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世纪甘南文学作品选(2001—2021)散文卷
  • 新世纪甘南文学作品选(2001—2021)散文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世纪甘南文学作品选(2001—2021)散文卷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63.95 6.5折 99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凌宏 主编 丁玉萍 副主编

出版社作家

ISBN9787521222814

出版时间2023-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99元

货号31823846

上书时间2024-05-31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主编:赵凌宏,笔名牧风,藏族,中国共产党党员,甘肃甘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已在《诗刊》《十月》《民族文学》《青年文学》《星星》《诗歌月刊》《诗潮》《中国诗歌》《中国诗人》《飞天》《延河》《西部》《山东文学》《北方文学》《散文诗》《散文诗世界》等报刊杂志发表散文诗、新诗近五十多万字。作品入选《中国散文诗一百年大系》《中国散文诗百年经典》《中国当代百家散文诗精选》《新世纪二十年中国散文诗精选》《中外散文诗60家》《岭南百年散文诗选》《中国新诗百年精选》《中国百年诗人新诗精选》《中国当代诗人代表作名录》等多种新诗、散文诗权威年选。著有散文诗集《记忆深处的甘南》《六个人的青藏》《青藏旧时光》,诗集《竖起时光的耳朵》。曾获甘肃省第六届黄河文学奖、甘肃省第五届少数民族文学奖、首届玉龙艺术奖、“记住乡愁”世界华文散文诗大赛金奖。鲁迅文学院第22期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创研培训班学员。被中国诗歌春晚组委会评为2021年度中国十佳散文诗人。参编甘南州建州60周年历史文化丛书、甘南州九色历史文化丛书,主编《当代甘南散文精选》《当代甘南诗歌精选》《六个人的青藏——甘南诗人散文诗精选》等书籍。现供职于甘南州文联,任甘南州委宣传部副部长、州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副主编:丁玉萍,笔名完玛央金,女,藏族,中共党员,1962年出生,甘肃卓尼人,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协会员。1982年开始发表诗歌、散文、小说作品。入选《中国当代女诗人诗选》《她们的抒情诗》《藏族当代诗人诗选》《甘肃的诗》《甘肃文学作品选萃诗歌卷1949—1999》《飞天60年典藏·散文随笔卷》《石榴子丛书·诗歌卷》《21世纪年度散文选2015年散文》《西部柔情》等诗歌散文集,出版诗集《日影星星》《完玛央金诗选》散文集《触摸紫色的草穗》《洮河岸上》。撰写专题片《写意洮河》解说词。获得过甘肃省优秀文学作品奖、甘肃省少数民族文学奖、甘肃省黄河文学奖、甘肃省首届文学期刊联合评奖优秀作品奖及责任编辑奖、甘肃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铜奔马”奖、全国“文化杯”孙犁散文奖等。参编甘南州建州60周年历史文化丛书、甘南州九色历史文化丛书。现供职于甘南藏族自治州文联,任党组成员、副主席。

目录
目 录

唐毅的散文
李德全的赋
吴春岗的散文
李城的散文
张存学的散文
完玛央金的散文
知否的散文
敏彦文的散文
严英秀的散文
卢其主曼的散文
薛贞的散文
王朝霞的散文
包红霞的散文
敏奇才的散文
王力的散文
索木东的散文
王琰的散文
马桂珍的散文
赵江仙的散文
曲桑卓玛的散文

内容摘要
本书遴选了跨入新世纪以来即甘南作家创作的内容涉及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生态保护、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及其他题材的弘扬主旋律、体现正能量的作品。时限为2001—2021年,为了保证作品质量,均以遴选发表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文学期刊和专业性报纸上的文章为主。

