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思的老树的精灵
  • 沉思的老树的精灵
  • 沉思的老树的精灵
  • 沉思的老树的精灵
  • 沉思的老树的精灵
  • 沉思的老树的精灵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沉思的老树的精灵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4.51 3.1折 7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子平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1181776

出版时间2022-12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78元

货号31607291

上书时间2024-06-01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黄子平,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荣休教授。主要著作有《沉思的老树的精灵》《幸存者的文学》《革命·历史·小说》《害怕写作》《远去的文学时代》及《历史碎片与诗的行程》等。参与编著“文化:中国与世界”丛书、“漫说文化”丛书、“中国小说年选”及《中国小说与宗教》《香港散文典藏》等。

目录
序 | 并非遥远的期待
代自序 | 我与批评

当代文学中的宏观研究
深刻的片面
“诂”诗和“悟”诗
艺术创造和艺术理论
附 :关于癞蛤蟆先生和蜈蚣小姐的一些传闻
得意莫忘言——关于“文学语言学”的研究笔记之一
从云到火——论公刘“复出”之后的诗
郭小川诗歌中的时空意识
艾青 :从彩色的欧罗巴带回了一支芦笛
道路 :扇形地展开——略论青年诗作的美学特点
“沉思的老树的精灵”——林斤澜小说论(1978—1982)
我读《绿化树》
“若是真情,就经看……”——读韩蔼丽的小说集《湮没》
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
蒋韵的《少男少女》
宋学武的《山上山下》
艺术短论四篇
黑空儿 白空儿 灰空儿——关于郑万隆的三篇“异乡异闻”
论中国当代短篇小说的艺术发展
同是天涯沦落人——一个“叙事模式”的抽样分析

后记
2022年版后记

内容摘要
《沉思的老树的精灵》是黄子平的文论代表作,包含了《深刻的片面》《从云到火》《“沉思的老树的精灵”》等20篇作品。其中既有对各个作家作品的微观研究,如对林斤澜创作的综合考察,对作品《绿化树》《你别无选择》《山上山下》等的独到见解,也有关注诗歌时空意识的研究、对短篇小说“结构—功能”模式的开拓,对文学语言学的探讨……这些最迟写成于1985年的文字,是黄子平文论里程碑式的作品,奠定了其在文学评论界的地位,重新划分了文学批评独立于文学的界限。同时也为“燕园三剑客”提出著名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做了理论上的准备。

精彩内容
关于癞蛤蟆先生和蜈蚣小姐的一些传闻蜈蚣小姐生有四十八条健美的腿,走起路来矫若游龙,美妙无比,而且发出一种沙沙沙的悦耳声音,令人听了心旷神怡。动物界的芸芸众生,每见她走过,无不驻足而立,齐赞一个“好”字!
某日,有一位阴险的癞蛤蟆癞先生,拦住蜈小姐的去处,不怀好意地问道:“对不起,我想请教一下,当你抬起第十二条腿的时候,那第三十八条腿处在什么位置上?第二十九条腿着地的时候,那第四十三条腿又有什么感觉?当然,先让我们规定编码顺序是从头到尾,从左到右,因而左边的腿一律为奇数编号,右边的腿为偶数编号……”蜈小姐见来者彬彬有礼,迂得可爱,问得也有趣,自家生下来活到如今业已芳龄若干,倒从来没有想过此种问题,便停在那里,专心致志地琢磨起来。她动动这条腿的时候紧盯着另一条腿,弹弹这条腿的时候赶紧品味那条腿的感觉,一时间脚忙足乱。
