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91.92 6.2折 ¥ 149 全新
库存8件
作者〔清〕李亦畬 著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71423469
出版时间2022-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49元
货号1202761181
上书时间2024-06-01
在中国武学界,尤其是太极拳界,李亦畬无人不晓。
光绪七年(1881年),李亦畬手书三册《太极拳谱》,一本自存,习称“自藏本”;一交胞弟启轩(1835—1899年),习称“启轩本”;一本传弟子郝和(字为真,1849—1920年),习称“郝和本”。合而言之,称“老三本”。
假若武林没有李亦畬,就没有震惊学界的太极拳“老三本”。不单李氏、郝氏太极流派无所传承,孙派太极也可能不存在;武氏事迹及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或将默默无闻,甚至失传;陈家沟陈长兴将只是拳师杨露禅的一个老师,陈清平的影响力也可能仅限于赵堡一地,不为外界所知;太极拳的走向将彻底改变,可能会在许多地方失去影响力。
假若武林没有李亦畬,那么武林所见的太极拳就只有杨家拳;陈家沟没有王宗岳的拳论,且其拳法与杨家拳法有很大的差别;杨家则可能成为张三丰、王宗岳拳法唯一的代表。
假若武林没有李亦畬,杨家拳谱将成为太极拳界的孤谱。没有了理论上的争鸣,太极拳研究热度或将骤减,陈家沟难以为外界所知。
实际上,正是李亦畬先生的存在及其贡献,在舆论上成功地推动杨露禅所传播的拳法——太极拳成为中国第一大名拳,令陈家沟之名响彻世界,使赵堡镇陈清平的太极拳传系名扬海内外。
学术上,李亦畬先生保存了中国武学最珍贵的拳谱文献之一《王宗岳太极拳论》,记录了其母舅武澄清、武禹襄得到该拳谱的来龙去脉,以及他们研习该拳谱的重要心得,揭示出杨露禅早期经历及其与武氏的关系。同时,他亲自实践、研修太极拳,不断总结提炼,将成果整理汇集成册,备份三本,交与家内家外,保留了珍贵的武学文化。
像李亦畬先生这样的人物,莫说太极拳界,在整个清代武学界也是屈指可数。与其同时代的绝大多数武人,限于各自的文化、思想、志向、修养、境界等,只是传承武术,很少有意识地去备份拳谱文献。
有道是“有其父必有其子”,李亦畬先生如此,其后人也如此。民国时期,其后人李福荫(1892—1943年,李启轩之孙)鉴于太极拳谱在门人弟子间辗转抄录过程中错讹颇多,遂将“老三本”之“启轩本”厘定次序、分编章节,在山西太原首次公开。自此至1936年数年间,油印、石印duo次,惠泽山西武学界。
笔者多年来致力抢救民间拳谱文献,幸得李福荫先生整理的油印本,今日献出,附于本书之后,请同好共睹李福荫先生当年所公开之抄本,追思李氏家族贡献,促进学术研究,弘扬其学术精神。
对于民间武学藏本,挖掘、抢救、整理、保护、分享才是硬道理。清代李亦畬先生如此,今日学人亦当如此!
尊重历史、实事求是,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清代李亦畬先生如此,今日学人更当如此!
崔虎刚
公元二〇二二年五月二十日
于加拿大探微斋
李亦畬在清光绪年间手书的“老三本”是太极拳界的经典之作。后李亦畬之孙在“老三本”之一的“启轩本”基础上汇编《李氏太极拳谱》。书中内容包括《王宗岳太极拳论》、武禹襄著述、李亦畬著述、李启轩著述,前有邱仰濬、马立伯作序,后有李福荫太极拳谱后序暨李槐荫、李棠荫《刊印先祖亦畬公太极拳谱缘起》。此谱流传社会,对太极拳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李亦畬(1832—1892年),名经纶,字亦畬,武式太极拳第二代宗师。咸丰癸丑(1853年),亦畬始从其母舅武禹襄学太极拳,身体力行者二三十年,仿禹襄总结经验体会之法,随时记录,粘贴于墙壁,一再修订,最后成文,著有《五字诀》《撒放秘诀》《走架打手行工要言》等。其手抄的《太极拳谱》被奉为太极拳经典著作。
李亦畬手书的《太极拳谱》于2014年被中央电视台《寻宝》栏目评为“民间国宝”。
李亦畬手书完成的三本太极拳谱,被史学界称为“老三本”,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太极拳谱,是太极拳的奠基之作,习太极拳者奉为圭臬。
——杨志英
清光绪(1881年)年间,李亦畬用四十年心血汇编“老三本”。李氏相传数代,至1935年,李亦畬之孙李槐荫、李福荫将“启轩本”重新编次并新增内容,以《李氏太极拳谱》之名铅印出版。本次出版内容含《李氏太极拳谱》铅印版和油印版,并附上简体版,方便读者进行对照阅读。设计上更注重展现老谱韵味,采用较大开本,可对开平铺,用纸讲究,可供太极拳爱好者阅读、收藏。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