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小书青春版人间词话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家小书青春版人间词话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8.07 2.7折 29.9 全新

库存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国维 著,滕咸惠 校注

出版社北京

ISBN9787200156430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9.9元

货号31577352

上书时间2024-05-31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周振甫

 

咸惠同志把他的《人间词话新注》的清样寄给我,要我说几句话。咸惠同志说:“《人间词话》原稿顺序与《国粹学报》发表的王氏手定本完全不同,文字亦有出入”,“并多出十三条”,“前此尚未公开发表”,“从原稿中比较容易看清王氏的思路,从而更准确地理解王氏的文艺思想”。他的注也同以前的注不同,以前的注只是引出王氏文中提到的诗词原文,他的注根据王氏的论点,征引叔本华的说法来说明王氏论点的来历,再引各家的说法来作参证,对研究《人间词话》有帮助。我没有见过王氏《人间词话》原稿,更没有把原稿同《国粹学报》上发表的王氏手定本作过比较,也不知道原稿上多出来的十三条何以没有收入手定本,更没有研究过手定本的次序何以和原稿不同。不过我觉得手定本《人间词话》已经流行很久,原稿本外间没有看到,现在采用原稿本,让读者看到原稿本的面目是好的,不过不该忽略手定本的面目。建议在原稿本的编次数字后附注手定本的编次数字,使得在这个原稿本中保存手定本的面目。
这部新注既注出了王氏论点的根据,又引各家说法来作参证,有利于进一步探讨王氏的词论。这里试用境界说作例,结合新注来作些探索,可以看到新注对这种探索是有帮助的。
王氏提出境界说,说:“有造境,有写境”,“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造境”就是“有我之境”,“写境”就是“无我之境”。他的举例,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为造境,为有我之境;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写境,为无我之境。这样说,容易使人迷惑。“乱红飞过秋千去”,是诗人所见,是写境,何以说是造境?“悠然见南山”,这个“悠然”是诗人的感觉,是有我,何以说是无我?倘说诗句不能这样割裂来看,乱红飞去同泪眼问花结合,所以是造境,是有我。那末,即使把“悠然见南山”同“采菊东篱下”结合,这个“采”和“见”里也有我在。要是说这里没有作者所表达的感情,那末,“悠然”不正是诗人的感情吗?再说,诗句既不能割裂,诗人所以要说“见南山”,正由于“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山气又有什么好呢?好在“鸟倦飞而知还”,正表达了他弃官归隐的心情,正是感情的自然流露,正是造境,正是有我,为什么说是写境,是无我呢?这时来看新注,新注引王氏说:“出于观我者,意余于境。而出于观物者,境多于意。然非物无以见我,而观我之时又自有我在。故二者常互相错综,能有所偏重,而不能有所偏废也。”经过这样一注,上面的疑问就解决了。所谓造境和有我,即观我,是意余于境,观我之时又自有我在,“乱红飞过秋千去”,是观我时的自有我在。“悠然见南山”,即出于观物者,境多于意。然非物无以见我,在“悠然”里正是观物中所见的我。原来所谓造境中还有写境,无我中还有我,所谓造境和有我之境,只是说偏重于抒情,在有我之境中还是有物;所谓写境和无我之境,只是说偏重于写景,在无我之境中还是有我在,只是感情不强烈而已。
王国维深受叔本华美学思想的影响。那么,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说法与叔本华美学思想有什么关系呢?新注指出叔本华认为“抛开个人利害关系,抛开主观成分,纯粹客观地观察事物,并且全神灌注在事物上……以前在意志之路上追求而往往失诸交臂的宁静心情立刻不促而至,那就对我们好极了”。叔本华追求的是扼杀“生的意志”的*宁静,他认为生的意志永远得不到满足,造成永久的苦痛,要追求排除这种痛苦的*宁静。王氏的无我之境是受叔本华的影响。但他把叔本华追求的唯心的*宁静说运用到词论里作了修改,使它中国化了,使它成了中国的词论,他引“悠然见南山”就是例证。“悠然见南山”,不是扼杀“生的意志”的*宁静,是充满生的意志的悠然自得,不是以人生为永远得不到满足的永久的痛苦,是以归田园居的保持淳朴生活的愉悦。无我之境实际上是排除了叔本华的悲观思想,吸取他抛开主观较客观地观察事物的合理成分,确立了新的文艺论。
境界说同中国传统的情景说又有什么差异呢?新注里提出了传统的情景说来做比较。《文心雕龙·物色》里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提出情和物,认为情受到物的影响。“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皎日嘒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诗人怎样描写情景呢?就写气说,即描写天气,象用杲杲来写日出,用漉漉来写下雪。就图貌说,即描写景物,象用灼灼来描写桃花的鲜艳,用依依来描写杨柳的姿态。就附声说,即描写声音,象用喈喈来描写黄鸟的鸣声,用喓喓来描写草虫的叫声。这些描写,既是跟着景物的不同来曲折表达的,也是跟着心情的变化来抒写的。换言之,它是情景交融的。象在灼灼里,不光写了桃花,也反映了诗人的情绪;在依依里,不光写了杨柳的柔弱,也反映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感情。因此,这里主要是讲情景交融,所以说“情貌无遗”。它没有把抒情和写景分开来说,同造境和写境分开来说的不同。
梅尧臣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景指景物,意指情意,即写景和抒情分开说。姜夔说:“意中有景,景中有意。”即情景既可分别,又互相关联。王夫之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这里把情景和心物联系起来,指出情景和哀乐荣悴的关系,比前人讲得更深刻了。但即使是王夫之的诗论,也还没有达到《人间词话》的高度。王氏境界说提出造境、写境,类似前人讲的状景、含意,情生景,景生情,尤其是情生景具有造境的意思。但王氏提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强调一以情胜,一以景胜,强调前者“物皆着我之色彩”,后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实际是指情感的色彩比较淡;指出前者“于由动之静时得之”,后者“于静中得之”。这样讲,就超过王夫之。还有,王夫之看到情景和心物以及哀乐的关系,没有触及到自然中的景物和作品中的景物的不同。王氏境界说指出“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反过来,理想的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从造境写境联系到理想和写实,联系到自然中之物和文学中之物,指出文学美术中所写的有其不同于自然之处,指出理想和写实的关系。这样的境界说,就远远超过前人的情景说了。刘勰只谈到情景交融,王夫之谈到了情和景,谈到了情景和心物、哀乐、荣悴。王氏的境界说则突破前人,提出了新的命题。他吸收了叔本华的合理成分,但又不同于叔本华,还是成为中国的文艺论。这是王氏的境界说,在谈情景论上确有其超越前人的地方。
以上,只是就新注中的注释结合境界说来谈谈。就是这样,也可看到这个新注提供的材料,对我们研究王氏《人间词话》确实是有帮助的。这点粗浅看法,是否有当,还请咸惠同志以及专家和读者指正。
大约在十七八年前,我就见到本书的初稿。这次重加修订,是值得高兴的事。


