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7.32
2.9折
¥
59
全新
仅1件
作者余华
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2963638
出版时间2022-03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9元
货号31389317
上书时间2024-06-0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余华,1960年4月出生,1983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第七天》等。作品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巴西、荷兰、瑞典、挪威、丹麦、芬兰、希腊、俄罗斯、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波黑、斯洛文尼亚、阿尔巴尼亚、波兰、罗马尼亚、土耳其、以色列、埃及、科威特、乌兹别克斯坦、蒙古、日本、韩国、越南、泰国、缅甸、印尼和印度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法国靠前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意大利朱塞佩·阿切尔比靠前文学奖(2014年),塞尔维亚伊沃·安徳里奇文学奖(2018年)等。
目录
CHAPTER 1
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
火焰的秘密心脏
一个人的记忆决定了他的写作方向
我想写出一个国家的疼痛
当代中国文学对外译介的现状与未来
远离生存记忆的历史书写
CHAPTER 2
答波士顿广播电台评论员威廉·马克思
答《纽约客》小说主编德博拉·特瑞斯曼
答《洛杉矶书评》编辑梅兰
答美国《科克斯评论》编辑梅根
答法国《解放报》
答法国《十字架报》
答法国《人道报》
答瑞士《时报》
答意大利《共和国报》
答意大利《生活》杂志
答意大利Reset杂志
答意大利《晚邮报》
答瑞典文学杂志《驼队》
答韩国《朝鲜日报》
答丹麦《基督教汇报》
答美国Electric Literature 杂志
答意大利《共和国报》
答塞尔维亚国家广播电视台文化频道记者
答塞尔维亚《达纳斯日报》
内容摘要
《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是余华接受来自世界各方的访谈结集,针对他的创作观及文学观、影响他创作的内在外在因素,做了一番文学的深度探讨与答辩。
精彩内容
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关于写作杨绍斌:你通常是怎么构思一篇小说的?
余华:我写作的开始五花八门,有主题先行,也
有的时候是某一个细节、
一段对话或者某一个意象打动了我,促使我坐到了写字桌前。
杨绍斌:《活着》这部小说里福贵这个形象有来源吗?
余华:福贵最早来到我脑子里时是这样的,一个老人,在中午的阳光下型田,他的脸上布满了皱纹,皱纹里嵌满了泥土。
杨绍斌:许三观呢?
余华:他最早的形象是在冬天的时候穿着一件棉袄,纽扣都掉光了,腰上系着一根草绳,一个口袋里塞了一只碗,另一个口袋里放了一包盐。但是,这是我开始写作时的形象,构思的时候还不是这样。
杨绍斌:那又是怎么样的?
余华:关于《活着》,我最早是想写一个人和他生命的关系,这样的关系在很长时间里都让我着迷,这有点主题先行,可是我一直不知道这篇小说应该怎么写。有一天早上醒来时,我对陈虹说,我知道怎样写这篇小说了,因为我想出了题目,叫《活着》。陈虹说这个题目非常好。就是因为有了这个标题,才有了这部小说。
有时候一个标题也会让你写出一部小说。1980年代的时候,文学界批判过主题先行的写作方式,其实完全没有道理,写作什么方式都可以,条条大路都通罗马。至于《许三观卖血记》,最早是这样的,大概是在1990年,我和陈虹在王府井的大街上,突
然看到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泪流满面地从对面走了过来。我们当时惊呆了,王府井是什么地方?那么一个热闹的场所,突然有一个人旁若无人、泪流满面地走来。这情景给我们的印象非常深刻。到了1995年,有一天中午,陈虹又想起了这件事,我们就聊了起来,猜测是什么使他如此悲哀?而且是旁
若无人地悲哀!这和你一
个人躲到卫生间去哭是完全不一样的。
杨绍斌:所以后来在小说里,许三观在大街上哭。
余华:这已经是最后一
章了。那天,我们两个人不断猜测使那位老人悲哀
的原因,一直没有结果。
又过了几天,我对陈虹说起我小时候,我们家不远处的医院供血室,有血头,有卖血的人。我说起这些事时,陈虹突然提醒我,王府井哭泣的那位老人会不会是卖血卖不出去了?他一辈子卖血为生,如
果不能卖了,那可怎么办?我想,对,这小说有了。于是我就坐下来写,就这么写了八个月。
杨绍斌:许三观后来就卖不了血。
余华:当时我认为小说最后的高潮,就是他卖不了血,所以他就在大街上旁若无人地哭,因为这意味着他失去了养活自己的能力,他的悲哀是绝望以后的悲哀。这对年轻人来说没什么,可是对一个老
人就完全不一样了。我曾经准备在这最后的一章里重重地去写,准备将自己吃奶的力气都写光,将这一章充分渲染。可是当我写完第二十八章,也就是结尾前的一章后,我才知道叙述高潮其实是在这一
章,就是许三观一路卖血
去上海的那一章,于是最
后一章我用轻的方式完成了。根据我写作和阅读的经验,两个很重的章节并排在一起,只会互相抵消叙述的力量。杨绍斌:这么说来,你在动手写作时,对笔下的人物已经胸中有数了?
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