生育文化与生育意愿— 073
第五章人口死亡— 081
第一节死亡及其测量— 081
第二节人口死亡率变化趋势— 090
第三节我国人口死亡变化态势— 093
第四节人口死亡率的性别、年龄格局— 097
第五节人口死因分析— 101
第六节中国人口死因分析— 104
人口社会学目录第六章人口分布— 110
第一节人口分布的概念及其测度— 110
第二节中国人口分布— 115
第三节人口分布的制约因素— 119
第七章人口迁移— 121
第一节人口迁移的概念及测度— 121
第二节人口迁移的理论及影响因素— 123
第三节我国的人口迁移— 127
第四节国际人口迁移— 131
第五节人口城市化— 136
第六节中国人口城市化— 139
第八章人口再生产— 148
第一节“两种生产”及其相互关系— 148
第二节人口再生产— 149
第三节人口转变— 156
第四节我国人口再生产的特点及转变— 161
第三编人口结构
第九章人口性别结构— 170
第一节人口结构及其分类— 170
第二节人口性别结构概念及其测度— 173
第三节我国出生性别比状况— 178
第十章人口年龄结构— 185
第一节人口年龄结构测度及类型— 185
第二节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特征及发展趋势— 194
第三节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及人口老龄化— 198
第十一章人口婚姻与家庭结构— 202
第一节人口婚姻结构— 202
第二节人口家庭结构— 207
第三节中国婚姻结构— 211
第四节中国家庭结构— 217
第十二章人口受教育与就业构成— 225
第一节人口受教育构成— 225
第二节人口就业构成— 232
第四编人口发展
第十三章人口问题及其可持续发展— 244
第一节人口问题— 244
第二节人口可持续发展— 249
第三节中国人口可持续发展— 253
第十四章人口政策— 257
第一节人口政策是公共政策— 257
第二节人口政策分类— 262
第三节中国人口政策— 265表目录
表3-1人口普查、抽样调查、户口登记的比较— 042
表3-2我国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基本情况— 046
表3-3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 051
表3-4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 052
表3-5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比较— 053
表4-1全国“七普”时育龄妇女分年龄组的生育率、总和生育率— 061
表4-2全国“七普”时城市育龄妇女分年龄组的生育率、总和生育率— 061
表4-3全国“七普”时镇育龄妇女分年龄组的生育率、总和生育率— 062
表4-4全国“七普”时乡村育龄妇女分年龄组的生育率、总和生育率— 062
表4-51928—1933年部分地区乡村人口出生率— 064
表4-6主要年份我国县、市及全国人口出生率— 065
表4-71940—2021年主要年份全国出生率和总和生育率— 066
表4-820世纪50—80年代世界及主要地区生育水平变动状况— 069
表4-9人工流产对韩国和泰国生育率下降的影响— 072
表4-10“七普”按受教育程度、活产子女数的15~64岁妇女人数及生育率— 073
表4-111969—1972年苏联不同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妇女的平均理想和
期望子女数— 078
表4-12“七普”全国乡村育龄妇女分年龄、分孩次的生育情况— 079
表5-1约翰·格兰特编制的生命表— 085
表5-2“七普”全国全部人口简略生命表— 086
表5-3“七普”全国男性人口简略生命表— 087
表5-4“七普”全国女性人口简略生命表— 087
表5-520世纪下半叶主要国家的婴儿死亡率(%)— 092
表5-61936年中国各省区人口死亡率— 094
表5-7我国部分地区乡村婴儿死亡率— 095
表5-8主要年份我国县、市及全国人口的死亡率— 096
表5-92005年我国1%人口抽样调查分年龄组分性别的死亡人口状况— 097
表5-10“七普”全国分年龄分性别的死亡人口状况— 098
表5-11苏联分年龄分性别的人口死亡率— 100
表5-12部分国家1960年、1970年每10万人中的常见病死亡率— 102
表5-13不同模型的人口死亡原因的占比— 104
表5-1420世纪20—30年代北京、南京市死亡专率和死因构成— 105
表5-15主要年份我国部分城市死因顺位构成及其变化— 106
表5-162006年我国城市、农村人口前十位的死因及其构成— 107
表5-172020年我国城市、农村人口前十位的死因及其构成— 108
表6-1不同海拔地区的人口分布状况— 111
表6-2距海岸线200千米范围内的人口与面积比重— 112
表6-32001年世界人口的洲际分布情况— 113
表6-42020年世界各大洲人口、陆地面积占世界比重— 113
表6-5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116
表6-6“六普”“七普”我国各地区陆地面积以及人口分布— 117
表7-11954—1984年我国人口迁移量— 128
表7-2不同时期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估计— 129
表7-31986年全国74个城镇一年以下流入人口的来源构成统计表— 131
表7-41990年以后进入美国的移民所受教育情况— 133
表7-5“三普”“五普”“七普”临时出国居住(留学、工作)的人口数— 135
表7-62005年世界人口城市化不同国家类型— 137
表7-71950年以来世界人口城市化趋势— 138
表7-8主要年份我国乡村人口、农业人口情况— 141
表7-919世纪中国部分地区城镇人口分布及比重— 142
表7-10主要年份我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情况— 145
表8-1世界人口增长与增长率的变化— 151
表8-2人口再生产类型、特征及其地区分布— 155
表8-3寇尔人口转变模式的数量界限— 157
表8-4中国历代人口的估计— 162
表8-5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我国城市、城镇和农村育龄妇女生育情况— 166
表8-6“七普”我国城市、镇和乡村育龄妇女生育率— 167
表8-72020年“七普”育龄妇女分受教育程度的生育情况— 167
表9-1世界各主要国家人口产业结构— 172
表9-21950年、1985年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年龄性别比— 174
表9-3韩国总出生人口性别比、分孩次出生性别比变化情况— 178
表9-4“三普”至“七普”我国各地区的出生性别比— 181
表9-5“三普”至“七普”我国城市、镇和乡村的出生性别比— 182
表9-6主要年份全国分孩次出生性别比情况— 183
表9-7“七普”我国分为市、镇、乡村分孩次出生性别比— 183
表10-1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1岁组人口数及其比重— 189
表10-2“七普”全国人口普查1岁组人口数及其比重— 189
表10-3桑德巴人口年龄结构分类— 191