【书摘与插画】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①(欧阳永叔②)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③(辛幼安④)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⑤
〔校〕
此条亦见《文学小言》,“三种之境界”作“三种之阶级”;“此等语皆非……所不许也”作“未有不阅*、第二阶级而能遽跻第三阶级者。文学亦然。此有文学上之天才者所以又需莫大之修养也”。
〔注〕
①欧阳修 蝶恋花独倚危楼风细细。望极离愁,黯黯生天际。草色山光残照里。无人会得凭阑意。也拟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都不悔。况伊销得人憔悴。(据《全宋词》)
②欧阳永叔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北宋文学家。
③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据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本)
④辛幼安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
⑤蒲菁云:“江津吴碧柳芳吉曩教于西北大学。某举此节(指《人间词话》此条—引者)问之,碧柳未能对。嗣入都因请于先生(王国维—引者)。先生谓*境即所谓世无明王,栖栖皇皇者。第二境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第三境非归与归与之叹与。《湘山野录》:‘李后主神骨秀异,骈齿,一目有重瞳。笃信佛法。殆国势危削,叹曰:“天下无周公、仲尼,吾道不可行。”著杂说百篇以见志。’然则具周思孔情乃为大词人。余持此说,亦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据靳德峻笺证、蒲菁补笺《人间词话》,四川人民出版社本) 



