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独秀与共产国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陈独秀与共产国际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2.93 4.2折 7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颖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61030

出版时间2018-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30745336

上书时间2024-06-01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中国革命与苏俄、共产国际有着不解之缘。这一历史特征在陈独秀身上表现得格外突出。陈独秀全部的思想和活动,从始至终几乎都与共产国际的影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解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是陈独秀研究取得突破的一把钥匙。本书一方面充实和扩展了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开启了陈独秀研究的新角度,同样充实了陈独秀的研究,即用陈独秀与共产国际关系这样一条贯穿陈独秀一生的主线,重新解析陈独秀政治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

目录
导论  不解之缘
  一、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二、陈独秀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三、确定“陈独秀与共产国际”这一课题的过程及意义
  四、联共(布)、苏联政府和共产国际三者在指导中国革命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第一章  陈独秀、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一、苏俄十月革命的影响和陈独秀马克思主义观的确立
    新文化运动初期的激进民主主义者
    从尊崇法国文明到走俄国人的路
    完成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
  二、共产国际的成立及“东方路线”的制定
    共产国际的成立
    共产国际作为统一的世界政党的形成
    共产国际的“东方路线”
  三、陈独秀、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维经斯基首次赴华开创俄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直接联系
    陈独秀、维经斯基与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陈独秀与马林在建党初期由冲突走向和解
    民主联合阵线主张的提出及中国共产党加入共产国际
  四、陈独秀赴俄出席共产国际四大
    大会的召开
    陈独秀、刘仁静在大会上的发言
    共产国际首次直接就东方和中国问题作出专门决议
第二章  陈独秀、共产国际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一、陈独秀、共产国际与国共合作的形成
    陈独秀与马林关于国共合作方式的争论
    西湖会议
    中共三大
    鲍罗廷本着与陈独秀的谈话精神协助改组国民党
    国民党一大的筹备和召开
  二、陈独秀“二次革命论”的提出
    “二次革命论”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不断革命论”和列宁的“革命阶段论”
    “二次革命论”的主旨和形成过程
    “二次革命论”的理论缺陷
  三、陈独秀、共产国际与国共合作的展开
    共产国际提议并指导召开的1924年五月中央扩大全会
    陈独秀在回击国民党右派的最初进攻和平定商团叛乱中
    陈独秀对建立国际联络委员会的坚决抵制
    陈独秀、共产国际及其代表对共产党在国民党内工作问题的不同看法
  四、陈独秀、共产国际与大革命高潮的兴起
    陈独秀、维经斯基与中共四大的召开
    五卅运动的爆发
    五卅运动的收缩和结束
    省港大罢工的发生、发展和结束
  五、陈独秀、共产国际对国民党新老右派的斗争
    国民党中执委二次全会后陈独秀与鲍罗廷等在反右
    派斗争中的分歧
    与国民党新右派的斗争
    陈独秀、维经斯基与国民党右派的上海谈判
    在国民党二大上的让步

内容摘要
 本书以较丰富的史料和扎实的研究为基础,系统
、完整地阐述了陈独秀与共产国际关系的历史发展进程,重点评述了陈独秀、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大事件和主要问题的关系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精彩内容
 始于19世纪中叶的近代中国,在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下,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中。从三元里人民誓死“杀绝英夷”,太平天国立志斩除人间“妖魔”,到戊戌爱国志士满腔热血“有心杀贼”,从辛亥狂飙“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到新文化运动高扬“民主”和“科学”大旗,无不显示出中国人民不屈的铮铮铁骨,并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未被灭亡的巨大精神支柱。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学说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它所取得的历史性胜利不仅唤醒西方的无产阶级,而且也唤醒了东方的被压迫民族。这场在社会主义旗帜下进行的革命,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陈独秀等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学说,走上了向俄国学习的道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等先进分子发起创建了中国共产党,这是近代中国社会及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苏俄十月革命的影响和陈独秀马克思主义观的确立新文化运动初期的激进民主主义者众所周知,陈独秀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是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的。从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起,陈独秀对民主和科学的态度是十分明朗的,那就是从不设防、乐观拥抱、永不放弃。他尤其对西方民主制度来者不拒,甚至是顶礼膜拜。他说:“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
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关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提倡民主、科学,必然首先要反对封建专制和迷信。
陈独秀1916年2月发表《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透析了中国封建专制的种种弊端,指出:“吾国专制日久,惟官令是从。人民除纳税诉讼外,与政府无交涉。国家何物,政治何事,所不知也。积成今日国家危殆之势,而一般商民,犹以为干预政治,非分内之事;国事变迁,悉委诸政府及党人之手;自身取中立态度,若观对岸之火,不知国家为人民公产,人类为政治动物。”陈独秀还说:“吾国欲图世界的生存,必弃数千年相传之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也。”由于提倡科学、反对迷信,陈独秀排斥一切宗教。他在1915年《敬告青年》一文中指出:“科学者何?吾人对于事物之概念,综合客观之现象,诉之主观之理性而不矛盾之谓也。想象者何?既超脱客观之现象,复抛弃主观之理性,凭空构造,有假定而无实证,不可以人间已有之智灵,明其理由,道其法则者也。”宗教是非科学的,因为“宗教美文,皆想象时代之产物”。陈独秀在随后的《偶像破坏论》和《再论孔教问题》等文中进一步阐明了自己对宗教的理解,号召以科学代替宗教。他说:“一切宗教,都是一种骗人的偶像:阿弥陀佛是骗人的;耶和华上帝也是骗人的;玉皇大帝也是骗人的;一切宗教家所尊重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