结果是众所周知的,蜈小姐再也动弹不了啦——据动物界总医院的权威医师诊断,这是得了一种什么“神经性瘫痪”。好一场恶官司打得天昏地暗,森林之王狮大人终审判决,罚癞先生负担蜈小姐下半辈子的所有生活费和医疗费,其中包括研制一种折叠式超长轮椅的全部费用……不过又有消息说,上述传闻并不可靠,简直是以讹传讹。据说癞先生其实是一位天真好学的后生,与“阴险”啦、“不怀好意”啦一类的词儿根本无缘。那日,他见蜈小姐走起路来如风摆柳,恰似有四十八条桨的龙船在江面疾行,上下舞动,煞是好看,不禁呆在一旁,目醉神迷。目醉神迷就目醉神迷吧,你站在那里好好欣赏不就得了!糟就糟在那个“天真好学”的癖性上了,他欣赏之余,不但想知其然,还想知其所以然,得,来了一番理性思辨,百思而又不得其解,只好冒昧请教一下,问她“主观感受”如何。
却说那蜈小姐正走得春风得意,自我感觉良好至极,不料半路里杀出一位疙里疙瘩、凸眼鼓腮的夯货,提一个古古怪怪、半疯半傻的问题,不禁又羞又恼 ;尖细着嗓子嗔道:“什么这条腿那条腿奇数腿偶数腿的,人家走得好好的,打什么岔呀?讨厌!”说完管自沙沙沙地蜿蜒而去,绕过一个树桩子,不见了。那癞先生愣在那里,好生没趣,从此得一外号,叫“癞呆子”。
这自然是一种说法了。可是又有别种说法,与此大不相同。说是癞先生并非什么“天真好学”的后生,而是一位博学多识的“运动学”专家,人过中年,在全球动物运动学界颇具声望,那日他并不曾与蜈小姐搭话,管自举了一个黑乎乎的四方匣子(有识得货的,说是什么“高速摄影机”),咔嚓咔嚓闪光灯亮得六月里要下雷阵雨似的,把蜈小姐走路的全过程拍了下来。回到癞公寓用了什么仙水一阵冲洗,再输入什么“康瓢踢”(洋码字写作comput)里一通分析,果然把那个古里古怪、半疯半傻、不怀好意的阴险问题解答得一清二楚。嘿,神了!
莫说一清二楚,就算是解答得三清四楚便又如何?又有据说是亲眼见过那组照片和分析资料的,见人家问起,便莫测高深地摇头,并且叹气,再三央求不过,才透露道:惨了!可怜蜈小姐的玉照,被标上许多拉丁字母、希腊字母、阿拉伯数字,画上许多箭头、三角形、楠圆形、符号、公式,一塌糊涂。就算那是科学,是理论,与蜈小姐的走路何干?走路这桩事,得之于天,只需多走,自会走出神韵,走出格调,走出新意。有许多愚人,不去看蜈小姐走路,却去看那堆僵死枯燥的符号、公式,岂不是舍本求末,那灰不溜秋的“快速摄影”,无非是让癞先生拿了去骗骗稿费而已。
一番话说得芸芸众生叹息不止。又有了解内情者出来正色言道:“岂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乎! ”原来那套分析资料,是为蜈小姐参加第一亿零一届全球动物克匹林奥运动会做准备的。那蜈小姐照此训练,得了窍门,果然不但速度大增,而且姿态更为婀娜好看,连那声音,也由沙沙沙而唰唰唰而嗖嗖嗖云云。
“骗稿费”论者大不以为然,说那癞先生走路都不会走,只会喘着粗气在地上蹦跶,就他那德性,还能指导我们尊敬的蜈小姐参加举世闻名的克匹林奥运动会?无稽之谈,不值一驳。
消息灵通者在一旁冷笑,说蜈小姐依了那资料刻苦训练,果然身手不凡,端的在克运会上拿得三枚金牌。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有报纸上的新闻传真照片为证。
那“反癞党”铁杆得很,并不为这消息所动,反说蜈家小姐自有天分,走路技能百世祖传,得之于心应之于足,拿金牌理所当然势所必至与癞先生的黑匣子啦、“康瓢踢”啦有何干系!
两派争得正不可开交,不料又有内幕新闻爆将出来,说蜈小姐得了那份资料甚是高兴,以为夺魁有术,躺在床上刻苦钻研,把全套战略战术倒背如流。想不到玉体养得颇为发福,下得地来时竟至迈不开步子了,还参加什么克运会的比赛?那传真照片根本就是假的。如此看来,癞先生的什么分析资料,实在是弊多利少,有不如无。
这些传闻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互相矛盾,漏洞百出。唉,它们动物界的事,谁搞得清楚!
