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史不忍细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清史不忍细读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6.14 3.1折 52.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向敬之

出版社华文

ISBN9787507551747

出版时间2019-10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2.8元

货号30765695

上书时间2024-05-31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向敬之,知名书评人、明清史学者。今日头条、网易历史等媒体签约作者、专栏作家。曾任出版社、报社编辑十余年,写作书评十余年,散见于《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南方都市报》《新民周刊》《上海证券报》等。近年来研究明清之际社会秩序重建,著有《细说康熙:王朝纷争六十年》《明史不忍细看》《清史不忍细读》《雍正迷局》等。

目录
第一篇 辽东天命
努尔哈赤为何敢向大明朝挑战? 002
努尔哈赤并不爱女真第一美人 006
有个抗清名臣为褚英抱不平 011
舒尔哈齐死于猜忌还是野心? 016
皇太极称帝后以守灵还人情 018
皇太极为何对阿敏兄弟有厚薄? 023
皇太极不惜将爱妃送给表侄 028
豪格斗不过小叔,丢了夫人要杀子 031
代善杀子总想过把瘾 038
阿济格“劳苦功高”的悲剧 043

第二篇 定鼎中原

多尔衮一统中原无底气 050
太后下嫁是伪历史 054
多尔衮没被降将姜瓖斩于马下 060
多尔衮死后做了二月皇帝 063
济尔哈朗的复仇比顺治更疯狂 067
多尔衮爱上了卖主的奴才 072
多铎嗜杀好色,忙给摄政哥哥拆台 077
顺治同博穆博果尔有过帝位之争吗? 081
顺治与孝庄说不尽的恩怨 084
风水大师顺治帝 087
太宗禁止后世乱伦,孝庄顶风作案 090
顺治最爱的董鄂妃哪儿来的? 095
顺治帝情迷董鄂妃背后有隐情 099

第三篇 康雍迷局

康熙帝对假想敌利用后就折磨 106
爱子如命的康熙不是个好父亲 111
康熙为何最后选择了“天下第一闲人”? 116
雍正重用远房族侄的计中计 123
雍正钦定的铁案被翻了 128
雍正在中国穿西服戴假发破天荒 132
雍正暴卒,真是八贤王幽死引发的? 134
雍正重病两年不愈,是典型的讳疾乱求医 139
乾隆唯一的对手被雍正下了套 144
雍正大张旗鼓密建皇储,首选未必是弘历 148

第四篇 乾嘉荣衰

谣传引发了“弘皙逆案” 158
乾隆第一爱臣以巨獒看门 162
奇葩王爷当朝殴打顾命大臣 165
乾隆坐观刘统勋叫板张廷玉 169
鄂尔泰和张廷玉不记教训的在劫难逃 174
乾隆的三眼花翎不是乱给的 177
上书房服务皇子教育,大臣建议多补肾 181
乾隆怒斩王亶望,钦差不是和珅 185
马戛尔尼佩服崇拜的和珅恃宠走了歪路 187
刘墉与纪晓岚哪是和珅的对手 191
只有他敢将乾隆的妃子当小妾 195
乾隆两选低级官员入值军机处,打脸和珅 199
史学领袖被一妇人拿出当反面典型 203
乾隆与几任皇后的恩恩怨怨 207
傅恒为人求情,乾隆说:你犯法怎么办? 214
巡抚给皇子送几条鱼,乾隆怒怼:找打! 218
乾隆选择继承者,有点儿“借尸还魂” 221
继皇后被废,废掉了理想储君的前程 231
乾隆暗定嘉庆为储,却因搬抄雍正泄了密 234
嘉庆即位背后的政治危机难公关 239
毒舌痛斥宗室枉法,嘉庆怒怼:你该下狱! 242

