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地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科技系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古代地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科技系列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8 3.2折 25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静茹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ISBN9787504485397

出版时间2015-01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25元

货号3118944

上书时间2024-06-01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  古代地理学发展简史
  第一节  地理知识的萌芽
    石器时代地理知识的萌芽
    夏、商时期的地理知识
  第二节  春秋中叶、战国时期地理学的发展
    “地理”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利用自然与改造自然思想认识的发展
  第三节  汉代地理学的发展
    世界观念的进步
    张骞“凿空”与对西域地理的认识
  第四节  三国至唐代地理学的发展
  第五节  宋元时代地理学的发展
    方志编撰的发展
    沿革地理的发展
    地图学的发展
  第六节  明代地理学的发展
    大地测量与地理认识
    新的地理思想
  第七节  中国古代地理学思想和著作
    阴阳变易,生生不息
    天人合一
    《水经》与《水经注》
    《诗经》中的地理知识
第二章  中国古代地理学家
  第一节  中国早期地理学家
    司马迁
    郦道元
    徐霞客
    沈括
  第二节  中国近代地理学家
    龚自珍
    魏源
    马欢
    郑和
第三章  古代地形和气候
  第一节  中国古代地形
    古代地形学
    河流堆积地形
  第二节  中国古代气候
    气候的由来
    早期的物候概念
    世界上最早的子午线实测
第四章  古代自然地理和海洋地理
  第一节  中国古代自然地理
    地势
    土壤与地貌
    土壤与水
  第二节  中国古代海洋地理
    水道著作的重视
    海洋风暴预报
    航海中对季风的利用
    南海交通与南海地理
第五章  方志和地方志
  第一节  方志和地方志的发展概况
    方志编撰的发展及方志学的创立
    《汉书》创立的地理志
    图经
    地方志
  第二节  方志和地方志的地理价值
    清代方志
    自然资源资料
    人口地理资料
第六章  测量与制图
  第一节  传统的制图理论
    宋代的测量
    宋元舆图
    海图
  第二节  地图学的发展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地图
    僧一行及其子午线测量
    近代制图学的传人与萌发
    清代中期以前的地图
第七章  中国古代地理之谜
  第一节  神秘的沙漠和湖泊
    原始村落之谜
    罗布泊之谜
    神奇的高原圣湖之谜
  第二节  中国古代地理遗址
    湮没的巴人王朝
    北京人遗址
    铜绿山矿冶遗址
    敦煌藏经洞
参考书目

内容摘要
中国古代地理学较重于对人生事物、自然事物的地理观察。我国的地理著述极
为丰富,对地理事物的发生过程分析也相当深刻,但关于地球的数理知识研究却很不够。古代地理学是农牧业社会的产物。其特点是以地理知识的描述性记载为主;学科内外分化不明显;由于环境差异和交通不便,古代地理学的体例和内容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徐静茹编著的《中国古代地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科技系列》集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于一身,涵盖了地理、考古、历史、天文等诸多范畴的知识,对中国古代的地理探索进行了深入浅出、生动精辟的剖析。

精彩内容
夏代(公元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存在了四五百年之久。商代(公元前16世纪至前11世纪)存在了600多年。这是我国农业蓬勃发展的时期,手工业兴起,城市出现,宫殿建造等,由于物质的丰富和文化的积累,促进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一批专门从事科学、
文化活动的专业文化人出现,又促使文字形成、科学萌芽、造型艺术发展。
地理知识也因社会发展的需要,取得了与过去漫长的石器时代不可比拟的突
出成就。
远在夏代,开始进人了奴隶社会,青铜器得到使用,精神意识上占卜之风盛行。传说中夏代曾发生特大洪水,部落联盟举鲧治水,但失败了。由儿子禹继父业。成功了。《史记·夏本纪》载:“禹命诸侯百姓兴人徒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他们“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撵,山行乘棒。
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可以看出因为治水,直接推动了地理考察,扩大了地理视野,并促进了测量和制图学的发展。“准”是测量方向与物体平直的工具;“绳”是测量距离的工具。“规”和“矩”都是绘图工具。“规”是校正圆的工具;“矩”可以构成直角,是画方形的曲尺,用它测量人们不便直接到达的地方。夏代人们活动区域,古本《竹书纪年》载,夏后芒“东狩于大海,获大鱼”,从今山西一直到达东海,都有夏人的足迹。经常的活动,形成地理观念,表现在当时先进的冶铸工艺上。
《汉书·郊祀志》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据明代著名学者杨慎(升庵)研究:“收九牧之金以铸鼎,鼎之象取远方之图。山之奇、水之奇、草之奇、木之奇、
禽之奇、兽之奇,说其形,著其生,别其性,分其类……皆一一书焉。”铸在九鼎上的图表示了丰富的自然地理内容。
由于农业的进步,需要掌握一年之中的季节变化、日照强弱、气温高低、
雨量变化等情况,于是物候和历法的知识就高度发展起来。历法是人们为了社会生产实践需要创立的长时间的计时系统。它利用与生产密切有关的自然现象变化的规律,作为天然计时的尺度。它是早期人们对地理环境系统的认识水平的集中体现。相传在帝尧时已专门设置观察天象和时令的官,已认识到了一年四季寒来暑往的节律以及东、南、西、北不同地理位置的星象、气候、动物状况等。《尚书·尧典》很可能成书于周代,其中记述的内容资料有很多是反映夏商的情况。
根据当时认为极远的东、南、西、北所观察到的鸟、火、虚、昴四星的位置来确定四季,认识到南方热、北方冷、冬日短而夏日长以及鸟兽一年四季中交配、生长、发育的状况。以月相盈亏计月,以12月阴历加上闰月调整季节,一年366天。这就是中国首创的夏历,一直用到周代末期,使用了1000多年。
商代,人们的天文知识进一步发展,已认识到鸟
星、火星是测定春分、
夏至的重要标志,有了冬至、夏至、春分与秋分四季划分的知识,学会用干支纪日,用月亮的朔望周期纪月,用太阳的四季变化纪年。掌握了用闰月调整年、月、日之间的分配的方法,形成了商代的历法。商代历法规定:平年为十二个月,大月为三十日,小月为二十九日。采用十干和十二支相配合形成六十年一周期。殷历平年十二个月,闰月有十三、
十四乃至十五个月。每年以十二月为岁首。
《夏小正》一书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系统的一部物候书。它有不少的历法、物候知识,反映了夏代或夏商之间的实际情况与认识水平,但其最后成书晚于商代。全书不到400字,内容却极为丰富。物候是根据气候引起生物活动规律的一种自然历法,是用植物生长和气候变化之间的一定关系来确定气候状况,并依此状况安排农业生产。此书反映了我国远在夏代就已能根据草、木、鸟、兽等物候现象以及一些天文现象来确定与之相对应的农耕、收割、蚕桑等农事活动。《夏小正》中所观察记录的都是一年十二个月中,各月鲜明的、指示性的生物现象,并由此联系到相关的天象、气候、农业生产和政事等。如:“正月,启蛰,雁北乡,雉震响,鱼陟
负冰,农纬厥耒……囿有见韭,时有俊风,寒日涤冻涂,田鼠出,农率均田。
獭祭鱼,鹰则为鸠……初昏参中,半柄悬在下,柳梯,梅杏卡电桃则华,缇缟,鸡桴粥。”P4-5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