1985年8月5日蒋韵的《少男少女》这是生活在躁动年月的少男少女们。不是在天南海北插队落户的那批“老三届”,而是“小三届”,当他们的哥哥姐姐前脚踏出中学的校门,他们后脚跟着成为“复课闹革命”后的第一批中学生。“老三届”轰轰烈烈、曲折离奇、严酷坎坷的生活经历的光彩遮掩了他们。文学,过迟地注意到他们,或许即使注意到他们,也只是作为被耽误的、没存文化知识、没有教养的、空虚的一代来描述。他们的兄长,即使狂热,也还有理想,即使消沉,也还在求索。他们呢,在中学残破颓败的教室里(一块完整的玻璃都不剩),学“工基”“农基”,背语录,挖战备防空洞,既没赶上轰轰烈烈,也不懂得轰轰烈烈之后的消沉和沉思。然而,正是这些小姑娘、大男孩,用稚气的眼睛注视着这个荒谬的世界。世界也许忽略了他们,他们却并未忽略这个世界。从少年时代走向青年时代的过渡是一件庄严而又痛苦的事情。在这个过渡中,如果你曾真诚而又勇敢地注视过世界,那么你看到的一切便比别人多一层独特的理解。这份理解,是别的年龄层的人们所没有的。因此,忽略他们是完全不应该的,对文学来说,这种疏忽近乎“暴殄天物”。那么,我想说,仅仅在这个意义上,蒋韵的这部中篇小说也值得重视。
然而,题材或描写对象并不能决定一切。《少男少女》感动了我,更多的是因为蒋韵把这份独特的理解,那样准确、细腻、完整、动人地转化成了文学。小说在一片浮嚣火炽之中,成功地写出了那么几个清纯如泉水的灵魂,透过少女夏雨生真诚、稚嫩的眼睛,把发生在这群小儿女中大大小小的悲喜剧,平静地、难得地带着沉思,展开在我们面前。这样的题材很难不陷入一种感伤的叙写,被感情的旋涡不由自主地带着走。小说所以能战胜了这种诱惑,得力于上述“平静的沉思”。写友谊和无意的伤害,写不公平的歧视和最初的屈辱,写少男少女们的初恋,分寸感都掌握得极好。小说里的齐伟军背地里夸雨生:“那小姑娘的‘感觉’挺好。”确实如此,蒋韵扣紧“感觉”这个层面,无论写人、写景、写内心、写氛围,“感觉”都抓得很准。文学语言,说到底,其实就是关于感觉的语言。而人的感觉,却是过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感觉积淀着历史,渗透了理解。如同那块红地毯,真不知有多少脚印儿在那里重重叠叠,模糊一片,深藏了很多很多故事,于是在小姑娘夏雨生的心里,浮出来一个古怪的字眼儿——历史。若干年后,也可能有十五六岁的少男少女,读到这部中篇小说,再也弄不明白,何以脖子上挂过一串破鞋的女人的孩子,便会承受那样多的轻蔑和敌意,何以留洋博士的女儿,便没有资格加入“红卫兵”,何以在演出前,要反复念一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语录……但是,那书中朦胧的、真挚的感觉却会与她(或他)相通、共振,共鸣。因为,感觉是有它的历史的,从远古而来,重重叠叠地向未来而去。只要这个星球上还有人的生命、青春、痛苦和欢欣、梦和渴望,感觉便带着它的全部历史蕴含前来,引动某种因神秘的同构关系而产生的震颤。我们的感觉朦胧而并不抽象,因为它须与那个真实具体的时代联结,它须从历史中获得结构和内容。它是属于历史的,因而它既是永恒的、普遍的、与人相通的,又是瞬间的、独特的、不可重复的。而文学,却借着神奇的语言文字,把它的结构和内容转化、变换并凝定在这里,让我们和夏雨生一同去看、听、想,像她那样,把一片起伏的、赤黄色的、在蓝天下沉默着的山丘,看作亘古以来只与月亮神交的湖水,心里却涌上来一阵苦涩和酸疼。蒋韵写出了少女聪慧、善良、敏感的心灵感受到的一切,从而把积淀其中的、对那个动荡年代的那份独特理解“文学地”表现了出来。