第五篇 帝国余晖

曹操后裔帮助道光帝毁了清朝 248
道光的立储朱谕伪装了一个假想敌 252
慈禧爱国的一面 256
狂人们的超级推销员胡林翼 259
幕僚画图说曾国藩忘恩负义 263
屡败屡战的曾国藩输给了一次教案外交 267
赵烈文为何不劝曾国藩称帝? 271
李鸿章为曾国藩捉刀“天下第一折”? 276
“中国维新第一导师”翁师傅 282
左宗棠是否与洪秀全密谋反清? 286
郭嵩焘为何死后险遭开棺鞭尸? 291
张之洞做了十七年冷板凳后一日升三级 296
清代嫡长接班计划为何总落空? 299
光绪为什么叫慈禧“亲爸爸” 303
没落皇孙奕劻如何让慈禧走心? 306
袁世凯接掌直隶和北洋无须李鸿章举荐 310

内容摘要
内容特色驱散历史迷雾,走出历史误区,深挖历史真相努尔哈赤凭遗甲十三副、属众数十人,为何敢挑战拥兵百万的大明朝?
从天聪汗到崇德帝,皇太极为何要改变八王共议国政的祖制成法?
多尔衮统兵入关诚惶诚恐,顺治帝推行满汉一体,为何内部矛盾重重?
康雍乾盛世的背后,帝王心术除了实现“大一统”外,还有哪些隐秘?
盛极而衰的大清王朝,如何走出中世纪、走近现代化、应对全球化?