 
 
 
 

商品简介

《人间词话新注》分上、下两卷,上卷为"人间词话",下卷为"人间词话附录"。上卷是根据王国维《人间词话》原稿本整理而成的;下卷系辑录《人间词话》以外的王国维零星论词言论而成。本书内容包含"校""注"两部分。"校"说明与其它版本(特别是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徐调孚注、王幼安校订本作比较)文字重要不同之处,可见作者对史料的掌握程度和对文献的精审态度 。"注"是参照旧注加以补充修订而成。其引文亦能注明出处,使人一目了然。为加深读者对本书的理解,特将作者所撰《略论王国维的美学思想》作为附录,附入本书。该文于《人间词话》的"境界说"以及所表现的美学思想,论述较详,为读者理解本书提供了方便之门。



作者简介
王国维(1877-1927),中国近现代之交享有国际声誉的大学者,字静安,晚号观堂,谥忠悫,浙江海宁人,1927年6月2日自沉于昆明湖。他早年追求新学,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生前著作六十余种,他自编定《静安文集》《观堂集林》行于世,其中《人间词话》在中国学界地位崇高,朱光潜说:“近二三十年来,就我个人所读过的来说,似以王静安先生的《人间词话》为最精到。”滕咸惠,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生于1939年,山东省济南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6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研究班。主要论著包括:《人间词话新注》《人间词话》《中国文艺思想史论稿》《唐诗精选》(与程相占合著),另有中国古代文论、古代文学研究论文数十篇。

目录
几点说明

上卷  人间词话

下卷  人间词话附录

  (一)论词语辑录

  (二)人间词话选

附录  略论王国维的美学和文学思想

修订后记

内容摘要
《人间词话新注》分上、下两卷,上卷为\"人间词话\",下卷为\"人间词话附录\"。上卷是根据王国维《人间词话》原稿本整理而成的;下卷系辑录《人间词话》以外的王国维零星论词言论而成。本书内容包含\"校\"\"注\"两部分。\"校\"说明与其它版本(特别是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徐调孚注、王幼安校订本作比较)文字重要不同之处,可见作者对史料的掌握程度和对文献的精审态度。\"注\"是参照旧注加以补充修订而成。其引文亦能注明出处,使人一目了然。为加深读者对本书的理解,特将作者所撰《略论王国维的美学思想》作为附录,附入本书。该文于《人间词话》的\"境界说\"以及所表现的美学思想,论述较详,为读者理解本书提供了方便之门。

主编推荐
百年不衰的名家名作,首屈一指的词学读本。

精彩内容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①(欧阳永叔②)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③(辛幼安④)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⑤〔校〕此条亦见《文学小言》,“三种之境界”作“三种之阶级”;“此等语皆非……所不许也”作“未有不阅第一、第二阶级而能遽跻第三阶级者。文学亦然。此有文学上之天才者所以又需莫大之修养也”。
〔注〕①欧阳修蝶恋花独倚危楼风细细。望极离愁,黯黯生天际。草色山光残照里。无人会得凭阑意。也拟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都不悔。况伊销得人憔悴。(据《全宋词》)②欧阳永叔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北宋文学家。
③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据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本)④辛幼安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
⑤蒲菁云:“江津吴碧柳芳吉曩教于西北大学。某举此节(指《人间词话》此条—引者)问之,碧柳未能对。嗣入都因请于先生(王国维—引者)。先生谓第一境即所谓世无明王,栖栖皇皇者。第二境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第三境非归与归与之叹与。《湘山野录》:‘李后主神骨秀异,骈齿,一目有重瞳。笃信佛法。殆国势危削,叹曰:“天下无周公、仲尼,吾道不可行。”著杂说百篇以见志。’然则具周思孔情乃为大词人。余持此说,亦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据靳德峻笺证、蒲菁补笺《人间词话》,四川人民出版社本)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