如果把我们现在谈论的这部作品与王蒙的《青春万岁》做些比较,将会是很有意思的。你会多么强烈地意识到两代人的青春以及他们在青春期对世界的理解是何等的不同。王蒙笔下的少男少女们是永远年轻的,尽管他们更像是一些严肃的小大人,连他们的哭和笑都是严肃的,然而却是多么天真的严肃呵!他们也有烦恼、有痛苦,但这些烦恼和痛苦总是在阳光的照射下很快地消散了。他们的初恋也是严肃的,严肃得几乎不像是初恋,而且很快地从属于“革命工作”的需要了。青春气息主要来自洋溢于长篇小说中的革命激情,有如那昂扬、明朗、充满了信心的叙述语言那样。蒋韵笔下的少男少女们过早地与天真烂漫告别,时代以一种荒诞的夸张方式要求他们严肃,他们却以一种少年人的真诚体验到严肃后头的荒诞,他们艰难地维护即使是那样的年头里也仍然是属于青春的权利:爱的权利,友谊的权利和梦想的权利。在那个物质和精神双重地匮乏的岁月里,他们似乎是得天独厚的。在同年龄的伙伴们忙于深挖洞,运沙土的时候他们可以唱、可以跳,可以坐和不坐拖拉机,吃和不吃白面馒头。在没有美、没有艺术、没有光明的年代,他们自己就是美、艺术和光明。然而,贫穷、阴暗和愚昧存在着,而且侵略着、压迫着他们稚嫩的心灵。初恋令他们惊惶不安。因为那是与“脏”和“丑”联结在一起的。在他们的歌声琴声和舞姿后边,躁动着的既是青春期的烦恼,更多的又是一个时代的痛苦。两代人的青春,一代人的青春期正好与历史的青春期相重合,他们永难忘怀的是属于他们的青春时代的那些歌曲(比如说,苏联歌曲),他们仿佛永远活在自己的青春时代之中。另一代人的青春期却碰上了历史的曲折期。是打着前进旗号的曲折,而前进总是让人激奋的,前进的光彩总是要照亮少年人的心的。当光彩变得黯淡的时候,他们唱的却不是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语录歌和样板戏,而是童年时学会的歌曲,由年轻的父母,幼儿园阿姨,小学一年级老师教给他们的,关于爱劳动爱清洁,关于太阳光和小雨点,关于洋娃娃和小熊的歌曲,这意味着他们实实在在是在与自己的少年时代告别了,一个新的躁动不安的历史转折正在前边召唤着他们。因此,与用年轻的语言讲述小大人的故事正好相反,蒋韵笔下的人物幼稚、琐碎,甚至是平庸的,叙述语言却是久经沧桑后的安详沉静,柔中有刚,含而不露,清澈而又略带凄婉、执着而又善于谅解。《青春万岁》有如那哔作响的篝火旁热情澎湃的诗朗诵,而我们现在谈论的作品,却像是春天的月夜水渠边不绝如缕的、动人而又忧伤的琴声。
每一代人的青春都是不相重复的。然而,正是这一代代人的青春互相接续,给了历史以生气、活力和希望。蒋韵的《少男少女》更是叙说了在那与青春格格不入的年代里,青春也是不可扼杀的,青春也是美好的。对于一代人来说,他们的青春永存,青春万岁。对于另一代人来说,他们的青春才刚刚开始……1985年8月8日晨宋学武的《山上山下》山上,是我们;山下,是“他们”。在战争中,敌我关系常常具象化为一种空间关系。在文学中,正如在生活中一样,空间关系渗入到生理和心理之中,透过一种“感觉的语言”而表现出来。山上的战壕里闷热难熬;山下却有一条小河,“他们”在洗澡。然而山下显然更闷热;因为山上有风。然而山上的风有股尸臭味儿,山下那帮“驴”为何不把他们的人拖回去?我们在山上,保卫着并且怀念着我们身后的山下。但山上的日子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充满诗意和传奇色彩。“有什么情况?”“没有,没什么情况。”战壕前的尸臭算不了什么情况,“他们”在山下小河里洗澡也算不了什么情况,士兵李葳觉得闷热难熬,没胃口不想吃东西更算不了什么情况。学武的这个短篇写出了一种平淡无奇的英雄主义。我觉得,这种英雄主义比诗意化或戏剧化了的英雄主义更深沉、更扎实,更耐咀嚼也更有光彩。
小说的对话是非常出色的。平淡无奇正是经由两个守壕士兵的对话充分地表现出来。对话一直是我们小说创作中较薄弱的部分,也是学武以往创作中的薄弱之处。但这一篇的对话实在有味儿。那些没有多少意义的对话都突然具有了意义:“不见得”“不一定”“那当然”“别说了”“要是……就好了”。丰富的心理内容常常不是在长篇大论之中而是在简朴单调的对话之中。对话的意义不仅存在于对话本身,而且由整个“语境”所提供。战争不光是杀敌奏凯,对于前线的士兵来说,战争也是一种“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中被我们漠视的事情,比如阴凉、洗澡、吃饭、呼吸、活着、心理上的平衡和宁静,在另一个环境中就成为严峻的考验。当严峻的考验反过来成为日常生活的时候,用豪言壮语来表现它就显得不太真实或很不真实。当读者的日常生活跟前线的日生活形成严肃的对比时,这里产生的就是一种内在的震撼。我觉得,战争中的“诗”和“戏剧”,只有作为战争的“散文”的一部分来理解,才可能是真实的。在“散文”后边或里边隐藏并闪烁的“诗”是真正的诗,士兵之诗,人之诗。