精彩内容
康熙为何最后选择了“天下第一闲人”?
1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初三日,皇长子胤褆向父皇密报:太子胤礽趁着夜色,走近您的布城(帷幔),向内窥探。
康熙帝的人身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威胁者,是他的储君。
此时的康熙帝,正在回京途中。他正为皇十八子胤衸病逝在自己的怀里伤痛不已。胤礽对亲弟病危幼殇异常冷漠,也让康熙帝感到了极大的悲愤。
这让康熙帝想到了一年前,心腹词臣、工部尚书王鸿绪在苏州调查太子强买平民子女的密折:“有从中窥探至尊动静者。”(《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一册)帐殿夜警,康熙帝引起了高度重视。
自五年前,以“结党议论国事”的罪名将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逮捕拘禁活活饿死后,康熙就对太子产生了警觉。作为太子集团的核心人物,索额图有可能图谋不轨,力挺胤礽对康熙取而代之。
所以,胤褆的告密,让康熙感到他扶持了三十三年的储君,应该对他将索额图幽禁致死“蓄忿于心,近复有逼近幔城,裂缝窥伺,中怀叵测之状”。(《清圣祖实录》卷二百三十四)盛怒之下,康熙宣布决意废储。
然而,让康熙更加痛苦的是,胤褆在得到康熙明确表态并无立他为储的信息后,改拥老八胤禩,并告诉康熙:如果要诛杀胤礽,他可以代父行万难之事。
索额图事发后,康熙每每外巡,不再命太子监国,而是带着他和胤褆同行。康熙既不废黜胤礽,又要胤褆制衡他。
胤褆的冷血,让康熙更加惶恐。
康熙不想立即废黜胤礽了,但是,他几番向诸王、贝勒、满汉文武大臣们释放后悔的信息,甚至造出了“近日有皇太子事,梦中见太皇太后颜色不殊,但隔远默坐,与平时不同。皇后亦以皇太子被冤见梦”云云。
然而,以和硕康亲王椿泰为首的满汉大臣,并未体会到康熙的苦心,更恼怒于胤礽“肆恶虐众,暴戾淫乱”,不得人心。
康熙不愿意兑现废储。
一、他是在康熙十四年初立两岁(一周岁)的胤礽为太子的,时为平藩大战全面打响之际,国家情势危急。康熙学习汉人的嫡长子皇位继承制,得到了汉人官员和士大夫的支持,从而合力平定了三藩。康熙在位时间超长,他甚至准备提前交权,将政事交付胤礽,自己选择一方水土佳处,“以获优游养性”(《清圣祖实录》卷二百三十五)。
二、胤礽为康熙首任皇后赫舍里氏用命换来的难产儿,由康熙亲自抚养宫中,教以读书骑射,使之成为诸皇子中的佼佼者,就连西洋来到传教士白晋也夸“他那英俊端正的仪表在北京宫廷里同年龄的皇族中是最完美无缺的”。胤礽既是康熙对发妻的情感所系,又是自己教育成果的体现。
三、胤礽窥伺事发后,康熙很快发现皇长子胤褆与皇八子胤禩蠢蠢欲动。他在肯定胤褆护驾有功的同时,表明并无立胤褆为皇太子之意,从而警示其他庶出皇子不得妄动!遍览史书的康熙,不想本朝出现储位之争。后来出现“九子夺嫡”,让他身心疲惫,日渐衰颓。
四、康熙自许文治武功,开疆拓土,却不想因为选择接班人之事,在自己脸上抹黑。只可惜他金口玉言,得到了反太子的满朝文武的联合呼应,而最后不得不派人告祭天地、太庙、社稷,正式废储。他在第一次废储后,很快找到了胤礽被人陷害、鬼魅缠身的理由,搬出了孝庄太后与赫舍里皇后托梦,要复立胤礽。
康熙废储,情非得已,他一再力保胤礽,既有公心,又为私情。
当他决意复储,又想借力满朝文武大臣重新推举胤礽,再次出任皇太子时,情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大家联合抵制康熙的复储计划。
康熙倚重的领侍卫内大臣阿灵阿、鄂伦岱,武英殿大学士马齐以及揆叙、王鸿绪等,半公开地联名诸大臣,一致推举此前很得康熙重用的皇八子胤禩。
就在前几天,康熙还在说大家公推的自己一定遵从。但当胤禩以绝对优势胜出时,康熙立马食言,而且近乎刻薄地污损自己的儿子:“八阿哥未尝更事,近又罹罪,且其母家亦甚微贱。”(《清圣祖实录》卷二百三十五)他就是要复立胤礽为太子。对他的再次不理智,其亲舅舅兼岳父即原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狂泼冷水:“皇上治事精明,天下人无不知晓,断无错误之处。此事于圣躬关系甚大。若度日后若易于措置,祈速赐睿断;若日后难于措置,亦祈速赐睿断。总之,将原定主意熟虑施行为是。”(《清圣祖实录》卷二百三十六)忠言逆耳。