表10-4划分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标准数值— 191
表10-520世纪50年代末、70年代初世界主要地区的人口年龄构成— 195
表10-6世界及主要发达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196
表10-71950—1987年发达国家人口老化指标— 197
表10-81950—1987年发展中国家人口老化指标— 198
表10-9我国七次普查人口年龄结构— 198
表10-10我国七次普查人口老龄化及高龄化情况— 200
表11-1核心家庭生命周期基本模型— 210
表11-2两个不同时期的家庭生命周期比较— 211
表11-3中国法定结婚年龄的历史演变— 212
表11-41928—1933年16省乡村人口男女平均结婚年龄— 213
表11-5云南省呈贡等县结婚男女的初婚年龄(1940年2月—1944年6月)— 214
表11-61912年全国九省区的人口婚姻状况— 215
表11-7不同年代不同地区15岁以上人口婚姻状况— 216
表11-81930—1940年七城郊和农村家庭类型— 218
表11-9新中国成立后主要年份我国城市各家庭结构类型的比重— 219
表11-10历代主要年份户数、人口数及平均户量— 220
表11-111911—1947年主要年份中国家庭户平均规模— 220
表11-12七次人口普查平均家庭户规模— 221
表11-132005年中国各地区家庭户平均规模— 221
表11-142020年“七普”全国及城市、镇和乡村家庭户规模— 222
表12-1“六普”全国、分性别的16岁及以上人口的就业状况— 234
表12-2“七普”总人口及分性别、分年龄就业人口的占比— 235
表12-3“七普”全国总人口及分性别、分年龄的就业人口情况— 235
表12-42017—2021年全国农民工的年龄构成— 236
表12-5“七普”全国总人口及分性别、分年龄就业人口的教育水平构成— 237
表12-61980—1994年我国人口就业的产业结构及分布情况— 237
表12-7“六普”“七普”我国人口就业构成情况— 238
表12-82020年、2021年全国农民工从业行业分布占比情况— 239
表12-92015—2021年农民工动态监测调查分行业月均收入(元)及其年均增速— 241
表13-11950—1990年世界人口规模及增长情况— 245
表13-2主要年份世界人口的年龄结构情况— 247
表13-31950—2000年发达国家总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情况— 247
表13-4部分年份世界主要地区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248
表13-51990—2030年我国资源、环境若干指标预测表— 254
表14-1国民政府有关部门公布的人口数量— 269
表14-21949—1955年中国人口动态情况表— 271
表14-31950—1955年至1990—1995年中国和发展中地区的总和生育率对比— 279
表14-4我国在实行和不实行计划生育条件下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 283
图目录
图1-1人口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关系图— 003
图1-2人口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016
图2-1哈维·莱宾斯坦孩子成本—效用模型示意图— 024
图2-2哈维·莱宾斯坦孩子效用与家庭地位相关关系图— 024
图3-1社会研究的基本过程— 050
图4-1影响生育率的各种主要因素— 069
图5-1“七普”全国分年龄、分性别人口死亡率曲线图— 100
图7-1迁出地、迁入地因素与迁移中的中间障碍因素关系— 125
图8-1布莱克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 157
图8-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 158
图8-32012—2021年我国人口变化趋势图— 164
图9-1人口构成的分类示意图— 171
图9-2XY染色体、XX染色体组合过程图— 174
图9-31950—2020年主要年份出生性别比曲线图— 179
图10-1年轻型人口年龄金字塔图— 192
图10-2成年型人口年龄金字塔图— 192
图10-3老年型的人口年龄金字塔图— 192
图10-42020年“七普”我国人口年龄金字塔图— 193
图10-5我国七次普查人口年龄结构图— 199
图11-1人口婚姻状态类型及其转换模式— 203
图12-1“七普”全国总人口及分性别、分年龄就业人口占比曲线图— 235
图12-2“七普”全国总人口及分性别、分年龄就业人口受教育水平占比曲线图— 237
图12-3“六普”“七普”我国人口就业构成曲线图— 240
图14-120世纪70年代我国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曲线— 272
图14-21980—2001年我国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曲线— 275
图14-3我国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总和生育率曲线— 279
内容摘要
本书全面系统介绍人口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力图用社会学的方法和理论分析人口过程(生育、死亡、分布和迁移、人口再生产)、人口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婚姻家庭结构)中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和趋势,以及人口变化与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社会诸因素与人口诸因素方面的互动关系;比较不同社会状态下的人口特征与人口问题。科学地认识人口社会现象,揭示人口社会的发展规律、人口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探索人口社会发展的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发现人口社会问题、分析人口社会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协调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促进社会的进步。
主编推荐
(1)作者在案例选择和行文措词上进行精心编排。教材的遣词造句通俗易懂,以浅显生动的方式呈现。(2)教材创新了呈现方式,在案例篇部分加入电子资源二维码,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3)教材体现了跨学科交叉成果,引入社会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在专业上聚焦主要矛盾,发现关键问题,抓住重点危机应对环节。
精彩内容
无。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