精彩内容
唐毅的散文古巷,故乡黄昏琴弦上最后的绝唱洮水缓缓地从大草原走来,路经故乡时已是-路风尘,一身疲惫,在这崇山峻岭的狭缝里逶迤蛇行,留下一路呻吟,一路喘息。她似乎选定了这块肥沃平坦,气候适宜的地方,要在这里准备小憩一下。
洮水在这里转了个弯,这里便是我的故乡。故乡仅有几百年历史,据说来自遥远的江南水乡。是的,凤头鞋尚依稀还有印象,高高的发髻也刚散成披肩,一些老人身上依旧存有江南水乡风韵,江淮的软语里亦刚掺进一些藏语和本土方言。。。。。。
随着九甸峡机器的轰鸣,故乡又要北迁了,又要重绘一部故乡振兴的创业篇章,古老的巷子里流淌出故乡黄昏琴弦上最后的绝唱。
故乡的小巷又窄又长,不是石砌就是土墙,被风蚀雨浸的墙脊上长满了幽幽地青苔,墙基旁-株株老杏树,老枊在微风里梳理着丝绦,空气中弥漫着缕缕的炊烟和麦香,故乡的小巷象-首优美隽秀的抒情小诗,象一首充满温馨的小夜曲,更象-部尘封己久的地方志,在岁月的暮色里,用心去翻,用心去读,顷刻间一段历史,-些故事,一群人物便从发黄的书页上滑下来,缓缓向我们走来,抖落一地的遥远故事。
故乡的古巷,似乎没有出过什么大户,什么名门望族,什么钟鸣鼎食之家,更找不出一点御笔,御赐,衙门等等的蛛丝蚂迹,深深地裂缝里,凹凸的小径上,找不到丝毫富与贵的气息,从古到今似乎从未听到过像云似风又如雾的古琴叹息声,亦未听到过吒咤风云的英雄史诗。自我懂事起,记忆中永远是古巷苍老的满脸倦容与皱纹,岁月剥蚀后依稀可辨的苍桑背影。
走在故乡幽深,逼仄的古巷里,似乎穿行在荒漠的历史隧道,一扇扇黑忽忽的木门镶嵌在古巷的墙上,房顶上的炊烟,永远温情悠闲,老枊树在有风的日子里不会放弃它一贯的捋须动作,老人们口中的铜烟瓶永远唱着同一首歌,大婶大嫂的母鸡仍然还在为一个蛋炫耀着自已,几声老牛的叫声象一曲古老的歌,飘出古巷回荡在傍晚的原野。
一个人在傍晚走进古巷,静静地,醉了的时候,吼几声秦腔,那声音便在夜的上空,巷子的深处飘荡,引来几声犬吠,或一两家尚未睡着的人家的门响或灯亮。古巷在紫燕的翅膀上,在黝黑的门楣上,在呼噜噜的烟瓶里,在小麦拔节的声响里,甚至在男人的呼噜女人的梦呓里,演绎着他极具个性的故事,怪事,趣事,佚事。
古巷平凡,却平凡出几许神圣,平凡出几许神秘,平凡出几许色彩,而今的古巷是-首词新曲旧的民歌,从古巷飞出的是-首首溢彩的音符,在恬适与宁静中,尾音儿拉得老长老长,古巷还是古巷,她好似没皱褶的包子,虽古老馅却鲜。厚厚的巷墙遮盖不了古风古韵,也遮挡不住生活汹湧而来的喜气洋洋,更挡不住故乡人对未耒的描绘和向往。 我漫步在这即将失去的古巷,心中充满了怅惘,充满了留恋与失意。手拂坑坑洼洼的巷墙,仿佛在抚摸着爷爷布满皱纹的脸庞,抚摸奶奶干瘪的乳房,我和古巷-道感到空前的无助与孤独,一种莫名的恐惧与寒意,刹那间,浸过我的心房。对古巷的留恋,对古巷的缠绵,犹如铅铊,重重地压在我心湖的中央。长歌当哭,不止是自悼与自伤,失落的情感,难以拂平的悲伤,也许是我终生难以忘怀的一种感伤。
也许几百年,几千年之后,在那戈壁新城,古巷再一次展现它迷人的靓丽和不褪的色彩。古巷,再次成为大漠上永久的风光。那时,我的拙文将成为祭文,我的悲伤是后人从戈壁古巷中采撷的一缕攵物阳光。
洮水依旧,只是古巷成为故乡黄昏琴弦上最后的绝唱。
梿枷声声麦熟的时候,我和妻都要回到故乡,共享镰刀亲吻麦杆的喜悦与幸福,聆听梿枷拍打麦束的古老场音。但今年我们却难成行,因为,故乡已不在,故乡作为一种记忆随着一辆辆军车早已于去年迁往遥远的瓜州。然而,那支遥远的,苍劲的,古老的梿枷号子却给人留下了深久幽远的韵味,难以忘怀,一如洮水的拍岸声,时时拍打着我的心堤。
在故乡,往年当麦还在抽穗扬花时,村里的男人们己开始进山找梿枷条了,梿枷条的要求一般比较严格,必须是“顺刺”(这种灌木的枝硬韧,不易断裂)。即不能太细亦不能太粗,大拇指粗,一米来长才合适,必须是直的,然后用一指宽的水浸过泡软的牛皮把五至六根枝条紧紧编绑在一起,按上一米多长的梿枷把;用石块将梿枷扇略微压弯,便静静地躺在檐下等待打麦时发出那牵动庄稼汉人心弦的“啪啪”声。