康熙狂骂:“你既是国舅,又是大臣。皇太子此前染上疯病,我为国家计,将他拘执。后来发现他为人镇魇,现已调治痊愈,又怎么不能释放。你‘倡造大言,惊骇众心’,是什么居心?”康熙帝冷面无情,佟国维请罪求死。
康熙强势复储,急需支持者,于是想到了武英殿大学士李光地。
此前,康熙曾单独找李光地谈话。李光地揣摩圣意,套了一番养心的大道理,变着话说:“只要废太子痊愈,就可以复立为新太子。”可是到了廷议时,李光地不发一言。他不想激发众怒。
康熙逼他再次发言。李光地说:“前皇上问臣,废皇太子病如何医治,方可痊好。臣曾奏言,徐徐调治,天下之福,臣未尝以此告诸臣。”(《清圣祖实录》卷二百三十五)“徐徐调治”是人情,而“天下之福”为国事。
病愈不复储,遑论“天下之福”。
话举轻若重,为康熙僵持的复储破局。
第二天早朝,康熙说胤礽已经调治痊愈。大臣们经历了康熙前日的打压,该骂的骂了,该关的关了,于是顺着李光地递过去的竿子,大肆拍康熙的马屁:“皇上灼见废皇太子病源,治疗已痊,诚国家之福,天下之福也。伏祈皇上即赐乾断,颁示谕旨。”一出废立闹剧,康熙自导自演,逼着大臣们说并无不同心。
李光地也被康熙狠狠地表扬了一句:“知朕亦无过光地者。”(《清史稿·李光地传》)2康熙决计力排众议地复立胤礽,故而对最具人气的胤禩早已设防,所谓张明德相面以及后来的毙鹰事件等,都是康熙无情地棒杀能力超群、众望所归的胤禩的几个由头。
由于康熙坚定不移地拦路,胤禩机遇不得,却给了既巴结胤礽又交好胤禩的“天下第一闲人”胤禛一个天大的机会。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玄烨崩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皇四子胤禛应诏入承大统,成为后来著名的雍正皇帝。
老八胤禩被委任总理王大臣,晋升和硕廉亲王。
雍正极力拉拢胤禩,但很快又对他及其支持者、同情者展开了疯狂的打击。
从雍正扩大化打击胤禩集团的人员来看,办事周全、才干杰出和平易近人的胤禩,赢得了王公大臣的支持和拥戴。
康熙诸子中,老九胤禟、老十胤?、老十四胤祯,都是他的主要追随者。即便后来他扶持康熙所属意的胤祯,他还是主心骨。
康熙皇帝身边六大领侍卫内大臣,有鄂伦岱(领班)、阿灵阿(及其子阿尔松阿)、满都护(康熙亲弟常宁之子,兼议政大臣、正白旗三旗都统)都支持他,内阁三位满洲大学士中马齐(首席)、萧永藻也是他的拥虿。
另外,宗人府宗令、简亲王雅尔江阿及满洲都统苏努(太祖长子褚英的曾孙)、阿布兰等,以及清初七大铁帽子王(此时没有睿亲王世系)、功臣勋戚的后世继承人,都是胤禩的铁粉。
就连已去世的康熙二兄、裕亲王福全,康熙舅舅、一等公佟国维,也曾力挺胤禩将皇太子胤礽取而代之。
然而,胤禩最终还是落选皇位继承人。
电视剧《雍正王朝》是安排康熙帝看中了老四胤禛的铁面无私,认为他具有匡正朝纲、整治吏治的能力,所以,伙同所谓的上书房大臣张廷玉威逼步军统领隆科多力挺胤禛。
事实上,康熙是否属意老四,且不好说。毕竟,康熙命胤祯出任抚远大将军,有暗定储君的计划。但是,康熙因受寒引发心脑血管病突发而猝死,来不及公开指定接班人。
老八的失败,有两个主要原因:一、他曾是大家共议的储位候选人,且以绝对优势胜出,差点儿将康熙的复储计划挫败。他的声望,让曾对他很倚重的康熙帝感到了实质性的威胁。所以,康熙说他不懂事、很奸诈,且母家出身微贱,不予考虑。
二、胤禛标榜天下第一闲人,既支持康熙复立胤礽,又同胤禩来往密切,建造别墅都比邻而居,其实他伺机而动,利用胤禩遭受康熙打压而以机巧手段,赢得康熙的欣赏,而与胤禩保持了距离。
雍正皇帝的彻底胜利,也背弃了康熙曾对诸王、大臣的保护令:“朕万年后,必择一坚固可托之人,与尔等做主,令尔等永享太平。”这句话,出现在雍正帝的《清世宗实录》卷一中,对雍正即位后的翻覆不啻一个开篇的讽刺。
3聪明一世的康熙,最后究竟要传位给谁,是老四胤禛,还是老十四胤祯?
这是康熙朝留下的一桩公案。
老四胤禛和老十四胤祯,也有很多巧合:一个娘生的,都很杰出,齿序相差一个十进制,名字读音相同,结构形似。
