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智慧/新中国70年向世界贡献了什么
  • 中国智慧/新中国70年向世界贡献了什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智慧/新中国70年向世界贡献了什么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2.88 4.8折 4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赖明明 编著 董振华主编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1154756

出版时间2019-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30753689

上书时间2024-06-01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赖明明,经济学博士,深圳技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专家,广东省社会政策研究会特约研究员(专家会员),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区域经济发展与文化产业。在《香港商报》、香港《文汇报》担任编辑记者十余年。专著有《香港转口贸易》《内容营销》,合著作品有《双赢的未来》《全面深化改革与世界经济》《魔咒与契机:中国经济新坐标》《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小康之后》《香港游—离岛行》。
董振华,现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党校创新工程首席专家,中央机关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全国应用哲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党的理论。先后承担了党中央布置的多项重大课题和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长期承担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出版《中国道路的成功密码》《不懈的奋斗》《治国理政思想方法十讲》等著作多部,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两百多篇。

目录
第一章 厚德载物、兼容并蓄
一、传统文化中厚德载物的生命情怀 
二、社会制度中兼容并蓄的包容智慧
三、社会实践中激发活力的动员能力 
第二章 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
一、传统文化中的奋斗精神
二、不断创造中国奇迹的中国智慧 
三、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伟大力量 
第三章 唯变所适、与时偕行 
一、传统文化中唯变所适的变通意识 
二、改革开放中敢为人先的伟大革命
三、改革创新永不止步的历史进程 
第四章 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一、传统文化中过犹不及的理性自觉
二、中国模式中循序渐进的发展策略
三、中国方案中不偏不倚的战略抉择 
第五章 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
一、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二、发展价值中人民至上的核心理念
三、治国理政中造福人民的现实实践 
第六章 开物成务的求真务实
一、传统文化中开物成务的务实精神
二、实事求是,开辟中国道路
三、求真务实,实现中国梦想
第七章 上善若水、韬光养晦 
一、守道待时的中国智慧 
二、 发展进程中和平友好的国际环境 
三、 合作共赢中平等正义的共享发展 
第八章 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 
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 
二、小康社会中全面和谐的社会文明 
三、强国时代中普天同庆的伟大复兴 
第九章 协和万邦的天下情怀 
一、传统文化中协和万邦的天下情怀 
二、国际交往中合道顺德的正义理念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十章 天人合一的自然主义 
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自然主义 
二、发展进程中追求绿色的发展理念 
三、和谐共生中自然和谐的美丽中国
后  记

内容摘要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的思想智慧。本书坚持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演绎与归纳的论述方式,以中国传统智慧的视角,从“厚德载物、兼容并蓄”“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唯变所适、与时偕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开物成务的求真务实”“上善若水、韬光养晦”“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协和万邦的天下情怀”“天人合一的自然主义”等方面展开论述,审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伟大实践,并从中总结归纳中国的治国理政智慧,分析研究中国智慧对全球治理与人类发展作出的中国贡献。