终于,麦收结束了。麦束已在地里排队列行的站了二三十天,基本比风干了,在一个明媚而安谧的日子,天还未亮,麦束们便被人背车拉畜驮,运到打麦场上,“脱衣摘帽”,“开膛剖肚”后均匀地晒摊在不知被农妇们扫了多少遍的溜光溜光的打麦场上。
比往日丰盛的早餐过后,相互帮忙来的人们便开始拿起打麦用的农具上场了。那场面。至今想来好壮观,好恢宏,完全不亚于任何一种文艺表演形式。在原生态的打场号子里,声如太平鼓,形似锅庄舞,势若迪斯科。不论男女,拿起道具般的油光光,亮闪闪,滑溜溜的梿枷把整齐划一的排成两排,面对着面,一进一退,从东到西,从西到东,在粗犷的号子声里,高高的扬起来,重重的落下去,麦粒便纷纷跳出麦壳,像刚刚出生的婴儿,欢快的在阳光下跳跃,飞舞......打完了头遍,翻过麦束晒会,然后,梿枷声再一次响起来,象一首悦耳的歌曲。唱完了第一段,过门后,第二段又开始继续欢快的吟唱起来。
在“啪啪”的梿枷声里,场上的麦粒越积越厚......接着就是起场、上架、叉草、扬麦、风尘,进仓。
一年中,小村总要被“啪啪的梿枷声激荡一两个月。那声音是庄户人一年中最期待的声音,最喜欢的声音。仅管脸庞黝黑,背上汗花绽开。
“啪啪”声,拍得小村失却了沉寂冷落,拍得小村永远蓬勃亢奋,女人们在麦堆中获得满足,男人们从丰收中获得力量,乡邻们从贫脊的黄土地中拍打出了生活的芳香,游子们从故乡的炊烟里汲取了奋发向上的营养。这,是一道绵长古老的风景。这,是一首延续了数千年的交响乐章。
今年,听不到了梿枷声声,真的有些惆怅,但那声音,永远会拍打我的心房,响在我的耳旁。
原载于庆祝建州60周年甘南历史文化丛书《羚羊走过的地方》(2013年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李德全,男,汉族,生于1957年12月。甘肃省卓尼县人。中国诗歌学会、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辞赋社会员,中国辞赋家协会理事。诗歌、散文、辞赋,分别收入近百部作品集。获“酒神赋、茅台铭海内外大赛”、首届中国“千县赋”征文、 2019年首届全国生态文明原创诗赋征文等优秀奖、《红豆》杂志辞赋征文优秀奖。出版诗文集《生命如歌》、诗赋集《岁月如诗》,地方风物传记《话说洮砚》,以及散文随笔《洮砚散记》等。
李德全的赋卓尼赋登高远望,山如波峰,壑为浪谷。极目环视,层峦崔嵬,云雾卷舒。天地苍茫兮,日月星辰以光华璀璨。风光无限兮,春夏秋冬而明丽煊艳。先民聪慧睿智,择居风水宝地。承世界屋脊之余脉,领黄土高原之灵气。何谓卓尼,两棵马尾松是名。东接莽莽岷山之地气,西迎悠悠洮水之碧泓。南映皑皑迭山之雪辉,北依巍巍莲峰之隆崇。卓尼毓秀钟灵,苍翠挺拔;中环古郡临潭,齿唇相依。堪称洮砚之乡,藏王故里。
山水形胜,风光旖旎。洮水如练兮,横贯西东;柳绿桃红兮,莺歌燕语。林海莽苍兮,绵延迤逦。万木葳蕤兮,隐天蔽日。车巴沟、卡车沟、大峪沟,沟沟交通;云江峡、康多峡、九巅峡,峡峡迥异。灿若银链串珠,妙似星汉耀熠。三月洮畔,桃花流水展画卷;十月康多,霜叶飞红醉长峡。扎尕梁霞蔚云蒸,雨雪行其里;白石山峭拔霄汉,风云腾青崖。高原春风,萋萋芳草衔珍露;长河落日,浩浩碧波跃金鳞。清泉响亮幽谷,杜鹃笑红山林。平湖百鸟翔集,原野彩蝶翩跹。奇松悬崖兮,修竹绕岭;崖高千仞兮,丹气绕缠。树隐奇禽兮,林藏异兽;地生宝藏兮,蛟龙潜潭。瀑流如练兮,缥缈霞烟。紫气生虹兮,岩岫飘岚。三角石,矗立天地,似雄鸡报晓;九眼泉,冰瀑涌流,如仙女倾诉。洮水流珠,天下奇观;九天石门,吞云吐雾。驭长风以览晓月,驾白鹿以饮神泉。阿角沟如梦如幻,世外桃源。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斑斓。旗布峡翠绿沉碧,仙女沐浴;尚书林浓密蓊郁,葱茏连绵。踏遍山川君可见?青山滴翠,流水成韵;鹿鸣溪畔,长虹贯天。野鸭戏波,白鹤亮翅;柳丝梳春,秋果摇金。苍山隐隐千秋画,流水悠悠万古琴。美哉,卓尼,山城如画,别具春秋。青山四面环抱,洮河一水中流。城依青山,咀天地之灵秀。水绕城外,蕴文明之元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