经历康熙四十八年第一次公开的夺嫡大战后,老十四为老八胤禩抱打不平险被康熙诛杀后,胤祯的仗义赢得了近乎寡情的父亲的格外垂青,让他一个贝子享受到了独一份的和硕亲王的政治待遇。然而老四因为支持太子复储,被康熙直接封为和硕雍亲王。
而且,他们的亲娘德妃老了,五十左右,还被康熙破格给了继续侍寝的恩典。
于是,种种猜测来了!
让人猜测的疑点是:一、康熙五十七年,以胤祯为大将军王统兵西征,似乎欲崇其功,欲授其作为暗定储君的抚军之权。
二、康熙遗诏上,是传位十四子,而被篡改为传位于四子。“十”与“于”,似乎很好篡改,在“十”上加一横一勾则成。
三、胤禛即位后,虽然没有使胤祯死于非命,但也对其折磨施展了最严厉、最冷酷、最寡情的手段。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还安排雍正霸占着胤祯所爱的女人乔引娣,两人产生了情感。
许多人积极推翻康熙传位老十四一说,拿出了最有力的证明,就是所谓的康熙遗诏,上面清楚地写道:“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所谓康熙遗诏,无论是汉文本,还是满汉文本,都是继位者胤禛成为雍正皇帝后,在先帝于康熙五十六年颁发的《面谕》基础上增删、修改、润饰而成,不足为信。
雍正以康熙遗诏颁示天下时,当事人康熙已经驾崩,新皇帝大权在握,也是胜券在握,可以决定一切。
孰是孰非,我谈几点意见:一、雍正所修的《圣祖实录》提及康熙病危,宣读遗诏时,他不在场,在场的是皇三子胤祉、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等。雍正的支持者、皇十三子胤祥也在场。
倘若是捏造,难免会招致这些夺位的政敌留下日记手札之类,揭发胤禛即位不合法。这不但会招致胤禩一党的极力渲染,也会引发铁粉胤祥的情感不满。
即便康熙临终前,胤禛已同理藩院尚书兼步军统领隆科多建立了攻守同盟,有可能玩清版“烛影摇红”,那都是后人的猜测。
二、雍正即位后,曾命最大的竞争对手胤禩领衔总理事务大臣,爵封和硕廉亲王,一度是雍正理政的主要帮手。
对于胤禩的办事能力,雍正曾说:“允禩为人聪敏强干,才具优裕,朕深知其能办大事”(《清世宗实录》卷三十),“论其才具、操守,诸大臣无出其右者”(《清世宗实录》卷三十一),甚至给予了与自己能力相当的高度评价。
若雍正得位不正,胤禩集团必然不会合作。只要胤禩突然发难,雍正也会招致群臣激愤、天下挞伐。虽然若干年后,胤禩被雍正严惩,死于非命,其被贬的党羽大肆渲染雍正谋父逼母、弑兄屠弟等十大罪状,但胤禩始终未言雍正篡位。
三、虽然汉文本“十”与“于”篡改不难,但是指定接班人的遗诏,事关江山社稷,康熙自然不会草率完成,而是郑重其事。
即便如此,那么连一个“皇”字都省了吗?最起码也该是“传位”或“传位于”皇十四子或皇四子。
况且,“于”应是使用繁体字“於”,同时备有满汉文本,如此一来,篡改就难了,必然会留下蛛丝马迹。清朝已发生过太祖、太宗二朝没有指定接班人而导致宫廷争斗不休、皇家骨肉相残的悲剧,甚至爆出了太宗原系夺立的谣言,晚年一直在思考如何立储而痛苦怠政的康熙,自然不会再次遗祸后世。
四、倘若康熙要立老十四胤祯,为何临终前不召他回京城,而是让他远在千里之外?
抚远大将军王胤祯在西北前线手握数十万大军,而雍亲王胤禛奉命处理部分政务,代表康熙祭祀天地社稷,少不了赢得大臣们的支持。这样的局面,如果择储不慎,必然会酿成国家大规模的内战。
对于康熙为何要在最后紧急关头,将一度极为欣赏的胤祯调离京城,调至西北,后来雍正给出的答案是:胤祯蒙昧无知,支持胤禩,康熙不想让他参与夺嫡之争,使之远离是非。
五、康熙晚年因为诸子夺嫡而身心疲惫,日益怠政,导致吏治废弛,故而需要一个熟悉政务、谨慎理事的成熟政治家重整山河、整顿吏治,而不是胤祯那样性格豪爽、冲动莽撞的冲锋陷阵式人物。
所以,一向坚持制度化办事的胤禛,也就成为他最后的选择。
雍正为了标榜自己夺位合法合理,将康熙遗言“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大肆渲染,既崇隆康熙伟大的个性,也标榜自己是康熙最理想的接班人。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