但平淡无奇中亦有奇,日常生活中有波澜。半夜里那些尸体突然都变了姿势而且移动起来。这一段不是用对话,而是经由似睡非睡的士兵的视、听、嗅及“第六感觉”呈现出来,因而颇带神秘的梦幻般的色彩。最精彩的描写是李葳在“他们”拖尸发生障碍时的那些心理,他甚至替对方着急:应该回来从那个树根上挪开一下,要不就侧着拖一下,这个笨蛋!这种微妙的心理是很自然的:因为,他明天不用再受尸臭之苦了。往更深处说,也可能体现了这场战争的某种特殊性:主要是为了保卫疆土而不是杀伤“他们”。写“奇”是为了写“不奇”,小说的这一段“奇”依然具有“人情之常”的基础。因而小小波澜之后便又复归平淡无奇。结尾处又是那貌似单调的简短对话:“几点了? ”“差不多天快亮了。 ”“你怎么不叫我?”“我看你睡得挺香的。”紧张之后的松弛和镇定是一种属于老兵的从容,使一切夸张的表情,做作的语言,大惊小怪的描写都黯然失色。语言的悭吝表现出了“内在的硬汉性格”。
人们已经注意到,当代的军事文学正在悄悄地发生着新的变化,有可能最终导致一种创作上的突破。“写法”上的改变常意味着“想法”上的变化。深入到生理的、心理的层面去表现士兵更真实的灵魂,在一个特殊严酷的环境中去挖掘人性,描写战争是为了超越战争,是为了写人,写战争中的人。在当代,战争已不再由功勋和凯歌、誓言和牺牲表面化地组成,战争被“哲学地”表现为人所面临的一个冷峻的处境。我相信在我们民族迈向未来世纪(既带来了希望又带来了焦虑的世纪)的历史进程中,战争提供的特殊视角将被文学有效地利用,以挖掘并塑造民族新的灵魂,并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
1985年8月2022年版后记这本文学评论集是浙江文艺出版社八十年代的“新人文论丛书”的一种,三十年后,华东师大出版社又出了“纪念版”,于我是意外的欣喜。又过了八年光阴,领读文化的编辑朋友们,很喜欢我年轻时写下的这些稚嫩文字,而且坚定地认为当今喜欢的读者仍然不少,坚持再出新版。我不太相信他们的判断,却深深为他们的喜欢和坚持而感动。
“既然历史在这里沉思,我怎能不沉思这段历史”,在本科毕业论文里我引了诗人公刘的这两句诗(见本书《从云到火》)。到编评论集的时候,又取作家林斤澜的小说《头像》中的意象“沉思的老树的精灵”作书名。可见我对“沉思”一词的执迷。本书的评论文字,也可视为试图抓住沉思的历史契机,多少参与了一时代的启蒙筹划。然而“历史”并没有停下来沉思,人呢,也被这不沉思的历史裹挟着踉跄前行。三十多年后,再提这“沉思”二字,不禁汗颜。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犬儒的“今我”,有很多理由嘲笑“昔我”的天真、乐观和理想主义,连同那些浪漫的抒情语调、新旧杂陈的概念修辞。但心底深处,仍不免羡慕当年的无知无畏,生正逢时的吧。
瘟疫和战火摧残着当下的世界,“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情形,却又在在提醒着以文字讨生活的人的百无一用。谁知道呢,也许历史又到了一个驻足沉思的关键时刻,也许这些褪色的青涩文字还能提供一些参考(在文学评论这样一个狭窄的领域里),对生命、对艺术、对想象力的热爱能够夷然渡劫,毅然前行。
我期望新版的读者们有以教我。
2022年3月5日于珠海唐家湾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