精彩内容
一、 传统文化中的奋斗精神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性格特征,建构了一套中华民族的智力系统、知识系统、技能系统、认识体系、思维体系、观念系统、审美体系、价值系统。中国智慧就是中华文化进程中凝聚成的价值观、判断力、执行力。
中国智慧与中国人的性格特质有密切联系。对于中国人的性格特质,存在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中国人的性格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有的认为中国人的性格深受农耕文化的影响;有的认为中国人的性格是保守、封闭、内敛的;有的认为中国人的性格是开放、包容、大度的。
其实,中国人的性格特质在不同的朝代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勤劳勇敢。即便在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史特殊历史时期,依然能够看到中国人性格中勤劳勇敢、忍耐执着、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的共性。
(一)勤劳敬业勤劳敬业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提倡劳动光荣与快乐。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人的劳动观植根在中国人的性格与血液中,成为中国人的智慧源泉。第二,提倡爱岗敬业与工匠精神。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就是要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只有爱岗敬业,才能够形成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
1.劳动光荣与劳动快乐《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不少关于劳动的诗,有大量对劳动场面的描绘文字,反映了中华民族以劳动为光荣为快乐的传统美德。
《国风·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描述的是周历九月,妇女提前为严冬准备粗布衣服。全诗描绘了季节转移,时间交替,而劳动人民始终劳动不息。农夫虽然辛苦,但是懂得“人勤地生宝”,以劳动为荣。劳动之余也能“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享用劳动与汗水换来的佳肴。
《小雅·鹿鸣之什·伐木》是一首劳动之余宴享亲友故旧的诗歌:“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迨我暇矣,饮此湑矣。”伐木者从鸟类的“求其友声”,认识到人们密切交往的必要性。“迨我暇矣,饮此湑矣”,说的是有空一定要和亲朋好友共饮美酒。由此可见,劳动成了认识社会的途径,产生的乐趣足以抵消劳碌带来的劳累。
《国风·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通过采、摘、拾、捋、兜这几个动作,简洁明了地刻画出妇女们辛劳采集车前子的过程,通过这一系列的动作,让人们看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
《国风·魏风·十亩之间》:“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这表达了劳动者辛勤而欢悦的情感,以及以不劳而获为耻的态度。
2.爱岗敬业与工匠精神《礼记·学记》有言:“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孔子认为,敬业的关键是忠于职守。他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老子认为,敬业要切忌半途而废。他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道德经》)朱熹称:“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乐群者,乐于取益,以辅其仁也。”(《朱子文集》)《诗经》把对骨器、象牙、玉石的加工形象地描述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解读为“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庄子》中的“庖丁解牛,技进乎道”、 《尚书》中的“惟精惟一,允执厥中”,都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工匠精神。
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代表性人物比比皆是,比如工匠鲁班。鲁班的名字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是木工的祖师爷。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钻、刨子、铲子、曲尺、画线用的墨斗,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
蔡伦造纸。《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二)勤政、廉洁、爱民勤政廉洁爱民包含两层含义:对于臣子而言,要求勤政与廉政。恪尽职守,勤于政事,为历代统治者所提倡,也为儒家思想所认可,是儒家思想的基本要求;对于君王而言,要求勤政与爱民。历代明君无不勤政、纳谏、果敢、英明。反之,历代昏君或者沉迷后宫荒淫无度,或者沉迷木匠活儿、字画、珠宝不理朝政,或者重用太监、后戚、奸臣滥杀忠良。
1.勤政与廉政官员勤政需要廉政。勤政对应的是“懒政”。不作为的“懒政”危害极大,勤政才能多为百姓做实事。但是仅有勤政是不够的,除了勤政,更需要善政,需要廉政。官员只有廉洁自律,官场只有建立廉政制度,才能保障勤政为民。
以中国传统村落的楹联为例。潮汕古村落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村落之一。潮汕古村落的楹联也是中国传统社会家风、乡风的一个缩影。潮阳区下底村黄武贤纪念馆的两副楹联为“平夷安邦千秋颂 勤政爱民万古传”“贤惠邦乡数十年立地顶天清风正气耀南方”;唐伯元纪念馆的两副楹联分别为“正气一腔评吏绩奏章二本洁儒风”“忧国千行疏传经百代心”;韩文公祠的楹联为“辟佛累千言,雪冷蓝关,从此儒风开岭娇;到官才八月,潮平鳄诸,于今香火遍瀛洲”;潮汕大姓纪氏祠堂的楹联为“山阴善政千秋赫潮郡清风五邑扬”;潮汕大姓郭氏祠堂的楹联为“礼乐冠裳光祀典忠诚廉节振家风”。这些楹联反映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入世哲学,以及宣扬“忠孝仁爱信义”的儒家思想,提倡“廉洁刚直”做人,主张“两袖清风”为官的家风与乡风。
819年,韩愈贬任潮州刺史。驱除鳄鱼,奖劝农桑,兴办教育,大修水利,延选人才,传播中原先进文明,从而使当时的蛮荒之地潮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潮州人民感恩韩愈,潮州的山水、路堤、亭台,很多都为纪念韩愈而命名,有人因此赞道:“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1094年,苏东坡被贬为远宁军节度副使。初到惠州,苏东坡就把皇帝赏赐的黄金拿出来,捐助疏浚湖泊,修建长堤。民众欢庆不已,“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村西鸡”。在惠州期间,他关心民生疾苦,揭露时政黑暗,劝说地方官吏为民办好事,深受惠州人民的爱戴。同时,写下了很多赞叹惠州山水风光之美、抒发忧国忧民胸怀的诗文。
1045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在滁州当太守期间,他勤政爱民,关心民众疾苦,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滁州呈现出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和谐景象。一日,他登临醉翁亭,挥笔写成了传诵千古的《醉翁亭记》。“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太守之乐既是观赏美景自然陶醉之乐,也是感怀民众安居乐业之乐。
2.勤政与爱民君王需要勤政爱民。爱民是衡量勤政的标准。老子赞扬了献身天下的可贵品质,他表示:“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