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经济:一个革命性时代的到来
  • 生物经济:一个革命性时代的到来
  • 生物经济:一个革命性时代的到来
  • 生物经济:一个革命性时代的到来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生物经济:一个革命性时代的到来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5.47 4.5折 78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斌主编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

ISBN9787516228289

出版时间2022-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8元

货号31439920

上书时间2024-06-01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斌,高级记者,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北京市西城区“百名英才”荣誉称号获得者。策划出版中国首套“四极”考察丛书,独著《二探北极》,与人合著《你还是你吗?:人类基因组报告》《2004科技中国》《学问的味道:与燕园“大脑”面对面》《未来产业:塑造未来世界的决定性力量》等书籍。主编《领跑力:企业、城市和国家的引领之道》《极度调查:告诉你一个“立体中国”》《北京秘密:你不知道的“全域文化”之城》等书籍。

目录
知名专家篇
绝不能再次与新科技革命失之交臂——王宏广访谈录  
导语 20 年前,他建议“像抓‘两弹一星’一样抓生物经济”  
生物经济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第四次浪潮”——邓心安访谈录 
导语 从“万物互联”转向“万物共生”  
加强技术预见,尽快出台生物经济国家战略——陈方访谈录  
导语 乘势而上发展壮大生物经济 
“生物世纪”的梦想照进了现实——汪亮访谈录 
导语 基因产业的眺望者  

投资人篇
中国将是生物经济的引领者——李开复、武凯访谈录  
导语 在最恰当的时间节点布局 
真正的洪流势不可当——梁颕宇访谈录 
导语 探路者“看”到了怎样的未来 

前沿企业篇
“生命之树”将在四大领域取得突破性发展——郝小明访谈录 
导语 一个新经济时代来临,人类经济生产与生活方式必将发生深刻变革 
面向未来的生物经济时代,才刚刚开始——刘沐芸访谈录  
导语 一个已经开始但远没结束的新经济时代 
生命科学:从“实验驱动”迈向“数据驱动”——罗奇斌访谈录 
导语 让每一个人享有高品质健康生活  
做大做强生物经济是必然趋势——谢良志访谈录 
导语 生物经济起步 “做大做强”正当时  

科学家篇
“做大做强生物经济”是战略性举措——何川访谈录  
导语 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我们的再生医学梦想正在成为现实——戴建武访谈录  
导语 “从 0 到 1”:创造多项“不可能”的人 
生物技术的快速进步,孕育着未来生物经济发展的新动能——马俊才访谈录 
导语 让小小微生物真正焕发“大作为”  
生物经济时代是一次难得的“超车”机会——张兴栋访谈录  
导语 进一步确立生物经济的战略地位 

地方实践篇
生命科学进入大数据、大平台、大发现时代——胥伟华访谈录 
导语 让生物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结语?这场产业革命,和以往不同…李斌  
有关生物经济参考书目?

内容摘要
2022年5月10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到2025年,生物经济将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究竟什么是生物经济?怎样才能做大做强生物经济?生物经济时代,会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它将带来一场怎样的科技变革、产业变革乃至社会变革?……围绕这一系列问题,本书主编多年跟踪生命科学前沿,通过立体对话知名专家、投资人、前沿企业家、科学家和政府负责人,深入剖析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尤其是国内外生物经济发展大势:以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为标志,生物经济进入孕育阶段;2000年人类基因组草图的破译完成,标志着生物经济进入成长阶段;大约到21世纪30年代初,生物基及生物科技产品将变得廉价且被普遍使用,标志着生物经济发展进入其成熟阶段。本书聚焦前沿议题,着眼现实需要,旨在向读者揭示生物经济时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如何深刻把握生物经济发展规律,如何促进生物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为做大做强生物经济提供有效指导。

精彩内容
导语?20年前,他建议“像抓‘两弹一星’一样抓生物经济”回顾人类近2000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历史,世界第一经济大国都曾经引领科技革命:中国农业技术领先,引领了农业经济时代;英国及欧洲国家工业技术领先,引领了工业经济时代;美国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正在引领数字经济时代。信息科技革命之后,什么技术将引领新的科技革命,哪个民族将引领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引起许多国家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乃至公众的高度关注。早在2000年王宏广教授就提出,生物技术将引领信息技术之后的新科技革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在生物经济时代重回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对“做大做强生物经济”列入“十四五”规划,已经为之呼吁20多年的王宏广教授,感到很欣慰的同时,也备感忧虑。
欣慰的是,从2000年调入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工作起,他就一直跟踪研究国内外生物技术、生物经济的发展重点、方向与趋势,研究生物经济、生物安全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2000年11月,他向科技部建议加速抢占生物技术新科技革命制高点,提出生物技术将引领信息技术之后的新科技革命,生物经济是下一个经济增长点;2002年通过有关渠道建议“像抓‘两弹一星’一样抓生物经济”;2003年提出“生物经济发展十大趋势”;2005年组织“首届国际生物经济大会”;2010年编写《中国的生物经济:中国生物科技及产业创新能力国际比较》一书。眼下,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同王宏广等专家的观点,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生物产业”,“十四五”规划中则明确提出“做大做强生物经济”,发出了极强的“中国信号”。
忧虑的是,从目前现状来看,“若国家不将生物经济提到更高层面,我们很可能会失去这次千载难逢的机遇”,因为虽然我国很早就提出了“生物经济”的概念,近年来生物技术与产业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美国、日本等国家比,与参与引领新科技革命的目标比,差距十分明显:我国90%生物技术的“根技术”、硬技术都来自国外,生物技术领域高端仪器设备95%依赖进口,生物技术顶尖人才也大量依靠引进留学人才,甚至连一些实验试剂也需要进口,这一系列问题亟待引起重视。
这是趋势把握——王宏广认为,以物理学为主导,多学科共同推动的工业技术、信息技术革命正在深入发展,而以生命科学为主导、多项技术共同推动的新科技革命正在加速形成。
这是警示之声——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各国可能会进一步加强生物技术研发的情况下,生物技术引领的新科技革命可能提前到来,而美国可能进一步加大对我国生物技术与产业发展的遏制力度。
这是由衷心声——我们在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同时,必须把生物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点,像抓“两弹一星”一样集中力量保生物安全、像修“防空洞”一样建立我们的“防疫站”。
这是肺腑之言——把生物经济作为“疫后经济”的重点,像抓“两弹一星”一样抓生物技术,尽快打造一批“国之重器”;采取新型举国体制,组建“中国生物技术联合研究院”;改革科技体制,推行“任务带科技、科技促发展”的科研模式;加强对生物技术与生物经济的领导,恢复“国家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领导小组”。
赤子之心,跃然纸上。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